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指导中国的最根本的思想观念和核心价值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其中的理论内涵对当前的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本文联系实际试着分析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原理课在新时代下如何顺应形势更好的引领和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价值观。
关键词:原理课;价值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4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理想信念是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指导中国当代社会的最根本的思想观念和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其中的理论内涵对当前大学的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可以使学生形成善于审问、慎思、明辨的终身受益无穷的思维方法。
一、当前原理课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在客观上已是一个利益高度分化、思想和价值多样化的社会,整个社会的思想日趋混乱,互联网的推广加剧了这种意识形态的分化,大学生作为信息接受的主体,在面对大量冗沉的信息冲击下,难免会被一些虚假的信息迷惑,不能对世界和自己的人生形成正确的理性思维,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的取向发生偏差。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内在共识性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整合,以确保其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的价值观,综合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使学生能自立自强自主的成长。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就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
(一)课程整体认同度低
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复杂以及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冲击的挑战,高校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着政治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和价值观定位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宗教信仰多元化的问题。在这种混乱的价值观的作用下,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攀比心理,焦虑心理,依赖心理,自负心理,以及为成功不择手段的无赖心理,对社会上出现的正能量正面事情怀着既赞赏又嘲讽的矛盾心理。“我们是糖,甜到忧伤”恰是其心理的真实写照。大学生的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写,拜金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盛行。
课堂上,学生对讲述的内容默不关心,认为教师是在为党和国家唱赞歌,拒绝一切光明美好的东西发生在国家身上;悲哀的怜悯自身,认为理解自己的人太少,生活的孤单寂寞苦。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拒绝接受自己所不认同的信息,对待老师持着无视的态度,封闭在以网络为工具的自我世界里,对待周遭冷漠无情,呈现出未老心衰的心理态势,陷入自我的世界而无法自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如何焕起学生的共情心,同情心以及认同心都成为了一个很有难度的事情。
(二)先进理念领会肤浅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先进理念的领会主要是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智慧实践,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理论,进行调整的教学价值导向。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对现今的教育形势和新的教育理念存在着主观臆断,谴责排斥,机械解读等现象,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领会肤浅,断章取义的模仿,或是沿用多年教学实践中养成的习惯拒绝改变,封闭的、片面的、单向的对立思维严重影响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内容理解,新教材的研读不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出现,教师自己的一个教材在没有任何新的改变的情况下用几多年,甚至是十几年。认真备课,联系实际在新教师身上反而表现的明显一些,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则“重形式、轻内涵”。再加上,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反思和研究中缺乏与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本班等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形式创新等。
在种种现实的困难和自身的现实困境下,许多教师希望课改但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因此,当现实和理论相矛盾,当教师和学生相背离,师生都无法走出教学的困惑与迷茫。只有教师积极主动的接收各种先进理念和新思想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知识引导、价值培育和人格塑,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人生理想,从而达到引导培育的目的。
(三)学习的艺术匮乏
学习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学习,就像学习其他的知识一样的去学习,需要终身去学习。如果不努力发掘发展自己的全部兴趣爱好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的高度,那么每种学习的企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学习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的形成习惯性的、自觉的、真正热爱的学习,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达到一种进步的状态。大多数人认为学习首先是自己能否一直学习的问题,而不是自己有没有学习的能力的问题;认为学习的问题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热爱学习”和“一直学习”的区别,往往把热情当成永恒,认为热爱源自于热情,而实际上空只是证明了人们在学习上是多么的希望走“捷径”。学习是一门艺术,人们需要学会学习,就像学习其他知识一样,要把达成一定的目标看得高于一切,这一目标必须占据你整个身心。
人是一种生命,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意识到自我和他人、过去和未来、可能和必然的生命。人对自身存在的觉悟,对他人的认识,对未来的判断等都是基于其在生命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学习的成果。信息的收集、合理的分析判断、不断探索未知等都促成了人的学习进步。学习具有阶段性,在思维的定势中,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没有把学习认为是人的天职。人通过学习战胜自然,获得解放。学生的天职,在多媒体时代尤其是手机时代的影响下,被碎片化,被许多大量冗沉的信息充斥,而无法形成自己的“数据链”。用接收到的一种理论来反驳另一种理论,再用一种新的信息来驳斥另一种,这种反复,貌似学习,实际上一种循环。处于社会巨变中的我们,也恰恰处于这样一种学习的困境中,误解了学习,没有真正领会学习的内涵。 二、以嘉应学院为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机制探析
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效,学校的管理配合只是一种诱导手段,关键还在于学校能不能激发学生和教师做出一系列积极的变革,并让师生认同这一系列的变革,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教师课堂授课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接收信息的有效性。学生能够理解、相信家国利益一致,并能以自身最大的力量坚守内心的信念,以最大力量去外化执行,这是保障。任何人生的变革都源于自身内心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又是一个质变到量变的辩证过程,不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周边事物,从对生命的敬畏开始,对美好事物的感动,用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精神上的共鸣,疏导其心中的困惑,逐步帮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课堂教学受学时的限制,短短的16周时间,在课堂的“静态预设”中达到“动态生成”的目的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多方面配合,长时间多样性重复和强化就成为必须。
