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以载道”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古人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与道是不可分的,文为表而道为里,二者是交融在一体中的,即语文学科不仅有知识性,也有深刻的思想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也应该注重人文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也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业”和“传道”不能脱离,“辞章”和“义理”也不能分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到:“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总目标中也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做好品德教育是语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应该做好的一项教学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德育呢?
一、深入研究,吃透教材是做好德育的基础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德育,就要认真深入地钻研好教材;因为教材的思想性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如:在教古诗《题西林壁》时,我经过反复钻研,抓住了课文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而且加以拓宽。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大气包举的手笔,勾画出了庐山的千姿百态、秀美迷人的画面。头两句写看山,第三句承上启下,总括前句复加强调,旨在引起读者思考;左看右看,看来看去,为何总不识“庐山的真面目”看不到庐山的真正容貌呢?接着摆出答案,“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因为自己始终还没有离开庐山的范围啊!诗人慨叹一声,戛然而止。眼前之景与物外之理水乳交融,难道诗人仅仅要寓理于山吗?显然不是。这时教师要去理解作者的心——写作的主旨,内含德育的真谛;要去理解编者的意——编排的本意,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我做了深层次的挖掘,从一定高度去理解: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各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足点有别,观察结果各异呢!对一切事物,如果只限于其圈子里,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惟有客观地调查研究其各个方面,坚持全面地辨证地看事物的原则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事物,获得真理。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性。由于我紧紧抓住了文章深层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受到了较深刻的思想教育。
深入钻研教材还要善于把握住作者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课文是反映一定生活的,所蕴涵的情感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住每篇课文感情的主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共鸣。在教朱自清散文《绿》一文时,紧紧扣住作者思想跳动着的脉搏,引导学生仔细品味:绿是生命力的象征,青春的标志,希望所在。作者以“绿”命题,那是意味深长的。通读全篇一点哀愁的影子都找不到,有的是“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是一步三叹地惊呼“那醉人的绿呀,使我想张开两臂抱住他”。本来在“秋天”一般文人笔下的秋景、秋色都脱不掉悲悲切切的调子,而朱自清却把梅雨潭的秋色写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如果作者没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做主宰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在阅读中,真切地看到了作者一颗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正是由于教师准确地把握住了课文作者感情的主旋律,才成功有效地教育了学生,使之受到感染。
二、教学中潜移默化,提高思想教育的渗透强度
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发现自己正处在被人进行严肃教育之中时,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宜从渗透、熏陶、渲染为手段,要善于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德育任务。保持住学生愉悦的心境,可以极大地提高德育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寻常环节,学生往往处于无意注意之中,如果教师能扑捉到机会巧妙地“借机”发挥,可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如,我在教《爱莲说》一文时,同学们都交口称赞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讲完课文,我又及时地把我的文摘中的《爱莲说》讲给学生。文中说:莲的全身都有吸附功能,能把水中的杂质吸收化为自己生长的养料,净化水质,美化莲池。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还要学习它敢于净化环境的美德。我们师生在今天应如何做呢?学生们纷纷说:不但自己刻苦学习,遵守纪律,还要自觉地帮助后进同学,美化班风,不但自己不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侵扰,还要敢于揭露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美化社会环境。横向的联系,纵向的深入,不仅拓宽和深化了教学内容,而且也将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推进,激起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总而言之,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语文教学绝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它更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灌溉,去融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绝不仅仅是读书写字,它更应是贯穿于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
一、深入研究,吃透教材是做好德育的基础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德育,就要认真深入地钻研好教材;因为教材的思想性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如:在教古诗《题西林壁》时,我经过反复钻研,抓住了课文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而且加以拓宽。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大气包举的手笔,勾画出了庐山的千姿百态、秀美迷人的画面。头两句写看山,第三句承上启下,总括前句复加强调,旨在引起读者思考;左看右看,看来看去,为何总不识“庐山的真面目”看不到庐山的真正容貌呢?接着摆出答案,“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因为自己始终还没有离开庐山的范围啊!诗人慨叹一声,戛然而止。眼前之景与物外之理水乳交融,难道诗人仅仅要寓理于山吗?显然不是。这时教师要去理解作者的心——写作的主旨,内含德育的真谛;要去理解编者的意——编排的本意,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我做了深层次的挖掘,从一定高度去理解: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各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足点有别,观察结果各异呢!对一切事物,如果只限于其圈子里,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惟有客观地调查研究其各个方面,坚持全面地辨证地看事物的原则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事物,获得真理。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性。由于我紧紧抓住了文章深层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受到了较深刻的思想教育。
深入钻研教材还要善于把握住作者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课文是反映一定生活的,所蕴涵的情感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住每篇课文感情的主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共鸣。在教朱自清散文《绿》一文时,紧紧扣住作者思想跳动着的脉搏,引导学生仔细品味:绿是生命力的象征,青春的标志,希望所在。作者以“绿”命题,那是意味深长的。通读全篇一点哀愁的影子都找不到,有的是“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是一步三叹地惊呼“那醉人的绿呀,使我想张开两臂抱住他”。本来在“秋天”一般文人笔下的秋景、秋色都脱不掉悲悲切切的调子,而朱自清却把梅雨潭的秋色写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如果作者没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做主宰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在阅读中,真切地看到了作者一颗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正是由于教师准确地把握住了课文作者感情的主旋律,才成功有效地教育了学生,使之受到感染。
二、教学中潜移默化,提高思想教育的渗透强度
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发现自己正处在被人进行严肃教育之中时,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宜从渗透、熏陶、渲染为手段,要善于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德育任务。保持住学生愉悦的心境,可以极大地提高德育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寻常环节,学生往往处于无意注意之中,如果教师能扑捉到机会巧妙地“借机”发挥,可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如,我在教《爱莲说》一文时,同学们都交口称赞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讲完课文,我又及时地把我的文摘中的《爱莲说》讲给学生。文中说:莲的全身都有吸附功能,能把水中的杂质吸收化为自己生长的养料,净化水质,美化莲池。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还要学习它敢于净化环境的美德。我们师生在今天应如何做呢?学生们纷纷说:不但自己刻苦学习,遵守纪律,还要自觉地帮助后进同学,美化班风,不但自己不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侵扰,还要敢于揭露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美化社会环境。横向的联系,纵向的深入,不仅拓宽和深化了教学内容,而且也将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推进,激起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总而言之,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语文教学绝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它更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灌溉,去融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绝不仅仅是读书写字,它更应是贯穿于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