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媒体面前,马岩松从不掩饰自已内心的某些真实想法,“这几年,很多外国设计师到中国来,但中国建筑师很少能到外国去,这是历史性的一步!走出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工作。”“人们赞美我业已取得的成功,似是在我看来,无所谓真正的成功或失败。我现在所做的,只小过是为自己争到了发言权。跟世界对话,引起大家的注意,让世界知道有人发出声响来。”“野心勃勃?当然,那不就是一种理想吗?Ambitious在英语里其实是一个中性词。”志得意满、踌躇满忠、张扬、壮怀激烈……似乎哪一个词用在马岩松身上都不为过。作为一位登上世界建筑舞台的中国新锐年轻建筑师(尽管他调侃自己只算是“婴儿建筑师”),马岩松更足时下各类时尚媒体追捧的宠儿。他绝不是寻常人眼中的谦谦君子,事实上,他的影响力和意义远远超出建筑之外。
东四板桥南巷7号。下午四时许。
人民美术印刷厂的院子里照例泊了许多车辆,有些拥挤不堪。两棵粗壮的杨树,已然萌发了新芽。其他叫不上名的植物也已各自抽芽打苞,院中雨后的湿润空气里飘荡着隐约苦涩的清香。
古旧的西楼三层,便是马岩松MAD建筑事务所的所在。
打通了原有房间连接的墙壁,又打开了顶层老房顶,重新吊起外露大梁,裸露的水泥墙反而成为天然装饰。门的玄关处,是一大株蓊蓊郁郁、枝叶繁茂的凤尾竹。所有的家具都是简约的白色,而靠近最里边的,则是一排横无际涯的黑色书架。200多平米的工作室,四面皆是敞透的明亮玻璃窗。果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不同的朝向,风景则也不同。
几步之遥外便是极度市井的胡同和大街,有着剥落了颜色的红漆大门,门口有同样斑驳的石门墩儿。自行车丁丁当当响,老人提了菜慢慢踱步走,公厕,洗浴中心,饭馆……更远处是鳞次栉比的新建筑,与这老城区、旧厂房和后现代风格的设计空间,相安无事着。
摄影师在布灯,马岩松也依旧在忙碌着,间或和意大利籍的设计师在绘图之前用英文交流某个看法:甚至召集四五位同事开了一个小会,神色一贯地淡然,似乎我们的到来与他无关。浅灰色休闲西装外套,裤腿处起了毛边的藏蓝牛仔裤,NlKE和MARCSON联席推出的经典太空漫步旅游鞋,他此时的装扮,几乎和他出现在任何一本时尚杂志上的形象无二。
扮酷?不羁?建筑界的教父?还是单枪匹马对抗风车的堂吉·诃德?我的神思还在游离,他终于走过来,坐在靠窗的沙发上——那是拍摄的场景之一,顺便接受短暂访问。
这种镁光灯下的生活,从他三年前回国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从未消停过。采访、拍照、演讲,就像一个明星,激励着他自己的斗志,激动着每个观者的心。
叛逆少年的人生转向
尽管刚刚三十而立,这并不妨碍马岩松回忆自己的少年时光。“我曾经是个坏小孩。”他不止一次地这样评价自己,“不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有时简直太出格。”此番,他又开始自我调侃。这令我有惊讶发现第一,马岩松会笑:第二,马岩松还很幽默。这跟此前他留给我动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印象大相径庭。
时光倒退,马岩松有他自己成长的烦恼。同所有70年代的人一样,他同样接受中规中矩的教育。他的目光掠过眼前鱼缸、红螺湖会所、鱼形长凳、广州双塔、长沙文化中心……当然,都是模型。这是他进入成人世界后的“玩物”。
而更为久远的此前,他曾一度迷恋绘画。“我甚至曾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他笑着摇头,对那段时光似很是感怀。西单兴隆街8号一个逼仄的胡同里,有他曾经的家。“一张纸和一支笔便可以让我安静下来。”他的绘画作品贴满了满满一墙壁,因此让他的父母亲产生一种热望,而送他去少年宫学了国画。未曾想上完第一节课他就选择了放弃,“老师教画虾,这儿一下,那儿一下四五笔还不知道画什么,很烦,完全没有头绪,没意思!”
