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如磐石的“白台山英雄团”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四纵队十二师三十六团在锦州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坚守白台山阵地六昼夜,获纵队授予“白台山英雄团”光荣称号。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100面荣誉战旗方阵中,“白台山英雄团”的光荣战旗赫然在列。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人民解放军战史上将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与黑山阻击战和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一集团军军史记载:第三十六团作风勇猛顽强,攻防兼备,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主力团。该团前身部队是以胶东东海地方武装一部即东海独立第三团一部为基础,在庄河扩充兵员后,加上北海独立第一团第二营,先后扩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纵队五旅十六团、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二旅三十六团;1947年7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二师三十六团;1948年,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四纵队十二师三十六团。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率东北解放军发起进攻,连克辽宁兴城、绥中、义县。10月初,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对锦州国民党守军形成合围之势。蒋介石急调华北“剿总”的第六十二军3个师、第九十二军1个师、独立第九十五师,抽调山东的第三十九军2个师从烟台海运葫芦岛,会同驻在锦西、葫芦岛的第五十四军3个师、暂编第六十二师,共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从锦西方向驰援锦州,由侯镜如指挥;由廖耀湘统领的西进兵团10万多人,从彰武、新立屯一线驰援锦州,企图从东西两侧对进,夹击我军于锦州城下。
  为了坚决阻击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援锦行动,根据东北人民解放军命令,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和热河独立第四师、六师和炮兵旅,由第二兵团司令程子华统一指挥,迅速向塔山地区集结,组织坚守防御。
  进入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人民解放军,早已告别小米加步枪的年代,拥有的炮兵火力已与国民党军旗鼓相当。仅塔山前线,就配备山炮、野炮、榴弹炮、高射炮,还有东北野战军增拨的重型榴弹炮、野战加农炮等,总计有100多门。
  塔山又称塔山堡,是位于锦西与锦州之间一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北距锦州30千米,南距锦西4千米,东南离葫芦岛5千米。塔山周围是平缓的起伏坡地,山与海之间最狭窄的一段宽度仅12千米,东临渤海湾打渔山岛,西靠虹螺岘山,中间偏西是海拔200米的制高点白台山。北宁铁路从村子的东侧穿过,山海关至沈阳的公路与北宁铁路并行。村南有片干涸的河滩,架有一座铁路桥。村西通向高桥是一片宽约8000多米的开阔地,散布着一些小丘陵;打渔山岛涨潮的时候是岛,退潮的时候是和海岸连成一片的滩涂。
  塔山不是山,却是我防御阵地的一道“门闩”,虽是个无险可守的村庄,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坚守。守住这道“门闩”,就能死死堵住国民党军东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确保东北野战军主力一举打赢至关重要的锦州攻坚战。
