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穆的温柔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w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试过被一段神圣而祥和的音律笼罩和感动吗?
  姹紫嫣红的奥运开幕,因为那段纯净温暖的《我和你》而显得别样的温柔而静穆。
  我和你 心连心
  同住地球村……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嗓音清澈如银铃的莎拉·布莱曼和音域厚重宽广的刘欢,缓缓从地球布景的舞台升起。一种清新而健康、充满了阳光的音响深深地笼罩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圣地,空气中所有的浑浊都荡然无存。孩子们欣喜若狂,漫游在清净如玉的宇宙,伸手去感觉“世界大同”的大爱。
  你知道吗,这祥和而美妙的呈现,其实来自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美丽——陈其钢,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现代杰出的音乐家。
  
  在音乐中倾诉
  
  喜庆热闹、鼓舞飞扬是中国历来对“ 盛典” 的预设与期盼。然而,千年的奥运,在千年的古国举办,这个华丽的邂逅里,陈其钢作词、作曲的奥运主题歌《我和你》另辟蹊径,抛弃了高昂激越,而是平和地叙说。
  “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 这是老子千年前在《道德经》里头, 对太极中“ 柔” 的定义。《我和你》格局很高,这是陈其钢在对中国传统的表达中一以贯之的追求。在营造传统文化意境时,他创作的那些中外闻名的管弦乐作品也退到生命最深处,表达一种温润、内敛、悠远、平实,很少高昂激越之笔。
  陈其钢1951年8月生在上海,成长于艺术家庭。中学时代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修单簧管,后曾历任省级管弦乐团演奏员及指挥、作曲人等。1984年~1988年获当代音乐大师梅湘(梅西安)赏识,破例纳为关门入室弟子,并得到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名师的指点。
  跟历史上生前怀才不遇的天才相比, 他实在是太幸运。他的作品《陈其钢作品专辑C D 》由法国国家广播公司和法国音乐版权组织联合出版, 并列入“ 法国当代音乐” 唱片系列。曾为马友友创作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也曾应中央芭蕾舞团之约,为张艺谋导演的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创作音乐。曾经受国际作曲领域享有盛名的库谢维茨基音乐基金会(KOUSSEVITZKY MUSICFOUNDATION)委托,为大型交响乐团和民族室内乐团创作双乐队协奏曲《蝶恋花》。就连国际高规格的“梅湘(梅西安)钢琴比赛”,也特别设立陈其钢作品演奏奖。2007年受北京奥组委邀请,担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与时下活泼有余、甚至媚俗浮躁的音乐比起来,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严肃、静穆、庄重的感觉,也被音乐界认为是学院派作曲家。他作品的内容大多涉及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如《道情》、《五行》、《蝶恋花》等,而对当下的题材涉及得很少。
  他冷峻地说过:“我所写的这些题材实际上是我感受最深的,我不能替别人去感受,我只能替我自己感受,我感受的东西如果说符合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符合其他人的一些共同想法和感觉的话,我们的沟通就非常好,这样的音乐才会真正起作用。”
  
  唯有源头活水来
  
   “人生像沉沦的音符永远不知道它的底细与音值。”或许,人生很多时候在人诞生那一刻起,已经埋下生命的密码。
  陈其钢的父亲陈叔亮是中国当代知名的大书画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想想都觉得美啊, 陈其钢还是个小不点的时候,他便沐浴在墨香当中,与父亲吟诗作对;挥毫作画之余,还经常跟着陈爸爸到长安戏院看京剧、昆戏,去琉璃厂逛古玩摊,去荣宝斋瞅字画。当然很重要的,就是乐符的氤氲, 按着工尺谱, 亲自或操琴、或吹笛。母亲肖远,是一个桃李满天下的音乐教育家。音乐伴随着真诚无私的母爱,一点一点浸润着他的心灵。
  一种气度贯穿着一个人的为学与艺术。对于一个在音符里潜沉的人,对于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连的人,对于一个对中国文化从灵魂深处依恋与热爱的人,他的一个生和死都在音乐里,而文化气度便是他人生的底蕴与命门。乐曲《五行》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人特有的观察世界的方法。二元对立、非此则彼的逻辑框架,承载了很多西方哲学家对世界的认知。而中国人,则从自然界的万千世界中,洞察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五行相克。《水》的音符长袖善舞,弦乐在高音区模拟古琴,长音凸现水滴的灵动。《木》的木质打击乐(木鱼)由弱至强的“乱棰”,让人回到邈远的《诗经》里头那个“吭唷、吭唷”的充满汗水与肌肉张力的劳动场景。但随着由强到弱的脉动,又让人想起李商隐笔下那阵阵的带着哀怨与思恋的捣衣声……《水调歌头》是从苏轼的名篇获得灵感的。乐章的开头就给人冷月无声却有情的感觉。男声的朗诵强烈表现了一个男人对尘世的无比痴缠而又哀伤叹息。孤影月下,苏轼“把酒问青天”的幽情与苍凉穿越千古,在陈其钢的乐声中得到重生。
  有时我会想, 不知道, 这个世上是不是有轮回的?如果不是轮回, 那么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异代知音”。
  