他最惬意的,还是躺在胡同连绵起伏的屋顶上,看起伏连绵的青砖,看白鸽的飞飞停停,看高得不能再高的长空……那些图画书也给他带来无尽乐趣:《城市猎人》、《铁臂阿童木》、《丁丁历险记》,画俊男美女,无师自通地学会透视和比例,而科学故事则发展了他对速度的想像。
因为调皮和成绩不好而挨揍,他对自己的安慰之道,便是画一匹又一匹的马,飘逸,动感,向着未知疾驰而去,这仿佛预言了他将来的远走高飞。
那时的马岩松,留着长发,组建过一支乐队,甚至参加过全国性的歌手大赛,并顺利进入决赛。生于上世纪70年代后的年轻人,不似前几辈人有诸多顾忌,更愿意肆意飞扬地展现自己,那时的偶像成长还是缓慢的事情,不像现在,一夜醒来,小楼听罢春雨,偶像生得遍地皆是。
左突右撞中,他懵懂成长,也终于明了自己的局限和长处所在。心中似乎有了隐约目标,他试图报考电影学院的广告系,入门不得,退而求其次,改学建筑——人生处处有偶然,偶然中也蕴含必然。如是一来,马岩松的人生之路就此转弯。近几年,与建筑相比,中国的广告界人才似乎活得很是生龙活虎,左右逢源。多一个,少一个,无关大局。与之相比,中国建筑界却是一贯地冷清和寂寥。当中国尤其是北京越来越变成一个大工地的时候,国外的菲利浦·斯塔克们、库哈斯们熙熙攘攘高调登堂入室中国建筑师却可怕地选择了集体沉默。沉默?怯懦还是羞愧,以至失语,无人知晓,马岩松的出现,却正是生逢其时。
当然,这在马岩松,最初的选择完全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甚至是无奈的。他并不知晓,自己在若干年后,会担当起“拯救者”、充当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的代言人的角色。
自古英雄出少年,谁说不是!
从耶鲁到MAD
哈克尼斯塔的钟声和小教堂管风琴的合鸣荡漾在纽黑文市的上空,古老的哥特式建筑傲然耸立,宛如神甫的面孔般威严,傲慢。
这是马岩松印象中关于耶鲁大学的画面。
23岁的马岩松从北京建工学院毕业,其余同学纷纷以跳进国企为荣时,他却把自己关在一间胡同的闷热小屋里,准备英语托福。最终,他得到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那时想出国是因为觉得在国内已经没什么好学的了必须去国外学习最好的。”马岩松轻描淡写地如是解释。
在距离亚利桑那大学硕士毕业只有半年的时候,他匪夷所思地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文凭,踏上了前往耶鲁的求学之路。“那时最大的问题就是筹集学费,我半年打工挣的钱,家里的所有积蓄,甚至借了高利息贷款,加起来还是不够,于是耶鲁那边又给我加了奖学金……”
面对问题,马岩松从未想过要放弃。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耶鲁是个极端崇尚个性的学府,而建筑又偏偏是一个个性加创造力才能有所成就的学科。校方每年会请一些活跃在建筑界的大师来学校教书,他们肤色各异、语言不同,甚至对建筑的基本观念都会千差万别。这令我感觉,建筑其实有无穷的可能性。”
“尽管刚刚三十而立,这并不妨碍马岩松嘲忆自己的少年 时光。“我曾经是个坏小孩。”他不止一次地这样评价自己,“不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有时简直太出格。”
“你在耶鲁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稍事思,很认真地回答:“相信自己。”
耶鲁毕业,马岩松依旧没有选择做职业建筑师,而是投奔到世界级建筑大师扎哈哈依德的门下,做起了“义工”。“扎哈的工作室从来不缺人,才华横溢的,或者相当才华横溢的。我刚到时也根本不算什么,她并没有给我以更多的注意。“初来乍到,马岩松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设计,而是做建筑模型。这令马岩松相当失落,甚至苦闷。”有一天,我在做建筑模型时,突然把手划破了,鲜血直流。伤口一时好不了,无法做力气活儿,扎哈于是同意我去做设计,因为它不需要花费体力。“他倚在沙发上,神态难得地放松。”现在想想,“马岩松兀自爆笑出来,”这应该是我的苦肉计,那一刀分明是我自己有意割的——否则没有别的好办法。
