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STEM教育孵化创新人才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yiy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EM是综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的跨学科教育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其理念符合科学人才培养要求和科教强国总体目标。为此,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以STEM教育探索孵化创新人才的可行路径。
  STEM教育具备以下特征。第一,趣味性。内容游戏化,将基于探索和目标导向的学习嵌入游戏,让学生进行探索和学习。第二,协作性。学生在群体协同中相互帮助和启发,实现群体性知识建构。第三,设计性。学生以作品设计展现学习成果,促进知识融合与迁移运用。第四,艺术性。在自然科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第五,体验性。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应用数学、科学知识,发现、设计、构建、分析和解决问题。第六,情境性。培养知识情境化应用能力,让学生理解、辨识不同情境的知识表现,根据知识情境背景辨识问题本质。第七,实践性。学生按照科学原则设计作品,并基于证据验证假设、发现和解决问题。
  2020年,中星小学开展“STEM开启智慧,创新培育未来人才”教育实践活动。以跨学科融合课堂为抓手,基于科学课堂、科技竞赛、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科目,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情境式、体验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自主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课堂。以学生年龄和学情为出发点,分低、中、高年级设计线上科学课堂,如低年级的“认识我的朋友”、有中年级的“关注生活”、高年级的“智慧DIY”,让学生利用闲置废品进行变废为宝的创新。科学课堂基于多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通过视频、微信群等进行线上教学并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学生以探究、设计、优化等方式,将理性认识、科学方法、技术设计和工程思维向学科学习迁移和拓展。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并建构知识框架,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
  科技竞赛。依据STEM跨学科教育理念,成立涉及多个学科的无线电测向专项队及无人机专项队,主办“和雅中星杯”无线电测向交流赛、FPV无人机交流大赛,搭建基于STEM教育的交流平台。采用体验式教学,教师通过无线电测向和FPV无人机比赛视频让学生了解比赛,激发学生兴趣;介绍科学知识及其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开设校本课程班、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操训练;带领学生参与比赛,让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学习。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参与,给学生创设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创造过程和应用价值,获得成就感。
  信息技术。建构中星小学“和雅星光教育”STEM课程体系,以“学会运用图形化编程设计游戏”信息技术项目关联多个学科,让学生在游戏设计中培养艺术感,掌握编程技术。采用情境式教学,将编程内容编成故事或游戏,以真人形式现场模拟,增强代入感;教师引导学生设定制作方案,介绍制作重点和难点;学生操作实践,亲自设计游戏;教师点评作品,引导学生间进行交流。情境式教学基于情境认知理论,达成“形真”“情深”“意远”“理喻其中”四大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汲取、应用知识,激发学习热情。
  综合实践。在拓展学科思维基础上,让学生利用生活、学习用品开展设计活动。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学习特點及存在的不足,将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为活动型与生成型,突出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和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结合时政或热点,设计实践活动及活动的阶段性目标;依据目标引导学生设定内容开展实践;展示学生作品并引导交流,启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式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激发内在潜能,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了学习兴趣。
  中星小学开展的STEM教育实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问题解决能力为着力点,以跨学科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
  责任编辑:张妍琳
其他文献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这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主要活动形式,其中听和说占75%,读和写仅占25%。可见,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听说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语感的生成和英语思维的培养,也影响着读写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英语教学存在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全面育人的内在要求。只有家校社多方联动、紧密配合,才能让学生在层层拓展的教育同心圆中收获无限成长。在史家育人实践中,我们在家校同行、校社携手两个向度上努力为多方共育拓局,让合意合力合作的育人空间越来越广阔,让共识共为共享的育人成果越来越丰硕。  在家校同行中,我们着力延展亲子服务学习活动构建的家国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博物馆亲子学习活动,让孩子与家长一起感悟中国历史、激扬文化
以小学数学故事课程为例,一方面数学故事课程兼具数学文化的渗透及数学教学文化的塑造等育人因素,另一方面数学故事课程独具的激趣、至善、孕思、审美、联结功能基本涵盖了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三个维度的育人目标,这些目标可以通过主题贯穿、课堂融入及社团推进等实施过程来实现;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把准用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滋养学生的育人指向,切不可泛滥过度,偏离育人方向。
德育是学校教育之魂,是学生成长之基。上海市育人中学在地域德育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铁军精神”的多维德育课程,挖掘多维立体的课程内容,开展常态化、多样性、体验式的课程实施活动,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铁军精神”德育校本课程的内涵  作为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革命传统教育联系点,学校始终传承“铁的纪律、铁的拼搏、铁的担当、铁的信仰”,并提炼出与之对应的“守纪精神、担当精神、拼搏精神、信仰精神”,
读书,是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阅读,是提升教师职业修养与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源动力。教师阅读不仅关乎教师群体,同时也关乎下一代,甚至关乎全民阅读的成败。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读书现状(阅读正式出版的纸质书籍和电子图书资源,不包括教参),以及他们在这方面遇到的困惑,《教育家》杂志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读书现状调查。本次调查方式为通过问卷星随机发放线上问卷,共回收来自全国范围
教育是走向未来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基础教育,就是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小学是一个人习惯养成、道德涵养、精神发育、心灵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原始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教育从每一个家庭中开始,家庭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家庭是
美国歌手鲍勃·迪伦曾说过一句话:“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  不知从何时起,能感受雨的孩子越来越少。很多孩子看不见叶枯树荣、听不见鸟语虫鸣、无感于四季流转,甚至对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发展、他人的命运漠不关心……  迟钝、麻木、冷漠,正在侵蚀孩子们的心靈。  在“两个辛丑年的对比”火上微博热搜之际,湖南宜章一教师自制视频,希望告诉学生“弱国无外交”,结果,有的学生对此毫不关心,视频放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