  寻找一些情绪,或是表达一种乡愁
  
  百回千转,山峰随移,邈远静穆,静水流深。
  这是我在他的音乐里面感受到的古典诗词式的叙事,也是对他音乐里潜沉修炼的概括。
  如果只是对传统的回归,犯不着如此不远万里求学法国。除了传统,他的音域里,还有别的东西——混沌、死亡、幽深、神秘。或许这就是2 0 年前,陈其钢和谭盾、瞿小松、叶小刚等出外留学的作曲家的优势,“多重文化担任,不断使你思维丰富。使你或多或少有一个避风港。在一种伦理上行不通,在另一种文化, 可以找到依据”。穿梭于中法这两种古典优雅的文化之中,陈其钢感到游刃有余。
  他是深刻的,而非一个肤浅的文化认知,他是古典与浪漫的相容,现代与后现代的相生。仍然难得的是,他不是对西方的献媚。无疑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或是西方的视域中,是神秘而多彩,有吸引力并符号化的。很多艺术家打着“东方文化”的旗号,墙内开花墙外香。就如《东方学》的作者赛义德站在后殖民的文化立场,对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凝视与想象进行批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无所不在,只要有知识、有文化甚至艺术的地方,文化背后的权力关系就暗渡陈仓。在西方文化场域内出现的东方,其实是符号化的东方,媚俗的东方。幸好,他和谭盾,好一些留学国外的杰出的音乐家,没有落入这个窠臼。
  谭盾回味自己的歌剧《茶》时说:“他要找的是不同文化的政治、社会基础的一种哲学——就是一种隐隐的联系,隐隐的沟通,看不见的。实际上这个东西很像丝绸之路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陈其钢、谭盾在内的一批早年求学海外的音乐家,都曾经历这种“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的凄楚。在迷失中寻找自己,然后找到自己,彰显自己。每个人都在路上,陈其钢也在寻寻觅觅之中。
  我很好奇,东西方文明在他的灵魂深处到底是怎么对话的?中国人是怎么在巴赫、贝多芬这些音乐家身上找到宗教回归的感召呢?
  在法国跟着大师求学时,他们通过对过去和当代的许多经典名作的分析,让陈其钢品味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曲大师是如何在和声色调、节奏处理、复调手法、结构章法、乐器调配、人声运用、气氛喧染等方面,各自有其独创的手法,各自有其对前人的继承、发展与大胆突破,以至形成其各自不同的流派、风格。之后,他也慢慢把目光内投,找寻这种来自自身文化的感召。
  他的音乐很有“野心”,不仅仅是为了听者能够在乐声中接受艺术的点化“去魅”“洗心”。不!这都不够。他的音乐不仅是遥远的绝响,也不仅是一个皇朝的背影。他的源头来自民族的文化,但他不是要唱出文化挽歌。不! 这都不够。而是有生命力的阐释,有力度的追问,有魂灵的探寻。
  2 0 0 8 年8月8 日, 北京城的上空,灯火璀璨,姹紫嫣红。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站在中央。那一刻,《我和你》恰恰是他,神不知、鬼不觉的探寻。尽管,这次与张艺谋的开幕式合作中,鉴于举办奥运这个事件的复杂性,他是有所克制或者说妥协与让步的。
  陈其钢、谭盾他们都有文化的乡愁,都在找那些文明的源头。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文化主体开始沟通、彼此尊重,最能够让他们得以分享、容纳和接受的一个共同的哲学基础,就是关于自然和内心深处的一种谐和。
   因静穆而不朽
  