(一)正规教育: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道德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人道德并不是压抑人性,使人成为道德的奴隶,而是使人精神自由,人性解放,体验快乐,享受幸福,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德育“必须是一种生活,必须为了生活,也必须在生活中进行。”把德育贯穿于生活中,生活化德育理念也成为我国学者们比较重视的一种德育理念。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也就是价值观的教育一般采取反复灌输向学生传授固定的、单一的甚至片面的价值观念。这种教学模式在当今网络世界带来的开放的多元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能很好的起到统一认识,坚定人心的作用,基本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手机所营造的信息化世界里,不单是学生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逃脱这诱惑。虚拟世界里的键盘侠,现实世界里的儒夫,正是生动的写照。如果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联系起来,合理的传授,成为考验教师智慧的一个难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指导中国当代社会的最根本的思想观念和核心价值体系。因其所教授内容和社会上的传闻易遭到学生片面的误解甚至是排斥,但因关系国家理念信念的属性,在授课时,格外要注意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课里面所宣扬的价值观,在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下难以取得实效性。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
针对95后大学生具有关心国家大事、思想活跃、喜欢探索的优点和看问题容易偏激,分辨能力较差的缺点,社科部教师所取宽严相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书本基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时,把当节内容和该星期所发生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或者是把当章内容和微信中的一些所谓基本常识相结合,在分析中批判,让学生自由发言,寻找问题,以提升其辨问和审思的能力。同时,在阅读精典著作时,不局限于原有的解读,让学生可以广泛的搜集资料,就其中一点谈谈其看法,增强其理论的认同感。事不做不知其易,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做光说瞎指挥,针对这样的缺点,教师不妨可以多让其做,做一些假设和课本联系起来的假设,把知识和信息和理念相串联起来,以帮助学生助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文化熏陶:发挥校训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学生的具体目标。“勤俭诚信、立已树人”是嘉应学院的校训,八个大字树立在学校的正门口。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一个人如果不诚信,是谈不上有什么道德上的优秀品质的。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修身,强调学生要时常的省察。为人处事严谨,时刻检察自己的言语,强调慎行,这恰恰体现了立己树人,要求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远之。”严谨的思行,绝不纵容自己的欲望,决不轻易宽恕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立己树人。人的欲望使人堕落,骄奢淫逸这种惰性的思想是要时刻提防的,因此学校提出勤俭,俭以修身立德。“勤俭诚信、立已树人”的校训进言之,需要我们“吾日三省吾身”,常思己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校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灵魂。学生仅是校训的受众也是校训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在其学生的素质上。校训是学校创立之初,为勉励学生习得优秀的学风而创立的一种具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了学校的传统、办学特点和精神面貌、培养目标等具体的内涵。校训在高校的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长时间来,校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时,把校训和校园的实际以及基本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校训的德育功能,让学生理解校训的内涵和精髓,懂得学校的精神之所在。使学生认同校训,践行校训,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而达到学校育人的目的。在毕业后,学生仍能在心底认同校训,把校训升华为一种自身的修养贯穿终身。
(三)实践养成:由课堂到生活的实践教学
“价值判断是一种主体性的认识。即主体对客体能否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做出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具有极强的主观性。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认知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却不及以往的学生。习惯于在网络世界中生存,但在现实生活对面对复杂问题而又无力应对。视野开阔,但信息多元化,造成其价值判断模糊,判断标准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其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也往往受信息网络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自身的完整的价值体系并没有形成,如有效的引导,必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进步的价值观。
今年上半年,社科部组织学生进行“感受红色文化,传承苏区精神”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学生革命知识,参观叶剑英纪念园、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和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大埔县三河坝革命纪念馆、中山纪念堂、大埔县博物馆红色革命根据地。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直接的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国家,坚定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了正规的组织的实践教学外,学校还开始了各种各样的互助社、志愿服务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仪教学活动等。稳定的教育理念,知行一体的培养模式,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创新的价值观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选择和鉴别价值观的能力,达到统一认识,使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进行实现幸福自由。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勤俭诚信、立已树人”的校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基本理论“历史的分析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等主要理论,三者有效的结合,真正有效培育我校学生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达成我校的育人目标,培养出符合《纲要》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校教改课题:JYJG20150314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美]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美]小威廉姆·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美]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7][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8][英]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9][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关键词:原理课;价值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4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理想信念是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指导中国当代社会的最根本的思想观念和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其中的理论内涵对当前大学的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可以使学生形成善于审问、慎思、明辨的终身受益无穷的思维方法。
