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细化营销是一种战略,是整个系统工程的“精细化”。
精细化营销从概念上讲,应该是厂商恰当而贴切地对自己的市场进行细分,并采取精耕细作式的营销操作方式,将自己的市场做深做透,进而获得预期效益。许多厂商在尝试精细化营销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但是,也有一些厂商陷入了精细化营销的误区,结果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误区一:精细化营销=细节营销
许多厂商想当然的认定“精细化营销=细节营销”,这在本土企业和代理商群体中表现非常明显。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欣然”接受“精细化营销”的理念,随即大力加强在细节方面的功夫,将细节营销做到深处。比如,他们会制定非常严格且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对下面员工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水平培训,在卖场生动化陈列方面做到极致。这些细节方面的努力,往往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厂商的销量,也因此“增强”了厂商对“精细化营销=细节营销”的认可。
但是,精细化营销≠细节营销。精细化营销确实需要厂商在细节方面多下功夫,但精细化营销的内涵远远超过细节营销所能包括的内容。细节营销只是精细化营销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内容。厂商通过细节营销,可以在短期内增强自身的比较优势,获取更多的效益;但从中长期来看,竞争对手同样可以仿效,乃至超过他们的细节营销,厂商原有的比较优势将荡然无存。精细化营销绝不仅仅是细节营销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战略考虑!
误区二:精细化营销=细分市场营销
对于熟读营销理论的人来说,精细化营销实在是个好东西,因为它就是“细分市场营销”。事实上,精细化营销并不等于细分市场营销!从精细化营销的定义来说,精细化营销包括细分市场营销,但不限于细分市场:细分市场仅仅是精细化营销的第一步。我们不能否认,企业的这种“细分市场”的策略是非常正确而且有效的;但是,“细分市场营销”绝不能替代“精细化营销”。
误区三:精细化营销是某一环节的“精细化营销”
这是一位从事外资品牌内衣销售的朋友告诉我的故事。2002年,他们公司在全国开展“精细化营销”,他所在的石家庄是一个重点“试验城市”。为了将精细化营销落到实处,公司总部、石家庄办事处作了充分准备,预先细分了重点区域市场,对所有业务员和促销员都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培训,卖场形象也焕然一新,媒体投放、市场支持全部到位,应该说“万事俱备”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次准备极其充分的活动,最终却黯然收场,原因很简单:物流运输出了问题,石家庄市场“有市无货”;等到货物运来,销售高峰期也过了。经此一战,石家庄市场从重点“试验城市”变成一般中心城市。
为什么这些厂商运作精细化营销会失败呢?因为他们把精细化营销当成了某一环节的“精细化”营销,或者是多个环节“精细化”营销的简单相加,而不是把精细化营销当成一个“系统工程”的精细化营销来看待。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营销,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含了整个销售的过程,而且还包括了与之相关的财务、物流、后勤、服务、传播等多个环节;精细化营销,就是整个环节的“精细化”营销。这是每个从事精细化营销的厂商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
误区四:精细化营销是战术而非战略
不少厂商将精细化营销视之为一种战术,而不是一种战略考虑。战略与战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这种概念上的差异决定了精细化营销相差窘异的两种结局。
厂商如果将精细化营销看成是一种战术,那么厂商就会追求短期的、现实的、难以持久的利益。表现在具体实际中,下面的员工会视精细化营销为厂商总部下达的一项“销售指标”,或者是一次大型的“促销活动”。这些员工“遵照”上级指示,随意填写几张报表,将当地市场和商家进行分类归总,然后利用总部提供的各项资源,联合下面商家共同开展一次大型活动,事后总结上报收场!这是厂商将精细化营销当成“战术”来考虑的最普遍表现。当然,这种结局绝对不是厂商所期望的。
真正的精细化营销是厂商的一种战略。通过精细化营销,厂商将更充分的了解各地市场,维系并加强各地渠道网络,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市场份额,夯实区域市场内的主导地位,大大增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稳定而持久的收益。这才是厂商实施精细化营销的最终目的。
“思路决定结果”,厂商惟有将精细化营销确定为自己的战略决策,才可能走出“精细化营销”的误区,从而赢得最终的胜利。
