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长得像卓别林,蒲志立曾被同事们取笑。后来,他干脆专门模仿起卓别林的表演来。由于他的表演惟妙惟肖,很受观众的喜欢,后来他竟然到酒店演出,靠模仿“卓别林”发了财。
我出生在重庆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我喜欢弹三弦、琵琶,后来还到成都战旗文工团进行过专业的文艺表演训练。
中学毕业后,我先进一家曲艺队搞乐器,后去郊县当知青。那时,我的表演之梦被搁浅了,只做一些计划生育宣传什么的,日子过得非常枯燥。
后来,我顶替父亲的工作回到重庆,在单位的理发室工作,最后把理发室承包了,赚了一些钱。随后我涉足房地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时我开始打算“享受”一下生活,准备买一辆车来当坐骑,不想再挤公交车了。
然而,当我拿到驾照后,买车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因为我将钱借给了一个做生意的好友,他没有按时还钱。我是一个比较直爽的人,对朋友非常义气,既然朋友有难,我也不便追讨。后来,由于自己对房地产并不在行,加上经营不善,生意出现了亏损。
经过生活的几番波折之后,我决定重新做我从小就喜欢的曲艺表演。于是,我和一些喜欢文艺的朋友组织了一个乐队,由我负责编排节目。
2000年夏天,我们在一家茶楼演出,我演一个落魄的状元。演出完后,我走下舞台,这时一个茶客笑着对我说:“老蒲啊,我觉得你有点像卓别林,你演得很搞笑嘛!”我心里一顿,很感谢他的点拨。其实,以前做生意时也有人说我像卓别林,但我一直没往心里去,因为那时生意比较好,没有想过再回到表演行业上来。
此后,同事们都笑称我作“卓别林”,我知道他们是在拿我“开涮”。我想既然有人说我像卓别林,为什么不表演卓别林的一些节目呢?遗憾的是,还没等我把想法付诸实施,乐队就因经济原因解散了。
我想,我如果打扮成“卓别林”,到街头、茶馆去表演,一定会很受欢迎,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这种灰谐有趣的表演应该比较有市场。但是,我的家人对我的想法都表示了反对。妻子不愿意我到街头去表演:“你不要脸可以,但是我们总还要脸啊!”
为了生活,我暂时放弃了表演“卓别林”,去做一名出租车司机。我跑的是白班,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然后在晨曦中开始一天的工作。日子虽然非常辛苦,但是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让我颇感欣慰。
尽管做出租车司机非常累,但是我还是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表演梦,那就是模仿卓别林。我找来一些有关卓别林的书籍、电影碟子,以让自己能够对大师有更多的了解。
每天早上,我都要在镜子面前练习笑,让自己拥有“卓别林”式的笑容。在拉客中,我有意让自己变得更幽默。每当有客人丢下一句“你这个人很有意思”时,我就会觉得很开心,因为我给客人带来了乐趣。下班后,我会在家里看有关卓别林的书和电影。就这样,卓别林在我心中逐渐明晰起来,就像一个老朋友。
演“卓别林”成了我的专职
我了解到,卓别林一生主演过80多部影片,他喜剧性的表演不仅让观众觉得好笑,同时还让观众体会到了好笑背后的辛酸和悲凉。这让我非常的敬佩。所以,模仿起来,我更加用心。
为了模仿卓别林,我走遍了重庆城,只要有音响店我都会去淘淘,看有没有卓别林的碟子。没过多久,我家里就堆积起了一大堆碟子。一有空闲,我就坐在家里,一张一张地慢放,细细观摩,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地看。然后暂停,走到镜子前,学着电影里的镜头表演。
看了电影中的卓别林,我觉得最难模仿的就是他的面部表情,因为他的表情变化十分丰富,而且非常特别。于是,我用心揣摩他的表情变化,以及他的肌肉是如何动的。经过反复地模仿、锻炼,我觉得已经有几分神似了,便对着镜子做了一个卓别林式的鬼脸:“师傅,你看我学得像吗?”