虽然马岩松说自己欣赏的建筑设计师不止一人,但是素有“自秩序中制造混乱”和“建筑界幻想家”之称的扎哈·哈依德,给马岩松的影响非同寻常。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此后,在马岩松的设计作品里,再也看不到中规中矩的房子:翻转的线条、涌动的外立面,丰富变幻的内部空间成了他的标志。
一年后,自觉羽翼丰满,在大师的慨叹里,马岩松毅然又选择了离开。“她也许很伤心,但是也应该很欣慰。因为我终究没有成为她所痛恨的那种人:崇拜她,害怕她,一心想成为她。”
坚持的力量
场景转换。马岩松这次坐在了闪亮的“鱼形长凳”上面。我跟他开玩笑,说第一次见到它,上面坐的是名模春晓。而他也就极认真地回应我“春晓,我见过的。”
从2002年开始,马岩松的名字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建筑师已经被国内外媒体频频提及。那一年,他为纽约新世贸中心设计的先锋意味十足的作品“浮游之岛”受到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可谓红极一时。有些人则不以为然,视他为一现的昙花。谁曾想,四五年下来,这朵昙花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更怒放到了遥远的加拿大。最终幻化成性感撩人、仿若曲线毕露的“玛丽莲·梦露大厦”,姿态翩跹,愈加锋锐和超前卫,挑战着世界关于建筑的陈规陋习。”在所有的线条当中,直线是最为简单的,而曲线的运用则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社会需要有更多的可能性,鼓励立体交流,观念更需要有力量的改变。“我注意到”,“可能性”这个词是他最愿意提及的。
那么,促使一个人改变的力量来自哪里?答案是它来自一个人的内心。
汗流浃背里备战托福,亚利桑那大学硕士尚未毕业选择耶鲁耶鲁毕业强压住挣钱的欲望,来到大师的事务所做义工;及至后来借钱开办自己的MAD事务所。短暂的采访中,我曾问过马岩松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人生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他摇摇头:“我的每一步都很重要,都是关键。我的每一步都在坚持。”这是坚持的力量。
“对我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冒险’,而绝不是‘重复’,工作首先必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喜欢在我的工作中出现尽可能多的意外,哪怕这个意外是众人的批评。有时,面对很多人对我的指责,我会觉得很有意思,而不会觉得丢面子,毕竟我干出了一件有后果的事情。”
调侃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某种孤独。“我成长中的每一次选择,都是越来越少的人跟随。”“哪怕你在学校里做坏孩子的时候,其实还是拉帮结伙的,有人跟你站在一起。但是,当你长大,面对自己的选择,注定了只能自己去默默承担。但是有什么办法,这就是成长和成熟的代价。”
“野心勃勃?当然,那不就是一种理想吗? AmbitiOUS在英语里其实是一个中性词。我一直相信,人都是为了追求更新更美好的生活而存在,为了前所未有而存在。如果这样,每个人都注定是一个赢者。
“对我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冒险’,而绝不是‘重复’,工作首先必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喜欢我的工作中出现尽可能多的意外,哪怕这个意外是众人的批评。有时,面对很多人对我的指责,我会觉得很有意思,而不会觉得丢面子,毕竟我干出了一件有后果的事情。”
东四板桥南巷7号。下午四时许。
人民美术印刷厂的院子里照例泊了许多车辆,有些拥挤不堪。两棵粗壮的杨树,已然萌发了新芽。其他叫不上名的植物也已各自抽芽打苞,院中雨后的湿润空气里飘荡着隐约苦涩的清香。
古旧的西楼三层,便是马岩松MAD建筑事务所的所在。
