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尔德林曾在《致大自然》一诗中这样写:“当我还在你的面纱旁游戏,还像花儿依傍在你身旁,还倾听你每一声心跳,它将我温柔颤抖的心环绕。”我们都生活在自然中,尽管周围已高楼林立;我们都向往自然的环绕,尽管人类同时在不断地破坏自然。从某种程度来说,人们因生存中的缺失,转而努力寻找心灵上的弥补,于是,那些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情感便化为诗行倾泻而出。诗歌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它将人与世界化为一体。而我们的写作活动中,同样需要去感受这份融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席勒說:“自然是燃烧和温暖诗人灵魂的唯一火焰。唯有从自然那里,他才得到他全部的力量;也唯有向着自然,他才在人为地追求文化的人当中发出声音。”
对于以上这则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解析
此题可由以下角度进行思考——
首先,自然对人类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直击人类灵魂的。这意味着人类除了生息繁衍之外,所有的行为举止与自然皆有联系。自然,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的血脉中。人在生存之余,能够真正地懂得生活,懂得汲取种种养分温润心灵。其次,诗人以“燃烧”和“温暖”表述自然对人的影响,可见诗人对自然的倾慕。燃烧与温暖,本是火的特质,用在此处,作用在诗人的灵魂之上,伸展其烈焰,可以照亮大地,这也是材料中所说的“得到他全部的力量”“发出声音”。再则,短短一则材料中,三次提到了“唯一”“唯有”这种语言表现方式,表达了说话者坚定的信念。
片段一:诗人似乎总是与美有关,那种美就是天地间的钟灵毓秀。诗人的眼睛是最清澈的,那样纯净无邪,是自然赋予的珍宝,保护着他们在淤泥中始终亭亭净植,清香四溢。奈保尔说诗人是容易流泪的。与自然为友的心又怎么会麻木呢?于是,走在蜀道上的太白不再执着于京城的纷扰沉浮,以赤子的情怀回到养育他性灵的山水间,悠游自在地看着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他的内心是一片率真和坦然。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叶归鸿
本段文字重点强调诗人的情感受到自然山水的洗涤。作者将自然、诗、美三者合一,借助自然建构人对于真与美的体验。此处的自然,既指自然之物,也指自然之感,即符合“真”的一切事物及感受皆在其内。人因此创作了以“诗”为代表的一切美的事物,而创作过程无疑就是材料中所说的能够“温暖”人的“燃烧”。
片段二:自然洗濯了诗人的心灵,使其纯粹;抚慰了诗人的灵魂,使其找到归宿;启发了诗人的思考,使其得到灵感。或带来忧思,或带来愉悦,自然丰满了诗,诗亦点缀了自然。真正的艺术都是源于自然的。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 高烨涵
片段二借助于一组排比句,阐释“自然”与“诗人”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影响,相互启发促进。作者还强调“真正的艺术都是源于自然的”,一个“都”字,将自然的重要性推至至高无上。
同时,材料还强调,人只有经由自然,才可以“在人为地追求文化的人当中发出声音”,也就是说,席勒对于人、自然、文化的关系,有完整细致的思考和追求:他希望人从自然中浸润濡养而来的收获,经过人的心灵情感的内化,然后再次外化,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影响他人。
片段三:在那个日渐浮华的时代,诗人的“返璞归真”不失为一种极好的选择。陶渊明无心仕途而隐居,孟浩然仕途不顺而隐居,他们沉浸山水之中,在诗坛上的造诣却颇高,这是一种返璞归真。不“为赋新诗强说愁”,坚持有感而发,不用空洞的文字凑数,这又是一种返璞归真。古文运动反对文表华艳提倡质朴自由,诗歌也该如此,不因崇尚浮华的辞藻而虚浮无物,应以短小精悍示人,这也是一种返璞归真。正如席勒所说:“也唯有向着自然,他才在人为地追求文化的人当中发出声音。”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 高烨涵
作者认为,人类追求文化文明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她借助于“返璞归真”这一话题,将写作的重点投注材料中的“人为”二字上,将“人”的作用进行凸显——人是需要为自己的爱与泪找到一个世界,去盛放灵魂的。
我们还应当注意,本次写作的材料不仅仅是席勒的话语,它还包括了说话者的身份:席勒,是一位诗人,一位情感敏锐丰沛的诗人,他的整个文化生活,便是他这番见识的具体表现。
片段四:文化应当是自发形成的,文化的差异源于养育文化的土地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回归滋养文化的地方,回归质朴的土地和真纯的自然。如果把文化当作一种产业消磨了本身的真实,在这样的包装下,文化的外衣确实变得华关精致了,但这样的关是华而不实的,失去了文化本质的真气。当下很多所谓的小说只是天马行空甚至胡思乱想的故事,是时候回到文化生根发芽的地方看看了,真正的不朽都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边城》就是湘西的山水幻化出的精灵,裹着灵秀的水和轻盈的风。也只有这样诗意的文字,才唱得出最清越的声音。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叶归鸿
