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语言表达中非范畴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根本原因是范畴的模糊性引起的。本文从词汇,句法层面对非范畴化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并指出非范畴化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而且是认知问题,体现了人们使用语言时的经济原则。
关键词:非范畴化;模糊范畴 ;认知经济
引言
范畴化是人们能区分,识别事物的一种认知能力。我们之所以能把一件东西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挑选,识别出来,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因为在辨别过程中我们把事物进行了归类,也就是说进行了范畴化。但范畴并不能很清楚,很明显的给各种事物划定一个界限,因此实体的类型是很难区分的。对范畴的确定是一个围绕原型建构的模糊的认知过程,而原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人们的感知天性。如果一些实体不容易被人们“感知”是属于哪一类型的话,那么这一实体就很难归入某一范畴。从认知的角度看,所有的范畴都是模糊范畴。也就是说,邻近范畴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是相互交叉的。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有些范畴不再属于原来人们对其界定的某一类型中,其类别已经发生了迁移变化,从而引起非范畴化。非范畴化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局限性引起的,也是因为人类对某一事物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名称,因而借用已经存在的范畴对其赋予一定的概念,以便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性质,作用等。
1. 模糊范畴与非范畴化
范畴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活动,但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和范畴化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事物或物体之间的范畴边界是模糊的,并且事物本身的边界也是模糊的,范畴里的内容就更难界定。复杂一些,处在“边缘”的事物特征就无法归到特定的范畴里去。就只能用已有的范畴概念来表示这一新的概念。如“电脑”,“车模”这些概念,是通过扩展原有表达形式的用途来表达新的概念。“电脑”是通过和人脑对比,两者有类似的功能;“车模”是和模特——“人模”相对比而言。当这些新生事物出现时,同时也就出现了概念系统与认知系统的空缺。“电脑”是应该归类到机器的范畴中,而且是计算的机器范畴。由于它在信息处理方面跟人脑相似,人们才把它和大脑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电脑”。但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受事物的特性,人们对事物的体验的限制,是人的生理感知和大脑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范畴模糊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如形容一个人高,可以具体到“他有一米八米高”,也可以说“他比较高”或者“他很高”。人们对“高”这一概念的体验不尽相同,所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模糊性同时也说明人们思维方式不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现。但是人的思维以及语言水平是有限的,不可能给每个事物起个名字或用全新的表达方式去诠释新事物或自己对世界的体验。而是用一些原有的表达去弥补认知系统和概念系统中不断出现的新内容。最近出现的“吧”字就很有代表性。如“氧吧”,“织布吧”,“书吧”,“绘画吧”,“进来吧”,“发泄吧”,“克隆吧”,“静吧”等是源自“酒吧”。而“酒吧”的原型是英语中的“bar”。人们借用“吧”的概念来表达新生的事物,并且扩大了这一概念的含义及用法。在对一些概念原型的借用过程中,有些概念原型转移甚至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如“很淑女”,“很绅士”,“很唯物主义”中的“淑女”,“绅士”,“唯物主义”,已经丧失了其原有的词性,丧失了名词的许多特征。刘正光,刘润清(2005)把这种丧失原有范畴特征的过程称为“非范畴化”。非范畴化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涉及语言变化,另一方面涉及认识方法。语言层面的非范畴化指的是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的过程。这些成员在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在原来范畴和它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会存在模糊的中间范畴,它们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在认识方法层面,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其作用在于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实现新的突破,建立新的关系与联系。
此外,刘正光,刘润清(2005)认为非范畴化是一种转喻。如“这个地方很乡村”这个句子中,是用一个名词来表示描述性意义,在语言层面承担形容词的功能。它是用转喻的方式扩展名词原有的意义,以范畴隐喻实现范畴身份的改变。语言的非范畴化可以从认知科学的体验观理论中得到解释。体验哲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前,后,左,右,中这些空间概念或过去,现在,将来等时间概念,是以自己所处的地点,时间为出发点。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人类在对外部世界种种现象的感知体验中才逐步形成思维和理性,抽象出认知模型,建立认知结构,获得意义。同时人类还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可形成无限丰富的思想概念和认知表达。“这个地方很乡村”中的“乡村”一词是其它任何词,如“落后”,“愚昧”,“偏僻”,“朴素”“恬静”都代替不了的。人们通过视觉,触觉,知觉等对这一地区的感受,不管用上述任何一个形容词,都代替不了“很乡村”这一集无数形容词为一身的形容词化的名词。因为人类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种种认知方式和高度的思维能力。“乡村”一词能引起无限暇思。所以用这一词才能恰当地形容这个地方的特点。
2. 词汇,句法层面的非范畴化
2.1 词汇层面
名词形容词化是“典型”的非范畴化表现形式。如上文提到的“很淑女”,“很绅士”,“很唯物主义”,以及下面这些例子:
1) 这个地方很郊区。
2) 我们这个地方很山。
3) 这种事你最内行,应付英国人你最本事。
4) 老杨说起苏州话来简直苏的了不得!
