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现状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社会、经济等多种价值的活态的文化传统。随着全球化、都市化的高速发展,非物质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的传承方式已不再满足时代的需求。具有多重优势的新媒体数字技术是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能有效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以广东省的音乐类非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普遍做法,探索更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方式,实现文化遗产的重现、再生和利用。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其历史进程中创造并历代传承的,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历史感与认同感,具有社会、经济等多重价值的活态的文化传统。由于时代的发展,全球一体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人们在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审美习惯等多方面都相应产生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也随之受到巨大的冲击,保护与传承工作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问题。
  本文以广东省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调查对象,通过资料搜集、走访调研,了解目前在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中所采取的常见做法。通过分析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探求更为多元、有效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方法,以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保护与活态传承。
  一、概述
  “新媒体”一词最早是于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目前,关于“新媒体”概念的具体内涵与外延,国内外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但大家普遍认为新媒体是区别于传统媒体而存在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表现出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多重属性,被称为“第五媒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开启了数字技术应用于全球文献遗产保护工作之先河。
  非遗数字化是当下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是指运用数字采集、存储、处理、展示、传播等多种信息技術手段将非遗进行数字化形态的转换。它以非遗作为生产资源,通过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使非遗得以永久性的保存和保护,从而实现非遗的重现、再生和利用,体现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广东省音乐类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将数字化技术、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是新时代发展、新技术革新的产物,在全世界范围广泛应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广东作为排名居全国前五的非遗资源大省,按照有关非遗保护的政策法规,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级四级非遗名录体系。2011年10月,正式实施国内第一部地方性配套法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走在我国非遗保护的前列。
  据统计,目前广东省音乐类非遗项目中已有“粤剧”及 “古琴艺术”2项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音乐11项、曲艺4项、传统戏剧15项、传统舞蹈18项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戏剧、传统舞蹈四大类,多达百余项。
  广东省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相关项目的数字化保护工作。
  (一)开展非遗项目的数字化试点工作
  此项工作是受文化部于2010年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的号召与影响而开展的。
  截至目前,“粤剧”与“古琴艺术(岭南派)”“潮剧”“广东汉剧”分别作为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项目已展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试点的相关工作。
  “粤剧”作为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其数字化试点工作主要是对剧本进行数码化处理,力图抢救、保存珍贵的戏曲剧本。具体实施方案是:从2010年开始,由作为其保护单位之一的广州市文研院启动实施剧本的扫描工作;继而于2012年7月推进粤剧数据库建设;将相关成果发布在“中国粤剧网”上予以展示与传播。
  传统音乐类项目的“古琴艺术(岭南派)”,其具体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启动于2014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各级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下,海珠区文化馆作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专门组建了专业队伍,通过编制采集大纲,数字化采集了岭南派古琴演奏、教学、斫琴技艺等多项内容,涉及文字记录、图片展示、音响音像等多种形式。2015年,该项目作为数字化试点优秀范例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性交流。
  数字化试点工作主要使用高科技的音视频信息采集方式及先进的测绘手段,保留了大量原始、宝贵的非遗资料,使后人能更直观、深刻的理解非遗艺术与技艺。该项工作的开展为以后在广东乃至全国建立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标准和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非遗数据库的体系化建设与完善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与框架。试点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与数字化保护相关的经验,取得了令人肯定的成绩,但因试点对象的数量有限,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宽试点范围与对象,将成功经验推广开来,使之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与作用。
  (二)开展非遗项目的抢救性记录
