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在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应用现状出发,结合幼儿的特点,提出了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具的应用策略。该研究对优化我国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具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幼儿 学前教育 音乐教具 应用
幼儿教育是儿童的启蒙教育,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和玩教具是幼儿阶段认识世界、实现身心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学习方式,是幼儿自发的自然状态下的主要学习资源,也是实施幼儿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教具是幼儿的游戏支柱,是幼儿交往、合作性学习的物质条件,有助于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终身发展的培养目标。音乐教具,顾名思义,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前音乐教师根据音乐教学需要,针对音乐教学主题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器具[1]。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具必须具有直观性。音乐教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因而有必要对幼儿园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具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一、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具的应用现状
从我国现有的幼儿学前教育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三岁到六周岁之间的幼儿。这些三岁多的幼儿生活经验少,发声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动作协调性差,注意力不能持久。这就决定了,在音乐教学内容方面,选用的歌曲内容应是幼儿所熟悉和能够理解的,在教育方法方面可通过直观教具或教师本身的示范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歌词内容、游戏的玩法、乐器的演奏方法等,这些实际情况对音乐教具的选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我国现有的学前音乐教育的过程来看,教师上课形式单一,没有新鲜感,在音乐教具的选择方面没有关注到幼儿的特点,无法让音乐教具有效的配合孩子喜欢动的天性,也就是说,无法实现音乐教具的合理使用,达到让幼儿他们边唱歌边动作,随音乐走步、跳舞等。教师过分在音乐教具的选择中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忽视对孩子们兴趣的培养。让孩子们觉得音乐课很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学。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逐渐趋于小学化[2]。学前音乐教育教学的宗旨是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而不是给孩子们压力。
综上所述,有必要优化我国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具的应用策略,进而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展现其音乐天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具的应用策略
在学前教育中应强调利用教具,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弱,在教学中,运用与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孩子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孩子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具体内容包括:
(一)音乐教学的选择应结合幼儿的特点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给幼儿选材,应该尽量选择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歌曲内容,这样孩子在学习中得到了教育,而所唱的歌词浅显易懂,而歌曲的旋律应尽量是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如大班上学期歌曲《欢迎秋姑娘》,采用了民歌的曲风,旋律简单易学,歌词形象生动,幼儿在学唱时,表情生动、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生动的范唱奠定音乐教具应用的基础
幼儿往往是先通过老师的范唱接触到新歌的[3]。幼儿的范唱并不像表演唱一样,需要技巧高超的伴奏或很专业的演唱水准,它需要的是清晰的吐字、自然生动的表情。如大班下学期歌曲《我爱家乡、我爱黄河》有两句歌词,十分绕口,一句是“长江源泉远流长”“黄河奔流万里”,幼儿在听唱时就不易听清,在范唱时采用清唱,非常清楚的唱出了这几个字,幼儿不难接受,学时就很轻松,再加上范唱把握歌曲优美的情绪,将幼儿学习的兴趣带动起来。
(三)教具的应用应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学习的特点是其兴趣性,而兴趣性又具有易变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活动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来安排,也就是说,音乐活动应尽量体现其游戏性,而教具在这里灵活运用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4]。比如说:大班下学期歌曲创编《跳到这里来》,教学中就设置了一个游戏场景,教师是猫妈妈,领猫宝宝学习歌曲,每个孩子头上戴着的小猫头饰使他们十分投入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参与到学唱中来。活动进行到创编部分时,引导孩子理解创编,去掉头上小猫头饰,戴上其他小动物的头饰,幼儿立刻明白创编的意思,同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一件小小的教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通过教具的应用实现教学目标
如何激发孩子表现自我的需要,就是要用多种手段提高孩子的兴趣。在上大班下学期舞蹈创编《蘑菇伞》由于情景设置生动,教具运用巧妙,幼儿很投入的完成了教学,这时活动是可以结束了,但孩子们脸上兴奋的笑容说明了教学目标已经实现,学生们还沉浸在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自己创作的意境中,于是引导幼儿“小白兔在森林里玩耍,下雨了,想撑一把美丽的蘑菇伞回家”。配班老师不失时机的发下了纸和水彩笔,孩子们带着对歌曲的理解,发挥想象力,画出很多各种各样的蘑菇伞,争先恐后的请小白兔来采,继续延伸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总之,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将音乐教具应用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从培养孩子兴趣出发,最大化的发挥教具所具有的作用[5]。实践表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孩子的音乐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江红.如何培養幼儿的音乐兴趣[J].教育界,2011(01):180.
[2]马金玉.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157.
[3]尚春月.玩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南北桥,2012(04):16-17.
[4]于洋.试述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148-149.