5) 我们是铁哥们。
上述例子中的名词,一旦用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成了固定结构。临时的意义就会转向固定的特征意义,结果便出现了词性裂变现象,使一个形式在原来名词词性的基础上裂变出形容词。这样一个形式就兼有名词词性和形容词词性。
在谈到“这个地方很郊区”这种非范畴化的语言现象时,桂诗春(1995)认为这是一种说话策略。这种话要找一个代替它的合适说法不容易,因此就临时制造一些估计听话人能够接受的说法。但这种策略性行为十分灵活,不太可能提高为规则,一旦成为规则,也会乱套,因为生成力太强。既然可以说“这个地方很郊区”,为什么不能说“太农村”?既然可以很“山”,为什么不能“很海”?既然“最本事”行,为什么“最能力”就不行?既然苏州话可以说得 “苏得不得了”,那么兰州人就可以说自己说话“兰得不得了”;如果可以说我们是“铁哥们”,那是不是可以说我们是“铜哥们”?但事实上人们没这样用过。所以说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言规则,但又不仅仅是语言规则。还有一些别的规则在起作用。
2.2 句法层面的非范畴化
句法层面的非范畴化的典型是汉语中的状语和定语存在着可以换位这一现象。卢建(2003)分析研究的结果认为“典型的摹物状语句和摹物定语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句式。前者是主观的意志动作句,只有制作类的自主动词才可以进入该句式;而后者则是客观的状态达成句。因此,只要能与句中的宾语相组配的任何动词都可以进入。”一些描述事物性状的词语,一般与事物名词有一种自然的联系,多出现在定语的位置上,但有些描述事物性状的词语也可以出现在状语的位置上:
摹物定语句摹物状语句
1) 扔过来一个红红的苹果→红红地扔过来一个苹果
2) 染了黑黑的头发→黑黑地染了头发
3) 熬了锅稠稠的粥→稠稠地熬了锅粥
2),3)句摹物定语句可以转换成摹物状语句。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不同的词类序列代表不同的句式,认知语法认识到句式并不等于词类序列。一个句式是一个“完形”,即一个整体结构。所以以上2),3)句中的两个句式并不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摹物状语句看成是摹物定语句的“变体”或非范畴化。这种非范畴化我们只是提出来,并不做详细讨论。有关其范畴化能够转成进入非范畴句式的构成条件,卢建(2003)有详文介绍。
汉语中有一种句式是词的排序不同,但表达意思相同:
4) 你想死爸爸了。
5) 爸爸想死你了。
但4)的表达方式要比按正常的主,谓,宾排列顺序所表达的思念程度更深,更强烈,更有针对性。如果换成另外一个动词,“你气死爸爸了”,就不能根据4),5)意思相同的转换方式推导出“你气死爸爸了”与“爸爸气死你了”意思也相同的话,显然是错误的。所以,4),5)这种表达句式与句中所用动词有必然联系。于根元(2002:75)用“变体”来定义这一句式,但4)和5)哪个是变体,哪个是正体,目前还没定论。但是以上句式中,范畴的某些典型分布特征消失了。
3.非范畴化体现了省力原则
由于人们认知,体验以及思维的局限性,不可能给所有的新生事物给予适当的名称来描述其性质或界定其范畴。再此情况下,人们会借用已经存在的范畴给新生事物命名。虽然概念给人们提供了思想和交际必须的认知经济,人类认知系统和概念系统产生新内容时,几乎不去发明创造新的概念,而是用现有的词汇或语法形式构成新的表达式来弥补这一空缺。用原有的形式来表达新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词性或句法原有范畴的丧失。所以说非范畴化是人们说话,表达思想时为了省力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吃了两碗饭”,“喝了两杯酒”这种表达来说,人们经常把“饭”,“酒”省略,直接说“吃了两碗”,“喝了两杯”。再比如“吃食堂”,“晒太阳”中的名词出现了超越现有规则的语言事实。这是人们为了省力,也是表达经济的体现。
社会,文化的发展,在语言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的发展使网络语言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中随处可见非范畴化的概念。互联网中的交际行为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支持网络的语言大部分是英语,代表互联网主流文化的语言也是英语,这使得网络语言在言语形态上呈现出中英夹杂的三明治语言,以及广泛使用的缩略语,网络语言中,许多词丧失了其原有的范畴,以至于没有相关知识经验是无法理解的。如下面例子:斑竹(版主),恐龙,青蛙(指长相丑陋的人),顶(支持),BT(变态),MM或美眉(美女),GG(男性),IC(I see)。有时采用数字符号,利用它们的谐音表达意思:3166(再见),886(Bye bye啦)。网络语言生动风趣,人情味浓,个性化强,与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不无关系。网络使用者多半属于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所以网络话语中经常出现这种语码转换的现象。