打通了原有房间连接的墙壁,又打开了顶层老房顶,重新吊起外露大梁,裸露的水泥墙反而成为天然装饰。门的玄关处,是一大株蓊蓊郁郁、枝叶繁茂的凤尾竹。所有的家具都是简约的白色,而靠近最里边的,则是一排横无际涯的黑色书架。200多平米的工作室,四面皆是敞透的明亮玻璃窗。果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不同的朝向,风景则也不同。
几步之遥外便是极度市井的胡同和大街,有着剥落了颜色的红漆大门,门口有同样斑驳的石门墩儿。自行车丁丁当当响,老人提了菜慢慢踱步走,公厕,洗浴中心,饭馆……更远处是鳞次栉比的新建筑,与这老城区、旧厂房和后现代风格的设计空间,相安无事着。
摄影师在布灯,马岩松也依旧在忙碌着,间或和意大利籍的设计师在绘图之前用英文交流某个看法:甚至召集四五位同事开了一个小会,神色一贯地淡然,似乎我们的到来与他无关。浅灰色休闲西装外套,裤腿处起了毛边的藏蓝牛仔裤,NlKE和MARCSON联席推出的经典太空漫步旅游鞋,他此时的装扮,几乎和他出现在任何一本时尚杂志上的形象无二。
扮酷?不羁?建筑界的教父?还是单枪匹马对抗风车的堂吉·诃德?我的神思还在游离,他终于走过来,坐在靠窗的沙发上——那是拍摄的场景之一,顺便接受短暂访问。
这种镁光灯下的生活,从他三年前回国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从未消停过。采访、拍照、演讲,就像一个明星,激励着他自己的斗志,激动着每个观者的心。
叛逆少年的人生转向
尽管刚刚三十而立,这并不妨碍马岩松回忆自己的少年时光。“我曾经是个坏小孩。”他不止一次地这样评价自己,“不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有时简直太出格。”此番,他又开始自我调侃。这令我有惊讶发现第一,马岩松会笑:第二,马岩松还很幽默。这跟此前他留给我动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印象大相径庭。
时光倒退,马岩松有他自己成长的烦恼。同所有70年代的人一样,他同样接受中规中矩的教育。他的目光掠过眼前鱼缸、红螺湖会所、鱼形长凳、广州双塔、长沙文化中心……当然,都是模型。这是他进入成人世界后的“玩物”。
而更为久远的此前,他曾一度迷恋绘画。“我甚至曾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他笑着摇头,对那段时光似很是感怀。西单兴隆街8号一个逼仄的胡同里,有他曾经的家。“一张纸和一支笔便可以让我安静下来。”他的绘画作品贴满了满满一墙壁,因此让他的父母亲产生一种热望,而送他去少年宫学了国画。未曾想上完第一节课他就选择了放弃,“老师教画虾,这儿一下,那儿一下四五笔还不知道画什么,很烦,完全没有头绪,没意思!”
他最惬意的,还是躺在胡同连绵起伏的屋顶上,看起伏连绵的青砖,看白鸽的飞飞停停,看高得不能再高的长空……那些图画书也给他带来无尽乐趣:《城市猎人》、《铁臂阿童木》、《丁丁历险记》,画俊男美女,无师自通地学会透视和比例,而科学故事则发展了他对速度的想像。
因为调皮和成绩不好而挨揍,他对自己的安慰之道,便是画一匹又一匹的马,飘逸,动感,向着未知疾驰而去,这仿佛预言了他将来的远走高飞。
那时的马岩松,留着长发,组建过一支乐队,甚至参加过全国性的歌手大赛,并顺利进入决赛。生于上世纪70年代后的年轻人,不似前几辈人有诸多顾忌,更愿意肆意飞扬地展现自己,那时的偶像成长还是缓慢的事情,不像现在,一夜醒来,小楼听罢春雨,偶像生得遍地皆是。
左突右撞中,他懵懂成长,也终于明了自己的局限和长处所在。心中似乎有了隐约目标,他试图报考电影学院的广告系,入门不得,退而求其次,改学建筑——人生处处有偶然,偶然中也蕴含必然。如是一来,马岩松的人生之路就此转弯。近几年,与建筑相比,中国的广告界人才似乎活得很是生龙活虎,左右逢源。多一个,少一个,无关大局。与之相比,中国建筑界却是一贯地冷清和寂寥。当中国尤其是北京越来越变成一个大工地的时候,国外的菲利浦·斯塔克们、库哈斯们熙熙攘攘高调登堂入室中国建筑师却可怕地选择了集体沉默。沉默?怯懦还是羞愧,以至失语,无人知晓,马岩松的出现,却正是生逢其时。
当然,这在马岩松,最初的选择完全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甚至是无奈的。他并不知晓,自己在若干年后,会担当起“拯救者”、充当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的代言人的角色。
自古英雄出少年,谁说不是!
