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班级内出现了空前的“热闹”、有“生气”,全员都动起来了,这与原来的课堂大不相同。原来的课堂是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纸空谈,只有在公开课中,才临时给他们安排个小组,平时没有训练,小组合作体现的也不明显,课堂主要还是个别优秀学生的舞台。要想让小组学习高效,根据我这几年的实践教学,有以下的几点收获:
1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尤为重要,由传统的“授业解惑”到“组织者”、“引领者”的转变,由“权威”向“平等中的首席”的转变。而这样的转变使教师的地位由原来的主体变为现在的主导。能从内心深处从幕前走到幕后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的教者。
2 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
成绩好的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给别人讲会了,别人就会超过我,所以,学习好的学生不喜欢,也不愿意给别人讲。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有两个,只要小组合作需讲解时,他们总是推托说不明白,久而久之,小组其他成员对他们很有意见,也就不再问他们了,但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其他愿意给别人讲解的同学却受益匪浅,成绩提高非常显著,且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大大提高。直到初四,也就是经过一年的实践,这些同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由不愿给别人讲解,到追着给别人讲解。
3 小组合理分配
小组异质的分配原则是最佳的,这样能让各组均衡,利于竞争和评价。同时,对于薄弱的学生帮助很大,同时,在教会别人的时候,自己也能不断地积累易错的知识点,起到了警醒的作用。
组长的组织能力要强,要有责任心。这也是小组高效学习中尤为重要的。因为他起到调节、组织的作用,要让组员间相互信任,并能取得良好的沟通。
小组分工要明确。这样才能让小组高效学习达到最大化。如: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等。
4 小组评价要及时、公正
及时评价小组的学习情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一些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在上届毕业班的学生中,有这样的一位同学,他基础较差,学习意识不强,父母还要离婚,导致孩子更没有想法学习,但是,他有一颗上进的心,每次组长给他讲完题后,有时他并不能完全明白或理解,我就提问他,同学们对他很包容,并鼓励他,即使他答得不很完整,语言不很准确,但每次同学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渐渐地,他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到毕业前夕,已由原来的20分左右,上升到42分(70分满分),这不得不归功于小组间的合作及评价。小组评价中,还有一种很有效的促进组内互学的好方法,就是组内自评,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中,让学生夸夸我们组内的好组长、好组员,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组集体更好。
5 设置高质量的问题
要想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还要在课前设置出高质量的问题。下面我就以《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这节课的部分内容为例,来阐述我们是如何设置高质量问题的: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关于探究“中和反应”有这样的一个实验“①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②取3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在确定学习目标“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后,我最初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滴加酚酞溶液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②慢慢滴加稀盐酸后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由此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③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原教材的讨论题)
后来,在课堂上时,有个学生问“为什么要滴加酚酞溶液?不滴加酚酞溶液不行吗?”学生的问题启发了我的想法,后来,我就在教材中实验的基础上,追加了一个“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通过这两个实验的对比:“教材中的实验为什么要滴加酚酞溶液?”通过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不断地激发着我的问题导学的深化。
后来,在我们同组内进行集备时,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再追加:“只能用酚酞溶液吗?若用紫色石蕊溶液不行吗?为什么?”这样不仅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会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中和反应:①滴加酚酞溶液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②慢慢滴加稀盐酸后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由此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③实验时胶头滴管为什么要慢慢滴入稀盐酸?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④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原教材的讨论题)⑤如何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何时恰好完全反应?
拓展性问题:“活动与探究”(二):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通过这两个实验的对比:“教材中的实验为什么要滴加酚酞溶液?”“活动与探究”(三):在教材中“活动与探究”中只能用酚酞溶液吗?若用紫色石蕊溶液不行吗?为什么?
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同时做这么多的实验,可能会对教材中探究实验的目的有干扰,所以,应该把这个问题放在这个实验后面的拓展问题中。因为首先要让学生对教材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探究活动的现象和结论都有比较清晰地认识,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就是这样,首先通过我的集备,再次通过课堂中新的生成,最后,我们由集备+课堂中新的生成又进一步进行完善问题导学。要想课堂中有高效的合作,课前设置高质量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要想合作高效,就必须设置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问题。既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又要有高效合作的高质量的问题,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课堂效果!