虽然这些话语内容中糅杂着一些不合逻辑非理性的成份,却简洁省事。以功能为主,体现了经济原则。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名字的话,要完成交际的劳动量就很大了。
人们的认知角度不同,表达水平不一,在对事物进行归类时模糊性很大,因此非范畴化语言的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就词语的使用来说,有些词很难分类。如“牛了一阵”,“试了一把”中的“牛”和“把”到底是什么词类。既然有些词可以活用,那其它词是不是也可以活用呢?事实不是这样的。正如前文提到,语言的使用是有规则的,但又不仅仅是规则在起作用。我们不能说非范畴化的言语或语言是错误的。“事实上,有些语言事实不合语法逻辑上的表达方式,是人们语言习惯所使然,而这些习惯又通常是出于某种表意的需要。”(夏中华2002:95)所以非范畴化是不是规范化的语言,不是简单的“是”与“不是”的问题,而是要看人们对其接受程度。而接受是需要过程与时间的。
结束语
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但由于事物本身,事物之间界限的模糊性,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很多语言事实不能划入范畴之列。结果使所有不合语言规则的,难以解释的语言事实都被冠以“非常规现象”,甚至是“胡说八道”之名。而非范畴化理论作为范畴化的补充,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些语言现象。非范畴化的语言事实也反映了人们思维活动的多维性和认知上的创新性。对于不断出现的非范畴化的语言,我们不应把它们看成是“洪水猛兽”,而是要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客观地分析,对待这种语言现象。
参考文献:
[1]Taylor. John R. 2001.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Second edi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2]Ungerer, F &Schmid, H.J. 2001.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3]Vendler, Zeno. 1970. 《哲学中的语言学》[M]。陈嘉映译,2002。北京:华夏出版社。
[4]桂诗春,1995,从“这个地区很郊区”谈起[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5]刘正光,刘润清,2005,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6]卢建,2003,可换位摹物状语的句位实现及功能分析[J],《语言研究》第3期
[7]王寅,2005,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研究》 第1期
[8]杨永林,李鸣,2004,社会文化,词语为镜——社会文化因素与语言使用关系研究[J],《外语研究》第1期
[9]于根元,夏中华,赵俐等,2002,《语言能力及其分化——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关键词:非范畴化;模糊范畴 ;认知经济
引言
范畴化是人们能区分,识别事物的一种认知能力。我们之所以能把一件东西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挑选,识别出来,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因为在辨别过程中我们把事物进行了归类,也就是说进行了范畴化。但范畴并不能很清楚,很明显的给各种事物划定一个界限,因此实体的类型是很难区分的。对范畴的确定是一个围绕原型建构的模糊的认知过程,而原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人们的感知天性。如果一些实体不容易被人们“感知”是属于哪一类型的话,那么这一实体就很难归入某一范畴。从认知的角度看,所有的范畴都是模糊范畴。也就是说,邻近范畴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是相互交叉的。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有些范畴不再属于原来人们对其界定的某一类型中,其类别已经发生了迁移变化,从而引起非范畴化。非范畴化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局限性引起的,也是因为人类对某一事物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名称,因而借用已经存在的范畴对其赋予一定的概念,以便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性质,作用等。
1. 模糊范畴与非范畴化
