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制观念是人们法律观念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实践法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观认识。法治观念需要通过普法教育形成,通过法治教育工作提高人们的法律认识,坚定人们的法律信仰,促进社会法治。本文主要对法制观念形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形成法制观念和普法教育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法治观念;普法教育;形成对策
公民权利、利益与自由等是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教育目标在于提高社会公众法律意识与法律依赖,促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发展。在法制观念和普法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难题,影响到法制建设进度。因此,必须对法制观念和普教教育问题进行应用探索,这对我国社会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治觀念形成问题分析
学生是普法教育中的一部分,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必然会对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形成造成影响,因此学生普法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其中不良社会环境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尤其是网络平台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环境逐渐透明化,学生行为思想可能会因为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出现变化。在社会公众普法教育工作中,民众基础力量薄弱,法治观念开展难度较大。在长期封建统治过程中,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法律条文在公众心中地位偏低,这对法治社会建设工作开展必然会造成一定阻碍。虽然有关法治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社会宣传工作进行普法教育,但相关法律出台时间较晚,其法律价值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人们价值追求目标,难以对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形成产生有效作用。
二、法制观念和普法教育形成对策分析
1.网络普法对策
虽然在学生普法教育工作中网络平台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网络平台本身不会对学生法治观念形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想要改变当前学生法律认识,就需要将网络平台作为普法教育阵地,通过网络平台普及法律知识。在网络通信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平台涉及到的社会领域越来越多,虚拟网络中的各种角色扮演不仅包括学生,还包括社会各领域中的广大群众。在网络普法教育工作中,网络媒介可以存储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将相关教育内容传输给青少年及社会公众,便于社会群体了解、强化法制教育内容。在普法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掌上电脑、计算机终端与智能手机等都可以作为信息传输媒介,通过法律案例、法律故事或者法律作业等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模式。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或者微博等社交软件互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到学习软件或者游戏软件中,提高学生接受普法教育的积极性。在学生法治观念建设方面,应注重普法读本内容的科学编制,通过教育平台将法律知识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将法律学习逐渐上升到社会安全维护认识层面,加快我国法治社会建设速度。
2.构建社会法治环境
法治社会环境建设有利于公民法治观念形成和普法教育工作开展,因此有必要加强社会法治环境建设工作。在社会法治环境建设工作中,必须做好公民平等思想培养工作。从法律层面来看,每位公民的人格都是独立的,尊重人格是公民平等思想培养的基础。当每位公民都能够尊重他人人格时,便会促进民主平等思想观念的发展,为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形成奠定基础。在法治社会环境建设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做好引导作用,通过政府诚信引导社会公民形成法治观念。政府诚信需要公民监督和约束,由社会群众组织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培养公民法治观念。政府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必须根据法律条文规定施政,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重要基础。在社会法治环境建设工作中,必须坚定反腐道路,加大反腐力度,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违法乱纪与腐败现象予以严惩,达到弘扬法治精神与提升社会公众法律信仰的目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构建良好社会风气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美德传承发展。在社会法治环境构建方面,必须通过良好社会风气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公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3.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在普法教育工作开展中,应加大法律宣传力度,促进全民普法工作推进。在普法教育宣传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法规讲座、宪法日或者宪法知识竞赛等法治活动扩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法律知识学习活动中。在法律学习效果考核方面,可以将宪法考核作为党员干部与领导重要考核内容之一,以促进我国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在法律宣传教育工作进程中,必须加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法律知识宣传工作,结合法律修订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知识更新工作,提高社会公众法律认知程度。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是我国公民法治观念形成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好引导工作,为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发展平台与辅助政策。在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中,青少年与党员干部都属于重点普法教育对象,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具有重要影响。为促进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相关教育单位应加强法治教育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开展青少年课外普法教育活动,为社会公众普法教育提供法律服务,使青少年能够在社会普法教育实践中深入了解法治观念。
在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和普法教育工作开展中,社会环境、民众基础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等都属于重要影响因素。由法治观念形成问题分析可知,当前社会法治观念和普法教育工作开展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稳定因素,影响到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工作进度。因此,必须加强法治观念和普法教育工作建设问题研究,在消除不利因素的同时注重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研究,以促进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和普法教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曹婷.利用新媒体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6(11).
[2]张红霞,王超.全面依法治国条件下的农民法治意识培养[J].红旗文稿,2016(23).