有了感觉后,我买来黑色的不干胶,用剪刀剪成弯曲的眼线、眉毛,然后贴在眼眶上。我还买了一顶黑色的帽子,一条拐杖,做了“卓别林”式的假胡子。我拄着拐杖,在客厅“卓别林”式一顿,然后走了几下台步,妻子忍俊不禁:“你莫说,你还真有点像卓别林呢!”
“才有点像?我已经准备好几个月了!”我对妻子说,“既然有市场需求,就应该有相应的产品嘛!”我把自己比喻成“产品”。妻子听了我的打算后,总算理解了:“那你就去试试吧!”我知道,只要我坚持,家人最终会理解我的。
为了演出成功,我还量身定做了一套卓别林式的西装、一件衬衣、一个领结,以及一双48码、鞋尖有点翘的大皮鞋。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向老板请了几天假,然后到茶楼去演出。我一登台就表演了几个滑稽的动作,立即引来观众一片欢笑声。下台后,许多观众都说我表演得非常像,我听了很受鼓舞!随后,我又到了渝中区、沙坪坝区的一些茶馆演出,都受到了观众们的追捧。
既然有这么好的市场,我于是决定辞去出租车司机的工作,靠演“卓别林”糊口。我不求达到卓别林那样的艺术水准,只要能够博得观众一笑就满足了。
我靠模仿“卓别林”发了财
最初,我主要在一些茶楼里演出,观众对演出水平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能够逗笑他们就行了。可是,要逗笑观众并不容易,因为表演主要靠的是肢体语言,用滑稽的动作来逗乐他们。
于是,我平时看电视特别留意那些喜剧节目,遇上相声、小品必看,并且细心体会:他们为什么将观众逗笑了?同时,我也将一些流行的元素加入到了我的表演当中,让我的表演更为时尚一些。
虽然许多观众对我的表演叫好,但是也有观众对我的表演表示不屑。一次,我在一个茶楼演出,一个年轻人看后,对我说:“你演得哪里好嘛,我不觉得好笑,倒觉得恶心呢。”我看对方是一个黄发小青年,知道他可能对卓别林不了解,对他的话并不在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我的演出让一些“卓别林”迷非常喜欢,甚至还有人找我签名呢。每当这时,我就会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的演出得到了认可。
由于我的演出非常逼真,一些酒吧老板觉得很有意思,就邀请我到酒吧里演出。酒吧里的年轻人比较多,我非常注重动作的变化,同时,我也让自己的表演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几个单一的节目。
当我在动作上的表演获得成功后,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就是缺少语言,如果能够加上滑稽的语言,会更容易打动观众。于是,我找到巴蜀笑星巴登配音的《摩登时代》,然后牢记里面的语言。我还找来原版碟子进行对比,并模仿电影原版的配音,但是由于观众听不懂而少了笑点,所以我想办法将语言变成通俗易懂的重庆话。
有了我的重庆方言,我的表演更加令人叫好,这时有家五星级的酒店邀请我去表演。我非常兴奋,能到这么高档次的酒店表演,说明我的表演已经为观众所喜欢,也证明我走模仿卓别林这条路子是对的。
2004年岁末之际,一些大单位在大酒店里举行答谢宴等活动,这时他们想到让我表演助兴。于是,在他们酒酣耳热之际,我粉墨登场了,让他们看得直喷饭。看到他们那眉开笑眼的样子,我心里也乐开了花。
有一次,一群老外专门找到我,叫我为他们专门表演一场“卓别林”。于是,我为老外们表演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立即引来台下老外们的一片“OK”声,他们还拍了许多照片。
演“卓别林”不仅让我重拾了心中那个“演艺”梦,也让我的生活有了起色。演出的收入已经高过了我原来的工资,有时遇到旺季,一个月就有数千元的收入,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想,只要我努力,以后的收入还会节节攀升。
2005年2月,重庆电视台《巴渝人家》节目的编导找到我,为我录制了一期《舞台生涯》节目,讲述我模仿卓别林的故事,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很大。
5月,我又应重庆电视台之邀,到社区为观众表演我的拿手好戏《摩登时代》。看到台下的观众笑得前府后仰,我在台上表演得更加起劲了。现在重庆许多大型酒店、甚至外地的商家都向我发出了“英雄帖”,我想我会尽量满足他们的,将一个重庆版的“卓别林”演得更为出色!
