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福建省IBD患者及其亲属的生命质量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符合标准的114例IBD患者及其亲属97名,以及113例IBS患者。应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对生命质量进行评估。两组和多组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CD与UC患者的SF-36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82±18.55)比(62.60±17.94);t=0.065,P=0.948]。IBD患者SF-36总分低于IBS患者[(62.72±18.18)分比(67.25±16.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5,P=0.049)。医保付费的IBD患者SF-36总分高于自费患者[(67.13±18.18)分比(57.06±16.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4,P=0.003)。IBD亲属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低于一般人群[分别为(72.29±17.27)分比(85.61±18.37)分、(60.92±17.08)分比(69.55±21.32)分、(80.80±15.32)分比(86.85±17.07)分、(68.38±37.38)分比(76.45±38.45)分、(61.97±15.30)分比(72.65±16.8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97、-4.979、-1.870、-2.125、-6.875,P均<0.05)。有相关手术史的IBD患者亲属SF-36总分低于无手术史者[(64.62±16.74)分比(73.98±1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0,P=0.013)。
结论福建省IBD患者生命质量较IBS患者下降。患者生命质量与医疗付费方式有关;IBD患者亲属生命质量也有下降。在临床诊疗有必要对患者和亲属同时进行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