  10月7日下午,第四纵队赶到塔山村后立即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团以上干部参加,大家经过充分讨论,判断出敌人的主攻方向和军事目的。会议上制定了我军的防御要点,以精兵坚守,组织严密火网;保持强大的预备队,用反复冲击打垮敌人的作战方针。兵力部署上,第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决定以第十二师外加第十一师三十二团为第一梯队,布防于塔山一带核心阵地;以第十师、第十一师(缺第三十二团)为第二梯队,按纵深梯次隐蔽配置在一线部队侧后,保持强大的后备防御。第十二师位于老官堡、徐家屯以南,李家窝棚以北,红旗营子以南,塔山以东,上坎子以西一线。第三十四团守备以塔山堡为重点的东面至打渔山阵地;第三十六团毗邻第三十四团,第三十六团守备塔山以西白台山阵地;第三十五团毗邻第三十六团,守备李家窝棚、261高地及前沿阵地;师指挥所设于张家屯以东高地。配属的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團毗邻第三十五团,守备靠山屯以北223高地及前沿阵地。第三十六团守备塔山以西白台山阵地和第三十四团守备的以塔山堡为重点的前沿阵地,是几个战术要点的重中之重。
  第四纵队炮兵阵地组成为“三线两群”,以团直属火炮为第一线,师直属火炮为第二线,纵队炮团为第三线;第三线炮兵又分为东西两群。一、二、三线火炮分别打击塔山阻击阵地前50至100米、500米和1000米开外目标,构成严密火力网。纵队炮兵主阵地设在纵队前方指挥所的高地以南、潘家屯以东的小高地上,是炮火发挥射界优势的绝好阵地。
  死守阵地,寸土不失
  第四纵队迅速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和紧张的战前准备,提出“寸土不让”“寸土必争”等战斗口号,号召战士们当杀敌模范,做守备英雄。在纵队师以上干部会议上,第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带着破釜沉舟的语气说:“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也要守住塔山!”纵队政委莫文骅坚定地说:“纵队党委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以鲜血和生命,寸土必争,死守到底,一步不退!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打到最后一口气,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8日晚,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冒细雨勘察塔山一线重要地形。对于第三十六团坚守的白台山7号阵地等,程子华指示第十二师师长江燮元:“白台山是制高点,前沿必须保持足够兵力,要与塔山堡相互呼应,有力支援。”
  9日上午,各师团举行庄严的阵地宣誓。第十二师师长江燮元、政委潘寿才当着指战员的面,站在自己的指挥位置上表示:“我将像钉子一样钉在这里,绝不后退一步!”第三十六团团长江海、政委王淳在阵地上带着营连干部宣誓:“誓与战士同生死共患难,死守阵地,寸土不失!”潘寿才还到第三十六团检查阵地加固情况,与团长江海、政委王淳一起扛沙包加固重机枪阵地。
  我军以8个师阻援,而国民党军是以11个师进攻,其战斗激烈的程度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10日凌晨4时,吴克华司令员、莫文骅政委,胡奇才副司令员、李福泽参谋长等纵队首长,从位于九户屯以南、王善屯以北高地的第四纵队指挥所,赶到位于排路沟村西北高地半山坡的纵队前方指挥所。这个指挥所利用日伪时期遗留下的一个旧碉堡简单改造而成,里面低矮、阴暗、潮湿,架有4部指挥电话。碉堡外架设一架炮队镜,和碉堡顶棚上一样,铺一层高粱秆作隐蔽。炮队镜可以把东自打渔山岛、西至虹螺蚬山脚下的白台山阵地全线一览无遗,连葫芦岛外敌舰上的舰名都清晰可见。拂晓时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以3个师的兵力,在海、空军火力掩护下,向塔山实施连续猛攻:先是进行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对我军塔山一线阵地的前沿掩体、碉堡、交通壕、堑壕破坏较大。与此同时,我军的炮兵也以密集火力猛烈还击,炮弹飞向国民党军塔山第二梯队的集结地域。纵队前方指挥所的4部电话铃声不断,参谋们背对背,把头倚在墙角下大声叫喊:“我是01,我是01,听不清楚,声音大点。”“好的,我把最新敌情报给03。”瞬息万变的战况报告和命令指示,源源不断上传下达,吴克华和莫文骅就坐在湿漉漉的高粱秆上,展开几张地图,守着4部电话,指挥5万大军作战。
  敌第一五一师第四五三团1个营,向四纵第三十六团警卫连第二排守卫的刘家屯北侧18.1高地发起进攻。第一次攻击以1个排试探,被我军用手榴弹打退。18.1高地又称白台山7号阵地,由于时间仓促,交通壕还没有挖通,有些掩体不够深。天亮后,敌兵力增加至1个连,发起第二、第三次攻击,被我第二排副排长姜万昌指挥战士以阵前侧翼反冲击打退。中午时分,敌人在猛烈炮火和4架飞机的掩护下发起第四次攻击,吴克华命令集中火力轰击敌人后梯队集结地域,让敌人的冲锋联结不起来。敌人采取顽固冲锋,但还是被我军阵前英勇的反击给压下去。敌人的第五次冲锋依然很疯狂,虽然大半天下来造成我军第二排的不小牺牲,但还是被打退。