范畴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活动,但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和范畴化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事物或物体之间的范畴边界是模糊的,并且事物本身的边界也是模糊的,范畴里的内容就更难界定。复杂一些,处在“边缘”的事物特征就无法归到特定的范畴里去。就只能用已有的范畴概念来表示这一新的概念。如“电脑”,“车模”这些概念,是通过扩展原有表达形式的用途来表达新的概念。“电脑”是通过和人脑对比,两者有类似的功能;“车模”是和模特——“人模”相对比而言。当这些新生事物出现时,同时也就出现了概念系统与认知系统的空缺。“电脑”是应该归类到机器的范畴中,而且是计算的机器范畴。由于它在信息处理方面跟人脑相似,人们才把它和大脑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电脑”。但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受事物的特性,人们对事物的体验的限制,是人的生理感知和大脑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范畴模糊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如形容一个人高,可以具体到“他有一米八米高”,也可以说“他比较高”或者“他很高”。人们对“高”这一概念的体验不尽相同,所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模糊性同时也说明人们思维方式不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现。但是人的思维以及语言水平是有限的,不可能给每个事物起个名字或用全新的表达方式去诠释新事物或自己对世界的体验。而是用一些原有的表达去弥补认知系统和概念系统中不断出现的新内容。最近出现的“吧”字就很有代表性。如“氧吧”,“织布吧”,“书吧”,“绘画吧”,“进来吧”,“发泄吧”,“克隆吧”,“静吧”等是源自“酒吧”。而“酒吧”的原型是英语中的“bar”。人们借用“吧”的概念来表达新生的事物,并且扩大了这一概念的含义及用法。在对一些概念原型的借用过程中,有些概念原型转移甚至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如“很淑女”,“很绅士”,“很唯物主义”中的“淑女”,“绅士”,“唯物主义”,已经丧失了其原有的词性,丧失了名词的许多特征。刘正光,刘润清(2005)把这种丧失原有范畴特征的过程称为“非范畴化”。非范畴化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涉及语言变化,另一方面涉及认识方法。语言层面的非范畴化指的是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的过程。这些成员在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在原来范畴和它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会存在模糊的中间范畴,它们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在认识方法层面,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其作用在于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实现新的突破,建立新的关系与联系。
此外,刘正光,刘润清(2005)认为非范畴化是一种转喻。如“这个地方很乡村”这个句子中,是用一个名词来表示描述性意义,在语言层面承担形容词的功能。它是用转喻的方式扩展名词原有的意义,以范畴隐喻实现范畴身份的改变。语言的非范畴化可以从认知科学的体验观理论中得到解释。体验哲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前,后,左,右,中这些空间概念或过去,现在,将来等时间概念,是以自己所处的地点,时间为出发点。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人类在对外部世界种种现象的感知体验中才逐步形成思维和理性,抽象出认知模型,建立认知结构,获得意义。同时人类还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可形成无限丰富的思想概念和认知表达。“这个地方很乡村”中的“乡村”一词是其它任何词,如“落后”,“愚昧”,“偏僻”,“朴素”“恬静”都代替不了的。人们通过视觉,触觉,知觉等对这一地区的感受,不管用上述任何一个形容词,都代替不了“很乡村”这一集无数形容词为一身的形容词化的名词。因为人类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种种认知方式和高度的思维能力。“乡村”一词能引起无限暇思。所以用这一词才能恰当地形容这个地方的特点。
2. 词汇,句法层面的非范畴化
2.1 词汇层面
名词形容词化是“典型”的非范畴化表现形式。如上文提到的“很淑女”,“很绅士”,“很唯物主义”,以及下面这些例子:
1) 这个地方很郊区。
2) 我们这个地方很山。
3) 这种事你最内行,应付英国人你最本事。
4) 老杨说起苏州话来简直苏的了不得!
