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治疗慢性胃炎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并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对症治疗,使用治疗抑郁的药物黛安神,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减轻,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利用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护理治疗慢性胃炎抑郁情绪比单纯的利用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要好很多,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胃炎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95-01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发病和治疗往往会产生抑郁等负面情绪,抑郁情绪又会影响胃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和胃肠的蠕动[1],从而使得慢性胃炎的加重。这种抑郁情绪单纯的靠精神类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我院应用心理护理干预配合精神类药物治疗抑郁情绪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并有抑郁情绪的患者78例,所有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46.8±4.7)岁,观察组患者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为26~69岁,平均年龄为(46.7±4.5)岁。两组患者间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间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入院后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平时通过语言、行动以及眼神等表达对患者足够的同情和理解,耐心的听取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讲解以及对自己疾病的看法,然后客观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将其告诉患者。并且给患者讲述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以及平时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抑郁情绪,在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开导,指导患者放弃错误的情绪及行动,帮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通过饮食调节辅助治疗,当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时,应该不时的给患者以鼓励的眼神或者话语[2],使得患者更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患者自主的自主调节: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者讲述抑郁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带来的不好影响,甚至可以使得病情加重。患者可以平时干一些自己喜欢的并且积极向上的事情来陶冶情操,慢慢的稳定情绪,例如:书法、种植花草、听愉悦的音乐等等。当心内比较抑郁、焦虑时也可以主动的找家属、朋友聊聊天,将心中的不快说出来[3]。另外,也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体育运动,这些既可以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加强心理的承受能力。
1.3疗效判定[4]。本次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将患者治疗前的慢性胃炎症状作为基准分,记为100分,治疗后的缓解程度以患者的症状评分减少为标准,100分为症状无任何改善,50分为患者症状改善一般,0分为患者的症状完全改善。治疗有效的标准为评分<50分。
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并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对症治疗,使用治疗抑郁的药物黛安神,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减轻,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利用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护理治疗慢性胃炎抑郁情绪比单纯的利用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要好很多,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胃炎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95-01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发病和治疗往往会产生抑郁等负面情绪,抑郁情绪又会影响胃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和胃肠的蠕动[1],从而使得慢性胃炎的加重。这种抑郁情绪单纯的靠精神类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我院应用心理护理干预配合精神类药物治疗抑郁情绪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并有抑郁情绪的患者78例,所有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46.8±4.7)岁,观察组患者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为26~69岁,平均年龄为(46.7±4.5)岁。两组患者间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间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入院后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平时通过语言、行动以及眼神等表达对患者足够的同情和理解,耐心的听取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讲解以及对自己疾病的看法,然后客观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将其告诉患者。并且给患者讲述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以及平时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抑郁情绪,在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开导,指导患者放弃错误的情绪及行动,帮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通过饮食调节辅助治疗,当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时,应该不时的给患者以鼓励的眼神或者话语[2],使得患者更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患者自主的自主调节: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者讲述抑郁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带来的不好影响,甚至可以使得病情加重。患者可以平时干一些自己喜欢的并且积极向上的事情来陶冶情操,慢慢的稳定情绪,例如:书法、种植花草、听愉悦的音乐等等。当心内比较抑郁、焦虑时也可以主动的找家属、朋友聊聊天,将心中的不快说出来[3]。另外,也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体育运动,这些既可以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加强心理的承受能力。
1.3疗效判定[4]。本次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将患者治疗前的慢性胃炎症状作为基准分,记为100分,治疗后的缓解程度以患者的症状评分减少为标准,100分为症状无任何改善,50分为患者症状改善一般,0分为患者的症状完全改善。治疗有效的标准为评分<50分。
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