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i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的早期教育阶段,应注重幼儿的自然发展与成长,这样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正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痼疾,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本论文从生活现实出发,对当前阶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进行了论述,并对幼儿园出现小学化现象的原因进行列举,同时提出了应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现象;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61-02
  一、现阶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一)运用课堂教学替换游戏活动。
  “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最大的心理需求。幼儿在游戏中编织了假想的世界,却在身心方面实现了真实成长。”游戏是幼儿与幼儿周边的生活环境之间连接的介质。所以幼儿在年龄较低阶段的主要任务便是玩游戏。“学习”应该是伴随幼儿游戏过程自然发生的副产品。我国的幼儿教育法规都提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地采取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参与课程教学的机会,确保每个幼儿能提高课堂中的学习效率。然而,近年来的幼儿园教育为了追求学习效率,逐渐演变为与小学一样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幼儿在教室里像小学生一样接受知识的灌输。从教学形式上看,完全与小学生的生字学习过程相同,毫无游戏色彩可言。
  (二)过渡提高幼儿课程知识的难度。
  幼儿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材料以表象为主,其思维形式还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只有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直至小学阶段幼儿的思维才能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但是,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他们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学习文化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关于拼音的学习方面,部分幼儿园直接让幼儿掌握拼音的全部读法以及写法;在计算方面则要求幼儿掌握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
  (三)使用小学化管理方式进行幼儿管理。
  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授课教师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对幼儿的生活方面进行照顾,确保幼儿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幼儿在园每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遵照一定的时间比例适当分配。同时制定详细的幼儿活动时间计划表,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保证幼儿在活动的期间能够得到合适的休息。但是,许多幼儿园在每日生活的管理上几乎和小学一样,基本上是以集体班级教学为中心安排与组织幼儿的每日活动,他们制定了统一的作息时间,实行打铃进屋上课,随即就是朗读、拼写或计算,像这样的教育活动达到每日4— 5节,此外,还有一些特长班活动。一些幼儿在园的8个多小时内,教育活動和特长活动的时间占了一半的时间,时间衔接高度紧张。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非理性竞争意识持续蔓延:当前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各行各业都在超前推进,教育行业更不例外,一方面是来自幼儿园行业内部的竞争,通过对幼儿教师的授课水平,提高幼儿园的竞争力。同时为彰显幼儿园的教育实力扩招生源,在课程方面不断提高幼儿教学难度。另一方面,家长受职业分工的偏见和升学考试压力的影响,缺少整体长远考虑,急于求成的思想凸显,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需求,所形成的竞争压力从某种程度上助推了整个学前教育的畸形发展。
  幼儿教育评价形式单一:当前阶段,相关部门并没有产生较为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评估体系,所以无论家长或者是幼儿园对待幼儿教育的评估仍然是单方面的,始终围绕知识接收掌握的难度与数量,字卡、字义、单词、拼音、笔顺、笔划等成为了全部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作为下层的教师评价体系没有进行改善,无论顶层的教育实践如何调整,都仅仅解决表面的问题。
  幼儿教师素质存在差异:部分幼儿教师对学前教育理解肤浅,认为幼儿时期的玩乐阻碍幼儿学习理论知识,在缺少相应的教学实践锻炼的情况下,仅通过学校的简单学习和培训就直接开始从教,以教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以要求幼儿,使幼儿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地域差异、发展速度、积聚效应,学前教育空间分布依然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尤为体现。特别是围绕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所产生的城乡差距最为突出,无论教学设施还是教育水平根本无法达到学前教育的基本要求,不利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学习。
  三、应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授课教师科学幼教的教育方式。
  引导家长、教师保持良好心态,破除“赢在起点”的狭隘观念和竞争意识,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成长环境,并且时刻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注重儿童的长远发展。强化科学幼教观在全社会的认知,注重从幼教实践中引导规范,减少幼儿之间的竞争性比较。确保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特点继续下去,将符合儿童成长发育自然规律的幼教方式在全社会持续推广,让科学幼教理念深入人心。
  (二)对幼儿教育体制进行改善。
  深化幼教体制改革,构建全面科学的幼儿教育评价体系。持续推进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方式的多元拓展,加强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扩宽幼儿成长的方式,逐步淡化高考、中考、小升初的前移影响,从根本上破除应试升学为中心的功利化教育格局,注重幼儿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建立完善的幼儿能力评价体系,规范幼儿教育机构的宣传招生,杜绝以纯粹的知识储备和应对考试为标准的过载教育,避免幼儿教育机构间以培养超前的知识能力为目标展开恶性竞争。
  (三)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促进幼儿教育资源的均衡投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政府应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保持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繁荣学前教育市场,严格准入管理,促进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结合实际提供教育支持,积极改善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师资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前教育的基本条件,让适龄儿童得到符合自身成长规律的科学教育。
  参考文献:
  [1]金日勋.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 学前教育研究,2011,03:41-43.
  [2]陈玉莹.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3:116.
  [3]徐景珍.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22.
  [4]王亚.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社会机制及对策[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18-20.
  [5]张平和.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2,04:142.
  [6]吴红娟.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与对策[J]. 教育科研论坛,2007,09:10-11.
其他文献
高校理工科专业开设的大学物理课程间具有专业理论教育与素质教育两方面的责任和作用,对-t-~-r科类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科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
教材内容选择作为课程实施重要的一部分,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台湾的小学语文的《国民中小学国语文课程纲要》以及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原则等一系列的问
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将日益剧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效管理人力资源成为每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而绩效考核体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其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脑脊液(CSF)Tau蛋白含量的分布范围,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式ELISA技术,对20例正常对照(NC)组及20例非AD神经系统疾病
摘要: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也是构成生物细胞原生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生物体内的含量占60%—80%,有些生物体内(如水母)甚至占到90%以上。生物体内一切生理活动,营养运输、新陈代谢、体温调节、废物排泄都离不开水。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生命。本文针对节水的措施给出思考,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措施  一、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缺水大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学生本来就是比较喜欢的,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是爱学、乐学、善学、会学。这样,教师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会主动地获取知识,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计算教学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计算课教学新理念和学生计算技能:基础训练之间的困扰。传统的计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