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阐明了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不同的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得到最优的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注重学生成绩转向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习过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就发展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 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这就指出了当今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体会生活。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把传统的将书本上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转变为知识、技能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其能力。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一、从关注学生的成绩转变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发展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对于小学学段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身心发展水平限制,相对于书本上的间接经验,学生对于自己亲身实践得来的直接经验接受速度更快,接受程度更高,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发挥的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甚至演化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对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四边形》时,我创设了“拼图”的游戏情境。首先,在课堂教学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用三角形进行拼图的预习作业。其次,在课程开始之前我先让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按使用三角形的数量分组展示了自己的预习作业。最后,利用学生拼出的各种四边形,通过三角形和四边形的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的推导出四边形的各种性质。这个教学设计,不但把学生的几何新知与旧知串成了知识网络,而且使学生明晰了几何图形间的空间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的效率。
三、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努力地使学生得到适宜的最大发展。要达到这个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关注学生成绩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如要改变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如同一个人的指纹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当然也不会找到一种适应所有学生教学方法。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师应该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的差异之处,从而为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学习后的发展水平差异的科学的评价学生。
2.采用全面的评价标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单一的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惟一标准。这就对部分不善于参与测试的学生产生了相对不公。在新课改大潮下,教师能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3.改变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的方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们过去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诚然考试成绩是一种直观且相对公平的评价指标,但是由于学生的個体差异性过于单一的评价指标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发展。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发展其他诸如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合理安排运用教学手段与教学环节,使学生不仅在数学课堂中学到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發展自身素质,最终提高小学学段的育人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3.
[2]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
[3]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1.
作者简介
李宇杰(1985-),男,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研究生,专业为小学教育,教育硕士。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关键词:学习过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就发展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 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这就指出了当今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体会生活。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把传统的将书本上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转变为知识、技能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其能力。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一、从关注学生的成绩转变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发展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对于小学学段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身心发展水平限制,相对于书本上的间接经验,学生对于自己亲身实践得来的直接经验接受速度更快,接受程度更高,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发挥的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甚至演化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对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四边形》时,我创设了“拼图”的游戏情境。首先,在课堂教学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用三角形进行拼图的预习作业。其次,在课程开始之前我先让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按使用三角形的数量分组展示了自己的预习作业。最后,利用学生拼出的各种四边形,通过三角形和四边形的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的推导出四边形的各种性质。这个教学设计,不但把学生的几何新知与旧知串成了知识网络,而且使学生明晰了几何图形间的空间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的效率。
三、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努力地使学生得到适宜的最大发展。要达到这个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关注学生成绩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如要改变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如同一个人的指纹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当然也不会找到一种适应所有学生教学方法。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师应该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的差异之处,从而为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学习后的发展水平差异的科学的评价学生。
2.采用全面的评价标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单一的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惟一标准。这就对部分不善于参与测试的学生产生了相对不公。在新课改大潮下,教师能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3.改变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的方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们过去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诚然考试成绩是一种直观且相对公平的评价指标,但是由于学生的個体差异性过于单一的评价指标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发展。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发展其他诸如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合理安排运用教学手段与教学环节,使学生不仅在数学课堂中学到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發展自身素质,最终提高小学学段的育人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3.
[2]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
[3]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1.
作者简介
李宇杰(1985-),男,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研究生,专业为小学教育,教育硕士。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