本段文字的作者想法更进一步,将目光投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刻,关于本次作文的审题,我们有这样的希望:同学们在把握人与自然二者的关系时,要注意到,这个关系,不仅出现在文学、文化环境中,并且出现在生活中。普通的生活,也许看似毫无诗意,看似与自然毫不相关,但当人对自然的钦慕深植于灵魂,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时,已无须去区分何者为我,何者为自然,它将让每个人都成为诗人。
标杆作文
被风吹过的树
◆文/张楚涵[南京师大附中高三]
顾城有诗云:“所有被风吹过的树,都显得有神。”他还说“诗是树叶,比秋天短,比世界长”。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诗人不写诗,而是在等诗。如同一棵树,等风吹过,长出满枝葱茏。席勒说:“自然是燃烧和温暖诗人灵魂的唯一火焰。”一棵树生于自然且成为它的一部分,诗人何尝不是如此?而自然给予诗的,岂止一阵风。
诗是因自然而生的。人无法躲避自己对头顶苍穹的追寻与赞美。在与自然之美心心相印的交流中,强烈的情感自然流露,便成为诗。无论是《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是《圣经》中巴比伦河畔的柳树,都是自然启迪诗情的佐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往今来,自然始终是诗的源泉,它随意出现在每一个角落,而变幻无穷的文字却永远不能穷尽对它的表达。日月星辰,山川风云,花鸟鱼虫,自然不断收到人写给它的情诗,它的喜怒哀乐也都被诗人写下,达到永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或许正因为诗意的心更能认识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越是从自然中勃发诗情的灵魂,越是能从中感到快乐与慰藉,所以海子在诗中写道:“我无限地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今天的马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富足/拥有一生。”
换而言之,自然之美所触发的真与善,才是诗意的灵魂。在华兹华斯看来,自然给了人“幸福的心境”,培养了“高尚的感情”,赐予了“善和爱的行动”。他对自然的讴歌,其实是对人内心的探索。在他那么多名为“无题”的诗中,早已将单纯的自然描摹化为心中激荡的思想。因而泰纳才说:“华兹华斯见了一株绿树,便生枯荣之念;见了一朵行云,便悟到人世的浮沉。”
正是跳动着诗心的人主动对自然的领悟,才使得名为“诗”的“树叶”产生了神韵,成为不羁之心的产儿、不死的精灵,人的灵魂也借此与天不老。那是高尔斯华绥笔下象征“美与仁爱”的“远处的青山”,是济慈相信的“世上鲜花会盛开,壮丽不朽的事物会接踵而来”,是阿多尼斯所言的“风儿栖身于我的愿望,烙铁在我的舌头之上”;亦是李贺“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的悲歌,是庄子“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疑问,是李白“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的赤子情怀。
自然向人类栖身的树不间断地吹风,而由此跳动的心将这风作为笔锋,作为“活着,并且抒写太阳”的工具,执象而求,咫尺千里。这份诗意,也造就了一片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席勒說:“自然是燃烧和温暖诗人灵魂的唯一火焰。唯有从自然那里,他才得到他全部的力量;也唯有向着自然,他才在人为地追求文化的人当中发出声音。”
对于以上这则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解析
此题可由以下角度进行思考——
首先,自然对人类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直击人类灵魂的。这意味着人类除了生息繁衍之外,所有的行为举止与自然皆有联系。自然,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的血脉中。人在生存之余,能够真正地懂得生活,懂得汲取种种养分温润心灵。其次,诗人以“燃烧”和“温暖”表述自然对人的影响,可见诗人对自然的倾慕。燃烧与温暖,本是火的特质,用在此处,作用在诗人的灵魂之上,伸展其烈焰,可以照亮大地,这也是材料中所说的“得到他全部的力量”“发出声音”。再则,短短一则材料中,三次提到了“唯一”“唯有”这种语言表现方式,表达了说话者坚定的信念。
片段一:诗人似乎总是与美有关,那种美就是天地间的钟灵毓秀。诗人的眼睛是最清澈的,那样纯净无邪,是自然赋予的珍宝,保护着他们在淤泥中始终亭亭净植,清香四溢。奈保尔说诗人是容易流泪的。与自然为友的心又怎么会麻木呢?于是,走在蜀道上的太白不再执着于京城的纷扰沉浮,以赤子的情怀回到养育他性灵的山水间,悠游自在地看着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他的内心是一片率真和坦然。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叶归鸿
本段文字重点强调诗人的情感受到自然山水的洗涤。作者将自然、诗、美三者合一,借助自然建构人对于真与美的体验。此处的自然,既指自然之物,也指自然之感,即符合“真”的一切事物及感受皆在其内。人因此创作了以“诗”为代表的一切美的事物,而创作过程无疑就是材料中所说的能够“温暖”人的“燃烧”。
片段二:自然洗濯了诗人的心灵,使其纯粹;抚慰了诗人的灵魂,使其找到归宿;启发了诗人的思考,使其得到灵感。或带来忧思,或带来愉悦,自然丰满了诗,诗亦点缀了自然。真正的艺术都是源于自然的。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 高烨涵
片段二借助于一组排比句,阐释“自然”与“诗人”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影响,相互启发促进。作者还强调“真正的艺术都是源于自然的”,一个“都”字,将自然的重要性推至至高无上。
