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数学作业的结构、设计原则、批改和反馈等问题作了探讨。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對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和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作了调查分析研究,得出了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不适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对作业的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弊端。提出用调整作业结构来改革传统作业的弊端的设想。第二部分对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和分类作了理论思考,并依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为分类标准,提出把高中数学作业分为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来尝试高中数学作业结构的调整。第三部分在调整高中数学作业结构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四种高中数学作业模式,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和高中数学作业的批改与反馈方法。得出了新型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还反映出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作业
2017年起以“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为题对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进行分析、反思,研究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和分类,提出了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作业系统如果安排的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一、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
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以教材为中心,以高考为参照,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组织起来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竞赛型的训练链,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这种作业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应试教育相适应,使得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了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被动学习,也就谈不上作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了。如今我国开展创造性教育,教育要步入创造型教育阶段。用调整作业结构来改革传统作业的弊端是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
二、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与分类
(1)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
由于高中数学学科有其特点,所以高中数学作业不仅具有一般作业的特点,而且还有高度抽象概括性、严谨性、频繁性的特点。
(2)高中数学作业分类
以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为分类标准,把高中数学作业分为巩固性作业(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及活动技能,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活动技能达到“自动化”)和研究性作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确定,或直接由学生独立提出,独立完成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团队力量合作完成)来进行尝试。
三、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
(1)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探索
包括自选作业、分层矫正作业、自编“测验”作业”及研究性作业等,前三者均属于巩固性作业,以巩固“双基”为目的,这是对传统作业的改革。采用B.S布卢姆的“掌握性学习”策略。开始时学生不适应这种改革,他们突然从传统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不知所措,达到掌握水平的比例很低。但是多次为学生学习目标定向、矫正后他们漫漫懂得了如何选择作业,他们做作业变的积极主动,有针对性,达到掌握水平的比例成螺旋式上升。
(2)高中数学作业结构
高中数学作业结构中应包含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巩固性作业主要是落实单元教学的知识目标,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研究性作业是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使其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
(3)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
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能力。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应重视作业的设计。然而设计作业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要让作业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在设计作业时注意以下原则。
①作业的目的性。即作业要体现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而言,就是作业练习什么,教师心中要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设计作业应侧重放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设计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力的作业。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能依时完成作业,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
②作业的针对性。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作业题。设计的作业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和需要,或太难,或太深,学生不会做,无结果,他们的兴趣和情绪就受到影响。困难性作业应是学生在熟练掌握“双基”的前提下力能胜任的,且要考虑多数同学的适应性。
③作业的差异性。班级授课制下,由于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不同会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则可缩这种差距。当然,它需要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作业设计也不例外。可据学生水平把学生分开两组或三组,分类布置作业。也可在布置作业同时,布置适量选做题。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显然行之有效,但须注意,不能因此走入降低教学标准的误区。
④作业的重现性。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重现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但要注意重现并不等同于机械的重复,要注意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能完成。
⑤作业的开放性。作业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可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能力,结合教材适当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伙伴完成研究性作业。
(4)高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和反馈
改变作业由教师一个人评判为教师批改、学生互批、学生讲评交流等多种方式。这样做有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寻求疑问及改正错误,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型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在我校高二年级的数学教学的实践表明:新型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中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还反映出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此次探索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还将不断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作业
2017年起以“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为题对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进行分析、反思,研究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和分类,提出了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作业系统如果安排的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一、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
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以教材为中心,以高考为参照,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组织起来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竞赛型的训练链,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这种作业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应试教育相适应,使得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了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被动学习,也就谈不上作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了。如今我国开展创造性教育,教育要步入创造型教育阶段。用调整作业结构来改革传统作业的弊端是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
二、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与分类
(1)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
由于高中数学学科有其特点,所以高中数学作业不仅具有一般作业的特点,而且还有高度抽象概括性、严谨性、频繁性的特点。
(2)高中数学作业分类
以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为分类标准,把高中数学作业分为巩固性作业(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及活动技能,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活动技能达到“自动化”)和研究性作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确定,或直接由学生独立提出,独立完成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团队力量合作完成)来进行尝试。
三、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
(1)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探索
包括自选作业、分层矫正作业、自编“测验”作业”及研究性作业等,前三者均属于巩固性作业,以巩固“双基”为目的,这是对传统作业的改革。采用B.S布卢姆的“掌握性学习”策略。开始时学生不适应这种改革,他们突然从传统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不知所措,达到掌握水平的比例很低。但是多次为学生学习目标定向、矫正后他们漫漫懂得了如何选择作业,他们做作业变的积极主动,有针对性,达到掌握水平的比例成螺旋式上升。
(2)高中数学作业结构
高中数学作业结构中应包含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巩固性作业主要是落实单元教学的知识目标,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研究性作业是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使其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
(3)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
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能力。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应重视作业的设计。然而设计作业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要让作业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在设计作业时注意以下原则。
①作业的目的性。即作业要体现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而言,就是作业练习什么,教师心中要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设计作业应侧重放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设计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力的作业。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能依时完成作业,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
②作业的针对性。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作业题。设计的作业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和需要,或太难,或太深,学生不会做,无结果,他们的兴趣和情绪就受到影响。困难性作业应是学生在熟练掌握“双基”的前提下力能胜任的,且要考虑多数同学的适应性。
③作业的差异性。班级授课制下,由于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不同会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则可缩这种差距。当然,它需要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作业设计也不例外。可据学生水平把学生分开两组或三组,分类布置作业。也可在布置作业同时,布置适量选做题。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显然行之有效,但须注意,不能因此走入降低教学标准的误区。
④作业的重现性。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重现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但要注意重现并不等同于机械的重复,要注意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能完成。
⑤作业的开放性。作业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可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能力,结合教材适当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伙伴完成研究性作业。
(4)高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和反馈
改变作业由教师一个人评判为教师批改、学生互批、学生讲评交流等多种方式。这样做有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寻求疑问及改正错误,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型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在我校高二年级的数学教学的实践表明:新型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中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还反映出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此次探索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还将不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