5) 我们是铁哥们。
上述例子中的名词,一旦用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成了固定结构。临时的意义就会转向固定的特征意义,结果便出现了词性裂变现象,使一个形式在原来名词词性的基础上裂变出形容词。这样一个形式就兼有名词词性和形容词词性。
在谈到“这个地方很郊区”这种非范畴化的语言现象时,桂诗春(1995)认为这是一种说话策略。这种话要找一个代替它的合适说法不容易,因此就临时制造一些估计听话人能够接受的说法。但这种策略性行为十分灵活,不太可能提高为规则,一旦成为规则,也会乱套,因为生成力太强。既然可以说“这个地方很郊区”,为什么不能说“太农村”?既然可以很“山”,为什么不能“很海”?既然“最本事”行,为什么“最能力”就不行?既然苏州话可以说得 “苏得不得了”,那么兰州人就可以说自己说话“兰得不得了”;如果可以说我们是“铁哥们”,那是不是可以说我们是“铜哥们”?但事实上人们没这样用过。所以说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言规则,但又不仅仅是语言规则。还有一些别的规则在起作用。
2.2 句法层面的非范畴化
句法层面的非范畴化的典型是汉语中的状语和定语存在着可以换位这一现象。卢建(2003)分析研究的结果认为“典型的摹物状语句和摹物定语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句式。前者是主观的意志动作句,只有制作类的自主动词才可以进入该句式;而后者则是客观的状态达成句。因此,只要能与句中的宾语相组配的任何动词都可以进入。”一些描述事物性状的词语,一般与事物名词有一种自然的联系,多出现在定语的位置上,但有些描述事物性状的词语也可以出现在状语的位置上:
摹物定语句摹物状语句
1) 扔过来一个红红的苹果→红红地扔过来一个苹果
2) 染了黑黑的头发→黑黑地染了头发
3) 熬了锅稠稠的粥→稠稠地熬了锅粥
2),3)句摹物定语句可以转换成摹物状语句。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不同的词类序列代表不同的句式,认知语法认识到句式并不等于词类序列。一个句式是一个“完形”,即一个整体结构。所以以上2),3)句中的两个句式并不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摹物状语句看成是摹物定语句的“变体”或非范畴化。这种非范畴化我们只是提出来,并不做详细讨论。有关其范畴化能够转成进入非范畴句式的构成条件,卢建(2003)有详文介绍。
汉语中有一种句式是词的排序不同,但表达意思相同:
4) 你想死爸爸了。
5) 爸爸想死你了。
但4)的表达方式要比按正常的主,谓,宾排列顺序所表达的思念程度更深,更强烈,更有针对性。如果换成另外一个动词,“你气死爸爸了”,就不能根据4),5)意思相同的转换方式推导出“你气死爸爸了”与“爸爸气死你了”意思也相同的话,显然是错误的。所以,4),5)这种表达句式与句中所用动词有必然联系。于根元(2002:75)用“变体”来定义这一句式,但4)和5)哪个是变体,哪个是正体,目前还没定论。但是以上句式中,范畴的某些典型分布特征消失了。
3.非范畴化体现了省力原则
由于人们认知,体验以及思维的局限性,不可能给所有的新生事物给予适当的名称来描述其性质或界定其范畴。再此情况下,人们会借用已经存在的范畴给新生事物命名。虽然概念给人们提供了思想和交际必须的认知经济,人类认知系统和概念系统产生新内容时,几乎不去发明创造新的概念,而是用现有的词汇或语法形式构成新的表达式来弥补这一空缺。用原有的形式来表达新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词性或句法原有范畴的丧失。所以说非范畴化是人们说话,表达思想时为了省力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吃了两碗饭”,“喝了两杯酒”这种表达来说,人们经常把“饭”,“酒”省略,直接说“吃了两碗”,“喝了两杯”。再比如“吃食堂”,“晒太阳”中的名词出现了超越现有规则的语言事实。这是人们为了省力,也是表达经济的体现。