  下午,敌人一阵猛烈炮击,将白台山纵深第三道防线120高地至第二道防线之间炸成一片焦土,电话线被反复炸断,第四纵队派出的接线员接连牺牲。这时,敌人又发起第六次冲锋。守卫18.1高地的二排干部全部阵亡,阵地只剩下9名战士,1名被埋在土里,另外8名全被炮火震昏,不省人事。危急时刻,通信兵王英冲出战壕,躲避炮火,沿途查线,八断八接,最后手臂负伤,鲜血直流。通往第二道防线高地的电话线断头找到后,却因手伤无法连接,王振英强忍剧痛,把两端线头扯到嘴里用牙关咬住,让电流通过身体,保证了反击命令传达到隐蔽在第二道防线的预备队第一排。这时,敌人已经靠近18.1高地战壕,就在西面100米开外侧翼阵地上据守的一排排长肖殿盛接到命令后,立即让三班副班长朱贵率战士迅速反击,支援二排。三班一顿手榴弹打过去,接近战壕的20多名敌军狼狈后窜。三班接管7号阵地后,迎战敌一個整排。几个回合下来,三班只剩朱贵一个人。待敌人冲到前面时,朱贵投出最后的手榴弹,大声喊道:“一、二、三班都隐蔽好,不要打枪,等敌人上来抓活的!”敌人一听,吓得掉头往回跑。朱贵趁机唤醒二排被炮火震昏的8名战友,“快醒醒,快醒醒,敌人要冲上来了!”一听说敌人要冲上来,战士们迅速跃起身。朱贵又与另两名醒来的战友一起挖出被土埋得不能动的冯日江,并同侧翼阵地冲上来的一排一班班长孙安庆,共同继续战斗。
  第一天,第四纵队共打退敌人9次进攻,毙、伤、俘敌1200多人,成功夺回丢失的阵地,但自身也伤亡400多人。
  成功阻敌,勇获殊荣
  11日拂晓,敌军第五十四军和第六十二军在海军和空军的火力支援下,继续以4个师的兵力,采取中央突破的战法,两翼策应配合,向核心阵地塔山堡发动猛攻。塔山堡顿时淹没在一片硝烟火海中。村中公路旁一棵大柳树被炸得折枝断条,杆黑叶焦。我军第四纵队的炮群仍然采取前后梯队轰击的战术,打击敌人。
  敌第六十二军一五一师四五三团夺取白台山207高地,我军立即进行快速反击,第三十六团旋即在炮兵火力支援下,经过半个小时激战,重新夺回高地。稍后敌第四五一团正、副团长均被击毙在阵地前。我军第三十六团一营一连五班长徐忠智,在全班伤亡、敌人突入阵地之后,一个人顽强抗击,机枪打坏了,就与冲上来的敌人死打硬拼,终因寡不敌众,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后来,第三十六团第二梯队英勇反击,又把失去的阵地夺回来。战至傍晚,国民党军已经付出伤亡1300人的重大代价,还是不能进塔山一步。
  12日凌晨,第四纵队决定缩短第十二师防守正面,白天,我军利用休战机会加固工事,把堑壕加长、加深,交通壕基本上连接起来,增修防坦克壕,在前沿埋设地雷与各种铁丝网。前两天,守卫部队的伤亡太大,纵队将主力团第十师二十八团调到塔山以东阵地。在塔山堡阵地约1000米宽的正面配置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数十门各种身管炮和团属迫击炮,准备以密集的火力迎接疯狂的敌人;还修了许多防炮洞和储备弹药的小洞,挖了不少真的和假的明堡,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给我军歼敌创造战机。
  12日中午,敌军援兵独立第九十五师等部到达,此时国民党军的总兵力达11个师。由于敌第五十四军在前两天的攻击中损失太大,国民党军调整兵力部署,以独立第九十五师担任对塔山村的主攻,以第五十四军八师代替暂编第六十二师进攻塔山铁路桥头堡,第六十二军仍攻击白台山,以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和暂编第六十二师作为预备队。
  13日,是敌人攻击的第4天,也是塔山战斗中战况最激烈的一天。拂晓4时30分,敌军的炮兵就开始向白台山、塔山的阵地猛烈轰击,我军防线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天亮以后,敌独立第九十五师、第五十四军八师、第六十二军一五一师、第一五七师在数十门重炮、舰炮和飞机炮火掩护下,采用全体出击的战术,潮水般向第四纵队发起全线攻击,炮击刚停,敌人就展开大兵力进攻,接连3次进攻都被我第四纵队打了回去。
  这时,敌独立第九十五师以50万银圆奖赏为诱惑,组织多批敢死队。敢死队赤身裸体、身背大刀,手端冲锋枪,连续高呼:“杀呀!没有九十五师攻不下的阵地!”一个冲锋队上来,再一个冲锋队上来,全是冲锋枪和机关枪。屡次冲锋被压下去后,敌冲不动了,就把尸体垒成活动工事,钉在那儿,硬是不退。
  战斗进入白热化,打得最激烈时,第四纵队的政治动员起到很好的作用,从上向下逐级传话,大家倍受鼓舞,干劲倍增,拼命杀敌,决不退缩。
  敌我双方上千人在这块1万多平方米的平地上展开惨烈的白刃战,我军将士越杀越勇,刺刀扎弯了用枪托打,枪托打碎了搬石头砸。阵地上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补进,到处杀得天昏地暗,血肉横飞。阵地前尸体堆积,伤兵遍地。
