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当中,如果学生缺少人文精神,将会严重影响学生道德行为与思想,也会阻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除了能够让学生从中积累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史学素养之外,还能够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因而可以作为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高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之上,调整教学方案,促进人文精神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培养
  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人文学科,具有突出的人文性特征,能夠作为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从而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知识素养、价值观、思想道德等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教学和熏陶,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学习起到指导和支持作用。高中历史教师除了关注常规教学之外,还需要开展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与熏陶,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1.明确历史教学目标,促进人文精神渗透
  不论是哪一学科的课堂教学,都需要把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重要方向,以及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根本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抓住课程学习方向,有的放矢的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在高中历史教学环节,教师也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除了将课堂内容传授作为重要任务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当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环节收获情感方面的感悟与体验,最终促进学生正确价值理念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必须把侧重点放在历史教学最终价值上,指向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确保历史学科教育功能价值的实现。例如,在教学《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其中涉及到的内容是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一直到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而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当中,我国的知识分子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探讨救国策略,推动了我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不过在整个探索救国的过程当中,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有进步一方面的表现,但是也有消极保守的表现。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是教师指导学生树立批判精神,客观的看待这些历史事实,既让学生积累其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要点,又让学生在正确评判历史的过程中收获人文素养,达成教学目标。
  2.挖掘教材人文精神,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教材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支柱和必要的支撑,其中包含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挖掘和塑造的重要素材,在培育学生历史素养与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很多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往往把关注点放在了机械性灌输教材内容方面,要求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教材当中涉及到的重要历史知识点,注重对历史教材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利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在备课阶段就要透彻深入的研读教材,尤其是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素材之后,利用有效的教学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等多种形式进行人文精神内容的展示,传递哲学观念与哲学思想。例如,教学《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挖掘本课当中林则徐大力禁烟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理解林则徐禁烟的决心和他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的坚定信念。所以教师在让学生分析虎门销烟的意义时,除了让学生记住这一历史要点之外,还要让学生从人文角度进行思考,认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将林则徐这一民族英雄的形象深深印刻在脑海当中。这样学生既完成了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又挖掘和获得了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内容,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3.加强历史细节补充,优化人文精神教育
  纵观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学内容的设置,主要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大事件展开宏观方面的论述,概括说明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历史意义,忽视了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很多细节和鲜活的内容。但是缺失的这部分细节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凭借,也是学生真正掌握这段历史时的有效载体。为了保证人文精神渗透教育的有效性,加强学生的历史理解和掌握能力,教师可以补充历史细节资料,拓展历史教学内容,保证补充的细节,符合教学特征和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获得更加生动的历史知识,了解时代,并在思想情感方面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时,虽然教材当中提出了滇缅公路国际运输线建立这样的事件,但只是从宏观上进行概述,并没有对其进行细致的说明。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熏陶,教师可以利用滇缅公路24道弯与公路修筑的图片让学生受到触动,感受抗日战争当中中国劳工用生命打造生命通道的大无畏和牺牲精神。通过为学生补充这些历史细节,能够还原当时的历史发生场景,也能够让学生被这些内容触动,顺利的完成人文精神的渗透。
  4.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掌握过去历史面貌和获知过去社会发展现状的重要渠道,但是历史毕竟距离如今有非常久远的时间,同时也和学生目前的生活有极大的差距,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与掌握难度,更不用说培育学生人文精神了。降低教学难度和保证学生知识理解效果的重要策略,就是为学生营造历史学习情境,避免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历史知识,而是在真实的情境感知与体验当中完成历史知识的自主构建和人文精神的自我培养。为了让学生在历史情境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在这些资料营造的情境当中,进行深刻的感悟与理解,在体验与感悟当中形成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两则对比材料,第一则材料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的饥荒时期根茂叔的父亲为了给他省下一口吃的,选择了悬梁自尽。第二则材料则是描述现在人们草房换砖瓦房家家更上一层楼的生活。教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过去和今天生活的感受,让学生在生动历史情境的感知当中形成体验民生疾苦的人文精神。
  5.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完善人文精神培养
  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是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以便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发挥榜样和指导作用。可以说教师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是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且教师的素养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效果。这与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水平,通过完善历史专业知识素养的方法,满足人文精神培养的要求。其二,教师要逐步完善自身的师德修养,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知识渊博和品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以便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其三,教师要注意革新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别,有效体现新课程人文内涵,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和影响之下,为了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积极作用,要将历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平台,发挥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功能与价值,在思想和人文方面给予学生良好的启迪与熏陶,促使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践行新课标要求,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进行贯彻落实,让学生的历史观以及完善人格得以形成和发展,真正领略历史学科的精髓。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江苏 扬州 225100)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学生丰富认知思维情感的重要途径。注重学生自我调控策略指导,突出自我计划、协作探知与总结反思,利于学生在深化理解交流中获得丰富知识,促进其知识技能不断内化生成。  【关键词】高中英语;调控;自我;对话;反思   切实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多给学生自我调整和深入探知机会,定能利于其在真正自我学习中积累方法与经验。围绕自我调控策略指导,多给学生足够的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小组合作的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策略,它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共同学习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从而达成目标,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应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较好地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
【摘 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以“初中历史校本作业”为载体,融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服务于自己未来发展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作业;初中历史   校本作业,是基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作业优化方案,是课堂的内在延伸和重要补充。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校本作业应立足课标、考纲与学情,融入唯物史观、时空
【摘 要】随着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精神成为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眼光、勇于探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故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思维型的课堂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引言   构建思维型的初中历史课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