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也因地制宜地做出了相应的改措。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習能力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自主发展。语文自主学习,是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和特点的,也是培养未来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创新性人才的根本要求,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实现自主学习,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076-01
小学生语文的学习从识字开始,这是学习习惯和能力养成的关键,因此在语文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小学生们去主动识字认字,将小学生们学习的能动性培养起来以为以后学习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因此,它历来是教育和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在教学中帮助小学生们储备识字的知识
首先,帮助小学生们掌握并运用好识字的工具以及汉字的构造方法和规律,了解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属性,引导小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记忆,与此同时培养小学生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讲某个汉字由来的故事缘由等等。字典是小学生们学习汉字必须熟知的识字工具,教授小学生如何通过拼音和偏旁来迅速找到不认识的字,提高小学生们熟练使用字典的能力,提高他们在拼读和书写的准确度。有一句俗语叫做事半功倍,有一个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会提高效率,而且能极大提高小学生们识字的乐趣,因此教授他们一些记忆汉字的方法,例如联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并及时总结汉字书写的规律和窍门,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记忆汉字。以往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老师教授,学生学习,让学生们在学习方面显得很被动,因此老师们应该多与学生们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困惑,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们转变学习方式,让他们更好地积累经验,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识字认字。
二、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由地进入学习和创造的殿堂。教师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是知识的诱发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信息的咨询者,能力形成的促进者,个性品德形式的培养者。教师的这些作用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二是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使新旧知识衔接紧密;三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就为适应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欢愉的课堂教学环境。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念和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接收,没有学生的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失败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给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真诚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对学生进行正确而及时、适当的引导,开启思维,适时精要点评。教师不仅要走下讲台,甚至要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千方百计地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助手,和学生建立互助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把语文学好,学生必须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在不存在外因的条件下,有“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积极心理。如果心态不正,就很难正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有效地监控学习过程,保证较好的学习效果,那谈何自主学习。实验证明,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其实,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有厌学、畏学倾向,并非智力有问题,而是对自身能力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量做到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激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
五、注重个体差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教学方法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整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从而摸清不同学生的自主能力,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找准契机适时地赞赏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成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品尝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无限的精神激励和鼓舞,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那么就要把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地探索。
参考文献:
[1]伍灵芝.试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自主学习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z1):790.
关键词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076-01
小学生语文的学习从识字开始,这是学习习惯和能力养成的关键,因此在语文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小学生们去主动识字认字,将小学生们学习的能动性培养起来以为以后学习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因此,它历来是教育和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在教学中帮助小学生们储备识字的知识
首先,帮助小学生们掌握并运用好识字的工具以及汉字的构造方法和规律,了解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属性,引导小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记忆,与此同时培养小学生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讲某个汉字由来的故事缘由等等。字典是小学生们学习汉字必须熟知的识字工具,教授小学生如何通过拼音和偏旁来迅速找到不认识的字,提高小学生们熟练使用字典的能力,提高他们在拼读和书写的准确度。有一句俗语叫做事半功倍,有一个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会提高效率,而且能极大提高小学生们识字的乐趣,因此教授他们一些记忆汉字的方法,例如联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并及时总结汉字书写的规律和窍门,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记忆汉字。以往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老师教授,学生学习,让学生们在学习方面显得很被动,因此老师们应该多与学生们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困惑,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们转变学习方式,让他们更好地积累经验,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识字认字。
二、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由地进入学习和创造的殿堂。教师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是知识的诱发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信息的咨询者,能力形成的促进者,个性品德形式的培养者。教师的这些作用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二是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使新旧知识衔接紧密;三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就为适应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欢愉的课堂教学环境。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念和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接收,没有学生的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失败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给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真诚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对学生进行正确而及时、适当的引导,开启思维,适时精要点评。教师不仅要走下讲台,甚至要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千方百计地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助手,和学生建立互助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把语文学好,学生必须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在不存在外因的条件下,有“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积极心理。如果心态不正,就很难正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有效地监控学习过程,保证较好的学习效果,那谈何自主学习。实验证明,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其实,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有厌学、畏学倾向,并非智力有问题,而是对自身能力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量做到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激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
五、注重个体差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教学方法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整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从而摸清不同学生的自主能力,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找准契机适时地赞赏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成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品尝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无限的精神激励和鼓舞,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那么就要把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地探索。
参考文献:
[1]伍灵芝.试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自主学习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z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