  2015年,广东省启动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州客家山歌”的抢救性记录。主要通过采集两位代表性传承人——汤明哲、余耀南的音视频、拍摄相片、口述记录等方式,完成了对“梅州客家山歌”的历史、文献、艺术技巧等方面的记录,形成了包括工作卷宗在内的系列成果。此项工作的意义随着2017年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余耀南大师的故去,传承人汤明哲已步入耄耋之年,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广东省已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岭南传统舞蹈(一)》系列专题片的采集、制作工作;完成了广东非遗中的稀有剧种,包括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花朝戏四个剧种的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启动了《岭南传统舞蹈(二)》《广东地方戏剧》两个项目的建设工作。   随着代表性传承人的纷纷离世或年事已高,非遗技艺面临断层的困境,利用新媒体的现代技术手段開展全面、真实、系统的抢救性记录,对于保护与传承广东省音乐类非遗是具有紧迫感和时代性的,其意义非凡。
  (三)建设与非遗相关的网站或平台
  1.政府主导
  政府各部门建设的官方网站或平台中与非遗内容有关的,主要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网、广东省文化馆官方网站和广东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等,主要涉及发布与宣传有关非遗保护工作的相关资讯。
  作为政府官方网站,广东省文化馆非遗中心提供入选国家级、省级名录项目及传承人的简介信息。其中非遗项目的具体介绍仅限于简短的文字介绍和寥寥可数的几张图片说明。以入选联合国级别的粤剧项目为例,文字介绍字数仅为754字,正文下方附了一张没有任何说明的图片,也没有提供任何音视频。整个网站栏目的内容不够全面、详细且不能及时发布最新的相关资讯,不利于公众对非遗资讯的了解与研究。如找不到2018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七批省级非遗项目的相关内容。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由广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广东省文化厅非遗中心、广东省文化艺术信息中心主办,广东文化网承办。数字博物馆分为地方馆、门类馆、传承人馆、作品展览馆、商品交易馆五大馆。其中地方馆细分为21个地市区域,但具体非遗项目并没有进行分类,而是罗列,每项提供图片、视频、中英文介绍。门类馆、传承人馆、作品展览馆、商品交易馆只有少量内容,资料不齐全。网站首页看似高大上,栏目设置合理,可实际的内容却是杂乱无章,让人很难获得有效信息。
  2.高校主导
  广东省内各高校对于音乐类非遗都给予了一定的关注,通过自建网站、数据库等多种途径加强非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
  2017年10月,由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开发编纂的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宣布正式上线。据介绍,数据资源包括非遗项目、传承人、文献资料等11种类型,细分为史料文献、影卷、影偶等七个栏目。但目前仅限于内部测试使用,并没有对公众开放。该中心原有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网也因为学校方面的原因,目前暂停对外开放。
  星海音乐学院自建有岭南音乐资源数据库,数据库是将传统的文献、音像和图片资源数字化,以保护岭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非常遗憾的是鉴于版权等多种原因目前也仅限于其校园网内部使用。
  由于版权、保密等多种原因,高校主导的网站的影响、受益面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实现网站价值的最大化。
  (四)开发手机APP
  广东省在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中首创《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其手机版APP项目于2015年“文化遗产日”正式上线。手机用户通过简单扫描、下载、安装,不仅可以直观了解全省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具体地理位置,还能知晓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及传承人等相关文字、图片的详细信息。
  利用手机APP灵活、便捷的优势与传统的非遗内容相结合,不但可以为非遗旅游提供方便,还可以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广泛传播,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双赢发展。
  (五)拍摄纪录片
  由广东省文化厅等多家单位联合策划、制作的百集电视纪录片《探寻·传承》,共记录了一百项广东省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十大门类。系列纪录片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每周播出,通过声画结合的形式,提高了人们对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彰显了广东文化的内蕴。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联合摄制的系列纪录片《千年客韵——中华客家山歌》,收录了海内外各地的客家山歌两百余首,以12集300分钟时长,大力弘扬客家山歌与客家文化。
  以影像的形式记录与非遗音乐有关的历史、人物、事件等,不仅可以使人欣赏到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深入了解其发展的历程;还可以通过观赏大量真实、精彩的现场演绎,了解不同音乐人的从艺经历及心路历程;同时还能够通过画面去诠释音乐故事,挖掘音乐背后的文化积淀。纪录片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音乐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发挥自己的功能。
  综上所述,时代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新型的媒体形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集多种优势于一体的新媒体数字技术已逐渐发展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虽然在目前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不断总结经验,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将渐入佳境,将发挥其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刘行芳.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5(5).
  [2]赵宏,卢湘鸿主编;王恺,高裴裴,张健,李妍,刘爽编著.计算思维应用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
  [3]李俊,付伟.广州市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2).
  [4]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自查报告[EB/OL].http://zwgk.gd.gov.cn/006940079/201611/t20161122_681421.html,2016-11-15.
  [5]叶青,何研.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正式上线[N].科技日报,2017-10-29(4).
  [6]吴春明.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及其风险规避:以岭南音乐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3(1).
