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考场作文“蒙冤”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e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评阅速度较快,考生所写作文,如果内容相对朦胧晦涩,很可能被阅卷老师误判而得低分。如此一来,同学们就吃大亏了。那么,如何防止考场作文“蒙冤”呢?点题,是必要手段。
  一、点题位置
  一般情况下,在以下几个位置点明文章主旨。
  1.标题(命题作文除外)
  古语云:题目者,目也;目者,眼也。好的标题可以反映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标题中就切入话题,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先入为主,抓住主旨,在阅卷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受到牵引,将文章扣到话题上来,而对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来讲,标题最好拟成观点型的,直接表明文章主旨。如:《告别享受自食其力》(河南一考生)、《啥年代,咱都得练功》(河北一考生)、《何妨让思维转个弯》(福建一考生)、《点燃幻想之灯》(湖北一考生)、《慧眼辩证看人生》(山东一考生)。
  2.开头
  如果开篇就能开门见山地点明文章主旨,就为全文定下基调,使阅卷者一下就抓住意脉,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贵州一考生所写作文《深阅读,魅力永存》的开头:“深阅读是一种品位,可以咀嚼出华文辞章中的锦绣;深阅读是一种思考,可以推敲出经书典籍中的哲思;深阅读是一种探求,可以挖掘出鸿篇巨制中的内涵。与之相反,浅阅读中充斥了太多的浮华与玩笑,它带给人们的仅仅是短暂的娱乐与满足。相比之下,底蕴厚重的深阅读更值得推崇,更具有魅力。”再如:山东一考生所写《慧眼辩证看人生》的开头:“雨果曾言:‘在纯粹的光明中与在纯粹的黑暗中同样都是看不见东西的。’正因为有了光明与阴影的交织,人生才有了变化,有了魅力与美。光明或是黑暗,坎坷或是坦途,都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长所必经的道路。而只有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沿途的风景。”
  3.主体
  在主体部分点题是指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关键词或关键语句,以点明文章主旨,特别是记叙类和散文类等体裁的文章,更需要处处点题,但不要过多,多则乱,应恰到好处,当点则点。如:重庆一考生所写《难题》一文,文章主体部分以分论点的形式反复点明文章主旨。“是的,找回青年的激情已经成为难题。”(第一个分论点)“是的,找回青年的霸气已经成为难题。”(第二个分论点)“是的,找回青年的壮志已经成为难题。”(第三个分论点)再如:江西一考生所写《找回童年》的主体部分,也是用分论点的形式点题的——“找回童年,找回童年的单纯与善良。”“找回童年,找回童年的好奇心。”“找回童年,找回童年的执著和专一。”
  4.结尾
  有不少同学,到了最后该点题的时候,反而故弄玄虚,写一些华而不实的句子,以为要朦胧一些才显示出自己的水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古语云:卒章显志!可见,在充分叙述、说明或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一语破的,不失时机地点题,既能让阅卷老师充分地、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同时在结构上收束全文。如:北京一考生所写《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结尾:“一切的一切,从仰望星空开始,由脚踏实地实现。插上梦的翅膀,还要努力地一下一下地扇动,才能最终飞抵梦的彼岸。”再如:湖南一考生所写《早》的结尾:“用‘早’激励人生,用‘早’装点梦想,去闻鸡起舞,去扬剑试锋,终会迎来春暖花开的灿烂,终会领略大江奔流的胜景奇观。”
  还有种情况,考试的时候,有些同学经常是作文写到中间或者结尾时,忽然发现离题了。此时在结尾处补加一些与话题或主题有关的语句往往能起到挽救败局的作用。
  二、点题方法
  如果同学们能掌握如下几种点明题旨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阅卷老师误判的可能。
  1.拟写观点型标题(命题作文除外)
  文章标题类型较多,如词语并列型,引用、化用诗句型,妙用修辞型等,但对于考场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来讲,观点型标题是最实用的,即标题表明观点,揭示文章的主旨。一般应使用肯定句式,可借助对比、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如前面所举河南一考生的拟题《告别享受自食其力》,对比鲜明,揭示文章主旨;再如甘肃一考生的拟题《深浅结合,相得益彰》,辩证思维,主旨明确。
  2.运用修辞设计揭示文章主旨的开头
  文章开篇,不绕弯子,开门见山揭示文章主旨,可以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如甘肃一考生所写《深浅结合,相得益彰》的开头:“浅阅读,即一种当下流行的网上快速读书方式。由此我想到一个词‘深阅读’,即传统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种充满古色古香韵味的读书方式。我认为只有将这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我们才能成为新的读书e族。”该考生运用对比手法,将“浅阅读”与“深阅读”进行比较,而后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点明题旨可谓直接快捷。
  3.运用并列结构设计揭示文章主旨的分论点为使文章主旨突出,同学们可以在文章的主体部分设计几个(一般三个为好)分论点。如重庆一考生所写《难题》一文的主体部分提出了四个并列的分论点:“抉择之难在于不愿舍弃”、“抉择之难在于不愿低头”、“抉择之难在于现实的残酷”、“抉择之难在于理想的不够坚定”。这四个分论点很好地揭示了文章主旨“难题”。
  4.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设计揭示文章主旨的精美结尾