我出生在重庆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我喜欢弹三弦、琵琶,后来还到成都战旗文工团进行过专业的文艺表演训练。
中学毕业后,我先进一家曲艺队搞乐器,后去郊县当知青。那时,我的表演之梦被搁浅了,只做一些计划生育宣传什么的,日子过得非常枯燥。
后来,我顶替父亲的工作回到重庆,在单位的理发室工作,最后把理发室承包了,赚了一些钱。随后我涉足房地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时我开始打算“享受”一下生活,准备买一辆车来当坐骑,不想再挤公交车了。
然而,当我拿到驾照后,买车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因为我将钱借给了一个做生意的好友,他没有按时还钱。我是一个比较直爽的人,对朋友非常义气,既然朋友有难,我也不便追讨。后来,由于自己对房地产并不在行,加上经营不善,生意出现了亏损。
经过生活的几番波折之后,我决定重新做我从小就喜欢的曲艺表演。于是,我和一些喜欢文艺的朋友组织了一个乐队,由我负责编排节目。
2000年夏天,我们在一家茶楼演出,我演一个落魄的状元。演出完后,我走下舞台,这时一个茶客笑着对我说:“老蒲啊,我觉得你有点像卓别林,你演得很搞笑嘛!”我心里一顿,很感谢他的点拨。其实,以前做生意时也有人说我像卓别林,但我一直没往心里去,因为那时生意比较好,没有想过再回到表演行业上来。
此后,同事们都笑称我作“卓别林”,我知道他们是在拿我“开涮”。我想既然有人说我像卓别林,为什么不表演卓别林的一些节目呢?遗憾的是,还没等我把想法付诸实施,乐队就因经济原因解散了。
我想,我如果打扮成“卓别林”,到街头、茶馆去表演,一定会很受欢迎,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这种灰谐有趣的表演应该比较有市场。但是,我的家人对我的想法都表示了反对。妻子不愿意我到街头去表演:“你不要脸可以,但是我们总还要脸啊!”
为了生活,我暂时放弃了表演“卓别林”,去做一名出租车司机。我跑的是白班,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然后在晨曦中开始一天的工作。日子虽然非常辛苦,但是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让我颇感欣慰。
尽管做出租车司机非常累,但是我还是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表演梦,那就是模仿卓别林。我找来一些有关卓别林的书籍、电影碟子,以让自己能够对大师有更多的了解。
每天早上,我都要在镜子面前练习笑,让自己拥有“卓别林”式的笑容。在拉客中,我有意让自己变得更幽默。每当有客人丢下一句“你这个人很有意思”时,我就会觉得很开心,因为我给客人带来了乐趣。下班后,我会在家里看有关卓别林的书和电影。就这样,卓别林在我心中逐渐明晰起来,就像一个老朋友。
演“卓别林”成了我的专职
我了解到,卓别林一生主演过80多部影片,他喜剧性的表演不仅让观众觉得好笑,同时还让观众体会到了好笑背后的辛酸和悲凉。这让我非常的敬佩。所以,模仿起来,我更加用心。
为了模仿卓别林,我走遍了重庆城,只要有音响店我都会去淘淘,看有没有卓别林的碟子。没过多久,我家里就堆积起了一大堆碟子。一有空闲,我就坐在家里,一张一张地慢放,细细观摩,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地看。然后暂停,走到镜子前,学着电影里的镜头表演。
看了电影中的卓别林,我觉得最难模仿的就是他的面部表情,因为他的表情变化十分丰富,而且非常特别。于是,我用心揣摩他的表情变化,以及他的肌肉是如何动的。经过反复地模仿、锻炼,我觉得已经有几分神似了,便对着镜子做了一个卓别林式的鬼脸:“师傅,你看我学得像吗?”
有了感觉后,我买来黑色的不干胶,用剪刀剪成弯曲的眼线、眉毛,然后贴在眼眶上。我还买了一顶黑色的帽子,一条拐杖,做了“卓别林”式的假胡子。我拄着拐杖,在客厅“卓别林”式一顿,然后走了几下台步,妻子忍俊不禁:“你莫说,你还真有点像卓别林呢!”