作者简介
田为民(1963.06—),男,北京人,教授博士,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政治学法学。
关键词:法治观念;普法教育;形成对策
公民权利、利益与自由等是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教育目标在于提高社会公众法律意识与法律依赖,促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发展。在法制观念和普法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难题,影响到法制建设进度。因此,必须对法制观念和普教教育问题进行应用探索,这对我国社会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治觀念形成问题分析
学生是普法教育中的一部分,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必然会对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形成造成影响,因此学生普法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其中不良社会环境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尤其是网络平台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环境逐渐透明化,学生行为思想可能会因为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出现变化。在社会公众普法教育工作中,民众基础力量薄弱,法治观念开展难度较大。在长期封建统治过程中,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法律条文在公众心中地位偏低,这对法治社会建设工作开展必然会造成一定阻碍。虽然有关法治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社会宣传工作进行普法教育,但相关法律出台时间较晚,其法律价值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人们价值追求目标,难以对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形成产生有效作用。
二、法制观念和普法教育形成对策分析
1.网络普法对策
虽然在学生普法教育工作中网络平台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网络平台本身不会对学生法治观念形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想要改变当前学生法律认识,就需要将网络平台作为普法教育阵地,通过网络平台普及法律知识。在网络通信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平台涉及到的社会领域越来越多,虚拟网络中的各种角色扮演不仅包括学生,还包括社会各领域中的广大群众。在网络普法教育工作中,网络媒介可以存储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将相关教育内容传输给青少年及社会公众,便于社会群体了解、强化法制教育内容。在普法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掌上电脑、计算机终端与智能手机等都可以作为信息传输媒介,通过法律案例、法律故事或者法律作业等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模式。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或者微博等社交软件互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到学习软件或者游戏软件中,提高学生接受普法教育的积极性。在学生法治观念建设方面,应注重普法读本内容的科学编制,通过教育平台将法律知识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将法律学习逐渐上升到社会安全维护认识层面,加快我国法治社会建设速度。
2.构建社会法治环境
法治社会环境建设有利于公民法治观念形成和普法教育工作开展,因此有必要加强社会法治环境建设工作。在社会法治环境建设工作中,必须做好公民平等思想培养工作。从法律层面来看,每位公民的人格都是独立的,尊重人格是公民平等思想培养的基础。当每位公民都能够尊重他人人格时,便会促进民主平等思想观念的发展,为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形成奠定基础。在法治社会环境建设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做好引导作用,通过政府诚信引导社会公民形成法治观念。政府诚信需要公民监督和约束,由社会群众组织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培养公民法治观念。政府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必须根据法律条文规定施政,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重要基础。在社会法治环境建设工作中,必须坚定反腐道路,加大反腐力度,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违法乱纪与腐败现象予以严惩,达到弘扬法治精神与提升社会公众法律信仰的目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构建良好社会风气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美德传承发展。在社会法治环境构建方面,必须通过良好社会风气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公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3.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在普法教育工作开展中,应加大法律宣传力度,促进全民普法工作推进。在普法教育宣传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法规讲座、宪法日或者宪法知识竞赛等法治活动扩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法律知识学习活动中。在法律学习效果考核方面,可以将宪法考核作为党员干部与领导重要考核内容之一,以促进我国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在法律宣传教育工作进程中,必须加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法律知识宣传工作,结合法律修订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知识更新工作,提高社会公众法律认知程度。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是我国公民法治观念形成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好引导工作,为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发展平台与辅助政策。在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中,青少年与党员干部都属于重点普法教育对象,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具有重要影响。为促进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相关教育单位应加强法治教育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开展青少年课外普法教育活动,为社会公众普法教育提供法律服务,使青少年能够在社会普法教育实践中深入了解法治观念。
在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和普法教育工作开展中,社会环境、民众基础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等都属于重要影响因素。由法治观念形成问题分析可知,当前社会法治观念和普法教育工作开展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稳定因素,影响到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工作进度。因此,必须加强法治观念和普法教育工作建设问题研究,在消除不利因素的同时注重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研究,以促进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和普法教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曹婷.利用新媒体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6(11).
[2]张红霞,王超.全面依法治国条件下的农民法治意识培养[J].红旗文稿,2016(23).
作者简介
田为民(1963.06—),男,北京人,教授博士,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政治学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