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全球平均温度呈升高趋势,气候变暖已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成了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上世纪末的几年内,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先后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对此,除官方关注外,一些普通民众也很关注。在此时代背景之下,新词语“碳足迹”诞生了:
(1)百事国际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白怀民表示,如今世界环保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减少“碳足迹”……(《新民晚报》2007年10月29日)
(2)法国一家生态学杂志23日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拥有巨大的“碳足迹”……(《京华时报》2008年10月25日)
(3)据了解,这是市内9所高校环保志愿者“碳足迹”行为艺术宣传活动。(《重庆晚报》2008年12月8日)
新生的“碳足迹”开始进入公众视野,碳足迹计算器(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器)成为网络上受欢迎的工具。比如,家用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0.785、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油公升数×2.7。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迹就越大,说明对全球变暖所应负的责任越大。由此,我们也可以略知“碳足迹”的含义:所谓“碳足迹”,是指个体或团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是用来测量因消耗能源而产生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的指标。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喻体,构成比喻式新词语“碳足迹”,说明我们生活过程的每一步,都会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或轻或重的痕迹。
“碳足迹”和“碳排量”意思相近,但显然前者形象、新颖、生动,更能吸引人。而且,“碳足迹”更注重从个体的角度看碳排量,有意让人们认识到减少碳排量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等组织的行为,而是每个人都有责任。一个人的“碳足迹”既包括因使用能源(比如开车)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被称为“第一碳足迹”),也包括因使用各种产品(比如消费一瓶矿泉水)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被称为“第二碳足迹”)。我们认为,这个词语出现的深层原因正在于要昭示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突显每个公民都是环境保护者的意识;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造成的污染都与自己有关。
“碳足迹”来源于英文“carbon footprint”,对这个新词语还有一种解释:
(4)“碳足迹”,它标示一个人或团体的“碳消耗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消耗得多,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就小。(《城市晚报》2008年12月6日)
这是从碳消耗方面解释“碳足迹”,但还:是要落实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而且,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是联系在一起、成正比例的。所以虽然理解不同,但并不妨碍交流。这也说明,作为新词语,“碳足迹”的内涵还没有最终确定。从用例来看,使用者倾向于从排放的角度来理解。从语言理据上说,既然是能源消耗产生的“足迹”,理解为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似乎更确切。
“碳足迹”的出现,表明人们越来越关注赖以生存的环境,强调人类必须改变无止境地使用地球资源、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保护环境,建构未来“低碳”社会。在此背景下,“碳中和”(通过植树等方式抵消碳足迹,也叫碳平衡)、“碳抵消”“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低碳世界”“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新词语应运而生。“碳”和“低碳”成了较为能产的构词成分。
“低碳”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低。要做到“低碳”,除了靠技术创新及制度改革外,根本还在于民众的行动。如今,在不知不觉之中,出现了一句新流行语:“今天你低碳了吗?”民众又造就了新词语“低碳族”(“低碳一族”)来指称付诸行动的人们。比如:
(5)“低碳族”崇尚“低碳”的生活方式,是对“富人经济”说“不”。(东方网2007年12月4日)
(6)洗衣最好先浸泡10~20分钟,衣服脏污较易去除,并能省水省电;先把米浸泡20分钟后再用电饭锅煮,可缩短煮熬时间;电脑、电视不用后关闭机器并切断电源……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石家庄一些市民在生活细节上越来越注意节能减耗,以降低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他们是悄然兴起的“低碳一族”。(《河北日报》2008年4月15日)
“低碳族”生活的精髓是细节上的节能减耗,把测算自己的碳足迹当做一种习惯。当减少“碳足迹”成为人们一种习惯时,改善环境就会大有希望。低碳生活并不需要施展大动作,环保就在我们身边:电器不用了,随手关掉;多步行,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地铁;减少塑料袋使用……只要做些小小的努力,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1)百事国际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白怀民表示,如今世界环保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减少“碳足迹”……(《新民晚报》2007年10月29日)
(2)法国一家生态学杂志23日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拥有巨大的“碳足迹”……(《京华时报》2008年10月25日)
(3)据了解,这是市内9所高校环保志愿者“碳足迹”行为艺术宣传活动。(《重庆晚报》2008年12月8日)
新生的“碳足迹”开始进入公众视野,碳足迹计算器(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器)成为网络上受欢迎的工具。比如,家用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0.785、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油公升数×2.7。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迹就越大,说明对全球变暖所应负的责任越大。由此,我们也可以略知“碳足迹”的含义:所谓“碳足迹”,是指个体或团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是用来测量因消耗能源而产生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的指标。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喻体,构成比喻式新词语“碳足迹”,说明我们生活过程的每一步,都会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或轻或重的痕迹。
“碳足迹”和“碳排量”意思相近,但显然前者形象、新颖、生动,更能吸引人。而且,“碳足迹”更注重从个体的角度看碳排量,有意让人们认识到减少碳排量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等组织的行为,而是每个人都有责任。一个人的“碳足迹”既包括因使用能源(比如开车)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被称为“第一碳足迹”),也包括因使用各种产品(比如消费一瓶矿泉水)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被称为“第二碳足迹”)。我们认为,这个词语出现的深层原因正在于要昭示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突显每个公民都是环境保护者的意识;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造成的污染都与自己有关。
“碳足迹”来源于英文“carbon footprint”,对这个新词语还有一种解释:
(4)“碳足迹”,它标示一个人或团体的“碳消耗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消耗得多,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就小。(《城市晚报》2008年12月6日)
这是从碳消耗方面解释“碳足迹”,但还:是要落实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而且,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是联系在一起、成正比例的。所以虽然理解不同,但并不妨碍交流。这也说明,作为新词语,“碳足迹”的内涵还没有最终确定。从用例来看,使用者倾向于从排放的角度来理解。从语言理据上说,既然是能源消耗产生的“足迹”,理解为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似乎更确切。
“碳足迹”的出现,表明人们越来越关注赖以生存的环境,强调人类必须改变无止境地使用地球资源、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保护环境,建构未来“低碳”社会。在此背景下,“碳中和”(通过植树等方式抵消碳足迹,也叫碳平衡)、“碳抵消”“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低碳世界”“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新词语应运而生。“碳”和“低碳”成了较为能产的构词成分。
“低碳”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低。要做到“低碳”,除了靠技术创新及制度改革外,根本还在于民众的行动。如今,在不知不觉之中,出现了一句新流行语:“今天你低碳了吗?”民众又造就了新词语“低碳族”(“低碳一族”)来指称付诸行动的人们。比如:
(5)“低碳族”崇尚“低碳”的生活方式,是对“富人经济”说“不”。(东方网2007年12月4日)
(6)洗衣最好先浸泡10~20分钟,衣服脏污较易去除,并能省水省电;先把米浸泡20分钟后再用电饭锅煮,可缩短煮熬时间;电脑、电视不用后关闭机器并切断电源……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石家庄一些市民在生活细节上越来越注意节能减耗,以降低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他们是悄然兴起的“低碳一族”。(《河北日报》2008年4月15日)
“低碳族”生活的精髓是细节上的节能减耗,把测算自己的碳足迹当做一种习惯。当减少“碳足迹”成为人们一种习惯时,改善环境就会大有希望。低碳生活并不需要施展大动作,环保就在我们身边:电器不用了,随手关掉;多步行,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地铁;减少塑料袋使用……只要做些小小的努力,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