同时,材料还强调,人只有经由自然,才可以“在人为地追求文化的人当中发出声音”,也就是说,席勒对于人、自然、文化的关系,有完整细致的思考和追求:他希望人从自然中浸润濡养而来的收获,经过人的心灵情感的内化,然后再次外化,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影响他人。
片段三:在那个日渐浮华的时代,诗人的“返璞归真”不失为一种极好的选择。陶渊明无心仕途而隐居,孟浩然仕途不顺而隐居,他们沉浸山水之中,在诗坛上的造诣却颇高,这是一种返璞归真。不“为赋新诗强说愁”,坚持有感而发,不用空洞的文字凑数,这又是一种返璞归真。古文运动反对文表华艳提倡质朴自由,诗歌也该如此,不因崇尚浮华的辞藻而虚浮无物,应以短小精悍示人,这也是一种返璞归真。正如席勒所说:“也唯有向着自然,他才在人为地追求文化的人当中发出声音。”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 高烨涵
作者认为,人类追求文化文明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她借助于“返璞归真”这一话题,将写作的重点投注材料中的“人为”二字上,将“人”的作用进行凸显——人是需要为自己的爱与泪找到一个世界,去盛放灵魂的。
我们还应当注意,本次写作的材料不仅仅是席勒的话语,它还包括了说话者的身份:席勒,是一位诗人,一位情感敏锐丰沛的诗人,他的整个文化生活,便是他这番见识的具体表现。
片段四:文化应当是自发形成的,文化的差异源于养育文化的土地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回归滋养文化的地方,回归质朴的土地和真纯的自然。如果把文化当作一种产业消磨了本身的真实,在这样的包装下,文化的外衣确实变得华关精致了,但这样的关是华而不实的,失去了文化本质的真气。当下很多所谓的小说只是天马行空甚至胡思乱想的故事,是时候回到文化生根发芽的地方看看了,真正的不朽都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边城》就是湘西的山水幻化出的精灵,裹着灵秀的水和轻盈的风。也只有这样诗意的文字,才唱得出最清越的声音。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叶归鸿
本段文字的作者想法更进一步,将目光投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刻,关于本次作文的审题,我们有这样的希望:同学们在把握人与自然二者的关系时,要注意到,这个关系,不仅出现在文学、文化环境中,并且出现在生活中。普通的生活,也许看似毫无诗意,看似与自然毫不相关,但当人对自然的钦慕深植于灵魂,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时,已无须去区分何者为我,何者为自然,它将让每个人都成为诗人。
标杆作文
被风吹过的树
◆文/张楚涵[南京师大附中高三]
顾城有诗云:“所有被风吹过的树,都显得有神。”他还说“诗是树叶,比秋天短,比世界长”。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诗人不写诗,而是在等诗。如同一棵树,等风吹过,长出满枝葱茏。席勒说:“自然是燃烧和温暖诗人灵魂的唯一火焰。”一棵树生于自然且成为它的一部分,诗人何尝不是如此?而自然给予诗的,岂止一阵风。
诗是因自然而生的。人无法躲避自己对头顶苍穹的追寻与赞美。在与自然之美心心相印的交流中,强烈的情感自然流露,便成为诗。无论是《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是《圣经》中巴比伦河畔的柳树,都是自然启迪诗情的佐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往今来,自然始终是诗的源泉,它随意出现在每一个角落,而变幻无穷的文字却永远不能穷尽对它的表达。日月星辰,山川风云,花鸟鱼虫,自然不断收到人写给它的情诗,它的喜怒哀乐也都被诗人写下,达到永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或许正因为诗意的心更能认识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越是从自然中勃发诗情的灵魂,越是能从中感到快乐与慰藉,所以海子在诗中写道:“我无限地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今天的马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富足/拥有一生。”
换而言之,自然之美所触发的真与善,才是诗意的灵魂。在华兹华斯看来,自然给了人“幸福的心境”,培养了“高尚的感情”,赐予了“善和爱的行动”。他对自然的讴歌,其实是对人内心的探索。在他那么多名为“无题”的诗中,早已将单纯的自然描摹化为心中激荡的思想。因而泰纳才说:“华兹华斯见了一株绿树,便生枯荣之念;见了一朵行云,便悟到人世的浮沉。”
正是跳动着诗心的人主动对自然的领悟,才使得名为“诗”的“树叶”产生了神韵,成为不羁之心的产儿、不死的精灵,人的灵魂也借此与天不老。那是高尔斯华绥笔下象征“美与仁爱”的“远处的青山”,是济慈相信的“世上鲜花会盛开,壮丽不朽的事物会接踵而来”,是阿多尼斯所言的“风儿栖身于我的愿望,烙铁在我的舌头之上”;亦是李贺“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的悲歌,是庄子“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疑问,是李白“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的赤子情怀。
自然向人类栖身的树不间断地吹风,而由此跳动的心将这风作为笔锋,作为“活着,并且抒写太阳”的工具,执象而求,咫尺千里。这份诗意,也造就了一片华枝春满,天心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