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时的语文教学比较被动,学生没有从内心真正喜欢语文,学起来索然无味,教师也教得了无情趣,教学效率低迷,但双方又都明白不能放弃,就这么“耗着”。试图从最“基层”找出其中的原因,通过探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得失,确立师生在教学中具体的位置,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以扬语文之名。
[关键词]破解;效率;低迷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9-0019-01
有些语文教师时常埋怨,学生不愿意学语文,语文难教,效率不高;学生也抱怨,语文课没意思,吃力不讨好。师生在语文难教、难学这个点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语文作为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学科,本该是最有趣味性、最生动灵活的课程,如今却落得了无情趣、学生敬而远之的局面,跟国家倡导的发扬国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是多么不协调。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语文教学效率低迷的原因
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责任是不容推卸的。“传道”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这方面下足功夫。语文学科的“道”,大而言之,就是“人道”,小而言之,就是语文的“学道”,其中一条就是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感受语文的魅力,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些语文教师在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对学生说了很多学好语文的重要性的话,甚至不厌其烦地强调。但是这样做,效果并不如意,日子一久,学生的懈怠感就会出现,有的放弃了,有的则和教师对着干。这时候,有的教师气就上来了,一味埋怨学生懒惰、不配合,唯独没有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行为进行及时反思。学生學习语文的劲头不足,不配合教师上课,要么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调动不足,要么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陈旧。
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科能否一直保持高度的热情,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决定其在课堂上是否主动配合教师上课。农村学生学习语文仅靠课本,对语文提不起兴趣,一直把语文学习当做一种任务去完成。
学科方面的原因。更深一点来说,学生之所以对语文学习兴致不高,很关键一点是语文不像其他学科,很难给学生很直观的效果标杆。慢慢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劲头逐渐减弱,以至殆尽。人在本能上都是趋利的,都有功利性。正是由于语文学习短时间内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学生宁愿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别的科目上。
二、破解语文教学效率低迷之局的策略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不想学语文,不想上语文课,恰恰反映了他们对语文教师的不认可。学生不认可教师,首先从情感上拒绝,其次表现在行为上逆反。现实中就有这种情况,明明是上语文课,但就有学生在看数学。这里,不要以为学生对数学有多热爱,其实是借看数学表明他对语文课的不满。这时候,有的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教师越是批评得厉害,学生越是不满。久而久之,后果可想而知。明智的做法是,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情感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亲其师”后,那么“信其道”就是顺理成章的。
2.趣味导入
语文学习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首先要抓好导入环节。根据学生的特点,导入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如上《范进中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中国古人讲,人生四大快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然而,范进在金榜题名后却疯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让学生体验看得见的成功
如前所述,学生不喜欢语文,原因之一就是语文学习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对语文学习效果的不确定,很多学生私下认为,与其花时间在一科毫无把握的科目上,不如把时间花在别的科目上。学生做出这样的选择,应该说是明智的,也很现实。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不确定性跟教师教学目标的不明晰性紧密相关,教师必须把语文教学的课堂目标、阶段目标、长远目标明确告诉学生,并且把三者结合起来贯彻到实际教学当中去。另外,教师要找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学有所得,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促进语文学习。同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
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就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成功,享受快乐,语文教学效率低迷之局也会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破解;效率;低迷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9-0019-01
有些语文教师时常埋怨,学生不愿意学语文,语文难教,效率不高;学生也抱怨,语文课没意思,吃力不讨好。师生在语文难教、难学这个点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语文作为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学科,本该是最有趣味性、最生动灵活的课程,如今却落得了无情趣、学生敬而远之的局面,跟国家倡导的发扬国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是多么不协调。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语文教学效率低迷的原因
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责任是不容推卸的。“传道”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这方面下足功夫。语文学科的“道”,大而言之,就是“人道”,小而言之,就是语文的“学道”,其中一条就是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感受语文的魅力,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些语文教师在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对学生说了很多学好语文的重要性的话,甚至不厌其烦地强调。但是这样做,效果并不如意,日子一久,学生的懈怠感就会出现,有的放弃了,有的则和教师对着干。这时候,有的教师气就上来了,一味埋怨学生懒惰、不配合,唯独没有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行为进行及时反思。学生學习语文的劲头不足,不配合教师上课,要么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调动不足,要么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陈旧。
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科能否一直保持高度的热情,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决定其在课堂上是否主动配合教师上课。农村学生学习语文仅靠课本,对语文提不起兴趣,一直把语文学习当做一种任务去完成。
学科方面的原因。更深一点来说,学生之所以对语文学习兴致不高,很关键一点是语文不像其他学科,很难给学生很直观的效果标杆。慢慢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劲头逐渐减弱,以至殆尽。人在本能上都是趋利的,都有功利性。正是由于语文学习短时间内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学生宁愿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别的科目上。
二、破解语文教学效率低迷之局的策略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不想学语文,不想上语文课,恰恰反映了他们对语文教师的不认可。学生不认可教师,首先从情感上拒绝,其次表现在行为上逆反。现实中就有这种情况,明明是上语文课,但就有学生在看数学。这里,不要以为学生对数学有多热爱,其实是借看数学表明他对语文课的不满。这时候,有的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教师越是批评得厉害,学生越是不满。久而久之,后果可想而知。明智的做法是,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情感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亲其师”后,那么“信其道”就是顺理成章的。
2.趣味导入
语文学习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首先要抓好导入环节。根据学生的特点,导入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如上《范进中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中国古人讲,人生四大快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然而,范进在金榜题名后却疯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让学生体验看得见的成功
如前所述,学生不喜欢语文,原因之一就是语文学习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对语文学习效果的不确定,很多学生私下认为,与其花时间在一科毫无把握的科目上,不如把时间花在别的科目上。学生做出这样的选择,应该说是明智的,也很现实。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不确定性跟教师教学目标的不明晰性紧密相关,教师必须把语文教学的课堂目标、阶段目标、长远目标明确告诉学生,并且把三者结合起来贯彻到实际教学当中去。另外,教师要找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学有所得,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促进语文学习。同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
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就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成功,享受快乐,语文教学效率低迷之局也会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