经过了几年的实践摸索,还只是处在化学课堂中如何让小组高效学习的初步探索中,我将不断地探索下去,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1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尤为重要,由传统的“授业解惑”到“组织者”、“引领者”的转变,由“权威”向“平等中的首席”的转变。而这样的转变使教师的地位由原来的主体变为现在的主导。能从内心深处从幕前走到幕后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的教者。
2 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
成绩好的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给别人讲会了,别人就会超过我,所以,学习好的学生不喜欢,也不愿意给别人讲。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有两个,只要小组合作需讲解时,他们总是推托说不明白,久而久之,小组其他成员对他们很有意见,也就不再问他们了,但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其他愿意给别人讲解的同学却受益匪浅,成绩提高非常显著,且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大大提高。直到初四,也就是经过一年的实践,这些同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由不愿给别人讲解,到追着给别人讲解。
3 小组合理分配
小组异质的分配原则是最佳的,这样能让各组均衡,利于竞争和评价。同时,对于薄弱的学生帮助很大,同时,在教会别人的时候,自己也能不断地积累易错的知识点,起到了警醒的作用。
组长的组织能力要强,要有责任心。这也是小组高效学习中尤为重要的。因为他起到调节、组织的作用,要让组员间相互信任,并能取得良好的沟通。
小组分工要明确。这样才能让小组高效学习达到最大化。如: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等。
4 小组评价要及时、公正
及时评价小组的学习情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一些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在上届毕业班的学生中,有这样的一位同学,他基础较差,学习意识不强,父母还要离婚,导致孩子更没有想法学习,但是,他有一颗上进的心,每次组长给他讲完题后,有时他并不能完全明白或理解,我就提问他,同学们对他很包容,并鼓励他,即使他答得不很完整,语言不很准确,但每次同学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渐渐地,他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到毕业前夕,已由原来的20分左右,上升到42分(70分满分),这不得不归功于小组间的合作及评价。小组评价中,还有一种很有效的促进组内互学的好方法,就是组内自评,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中,让学生夸夸我们组内的好组长、好组员,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组集体更好。
5 设置高质量的问题
要想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还要在课前设置出高质量的问题。下面我就以《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这节课的部分内容为例,来阐述我们是如何设置高质量问题的: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关于探究“中和反应”有这样的一个实验“①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②取3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在确定学习目标“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后,我最初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滴加酚酞溶液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②慢慢滴加稀盐酸后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由此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③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原教材的讨论题)
后来,在课堂上时,有个学生问“为什么要滴加酚酞溶液?不滴加酚酞溶液不行吗?”学生的问题启发了我的想法,后来,我就在教材中实验的基础上,追加了一个“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通过这两个实验的对比:“教材中的实验为什么要滴加酚酞溶液?”通过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不断地激发着我的问题导学的深化。
后来,在我们同组内进行集备时,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再追加:“只能用酚酞溶液吗?若用紫色石蕊溶液不行吗?为什么?”这样不仅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会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中和反应:①滴加酚酞溶液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②慢慢滴加稀盐酸后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由此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③实验时胶头滴管为什么要慢慢滴入稀盐酸?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④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原教材的讨论题)⑤如何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何时恰好完全反应?
拓展性问题:“活动与探究”(二):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通过这两个实验的对比:“教材中的实验为什么要滴加酚酞溶液?”“活动与探究”(三):在教材中“活动与探究”中只能用酚酞溶液吗?若用紫色石蕊溶液不行吗?为什么?
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同时做这么多的实验,可能会对教材中探究实验的目的有干扰,所以,应该把这个问题放在这个实验后面的拓展问题中。因为首先要让学生对教材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探究活动的现象和结论都有比较清晰地认识,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就是这样,首先通过我的集备,再次通过课堂中新的生成,最后,我们由集备+课堂中新的生成又进一步进行完善问题导学。要想课堂中有高效的合作,课前设置高质量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要想合作高效,就必须设置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问题。既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又要有高效合作的高质量的问题,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课堂效果!
经过了几年的实践摸索,还只是处在化学课堂中如何让小组高效学习的初步探索中,我将不断地探索下去,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