误区五:精细化营销是一种“时尚”
如同近年来中国青少年普遍的“追星”狂潮般,一些厂商实施“精细化营销”,也只是将“精细化营销”当成了一种“时尚流行产物”,而非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也是非常有害的。
精细化营销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与厂商的实际状况息息相关,并非所有的厂商都适宜采取精细化营销策略:一些厂商视精细化营销为某种时尚流行产物,在超越自身能力范围之内实施“精细化营销”,往往是“过犹不及”,“得不偿失”,这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厂商实施精细化营销,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竞争才有压力,也才有改革的动力);
2.营销网络健全(如果厂商的网络不是很健全,那么厂商可以通过建设网络来获利);
3.竞争日益加剧,发展停滞不前,惟有变革才有发展余地;
4.综合实力较强;
5.未雨绸缪,应对未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条是可选择的条件,非必要条件)。
总体而言,“精细化营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厂商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真正实施“精细化营销”。如果超前实施,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不妙的。
误区六:精细化营销能够“包治百病”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还很不完善,中国营销理论知识更是匮乏。正是由于这种匮乏,导致中国的厂商纷纷追捧那些国际“最流行、最时髦”的营销理论,虽多经挫折,却鲜有反顾。精细化营销同样给许多厂商带来“财从天降”的感觉,这些厂商认为,只要自己的企业采用了“精细化营销”,那么企业存在的一切困难都将消失殆尽。简单点说,就是他们相信精细化营销能够“包治百病”。这种观点当然是错误的。其次,中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习俗民情消费水平相差甚大,精细化营销在许多地区是不适宜采用的。硬性规定所有区域都采用“精细化营销”,只会将整个市场弄得一团糟。
更重要的是,精细化营销说到底是一种思路,一种方案,它不代表执行力。厂商要将精细化营销落到实处,就必须有一批精干的营销人员来具体执行。这是一个大难题。冀望通过精细化营销,一朝改天换地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整体来说,精细化营销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非所有厂商都适宜采取“精细化营销”策略,精细化营销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空间;精细化营销不等于细节营销,也不等于细分市场营销或区域市场营销,它是一种战略,是整个系统工程的“精细化”营销;精细化营销能够为厂商创造稳定而持久的收益,但它并不能“包治百病”,事实上也没有任何理论能够确保所有厂商获利。
精细化营销从概念上讲,应该是厂商恰当而贴切地对自己的市场进行细分,并采取精耕细作式的营销操作方式,将自己的市场做深做透,进而获得预期效益。许多厂商在尝试精细化营销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但是,也有一些厂商陷入了精细化营销的误区,结果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误区一:精细化营销=细节营销
许多厂商想当然的认定“精细化营销=细节营销”,这在本土企业和代理商群体中表现非常明显。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欣然”接受“精细化营销”的理念,随即大力加强在细节方面的功夫,将细节营销做到深处。比如,他们会制定非常严格且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对下面员工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水平培训,在卖场生动化陈列方面做到极致。这些细节方面的努力,往往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厂商的销量,也因此“增强”了厂商对“精细化营销=细节营销”的认可。
但是,精细化营销≠细节营销。精细化营销确实需要厂商在细节方面多下功夫,但精细化营销的内涵远远超过细节营销所能包括的内容。细节营销只是精细化营销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内容。厂商通过细节营销,可以在短期内增强自身的比较优势,获取更多的效益;但从中长期来看,竞争对手同样可以仿效,乃至超过他们的细节营销,厂商原有的比较优势将荡然无存。精细化营销绝不仅仅是细节营销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战略考虑!