“才有点像?我已经准备好几个月了!”我对妻子说,“既然有市场需求,就应该有相应的产品嘛!”我把自己比喻成“产品”。妻子听了我的打算后,总算理解了:“那你就去试试吧!”我知道,只要我坚持,家人最终会理解我的。
为了演出成功,我还量身定做了一套卓别林式的西装、一件衬衣、一个领结,以及一双48码、鞋尖有点翘的大皮鞋。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向老板请了几天假,然后到茶楼去演出。我一登台就表演了几个滑稽的动作,立即引来观众一片欢笑声。下台后,许多观众都说我表演得非常像,我听了很受鼓舞!随后,我又到了渝中区、沙坪坝区的一些茶馆演出,都受到了观众们的追捧。
既然有这么好的市场,我于是决定辞去出租车司机的工作,靠演“卓别林”糊口。我不求达到卓别林那样的艺术水准,只要能够博得观众一笑就满足了。
我靠模仿“卓别林”发了财
最初,我主要在一些茶楼里演出,观众对演出水平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能够逗笑他们就行了。可是,要逗笑观众并不容易,因为表演主要靠的是肢体语言,用滑稽的动作来逗乐他们。
于是,我平时看电视特别留意那些喜剧节目,遇上相声、小品必看,并且细心体会:他们为什么将观众逗笑了?同时,我也将一些流行的元素加入到了我的表演当中,让我的表演更为时尚一些。
虽然许多观众对我的表演叫好,但是也有观众对我的表演表示不屑。一次,我在一个茶楼演出,一个年轻人看后,对我说:“你演得哪里好嘛,我不觉得好笑,倒觉得恶心呢。”我看对方是一个黄发小青年,知道他可能对卓别林不了解,对他的话并不在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我的演出让一些“卓别林”迷非常喜欢,甚至还有人找我签名呢。每当这时,我就会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的演出得到了认可。
由于我的演出非常逼真,一些酒吧老板觉得很有意思,就邀请我到酒吧里演出。酒吧里的年轻人比较多,我非常注重动作的变化,同时,我也让自己的表演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几个单一的节目。
当我在动作上的表演获得成功后,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就是缺少语言,如果能够加上滑稽的语言,会更容易打动观众。于是,我找到巴蜀笑星巴登配音的《摩登时代》,然后牢记里面的语言。我还找来原版碟子进行对比,并模仿电影原版的配音,但是由于观众听不懂而少了笑点,所以我想办法将语言变成通俗易懂的重庆话。
有了我的重庆方言,我的表演更加令人叫好,这时有家五星级的酒店邀请我去表演。我非常兴奋,能到这么高档次的酒店表演,说明我的表演已经为观众所喜欢,也证明我走模仿卓别林这条路子是对的。
2004年岁末之际,一些大单位在大酒店里举行答谢宴等活动,这时他们想到让我表演助兴。于是,在他们酒酣耳热之际,我粉墨登场了,让他们看得直喷饭。看到他们那眉开笑眼的样子,我心里也乐开了花。
有一次,一群老外专门找到我,叫我为他们专门表演一场“卓别林”。于是,我为老外们表演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立即引来台下老外们的一片“OK”声,他们还拍了许多照片。
演“卓别林”不仅让我重拾了心中那个“演艺”梦,也让我的生活有了起色。演出的收入已经高过了我原来的工资,有时遇到旺季,一个月就有数千元的收入,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想,只要我努力,以后的收入还会节节攀升。
2005年2月,重庆电视台《巴渝人家》节目的编导找到我,为我录制了一期《舞台生涯》节目,讲述我模仿卓别林的故事,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很大。
5月,我又应重庆电视台之邀,到社区为观众表演我的拿手好戏《摩登时代》。看到台下的观众笑得前府后仰,我在台上表演得更加起劲了。现在重庆许多大型酒店、甚至外地的商家都向我发出了“英雄帖”,我想我会尽量满足他们的,将一个重庆版的“卓别林”演得更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