  考场作文开篇讲究点题,结尾要注意扣题。同学们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设计精美结尾,以求达到“豹尾”之效。如重庆一考生所写《难题》一文的结尾:“人生的路很长,但最重要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在人的青年时代。同样,难题纷纭,真正的难题往往是关系到人生意义,往往是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的。没有平静如镜的海洋,更没有波澜不惊的人生。当人生的风雨降临,撑一把伞,且听风吟,且听雨涌,何尝不是对待难题的好方法?”该考生引用作家峻青的名言,而后生发议论,点明题旨,可谓扣题紧密。
  总之,考场作文要紧扣命题,中心明确,善于点题,这样才能追求瞬间的闪亮而博得阅卷老师的赏识,取得理想的分数。
  
其他文献
【魅力评荐】指导老师谭新阳:作者从梧桐、白桦树的落叶写起,营造一种凄清苍凉的氛围与意境,以此反衬出母亲、师者暖暖的爱意。同时观察仔细,感悟颇深,从树对叶的爱,巧妙地写到母亲对子女、老师对学生的爱,原本秋的凉意在作者炽热的笔下有了诸多暖意。文章语言生动,如“树下零落的生命却仍流露着悲凉,它依旧紧紧拽着,纵使枝头的生命仍在秋日里踏着死亡的节奏”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树”爱的力量。全文先叙述描
期刊
【魅力评荐】指导老师周红:“让我们在莲上品诗”是个很有意境的文题,首先就吸人眼球。文章从随手捧起一本书品读起笔,用对比手法引出林清玄深入生活后对莲花产生的特殊感悟,从而悟出“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非为智者”的有益启示,进而付诸行动,读好生活这本“无字之大书”。很有见的,耐人咀嚼。    这个暑假,一时清闲,随手捧起一本作文书阅读。上面的文章大都文辞华丽,优美可人。也许正因如此,读着读着,就开始有
期刊
文竹苑主人言:广西桂平西山的洗石庵有个“烟月池”,据说西山之石要经过“瀑、雨、露、烟、月、潭”的长久濯洗,才能玲珑剔透,返璞归真。期望苑中的这群少年,在文学灵泉的浸濯中成为南方汲取天地精华的奇石,与吸纳了八桂山川灵气的翠竹,成为中国文坛一道奇崛的风景。    夜半几点摧花雨,江梅些子破,草际鸣蛩,扰她新梦觉。微寒霜结眉梢重,润草新泥湿衣透,凝眸处,芳草无边,数不清光年的脉络。只待清露晨流,倚看烟敛
期刊
【魅力评荐】作者的描写手法很独特,将时光比拟成兔子先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虚实相生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像看电影似的去读文章,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梦境中的时光兔子蹦着跳着,爱丽丝便在现实的人生中长大了,而自己也只能捉着回忆的温度,继续自己的人生旅途,这样的表达方式既独具匠心,又显得深刻,让人回味悠长。    我看见你不断跳跃,跳到那个有方块士兵和黑桃士兵的王国,高大的杯子和碗,戴着
期刊
清风斋主人言:我的书斋里面主要培养两种人,一种是作家型的,这些人主要是靠天赋与领悟,小小的年纪就有大胸怀与高雅境界;一种是考场作文优秀者,因为人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社会认可就能突飞猛进,而得到社会认可就是在考场中取胜,对于语文来说,写好文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心积其德义。然则根之不固,而木之不长;源之不浚,而流
期刊
周恬恬:1994年生于水墨江南,一场大雪初霁后,便从此幸运地拥有了冬阳般的性格,感染着周遭的人。现就读于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任天鸡文学社社长。喜欢散文,一直追求林清玄那种无关风月的心境,一直细细地用文字一笔一笔描摹着生活。曾收获第七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征文大赛三等奖等奖项。作品小巷梧桐》《流响出疏桐咏蝉》《红瓤尖籽儿》等常见诸于《儿童文学》《城乡导报》等各大报刊。    日子如戏法,荒谬,绝伦。   
期刊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题”的解释是:题,额也。至于“目”,当然就是眼睛了。故而,可以这样说,标题即是文章的眼睛。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标题的重要性。  从文章的结构看,标题是文章为首的一个构件。如果这一构件质量不高——标题太一般化,这篇文章的整体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是考试作文,不负责任的阅卷老师——只看标题和开头结尾者——会给这篇文章打低分。  标题的结构  1.单一的标题和复合的标题  通常
期刊
第430天  医生说文森特可以出去作画。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圣雷米医院里的植物很漂亮,尤其是里面的鸢尾花,一大片连在一起,像极了由叶子和花编织成的艺术品。  文森特迅速摆好了画架,投入绘画带给他的激情令他震颤不已。  圣雷米医院里的风没有消毒水的味道,很干净。他们拂过鸢尾花,拂过紫丁香,撩拨多余画布的一角。《鸢尾花》完成了,仍钉在木板上。放在小路上,和花园中的鸢尾花一起。这看起来很奇特。整个
期刊
【魅力评荐】指导老师程国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饱满深情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蘸满浓情的笔去抒写心灵。年轻的我们也曾经彷徨过,也曾经迷惘过,自我感觉卑微,落寞与孤独相伴,从不识愁滋味蜕变为多愁善感,但年轻的心并不会屈服于卑微,因为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灿烂。作者侧重于心理描写,蚕蛹蜕变需要毅力和磨炼,激励自己以及像自己一样年轻的同龄人,甩掉心理重负,微笑面对现实,勇往直前,不可阻挡。    回忆过
期刊
1991年,王朔在《动物凶猛》中写道:“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故乡,它可能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也可能是一座繁华的大城。  你在远方,或者不在远方,故乡都会在那里。  在我们年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