一、当前原理课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在客观上已是一个利益高度分化、思想和价值多样化的社会,整个社会的思想日趋混乱,互联网的推广加剧了这种意识形态的分化,大学生作为信息接受的主体,在面对大量冗沉的信息冲击下,难免会被一些虚假的信息迷惑,不能对世界和自己的人生形成正确的理性思维,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的取向发生偏差。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内在共识性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整合,以确保其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的价值观,综合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使学生能自立自强自主的成长。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就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
(一)课程整体认同度低
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复杂以及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冲击的挑战,高校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着政治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和价值观定位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宗教信仰多元化的问题。在这种混乱的价值观的作用下,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攀比心理,焦虑心理,依赖心理,自负心理,以及为成功不择手段的无赖心理,对社会上出现的正能量正面事情怀着既赞赏又嘲讽的矛盾心理。“我们是糖,甜到忧伤”恰是其心理的真实写照。大学生的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写,拜金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盛行。
课堂上,学生对讲述的内容默不关心,认为教师是在为党和国家唱赞歌,拒绝一切光明美好的东西发生在国家身上;悲哀的怜悯自身,认为理解自己的人太少,生活的孤单寂寞苦。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拒绝接受自己所不认同的信息,对待老师持着无视的态度,封闭在以网络为工具的自我世界里,对待周遭冷漠无情,呈现出未老心衰的心理态势,陷入自我的世界而无法自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如何焕起学生的共情心,同情心以及认同心都成为了一个很有难度的事情。
(二)先进理念领会肤浅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先进理念的领会主要是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智慧实践,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理论,进行调整的教学价值导向。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对现今的教育形势和新的教育理念存在着主观臆断,谴责排斥,机械解读等现象,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领会肤浅,断章取义的模仿,或是沿用多年教学实践中养成的习惯拒绝改变,封闭的、片面的、单向的对立思维严重影响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内容理解,新教材的研读不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出现,教师自己的一个教材在没有任何新的改变的情况下用几多年,甚至是十几年。认真备课,联系实际在新教师身上反而表现的明显一些,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则“重形式、轻内涵”。再加上,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反思和研究中缺乏与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本班等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形式创新等。
在种种现实的困难和自身的现实困境下,许多教师希望课改但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因此,当现实和理论相矛盾,当教师和学生相背离,师生都无法走出教学的困惑与迷茫。只有教师积极主动的接收各种先进理念和新思想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知识引导、价值培育和人格塑,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人生理想,从而达到引导培育的目的。
(三)学习的艺术匮乏
学习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学习,就像学习其他的知识一样的去学习,需要终身去学习。如果不努力发掘发展自己的全部兴趣爱好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的高度,那么每种学习的企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学习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的形成习惯性的、自觉的、真正热爱的学习,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达到一种进步的状态。大多数人认为学习首先是自己能否一直学习的问题,而不是自己有没有学习的能力的问题;认为学习的问题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热爱学习”和“一直学习”的区别,往往把热情当成永恒,认为热爱源自于热情,而实际上空只是证明了人们在学习上是多么的希望走“捷径”。学习是一门艺术,人们需要学会学习,就像学习其他知识一样,要把达成一定的目标看得高于一切,这一目标必须占据你整个身心。
人是一种生命,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意识到自我和他人、过去和未来、可能和必然的生命。人对自身存在的觉悟,对他人的认识,对未来的判断等都是基于其在生命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学习的成果。信息的收集、合理的分析判断、不断探索未知等都促成了人的学习进步。学习具有阶段性,在思维的定势中,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没有把学习认为是人的天职。人通过学习战胜自然,获得解放。学生的天职,在多媒体时代尤其是手机时代的影响下,被碎片化,被许多大量冗沉的信息充斥,而无法形成自己的“数据链”。用接收到的一种理论来反驳另一种理论,再用一种新的信息来驳斥另一种,这种反复,貌似学习,实际上一种循环。处于社会巨变中的我们,也恰恰处于这样一种学习的困境中,误解了学习,没有真正领会学习的内涵。 二、以嘉应学院为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机制探析
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效,学校的管理配合只是一种诱导手段,关键还在于学校能不能激发学生和教师做出一系列积极的变革,并让师生认同这一系列的变革,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教师课堂授课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接收信息的有效性。学生能够理解、相信家国利益一致,并能以自身最大的力量坚守内心的信念,以最大力量去外化执行,这是保障。任何人生的变革都源于自身内心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又是一个质变到量变的辩证过程,不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周边事物,从对生命的敬畏开始,对美好事物的感动,用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精神上的共鸣,疏导其心中的困惑,逐步帮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课堂教学受学时的限制,短短的16周时间,在课堂的“静态预设”中达到“动态生成”的目的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多方面配合,长时间多样性重复和强化就成为必须。