[5]陈兰.开展音乐教育促进幼儿成长[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78-279.
关键词:幼儿 学前教育 音乐教具 应用
幼儿教育是儿童的启蒙教育,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和玩教具是幼儿阶段认识世界、实现身心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学习方式,是幼儿自发的自然状态下的主要学习资源,也是实施幼儿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教具是幼儿的游戏支柱,是幼儿交往、合作性学习的物质条件,有助于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终身发展的培养目标。音乐教具,顾名思义,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前音乐教师根据音乐教学需要,针对音乐教学主题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器具[1]。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具必须具有直观性。音乐教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因而有必要对幼儿园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具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一、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具的应用现状
从我国现有的幼儿学前教育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三岁到六周岁之间的幼儿。这些三岁多的幼儿生活经验少,发声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动作协调性差,注意力不能持久。这就决定了,在音乐教学内容方面,选用的歌曲内容应是幼儿所熟悉和能够理解的,在教育方法方面可通过直观教具或教师本身的示范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歌词内容、游戏的玩法、乐器的演奏方法等,这些实际情况对音乐教具的选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我国现有的学前音乐教育的过程来看,教师上课形式单一,没有新鲜感,在音乐教具的选择方面没有关注到幼儿的特点,无法让音乐教具有效的配合孩子喜欢动的天性,也就是说,无法实现音乐教具的合理使用,达到让幼儿他们边唱歌边动作,随音乐走步、跳舞等。教师过分在音乐教具的选择中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忽视对孩子们兴趣的培养。让孩子们觉得音乐课很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学。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逐渐趋于小学化[2]。学前音乐教育教学的宗旨是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而不是给孩子们压力。
综上所述,有必要优化我国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具的应用策略,进而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展现其音乐天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具的应用策略
在学前教育中应强调利用教具,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弱,在教学中,运用与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孩子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孩子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具体内容包括:
(一)音乐教学的选择应结合幼儿的特点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给幼儿选材,应该尽量选择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歌曲内容,这样孩子在学习中得到了教育,而所唱的歌词浅显易懂,而歌曲的旋律应尽量是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如大班上学期歌曲《欢迎秋姑娘》,采用了民歌的曲风,旋律简单易学,歌词形象生动,幼儿在学唱时,表情生动、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生动的范唱奠定音乐教具应用的基础
幼儿往往是先通过老师的范唱接触到新歌的[3]。幼儿的范唱并不像表演唱一样,需要技巧高超的伴奏或很专业的演唱水准,它需要的是清晰的吐字、自然生动的表情。如大班下学期歌曲《我爱家乡、我爱黄河》有两句歌词,十分绕口,一句是“长江源泉远流长”“黄河奔流万里”,幼儿在听唱时就不易听清,在范唱时采用清唱,非常清楚的唱出了这几个字,幼儿不难接受,学时就很轻松,再加上范唱把握歌曲优美的情绪,将幼儿学习的兴趣带动起来。
(三)教具的应用应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学习的特点是其兴趣性,而兴趣性又具有易变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活动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来安排,也就是说,音乐活动应尽量体现其游戏性,而教具在这里灵活运用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4]。比如说:大班下学期歌曲创编《跳到这里来》,教学中就设置了一个游戏场景,教师是猫妈妈,领猫宝宝学习歌曲,每个孩子头上戴着的小猫头饰使他们十分投入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参与到学唱中来。活动进行到创编部分时,引导孩子理解创编,去掉头上小猫头饰,戴上其他小动物的头饰,幼儿立刻明白创编的意思,同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一件小小的教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通过教具的应用实现教学目标
如何激发孩子表现自我的需要,就是要用多种手段提高孩子的兴趣。在上大班下学期舞蹈创编《蘑菇伞》由于情景设置生动,教具运用巧妙,幼儿很投入的完成了教学,这时活动是可以结束了,但孩子们脸上兴奋的笑容说明了教学目标已经实现,学生们还沉浸在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自己创作的意境中,于是引导幼儿“小白兔在森林里玩耍,下雨了,想撑一把美丽的蘑菇伞回家”。配班老师不失时机的发下了纸和水彩笔,孩子们带着对歌曲的理解,发挥想象力,画出很多各种各样的蘑菇伞,争先恐后的请小白兔来采,继续延伸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总之,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将音乐教具应用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从培养孩子兴趣出发,最大化的发挥教具所具有的作用[5]。实践表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孩子的音乐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江红.如何培養幼儿的音乐兴趣[J].教育界,2011(01):180.
[2]马金玉.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157.
[3]尚春月.玩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南北桥,2012(04):16-17.
[4]于洋.试述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148-149.
[5]陈兰.开展音乐教育促进幼儿成长[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