误区二:精细化营销=细分市场营销
对于熟读营销理论的人来说,精细化营销实在是个好东西,因为它就是“细分市场营销”。事实上,精细化营销并不等于细分市场营销!从精细化营销的定义来说,精细化营销包括细分市场营销,但不限于细分市场:细分市场仅仅是精细化营销的第一步。我们不能否认,企业的这种“细分市场”的策略是非常正确而且有效的;但是,“细分市场营销”绝不能替代“精细化营销”。
误区三:精细化营销是某一环节的“精细化营销”
这是一位从事外资品牌内衣销售的朋友告诉我的故事。2002年,他们公司在全国开展“精细化营销”,他所在的石家庄是一个重点“试验城市”。为了将精细化营销落到实处,公司总部、石家庄办事处作了充分准备,预先细分了重点区域市场,对所有业务员和促销员都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培训,卖场形象也焕然一新,媒体投放、市场支持全部到位,应该说“万事俱备”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次准备极其充分的活动,最终却黯然收场,原因很简单:物流运输出了问题,石家庄市场“有市无货”;等到货物运来,销售高峰期也过了。经此一战,石家庄市场从重点“试验城市”变成一般中心城市。
为什么这些厂商运作精细化营销会失败呢?因为他们把精细化营销当成了某一环节的“精细化”营销,或者是多个环节“精细化”营销的简单相加,而不是把精细化营销当成一个“系统工程”的精细化营销来看待。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营销,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含了整个销售的过程,而且还包括了与之相关的财务、物流、后勤、服务、传播等多个环节;精细化营销,就是整个环节的“精细化”营销。这是每个从事精细化营销的厂商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
误区四:精细化营销是战术而非战略
不少厂商将精细化营销视之为一种战术,而不是一种战略考虑。战略与战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这种概念上的差异决定了精细化营销相差窘异的两种结局。
厂商如果将精细化营销看成是一种战术,那么厂商就会追求短期的、现实的、难以持久的利益。表现在具体实际中,下面的员工会视精细化营销为厂商总部下达的一项“销售指标”,或者是一次大型的“促销活动”。这些员工“遵照”上级指示,随意填写几张报表,将当地市场和商家进行分类归总,然后利用总部提供的各项资源,联合下面商家共同开展一次大型活动,事后总结上报收场!这是厂商将精细化营销当成“战术”来考虑的最普遍表现。当然,这种结局绝对不是厂商所期望的。
真正的精细化营销是厂商的一种战略。通过精细化营销,厂商将更充分的了解各地市场,维系并加强各地渠道网络,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市场份额,夯实区域市场内的主导地位,大大增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稳定而持久的收益。这才是厂商实施精细化营销的最终目的。
“思路决定结果”,厂商惟有将精细化营销确定为自己的战略决策,才可能走出“精细化营销”的误区,从而赢得最终的胜利。
误区五:精细化营销是一种“时尚”
如同近年来中国青少年普遍的“追星”狂潮般,一些厂商实施“精细化营销”,也只是将“精细化营销”当成了一种“时尚流行产物”,而非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也是非常有害的。
精细化营销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与厂商的实际状况息息相关,并非所有的厂商都适宜采取精细化营销策略:一些厂商视精细化营销为某种时尚流行产物,在超越自身能力范围之内实施“精细化营销”,往往是“过犹不及”,“得不偿失”,这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厂商实施精细化营销,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竞争才有压力,也才有改革的动力);
2.营销网络健全(如果厂商的网络不是很健全,那么厂商可以通过建设网络来获利);
3.竞争日益加剧,发展停滞不前,惟有变革才有发展余地;
4.综合实力较强;
5.未雨绸缪,应对未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条是可选择的条件,非必要条件)。
总体而言,“精细化营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厂商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真正实施“精细化营销”。如果超前实施,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不妙的。
误区六:精细化营销能够“包治百病”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还很不完善,中国营销理论知识更是匮乏。正是由于这种匮乏,导致中国的厂商纷纷追捧那些国际“最流行、最时髦”的营销理论,虽多经挫折,却鲜有反顾。精细化营销同样给许多厂商带来“财从天降”的感觉,这些厂商认为,只要自己的企业采用了“精细化营销”,那么企业存在的一切困难都将消失殆尽。简单点说,就是他们相信精细化营销能够“包治百病”。这种观点当然是错误的。其次,中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习俗民情消费水平相差甚大,精细化营销在许多地区是不适宜采用的。硬性规定所有区域都采用“精细化营销”,只会将整个市场弄得一团糟。
更重要的是,精细化营销说到底是一种思路,一种方案,它不代表执行力。厂商要将精细化营销落到实处,就必须有一批精干的营销人员来具体执行。这是一个大难题。冀望通过精细化营销,一朝改天换地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整体来说,精细化营销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非所有厂商都适宜采取“精细化营销”策略,精细化营销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空间;精细化营销不等于细节营销,也不等于细分市场营销或区域市场营销,它是一种战略,是整个系统工程的“精细化”营销;精细化营销能够为厂商创造稳定而持久的收益,但它并不能“包治百病”,事实上也没有任何理论能够确保所有厂商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