  “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我,哪怕由于在现实中搏杀而散落了一地局限”,找回隔花深处掩映的钓鱼舟,这才是人生真正的要义,这才是比理想更具象征意义的前提。
  人毕竟各个不同:有梁祝的爱情,也有罗密欧与茱丽叶的爱情;有庄子的死生观,也有萨特的存在主义;有陶渊明的恬静,也有蒙田的宁静。但是,他们都是不朽的。
  他的诸多作品中, 我最喜欢《源》——混沌、死亡、幽深、诡异的一首音乐。他说过,“法国人分析事物能力很强, 这是一个传统, 和中国人正相反。法国人认为,说不清的东西,不是好东西。而中国人认为,说得清的东西,不是好东西。奥妙尽在不言中。”
  《源》呈现的不是简单的一个主题的音乐而是一幅长达4分多钟的“画布”,白色的画布中点点斑驳跃然其上,悠悠长号悄然响起。
  当听众还想依着音符想像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时,音符变了,色彩渐渐地变了。乐章的形态变了,画中的模样也变了。从茫茫雪原上萌发的点点绿意,到变形的竹子,阳光下的水面上金色的波纹,百合的花瓣,蔚蓝的海水,路边飘落的黄叶,白雪皑皑的山峦……狂喜的兴奋,失落的低吟,倾诉的衷肠,奋起的呐喊……
  一直都在变,你发现了也好,没发现也好,它不停地变化着,几乎所有的色彩都在这一画布上出现过,几乎所有的音色都在乐章里出现过。如同人类历史的长河,如同我们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计划中的与预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与扭转乾坤的,无关痛痒的与生死攸关的……都在一刻不停地发生着。
  不管你接受还是规避,欢迎还是拒绝, 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光辉绚烂, 浓淡不一之后, 也曾出现过代表死亡的停顿。然而死寂,却孕育着生机。《易经》里面八八六十四卦, 便是如此执著地循环生息于“ 既济” 与“ 未济”之间。
  这就是——源。
  站在大路上,不无痛苦地将诗句吟成呓语,看那依然灿烂的笑脸举过高墙,继续一直笃信的生命甬道。音乐怎么可能是“ 静穆” 的呢?这就是陈其钢的音乐,对立矛盾,注定不朽。
其他文献
在汉语中,商品制造和人类生殖都叫“生产”,可见“生儿育女”的重要性。
期刊
在欧元为自己增添些许“国家性质货币”的特性之前,其所呈现出的任何发展迹象都只能是有限的。    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宣告诞生,成为世界货币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今年欧元在迎来10岁“生日”的同时,欧元区大家庭也迎来了第16个成员斯洛伐克。  一方面,尽管欧元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但是经过10年的发展,欧元已经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另一方面,尽管欧元已覆盖了16个国家的近3.3亿
期刊
有个民间故事,叫作雪中埋不住死孩子。说的是有位人家大姑娘生子,为了掩人耳目,家人把孩子掐死连夜埋葬。可是外面冰天雪地,无处藏匿,家人自作聪明将孩死孩子深深埋在雪堆里。待到春天冰雪消融,死孩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矿难瞒报事件时有发生,有几个著名的例子:2001年的广西南丹矿难,2004年的河北邯郸矿难,2005年的山西左云矿难…… 这些矿难责任人之所以选择瞒报事故和死亡人数,
期刊
企业美好的规划前景,科学的管理机制,明智果断的决策,领导层的人格魅力汇聚成企业前进发展的合力    企业美好的规划前景,科学的管理机制,明智果断的决策,领导层的人格魅力汇聚成企业前进发展的合力。  上海市浙江省商会副会长,浙江中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邱宗桥董事长是这样概括他的成功心得。    志在中德    邱宗桥祖籍浙江省温州市,17年前,先后辞去家乡的公务员和企业领导职务,只身前往上海谋求发展,
期刊
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持续发展新动力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年。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文件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福建远洋渔业集团除了次日的以“机器故障”为由,“去将628拖回来”的指令之外,在船只沉没后的一周时间里,没有再做任何搜救行动。事故真相如今仍尚未公布      周时琴垂手坐在坟冢旁,身子背靠着丈夫吴振奋墓碑上的刻字,就像平常靠进他怀里一样,那时的吴振奋身上还有股海风吹过的味道。每次丈夫出海回来,她都坚持到海边等待。  “2·3”海难已经过去8个月了,周时琴仍痴痴地不断到海边那个丈夫时常回来的地方寻
期刊
在巍峨壮丽的正阳门城楼上,嵌着一块汉白玉质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标志说明牌上的“正阳门”三字古朴端庄、刚劲厚实。这块说明牌自1990年设立,迄今已历时18年。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它与天安门隔广场南北两端相望,共同坐落在首都古城的中轴线上。“正阳门”这三个字的题字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鑫华。  时至今日,能够在天安门广场留刻下墨迹的人屈指可数。李鑫华是幸运者
期刊
朋友说要给我推荐一本书,李宝臣先生的《礼不远人》,说我一定会喜欢,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小道理,很有启发性。朋友说,李宝臣,嘴里的明清掌故一大堆,好像亲身经历似的。尤其是在礼仪研究方面,更是如数家珍。不知道李宝臣是怎么知道历史深处那些犄角旮旯的事情的。  朋友的推荐使我未见其书,便生出一份佩服,夹杂着模模糊糊、不知所云的味道。接下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夹杂着别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阅读,更像把玩。  
期刊
自人类迈入新世纪又过了八年,一个在西方充满了宗教意蕴的节日,在这片有着无神论传统的土地上,令人惊讶地广受欢迎并被接纳。而就在三年前,在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大国,在其居领导地位的纽约州,中国的春节成为了法定节日。东方与西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平等地、坦荡地、心平气和地接近过。在百年甚至三十年前的世界,这都无法相象。  节日是生活的缩影,也是生动的文化体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经千年,依然屹立于世,不惟尊
期刊
敬的《百姓》编辑部领导:  我叫王瑞青,今年45岁,是内蒙古通辽市辽河镇杜家二村村民。从16岁起我就开始学习果树嫁接栽培技术,逐渐成了一名果树栽培能手。1997年我响应乡里治理荒沙坨子地的号召,先后承包了村里20多亩的北坨子地(承包期10年),在这片乱坟岗上种了数千棵果树。眼瞅着果树成了材,每年都有了数万元的收益,我以为好日子就要盼到了,谁知今年4月2日,一场人祸从天而降,十年的苦心经营化为乌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