  作者简介:胡远慧(1975—),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新媒体语境下广东省音乐类非遗的数字化传承”(项目编号:GD17XYS05);2018年度华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信息化技术在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单簧管是西方艺术音乐中最重要的吹管乐器之一,虽其历史发展在所有木管乐器中是最为短暂的,但其富于特色的艺术魅力却在三百年来的发展中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本文从“作品”的角度入手,试图勾勒出单簧管的演奏实践在西方艺术音乐发展中的历史变迁过程。  【关键词】单簧管;历史变迁;音乐作品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识码】A  相较于其他簧振气鸣乐器而言,单簧管(Clarinet)的发展历史较为短
期刊
【摘要】笔者留学乌克兰四年,本文通过对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本科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体制、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的介绍,对比我国某些音乐院校中本科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体制及课程设置,找出中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体制及课程设置的差异,为我国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提供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乌克兰;中国;课程体制;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当走进乌克兰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这个国家是
期刊
【摘要】乐舞与书法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相互独立存在着, 但也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并相互影响,它们都是人们情感抒发的艺术表现形式,乐舞为书法的呼吸与韵律、力度的把握、线条的勾画以及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指导, 从而使得乐舞和书法二者可以互相融合。笔者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与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草书当作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剑器舞与草书的发展轨迹、以及对剑器舞对草书的影响探究,来考察乐舞和书
期刊
【摘要】《致爱丽丝(爵士版)》是一首改编自贝多芬《致爱丽丝》的、具有拉格泰姆风格的钢琴曲。本文结合早期拉格泰姆的艺术特点,在节拍与节奏、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致爱丽丝(爵士版)》进行音乐形态分析,并在演奏速度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对当今中国音乐爵士化状况及爵士音乐的推广进行反思,并对未来发展加以展望。  【关键词】拉格泰姆;起源;改编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各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流行音乐因其具有时尚性、娱乐性功能备受人们的喜爱。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趣味的提高,单一的音乐表现形式已不能满足受众的听觉需要,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成为主导。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流行与古典的融合在横向和纵向上加深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多维度地诠释了当今流行音乐的发展动向,音乐风格大融合的时代即将到来。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风格;传统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作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音乐风格流派之一,表现主义音乐抛弃了过去存在的种种音乐准则,崇尚用声音直接体现人的内心感受与体验,充分展示个性与自由。而这一切,产生于20世纪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又深深地作用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理查·施特劳斯作为一位横跨19世纪与20世纪的作曲家,作品风格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歌剧方面造诣非凡,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歌剧《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就是这样一部充满20
期刊
【摘要】自西方现代舞被“拿来”至中国,不管是现代舞还是当代舞的发展,从开始的“居无定所”到现在的“登堂入室”,众多中国现当代舞编导开始活跃在国际舞台,这里定少不了“那个跳《扇舞丹青》的王亚彬”。从古典走向当代,从舞者走向编导,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青年舞蹈家王亚彬,勇于尝试着舞者的多种不可能性。首先,她在身体表达上的“吸纳”与“沟通”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同时,亚彬舞影工作室举办的“亚彬和她的朋友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多的希望听到令人舒适的音乐。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形式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笔者通过对作品《黄浦江深》的具体分析以来表达民族声乐演唱与流行音乐作品结合是具有必然性的。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流行音乐;《黄浦江深》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民族声乐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概述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含义与发展历程  1.中国民族声乐的含义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声乐教学与台词教学共性与个性,探索高职艺术院校戏剧表演专业声乐课教学工作的有效策略,寻求声乐训练与台词训练相结合的有效训练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改变自身的原始发声状态,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不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融会贯通;声乐教学;台词教学;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纵观目前高职艺术院校戏剧表演专业的
期刊
【摘要】作为在高师音乐学院中深造的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合唱钢琴伴奏水平。在进行合唱伴奏的学习中不仅要将钢琴伴奏、和声编配以及伴奏音型的设计这些打好基础,还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能够从整体来控制伴奏的能力,也就是本文所要讲到的合唱钢琴伴奏的教学重点——交响音乐思维。这个概念虽然比较抽象,但是一旦找到了窍门、明白了这种感觉,对我们今后的合唱伴奏以及独唱伴奏活动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高师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