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提问更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加以鼓励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处理好提问诸环节的问题,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使课堂教学科学化、合理化,获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课堂提问
(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觉得这里给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很合理的,毕竟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需要一个很好的组织者来促进其学习,且中学生普遍存在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也就是“思维缺席”。即使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存在着“思维的惰性”,所以教师的提问尤其必要。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克服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的一种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教师的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普遍性与代表性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但这种师生互动,在大多数时间成了“乱动”或“不动”,合作学习已然变形。因此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示范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精彩的答题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2.计划性与灵活性
教师的提问要有计划性,绝不能信口设问。每堂课应当围绕教学的目标,扣紧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出一个个准确、鲜明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连贯性与层递性,每堂课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目的,完整的结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方法要灵活,不拘一格。
3.和谐性
和谐性,是保证课堂提问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和谐非常重要,教师提问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切不可生硬、牵强或模棱两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敢于大胆答题;教师要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趋同性,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乐于回答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听取他们的回答,允许学生有插话的机会,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而且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给予肯定,和谐性很好的课堂教学,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中仅仅有教师提问是不够的,目前的课堂教学提倡师生对话、师生互动。为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学生的提问。许多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提问,或者有的教师意识到了要有学生的提问,却不能将“生问师答”“生问生答”落到实处。
(一)学生提问后教师应持的态度
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提问和质疑的态度,教师如果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课堂说话权威,不让同学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种做法是严重错误的,此举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便会僵化,课堂气氛会压抑而沉闷。学生的问题或观点再不成熟,毕竟他思考了,代表了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因此要让学生敢于提问题,敢于对某个问题或教师的观点质疑,这样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有的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可能会给教师一个意外的惊喜,也许是教师过去未曾发现的,这样有利于教师在下一轮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二)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应该采取的措施
教师不仅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充当着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的角色。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提出许多高水平的问题,教师必须在课前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学生对课文熟悉,然后才能发现问题。学生想提问题而提不出,也就是说他发现不了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被许多研究者所关注,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大家都提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激发学生提问可以采用点拨法,自己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重点和中心问题,来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有些优秀的学生是可以提出问题的,可以让这些学生先提,这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是一种激励。要让学生能够从无疑处生疑,教师就需要平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素质的培养。
(三)学生的提问方式和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接举手提问,也可以写在纸上进行提问。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教师对多个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对于一般的问题,为节省课堂时间,可以直接回答;对于写在纸上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筛选,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自己作答。毕竟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教师不可能每个问题都作答。
三、教师提问与学生提问的关系
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都是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教师的提问,会导致“牵牛式”的不良教学现象,即只以教师的目标和思路进行教学,学生没有了自主权;但只有学生的提问,便会导致“放羊式”的不良教学现象,即没有教学主线,学生想到哪问到哪,这样的课堂呈现一种零散性与无序性,缺乏一种整体构思的主线。所以说只有教师的提问,课堂气氛会非常沉闷;只有学生的提问,便会导致课堂气氛过度活跃。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一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才可以发挥到极佳状态,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使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得到很好的开发,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一、教师的课堂提问
(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觉得这里给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很合理的,毕竟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需要一个很好的组织者来促进其学习,且中学生普遍存在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也就是“思维缺席”。即使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存在着“思维的惰性”,所以教师的提问尤其必要。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克服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的一种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教师的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普遍性与代表性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但这种师生互动,在大多数时间成了“乱动”或“不动”,合作学习已然变形。因此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示范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精彩的答题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2.计划性与灵活性
教师的提问要有计划性,绝不能信口设问。每堂课应当围绕教学的目标,扣紧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出一个个准确、鲜明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连贯性与层递性,每堂课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目的,完整的结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方法要灵活,不拘一格。
3.和谐性
和谐性,是保证课堂提问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和谐非常重要,教师提问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切不可生硬、牵强或模棱两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敢于大胆答题;教师要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趋同性,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乐于回答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听取他们的回答,允许学生有插话的机会,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而且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给予肯定,和谐性很好的课堂教学,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中仅仅有教师提问是不够的,目前的课堂教学提倡师生对话、师生互动。为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学生的提问。许多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提问,或者有的教师意识到了要有学生的提问,却不能将“生问师答”“生问生答”落到实处。
(一)学生提问后教师应持的态度
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提问和质疑的态度,教师如果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课堂说话权威,不让同学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种做法是严重错误的,此举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便会僵化,课堂气氛会压抑而沉闷。学生的问题或观点再不成熟,毕竟他思考了,代表了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因此要让学生敢于提问题,敢于对某个问题或教师的观点质疑,这样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有的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可能会给教师一个意外的惊喜,也许是教师过去未曾发现的,这样有利于教师在下一轮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二)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应该采取的措施
教师不仅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充当着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的角色。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提出许多高水平的问题,教师必须在课前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学生对课文熟悉,然后才能发现问题。学生想提问题而提不出,也就是说他发现不了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被许多研究者所关注,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大家都提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激发学生提问可以采用点拨法,自己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重点和中心问题,来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有些优秀的学生是可以提出问题的,可以让这些学生先提,这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是一种激励。要让学生能够从无疑处生疑,教师就需要平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素质的培养。
(三)学生的提问方式和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接举手提问,也可以写在纸上进行提问。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教师对多个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对于一般的问题,为节省课堂时间,可以直接回答;对于写在纸上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筛选,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自己作答。毕竟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教师不可能每个问题都作答。
三、教师提问与学生提问的关系
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都是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教师的提问,会导致“牵牛式”的不良教学现象,即只以教师的目标和思路进行教学,学生没有了自主权;但只有学生的提问,便会导致“放羊式”的不良教学现象,即没有教学主线,学生想到哪问到哪,这样的课堂呈现一种零散性与无序性,缺乏一种整体构思的主线。所以说只有教师的提问,课堂气氛会非常沉闷;只有学生的提问,便会导致课堂气氛过度活跃。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一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才可以发挥到极佳状态,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使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得到很好的开发,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