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领域,“快乐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教育理念追求,许多学校及教师纷纷采取这一教育理念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理念的实施获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因此,为了更好的将这一理念运用到实际中,我们应该对“快乐教育”有一个清晰、全面、科学的认识和辨析。
关键词:快乐;教育;辨析
近几年,由于受到西方快乐教育理念的影响,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这一新的教育思想,并且这一思想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教育思想为传统的教育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同时它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正在逐渐显现出来,这使得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快乐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是否能符合我们的教育实际情况,我们在支持这一教育思想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做出一些反思和判断。以下是对“快乐教育”这一思想的辩证认识:
1.“快乐教育”不是娱乐教育。
“快乐教育”理念中的教育所应该强调的应该是教育而不是娱乐。
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享受到快乐,又要是教学和学习达到相应的目标才能算作是教育的一种理想状态。如果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过分的追求课堂教学中的愉快享受而舍弃原本的教学要求和准则,就会本末倒置。仅仅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快乐”,满足学生感官享受,不仅会使得教育应有的价值和功能逐渐丧失,也就违背了“快乐教育”的初衷。在一些课堂上,教师不论课堂类型与教学内容如何,都热衷于将课堂演变为寓教于乐的表演模式,盡管课堂上教师的师生之间互动满满,妙趣横生,一片欢呼雀跃的呐喊声,但是这样片面的快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肤浅的、浮躁的。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不能单单将它看作游戏一般简单,的确,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找到学习的快乐,让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体验,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学习本身的意义是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仅仅追求情感的体验会降低教育的质量和学业的标准。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在培养学生情感认识和体验的同时,也要注重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全面的发展。
2.“快乐教育”不是不要刻苦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快乐与刻苦属于两个不同的心理品质,快乐属于情感的心理品质,刻苦属于意志的心理品质,两者没有对立的矛盾关系。看待学习要从不同的两个角度去思考学习的本质。一方面,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可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极为辛苦的劳动,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有收获。另一方面,学习又是一件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事情,通过学习各类不同的知识,使我们认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事物,既发展了我们聪明才智同时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些体验中获得了快乐的情绪。
自从“快乐教育”思想席卷全国各地之后,许多学校及教师纷纷将这一思想作为教育指导思想,由此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将“快乐教育”等同于“不用努力学习,不用刻苦”,一些学校开始缩短学生在校时间,减少作业负担,降低作业难度甚至不留作业。对待学生过度表扬,忽视对学生错误行为的批评。这一系列动作确实是的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了许多,但是同时学生的自我提高意识也随之减弱,知识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降低了,自我管理意识也就放松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强调,让快乐教育和适当惩戒、吃苦耐劳紧密结合。我国古人也曾有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必先有所辛苦付出。任何人想要作成一件事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对待学习也应是如此,而且应是长期的努力。实施“快乐教育”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人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之后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克服困难,刻苦勤奋的精神。简而言之,
“快乐教育”的宗旨可以概括为刻苦学习,快乐体验。
3.“快乐教育”不意味着放松管理
教育需要快乐,但快乐绝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合理的管理。斯宾塞在著作《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谈到“对待孩子,该管的一定要管”。快乐教育决不能放松管理,首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问题上,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有积极的引导更要对学生和孩子有严格的要求,使他们获得应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快乐教育对学生严格要求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习道德以及做人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引导他们成长的关键,也是成长的需要,要引导他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与接受管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正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和正确的认识,这也是“快乐教育”的意义所在。
4.总结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精神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的确,教育应该是引导孩子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快乐中学习正是“快乐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主张,如果能够在教育实际中很好的运用这一教育理念,对于孩子的成长也能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快乐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学校及教师不能仅仅追求一种“虚浮的快乐”,而更加应该重视学生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以及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家长也应当为孩子们建造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引导他们在快乐中学会自律,自强。总的来说,全面科学的认识“快乐教育”才能更好的帮助和引导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快乐;教育;辨析
近几年,由于受到西方快乐教育理念的影响,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这一新的教育思想,并且这一思想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教育思想为传统的教育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同时它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正在逐渐显现出来,这使得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快乐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是否能符合我们的教育实际情况,我们在支持这一教育思想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做出一些反思和判断。以下是对“快乐教育”这一思想的辩证认识:
1.“快乐教育”不是娱乐教育。
“快乐教育”理念中的教育所应该强调的应该是教育而不是娱乐。
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享受到快乐,又要是教学和学习达到相应的目标才能算作是教育的一种理想状态。如果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过分的追求课堂教学中的愉快享受而舍弃原本的教学要求和准则,就会本末倒置。仅仅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快乐”,满足学生感官享受,不仅会使得教育应有的价值和功能逐渐丧失,也就违背了“快乐教育”的初衷。在一些课堂上,教师不论课堂类型与教学内容如何,都热衷于将课堂演变为寓教于乐的表演模式,盡管课堂上教师的师生之间互动满满,妙趣横生,一片欢呼雀跃的呐喊声,但是这样片面的快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肤浅的、浮躁的。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不能单单将它看作游戏一般简单,的确,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找到学习的快乐,让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体验,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学习本身的意义是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仅仅追求情感的体验会降低教育的质量和学业的标准。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在培养学生情感认识和体验的同时,也要注重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全面的发展。
2.“快乐教育”不是不要刻苦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快乐与刻苦属于两个不同的心理品质,快乐属于情感的心理品质,刻苦属于意志的心理品质,两者没有对立的矛盾关系。看待学习要从不同的两个角度去思考学习的本质。一方面,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可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极为辛苦的劳动,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有收获。另一方面,学习又是一件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事情,通过学习各类不同的知识,使我们认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事物,既发展了我们聪明才智同时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些体验中获得了快乐的情绪。
自从“快乐教育”思想席卷全国各地之后,许多学校及教师纷纷将这一思想作为教育指导思想,由此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将“快乐教育”等同于“不用努力学习,不用刻苦”,一些学校开始缩短学生在校时间,减少作业负担,降低作业难度甚至不留作业。对待学生过度表扬,忽视对学生错误行为的批评。这一系列动作确实是的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了许多,但是同时学生的自我提高意识也随之减弱,知识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降低了,自我管理意识也就放松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强调,让快乐教育和适当惩戒、吃苦耐劳紧密结合。我国古人也曾有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必先有所辛苦付出。任何人想要作成一件事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对待学习也应是如此,而且应是长期的努力。实施“快乐教育”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人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之后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克服困难,刻苦勤奋的精神。简而言之,
“快乐教育”的宗旨可以概括为刻苦学习,快乐体验。
3.“快乐教育”不意味着放松管理
教育需要快乐,但快乐绝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合理的管理。斯宾塞在著作《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谈到“对待孩子,该管的一定要管”。快乐教育决不能放松管理,首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问题上,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有积极的引导更要对学生和孩子有严格的要求,使他们获得应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快乐教育对学生严格要求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习道德以及做人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引导他们成长的关键,也是成长的需要,要引导他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与接受管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正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和正确的认识,这也是“快乐教育”的意义所在。
4.总结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精神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的确,教育应该是引导孩子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快乐中学习正是“快乐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主张,如果能够在教育实际中很好的运用这一教育理念,对于孩子的成长也能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快乐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学校及教师不能仅仅追求一种“虚浮的快乐”,而更加应该重视学生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以及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家长也应当为孩子们建造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引导他们在快乐中学会自律,自强。总的来说,全面科学的认识“快乐教育”才能更好的帮助和引导孩子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