  13日下午,第四纵队三十六团二连分头迅猛插到常家沟东面的刘家屯,突袭正在集结准备攻打7号阵地的敌人,打垮敌人一个团,捣毁敌军一个团级指挥所。此意外打击,将敌第六十二军两个师指挥系统完全打乱。战士们一路猛冲猛打,勇抓俘虏。第十班战士毛金奎冲进刘家屯后,在街上遇上一名敌逃官,枪指断喝:“不许动!解放军优待俘虏。”敌军官吓呆,慌忙将手中报话机交出。毛金奎肩背报话机继续勇猛前冲,在屯东头一个大院里,继续喊话,利用政治攻心,只身一人抓获45名俘虏,荣立大功。
  敌第六十二军一五七师四六九团向三十六团7号阵地连续猛攻,第三十六团五连英勇阻击,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全連最后只剩下连长焦连九1人。他的耳朵被炮火震聋,眼鼻流血不止,但一直坚守阵地,令敌人未能前进一步。后来,友邻第三十一师九十三团一连在付出较大牺牲后,从侧翼反击过来,巩固了五连阵地。
  上级准备用三十一团换下三十六团,三十六团团长江海、政委王淳坚决不同意,便派三十一团一营加强阵地防守力量。
  14日天还没亮,锦州外围阵地已被我军扫清,慌忙之中的蒋介石连夜电令塔山东进兵团,命令他们于拂晓攻下塔山,黄昏到达锦州。不久,敌军炮兵猛轰塔山,海上的舰炮也开始助力。早上6时30分,激战开始。国民党飞机飞临塔山上空,步兵开始行动。敌军各路悍军连续攻击5个小时,都没有任何进展。白台山方向,国民党军一五七师对阵地发起集团式冲锋,但一次次的冲锋最终被我军第三十六团挡在白台山之下。
  14日晚,几天前从烟台火急启运,却因风浪太大进不了葫芦岛港的敌三十九军以及战车部队,终于海运抵达葫芦岛,但为时已晚。
  15日,锦州解放,敌东进兵团仍在塔山地区未能前进一步。历时6天6夜的塔山阻击战终于取得胜利,保障了我军主力锦州攻坚战的胜利。
  塔山阻击战,是一场在狭小局部战场上的勇猛血拼,为了达到作战目的,双方都不惜代价。其意义远远超出塔山之战这个局部战场的胜负,不但关乎辽沈战役的进展乃至结局,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自此以后解放战争的进程。国民党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海陆空三军却未能有效地协同作战,最终失败。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为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攻克锦州赢得宝贵时间,坚守白台山的第四纵队十二师三十六团,战后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称号。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翻开珍藏的集邮册,品赏一枚枚建党系列邮票,小小邮票,方寸之中铭刻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传承了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锤镰精神。  红船精神。1921年7月,正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船上完成了大会全部议程。1991年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纪念邮票的第1枚;2007年
期刊
《中国消防通史》“历代消防大事记”有这样一段记载:“1940年6月30日,附设于广西柳江县第四十兵工厂岩洞内的军政部军械分库火药库因电源短路,起火引爆10余吨炸药,当场炸毙上校专员叶博融以下官兵15人,炸伤96人。1943年4月13日,第四战区军法执行总监部判决库长杨仲勋死刑,在柳州执行枪决。”  这一段“大事记”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呢?  叶博融意外殉难  柳州市鱼峰区政协1990年刊印的《
期刊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都留下酒的影子。作为一种饮食文化,酒已渗透到人们餐饮、庆祝、祭祀、交友等日常生活中。即使在硝烟弥漫、炮火隆隆的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设中,酿酒业也从未中断过,特殊背景和复杂环境,让酿酒业呈现出一段与以往历朝历代所不同的发展历程。  抗战全面爆发:酿酒业迅速衰落  民国时期,各地均建有大大小小的酿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突破日伪军层层封锁,在鲁南、华中地区有一条重要的中共秘密地下交通线,是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至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必由之路,肩负着运送物资、传递情报、护送干部等重大使命,微山湖区是这条交通线上的必经之处。  此條交通线起点有两处:一为鲁南抱犊崮抗日根据地;一为华中新四军活动的邳睢铜根据地。之后两条线路在鲁南铁道游击队主要活动区——津浦铁路东侧交汇,再从沙沟附近跨越津浦铁路,到达
