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音准水平 尽享合唱之美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7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合唱教学对儿童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集体意识及音乐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音准问题成了很多教师最为头疼的事。音准是合唱的生命,音准不好会严重地影响合唱的质量和美感。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有效提升班级合唱的音准水平。
  [关键词]班级合唱 音准 训练 方法
  班级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从三年级起,教材中就出现了合唱曲目,班级合唱教学对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集体意识及音乐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对很多教师来说,班级合唱仍是一件“想说爱你却并不件容易的事”,究其原因,音准问题可能是教师们最头疼的事,笔者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观摩一些班级合唱公开教学时,却发现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音准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音准是合唱的生命,音准不好会严重地影响合唱的质量和美感。那么怎样有效地提升班级合唱教学中的音准水平呢?笔者想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修炼技能——习惯养成很重要
  1.學会发声——让你的歌声更动听
  引发班级合唱音准问题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不会正确的发声,在合唱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用轻声高位、提眉亮眼的方法轻声歌唱,注重声音的训练和音量的控制,当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发声演唱时,其实很多音准问题就已经迎刃而解了。
  2.学会聆听——培养“音乐的耳朵”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在合唱时为了抗干扰,有时会捂上耳朵,有的学生则声嘶力竭地企图压倒另一个声部,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要培养学生具有“音乐的耳朵”,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聆听,学会聆听伴奏、聆听自己、聆听他人,不断发展自己的内心听觉,并调整自己的音高、音量,逐渐学会与别人的声音融为一体。
  3.学会一脑多用——多声部训练很有效
  由于学生缺少合唱的习惯和意识,对于学生来说,合唱最大的难点在于自己唱好的同时,还要跟另外一个或几个声部进行合作协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游戏等训练学生的多声部思维,如节奏卡农游戏、多声部声势律动游戏等让学生能够一脑多用,通过学习与别人合作,培养和锻炼对自己的控制与把握能力,这种多声部教学对于学生合唱意识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化繁为简——和声其实很好玩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要认真分析歌曲中合唱部分的和声进行、旋律特点,如果合唱部分较为复杂,可以化繁为简,先提炼出每小节的骨干音进行练习。比如,曾荣获第七届全国一等奖的优质课《美丽的夏牧场》中就有一段精彩的合唱教学,教师在教授二声部旋律时,首先提炼出高声部旋律中的骨干音,与低声部先进行单音的合作练习,然后再逐步地加入高声部的完整的旋律,化繁为简,由易到难,很好地完成了二声部教学的任务。
  其次,教师还可以提炼出歌曲合唱部分的主要和弦进行练习。比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歌曲《巴鲁瓦》时,首先提炼出歌曲在四部卡农时形成的主要和弦:1351和1461,将学生分成四组,运用科尔文手势采用声部叠加的方式进行和弦的练习,让学生熟悉两组和弦的和声效果,并强化学生的音高概念,等到了后面进行卡农部分的教学时,学生的就能够轻松自如地完成了。
  三、循序渐进——让合唱教学水到渠成
  班级合唱教学中,最没有效果的做法就是教师没有任何层次,任何方法地指挥学生一遍一遍地机械地练习,老师累,学生也累,练到最后,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让学生失去了对合唱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循序渐进。在学生唱熟每个声部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法分层次练习。比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歌曲《巴鲁瓦》时,学生学会歌曲后,如果一下子分成四组让学生练习四部卡农,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师生合作(二部卡农)——生生合作(二部卡农)——师生合作(三部卡农)——生生合作(四部卡农)的方法,首先采用师生合作的方法,教师跟全班学生进行合作,形成二部卡农,然后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二部卡农合作,教师再加入,形成三部卡农,到最后,再将学生分成四个组进行四部卡农的练习。学生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练习中,音准得到了强化和纠正,完成歌曲预设的四部卡农的教学任务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趣味教学——让声音看得见。摸得着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形象、新鲜有趣的事物。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手势、图谱等给予学生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通过心理暗示或形象的动作来提示、强化音高概念,不断提升班级合唱的音准水平。
  柯尔文手势就是一种很好的音准训练手段,它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是“具有音高的指挥动作”,是“音乐的体操、不花钱的乐器”,它化抽象为生动,让声音看得见,摸得着,运用到合唱教学中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柯尔文手势有很多种用法,如和声练习,教师双手做不同的柯尔文手势表示不同声部音高,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配合,或者是选择学生二声部歌唱中困难的片断单独进行练习。如内心听觉游戏,教师先做一组柯尔文手势动作,学生边看边在心里默记,等教师做完后,学生再唱出来,这样做既可以训练音准,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如卡农游戏,教师即兴地慢唱旋律,并伴随着手势,学生在教师歌唱两拍后模仿,做二声部卡农,锻炼音准和音乐记忆等。
  班级合唱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只有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音准水平,班级合唱才是有生命力的,有品质的,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合唱带来的魅力。提升班级合唱的音准水平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音乐教师长期坚持、不断创新、积累,就一定可以建立自己的实践体系和话语体系,让合唱之花在课堂里美丽地绽放!
其他文献
<正>缘由——误入藕花深处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包含了不少历史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有的零散地穿插在各个主题教学中,有的则是浓墨重彩地呈现,甚至形成一个主题单元
通过对江西横峰县2004年以来开展的移民扶贫工作的总结,介绍了移民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开展这项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对移民扶贫工作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案例描述】T:呈现本课的Aims:1.I can talk about where I live and how I come to school.2.I can do a survey.Play a game:Magic eyes(ppt上出示了关于交通工具的单词,
基于ECMWF(EC)细网格的24 h、48 h和72 h预报的10 m风场资料,与选取的渤、黄海海域9个浮标的10 m实测风速和风向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1)EC细网格24 h预报的10 m风速与各
对一栋相似比为1∶4的8层双跨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初次振动台试验、环氧树脂注胶修复以及再次振动台试验.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模拟上述试验过程,对于实际结构刚度的变化在ABAQ
培养幼儿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是教育致力方向,自主需要让幼儿成为主角,在幼儿园集体的生活、交往、学习等各项活动中,学着管理自己、沟通协调好他人,维护一日环节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