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中学语文教材逐步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重。小说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鉴赏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小说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法是关键。
一、小说教学中应巧妙把握好的“三点”
小说往往篇幅宏大、内涵蕴藉、手法多变,短时间内阅读量大,在一堂课内难以兼顾全面。但是,根据小说的文体特点,如能巧妙地把握好如下“三点”,往往能以简驭繁、事半功倍。
一是情节线索。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就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线索,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如巴金的《灯》开头是“窒闷”,中间有“心渐渐安定”“呼吸也畅快了许多”,结尾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抓住了这些,文章的脉络就变得一目了然。
二是人物语言。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人物语言的运用,人物的语言直接反映人物的性格及其对世界的认知。正确地解读人物语言,不单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阶层和思想倾向,还可以轻松地体察人物的性格特点,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有一段:“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母亲”的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实质却是既想顾全面子,又想节省开支,全然是虚荣心在作怪。
三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其最大特点就是“细”,这“细”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它是生活中的细小事物;其二,对它的描写必须是细致入微的。不少小说细节描写着墨不多,但往往一两句话,就传神地写出了人物性格。如《变色龙》里写奥楚蔑洛夫为摆脱尴尬,不断地脱下大衣、穿上大衣的细节描写,就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见风使舵的性格。
二、小说教学行之有效的四种方法
1.点拨教学法
点拨点拨,“点”者,使之“明”也,即通过教师的点,使学生明白思维流程的起点;“拨”者,使之“正”也,即通过教师的拨,使学生端正思维流程的方向。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该文的主要特色在于讽刺笔调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使得文章平中生奇,妙趣横生。我们不要急于解决同学们的疑惑,忙于去分析、讲解,而应重点抓住一些“变化”来下工夫: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在范进中举前,他是左一个“现世宝”,右一个“烂忠厚没有用的人”,贬得范进一钱不值。而当范进中举以后,他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称范进是“贤婿”、是“老爷”了,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极尽阿谀之能事。据此,可以趁势提问:为什么胡屠户的表现前倨后恭?这和什么有关?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同学们自然能够认识到这一切都与封建科举制度有关,并进而看到其腐朽的本质。
2.改变情节法
情节是小说的基础,有些小说就以情节取胜,有时让学生去改变小说情节,重新安排人物的命运,对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主旨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如莫泊桑的《项链》,在教学中,大家常常要求同学续写故事,但这老套的做法既和理解主旨无关紧要,对分析人物亦无重大帮助,更好的做法是可以在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处作文章——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会怎样?学生纷纷给她“设计”命运:有人认为她会平步青云,有人认为她的命运会一波三折,也有人认为她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无疑,后两种观点较有深刻性。关键是要让学生继续探讨下去,教师再适当点拨。讨论的结果是:主人公所处的时代妇女没有经济地位,也就不具有真正的独立性,像主人公那样追求“幸福”的人,注定是男人的“玩偶”。
3.比较阅读法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是一个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是加强读者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比较阅读,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教学高尔基的《母亲》一文,就可以引导同学们把鲁迅的《药》、叶圣陶的《夜》拿来一起学习,引导同学们把三篇小说中的母亲放在一起分析。试想,连这些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妇女都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黑暗的社会怎能维持下去呢?这样的认识,在单独教学这几篇小说时都是无法做到的。
4.影视欣赏法
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合理地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欣赏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魅力,这对小说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多数同学对明清时期贵族的生活场景都较为陌生,为此,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安排学生欣赏电影《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断,使学生对人物的居住环境、穿着打扮、生活礼仪等有较多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借此学习感受编剧、导演、演员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的把握,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小说教学中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教授何种类型的小说,都应根据文本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走进作品,感受文学经典作品的无穷魅力。◆(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教学教材研究室)
□责任编辑:王 江
一、小说教学中应巧妙把握好的“三点”
小说往往篇幅宏大、内涵蕴藉、手法多变,短时间内阅读量大,在一堂课内难以兼顾全面。但是,根据小说的文体特点,如能巧妙地把握好如下“三点”,往往能以简驭繁、事半功倍。
一是情节线索。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就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线索,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如巴金的《灯》开头是“窒闷”,中间有“心渐渐安定”“呼吸也畅快了许多”,结尾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抓住了这些,文章的脉络就变得一目了然。
二是人物语言。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人物语言的运用,人物的语言直接反映人物的性格及其对世界的认知。正确地解读人物语言,不单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阶层和思想倾向,还可以轻松地体察人物的性格特点,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有一段:“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母亲”的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实质却是既想顾全面子,又想节省开支,全然是虚荣心在作怪。
三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其最大特点就是“细”,这“细”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它是生活中的细小事物;其二,对它的描写必须是细致入微的。不少小说细节描写着墨不多,但往往一两句话,就传神地写出了人物性格。如《变色龙》里写奥楚蔑洛夫为摆脱尴尬,不断地脱下大衣、穿上大衣的细节描写,就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见风使舵的性格。
二、小说教学行之有效的四种方法
1.点拨教学法
点拨点拨,“点”者,使之“明”也,即通过教师的点,使学生明白思维流程的起点;“拨”者,使之“正”也,即通过教师的拨,使学生端正思维流程的方向。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该文的主要特色在于讽刺笔调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使得文章平中生奇,妙趣横生。我们不要急于解决同学们的疑惑,忙于去分析、讲解,而应重点抓住一些“变化”来下工夫: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在范进中举前,他是左一个“现世宝”,右一个“烂忠厚没有用的人”,贬得范进一钱不值。而当范进中举以后,他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称范进是“贤婿”、是“老爷”了,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极尽阿谀之能事。据此,可以趁势提问:为什么胡屠户的表现前倨后恭?这和什么有关?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同学们自然能够认识到这一切都与封建科举制度有关,并进而看到其腐朽的本质。
2.改变情节法
情节是小说的基础,有些小说就以情节取胜,有时让学生去改变小说情节,重新安排人物的命运,对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主旨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如莫泊桑的《项链》,在教学中,大家常常要求同学续写故事,但这老套的做法既和理解主旨无关紧要,对分析人物亦无重大帮助,更好的做法是可以在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处作文章——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会怎样?学生纷纷给她“设计”命运:有人认为她会平步青云,有人认为她的命运会一波三折,也有人认为她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无疑,后两种观点较有深刻性。关键是要让学生继续探讨下去,教师再适当点拨。讨论的结果是:主人公所处的时代妇女没有经济地位,也就不具有真正的独立性,像主人公那样追求“幸福”的人,注定是男人的“玩偶”。
3.比较阅读法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是一个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是加强读者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比较阅读,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教学高尔基的《母亲》一文,就可以引导同学们把鲁迅的《药》、叶圣陶的《夜》拿来一起学习,引导同学们把三篇小说中的母亲放在一起分析。试想,连这些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妇女都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黑暗的社会怎能维持下去呢?这样的认识,在单独教学这几篇小说时都是无法做到的。
4.影视欣赏法
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合理地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欣赏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魅力,这对小说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多数同学对明清时期贵族的生活场景都较为陌生,为此,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安排学生欣赏电影《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断,使学生对人物的居住环境、穿着打扮、生活礼仪等有较多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借此学习感受编剧、导演、演员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的把握,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小说教学中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教授何种类型的小说,都应根据文本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走进作品,感受文学经典作品的无穷魅力。◆(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教学教材研究室)
□责任编辑:王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