期刊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今潮州市湘桥区)。饶家几代皆为潮州首富,其父饶锷不仅是工商金融界名流,也是知名的考据学家,家学渊源极为深厚,期望儿子将来能效法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所以为他取名“宗颐”。果然,饶宗颐不负众望,自幼年起就广学诸家,博采众长,经史子集、佛典道书、诗词歌赋、金石书画无所不读,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基础。成年之后,他更是孜孜不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业精六学,才备九
期刊
毛泽东自小上私塾,饱读四书五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中华传统文化谙熟贯通。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中华传统,一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身处世,忧国报国,待亲待师,兄弟相处,亲戚往来,交友待友,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对国家:忠诚  忧国忧民,心怀天下,自古以来就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头条准则,也是我国历代士大夫和进步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和民族担当。毛泽东在少年时期就具有济世救民的强烈愿望,在读了多
期刊
旧中国民不聊生,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乱把人民推入苦难的深渊,1920年10月,一所专门培养孤贫儿童的学校——香山慈幼院诞生。这是北京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以治学严谨、师资队伍精干、学生成绩优良、教育制度完善而闻名海内外。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又是一所普通的学校,更是一所新式教育的成功范例学校。它有婴儿、幼儿、小学、中学教育,有资助孤贫子弟接受大学教育的大学部,还有职
期刊
殷夫(1910—1931),原名徐白,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擅写新诗,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发起者中极少数同时懂得德语、英语和俄语的盟员。1930年3月2日,在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窦乐安路(今多伦路)中华艺术大学内召开。左联成立,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正式领导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走向,产生无可替代的巨大影响。 
期刊
1938年6月,侵华日军集结重兵疯狂进攻武汉。为保障抗战后方所需,不少民族工业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纷纷向西北、西南转移。著名的荣氏企业在武汉的工厂——申新四厂也在此时迁往陕西宝鸡,为避免日机轰炸,纱厂在长乐塬山脚下挖出24孔窑洞,建成窑洞工厂。窑洞工厂虽多次遭遇日军空袭,但都顽强地承受住了大规模的轰炸,书写了一部轰轰烈烈的实业救国壮丽史诗。  救亡图存的艰难内迁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
期刊
能称为“父”的,一定和诸多第一联系在一起。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秘书工作的第一人,这是公认的史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一大”)在上海(后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召开。会上确定毛泽东和另一人为大会秘书。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议案,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按照组织法成立了中央执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