(一)正规教育: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道德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人道德并不是压抑人性,使人成为道德的奴隶,而是使人精神自由,人性解放,体验快乐,享受幸福,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德育“必须是一种生活,必须为了生活,也必须在生活中进行。”把德育贯穿于生活中,生活化德育理念也成为我国学者们比较重视的一种德育理念。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也就是价值观的教育一般采取反复灌输向学生传授固定的、单一的甚至片面的价值观念。这种教学模式在当今网络世界带来的开放的多元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能很好的起到统一认识,坚定人心的作用,基本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手机所营造的信息化世界里,不单是学生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逃脱这诱惑。虚拟世界里的键盘侠,现实世界里的儒夫,正是生动的写照。如果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联系起来,合理的传授,成为考验教师智慧的一个难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指导中国当代社会的最根本的思想观念和核心价值体系。因其所教授内容和社会上的传闻易遭到学生片面的误解甚至是排斥,但因关系国家理念信念的属性,在授课时,格外要注意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课里面所宣扬的价值观,在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下难以取得实效性。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
针对95后大学生具有关心国家大事、思想活跃、喜欢探索的优点和看问题容易偏激,分辨能力较差的缺点,社科部教师所取宽严相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书本基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时,把当节内容和该星期所发生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或者是把当章内容和微信中的一些所谓基本常识相结合,在分析中批判,让学生自由发言,寻找问题,以提升其辨问和审思的能力。同时,在阅读精典著作时,不局限于原有的解读,让学生可以广泛的搜集资料,就其中一点谈谈其看法,增强其理论的认同感。事不做不知其易,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做光说瞎指挥,针对这样的缺点,教师不妨可以多让其做,做一些假设和课本联系起来的假设,把知识和信息和理念相串联起来,以帮助学生助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文化熏陶:发挥校训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学生的具体目标。“勤俭诚信、立已树人”是嘉应学院的校训,八个大字树立在学校的正门口。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一个人如果不诚信,是谈不上有什么道德上的优秀品质的。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修身,强调学生要时常的省察。为人处事严谨,时刻检察自己的言语,强调慎行,这恰恰体现了立己树人,要求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远之。”严谨的思行,绝不纵容自己的欲望,决不轻易宽恕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立己树人。人的欲望使人堕落,骄奢淫逸这种惰性的思想是要时刻提防的,因此学校提出勤俭,俭以修身立德。“勤俭诚信、立已树人”的校训进言之,需要我们“吾日三省吾身”,常思己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校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灵魂。学生仅是校训的受众也是校训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在其学生的素质上。校训是学校创立之初,为勉励学生习得优秀的学风而创立的一种具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了学校的传统、办学特点和精神面貌、培养目标等具体的内涵。校训在高校的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长时间来,校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时,把校训和校园的实际以及基本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校训的德育功能,让学生理解校训的内涵和精髓,懂得学校的精神之所在。使学生认同校训,践行校训,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而达到学校育人的目的。在毕业后,学生仍能在心底认同校训,把校训升华为一种自身的修养贯穿终身。
(三)实践养成:由课堂到生活的实践教学
“价值判断是一种主体性的认识。即主体对客体能否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做出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具有极强的主观性。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认知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却不及以往的学生。习惯于在网络世界中生存,但在现实生活对面对复杂问题而又无力应对。视野开阔,但信息多元化,造成其价值判断模糊,判断标准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其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也往往受信息网络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自身的完整的价值体系并没有形成,如有效的引导,必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进步的价值观。
今年上半年,社科部组织学生进行“感受红色文化,传承苏区精神”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学生革命知识,参观叶剑英纪念园、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和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大埔县三河坝革命纪念馆、中山纪念堂、大埔县博物馆红色革命根据地。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直接的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国家,坚定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了正规的组织的实践教学外,学校还开始了各种各样的互助社、志愿服务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仪教学活动等。稳定的教育理念,知行一体的培养模式,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创新的价值观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选择和鉴别价值观的能力,达到统一认识,使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进行实现幸福自由。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勤俭诚信、立已树人”的校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基本理论“历史的分析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等主要理论,三者有效的结合,真正有效培育我校学生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达成我校的育人目标,培养出符合《纲要》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校教改课题:JYJG20150314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美]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美]小威廉姆·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美]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7][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8][英]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9][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