从耶鲁到MAD
哈克尼斯塔的钟声和小教堂管风琴的合鸣荡漾在纽黑文市的上空,古老的哥特式建筑傲然耸立,宛如神甫的面孔般威严,傲慢。
这是马岩松印象中关于耶鲁大学的画面。
23岁的马岩松从北京建工学院毕业,其余同学纷纷以跳进国企为荣时,他却把自己关在一间胡同的闷热小屋里,准备英语托福。最终,他得到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那时想出国是因为觉得在国内已经没什么好学的了必须去国外学习最好的。”马岩松轻描淡写地如是解释。
在距离亚利桑那大学硕士毕业只有半年的时候,他匪夷所思地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文凭,踏上了前往耶鲁的求学之路。“那时最大的问题就是筹集学费,我半年打工挣的钱,家里的所有积蓄,甚至借了高利息贷款,加起来还是不够,于是耶鲁那边又给我加了奖学金……”
面对问题,马岩松从未想过要放弃。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耶鲁是个极端崇尚个性的学府,而建筑又偏偏是一个个性加创造力才能有所成就的学科。校方每年会请一些活跃在建筑界的大师来学校教书,他们肤色各异、语言不同,甚至对建筑的基本观念都会千差万别。这令我感觉,建筑其实有无穷的可能性。”
“尽管刚刚三十而立,这并不妨碍马岩松嘲忆自己的少年 时光。“我曾经是个坏小孩。”他不止一次地这样评价自己,“不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有时简直太出格。”
“你在耶鲁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稍事思,很认真地回答:“相信自己。”
耶鲁毕业,马岩松依旧没有选择做职业建筑师,而是投奔到世界级建筑大师扎哈哈依德的门下,做起了“义工”。“扎哈的工作室从来不缺人,才华横溢的,或者相当才华横溢的。我刚到时也根本不算什么,她并没有给我以更多的注意。“初来乍到,马岩松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设计,而是做建筑模型。这令马岩松相当失落,甚至苦闷。”有一天,我在做建筑模型时,突然把手划破了,鲜血直流。伤口一时好不了,无法做力气活儿,扎哈于是同意我去做设计,因为它不需要花费体力。“他倚在沙发上,神态难得地放松。”现在想想,“马岩松兀自爆笑出来,”这应该是我的苦肉计,那一刀分明是我自己有意割的——否则没有别的好办法。
虽然马岩松说自己欣赏的建筑设计师不止一人,但是素有“自秩序中制造混乱”和“建筑界幻想家”之称的扎哈·哈依德,给马岩松的影响非同寻常。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此后,在马岩松的设计作品里,再也看不到中规中矩的房子:翻转的线条、涌动的外立面,丰富变幻的内部空间成了他的标志。
一年后,自觉羽翼丰满,在大师的慨叹里,马岩松毅然又选择了离开。“她也许很伤心,但是也应该很欣慰。因为我终究没有成为她所痛恨的那种人:崇拜她,害怕她,一心想成为她。”
坚持的力量
场景转换。马岩松这次坐在了闪亮的“鱼形长凳”上面。我跟他开玩笑,说第一次见到它,上面坐的是名模春晓。而他也就极认真地回应我“春晓,我见过的。”
从2002年开始,马岩松的名字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建筑师已经被国内外媒体频频提及。那一年,他为纽约新世贸中心设计的先锋意味十足的作品“浮游之岛”受到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可谓红极一时。有些人则不以为然,视他为一现的昙花。谁曾想,四五年下来,这朵昙花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更怒放到了遥远的加拿大。最终幻化成性感撩人、仿若曲线毕露的“玛丽莲·梦露大厦”,姿态翩跹,愈加锋锐和超前卫,挑战着世界关于建筑的陈规陋习。”在所有的线条当中,直线是最为简单的,而曲线的运用则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社会需要有更多的可能性,鼓励立体交流,观念更需要有力量的改变。“我注意到”,“可能性”这个词是他最愿意提及的。
那么,促使一个人改变的力量来自哪里?答案是它来自一个人的内心。
汗流浃背里备战托福,亚利桑那大学硕士尚未毕业选择耶鲁耶鲁毕业强压住挣钱的欲望,来到大师的事务所做义工;及至后来借钱开办自己的MAD事务所。短暂的采访中,我曾问过马岩松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人生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他摇摇头:“我的每一步都很重要,都是关键。我的每一步都在坚持。”这是坚持的力量。
“对我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冒险’,而绝不是‘重复’,工作首先必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喜欢在我的工作中出现尽可能多的意外,哪怕这个意外是众人的批评。有时,面对很多人对我的指责,我会觉得很有意思,而不会觉得丢面子,毕竟我干出了一件有后果的事情。”
调侃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某种孤独。“我成长中的每一次选择,都是越来越少的人跟随。”“哪怕你在学校里做坏孩子的时候,其实还是拉帮结伙的,有人跟你站在一起。但是,当你长大,面对自己的选择,注定了只能自己去默默承担。但是有什么办法,这就是成长和成熟的代价。”
“野心勃勃?当然,那不就是一种理想吗? AmbitiOUS在英语里其实是一个中性词。我一直相信,人都是为了追求更新更美好的生活而存在,为了前所未有而存在。如果这样,每个人都注定是一个赢者。
“对我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冒险’,而绝不是‘重复’,工作首先必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喜欢我的工作中出现尽可能多的意外,哪怕这个意外是众人的批评。有时,面对很多人对我的指责,我会觉得很有意思,而不会觉得丢面子,毕竟我干出了一件有后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