社会,文化的发展,在语言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的发展使网络语言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中随处可见非范畴化的概念。互联网中的交际行为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支持网络的语言大部分是英语,代表互联网主流文化的语言也是英语,这使得网络语言在言语形态上呈现出中英夹杂的三明治语言,以及广泛使用的缩略语,网络语言中,许多词丧失了其原有的范畴,以至于没有相关知识经验是无法理解的。如下面例子:斑竹(版主),恐龙,青蛙(指长相丑陋的人),顶(支持),BT(变态),MM或美眉(美女),GG(男性),IC(I see)。有时采用数字符号,利用它们的谐音表达意思:3166(再见),886(Bye bye啦)。网络语言生动风趣,人情味浓,个性化强,与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不无关系。网络使用者多半属于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所以网络话语中经常出现这种语码转换的现象。
虽然这些话语内容中糅杂着一些不合逻辑非理性的成份,却简洁省事。以功能为主,体现了经济原则。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名字的话,要完成交际的劳动量就很大了。
人们的认知角度不同,表达水平不一,在对事物进行归类时模糊性很大,因此非范畴化语言的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就词语的使用来说,有些词很难分类。如“牛了一阵”,“试了一把”中的“牛”和“把”到底是什么词类。既然有些词可以活用,那其它词是不是也可以活用呢?事实不是这样的。正如前文提到,语言的使用是有规则的,但又不仅仅是规则在起作用。我们不能说非范畴化的言语或语言是错误的。“事实上,有些语言事实不合语法逻辑上的表达方式,是人们语言习惯所使然,而这些习惯又通常是出于某种表意的需要。”(夏中华2002:95)所以非范畴化是不是规范化的语言,不是简单的“是”与“不是”的问题,而是要看人们对其接受程度。而接受是需要过程与时间的。
结束语
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但由于事物本身,事物之间界限的模糊性,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很多语言事实不能划入范畴之列。结果使所有不合语言规则的,难以解释的语言事实都被冠以“非常规现象”,甚至是“胡说八道”之名。而非范畴化理论作为范畴化的补充,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些语言现象。非范畴化的语言事实也反映了人们思维活动的多维性和认知上的创新性。对于不断出现的非范畴化的语言,我们不应把它们看成是“洪水猛兽”,而是要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客观地分析,对待这种语言现象。
参考文献:
[1]Taylor. John R. 2001.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Second edi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2]Ungerer, F &Schmid, H.J. 2001.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3]Vendler, Zeno. 1970. 《哲学中的语言学》[M]。陈嘉映译,2002。北京:华夏出版社。
[4]桂诗春,1995,从“这个地区很郊区”谈起[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5]刘正光,刘润清,2005,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6]卢建,2003,可换位摹物状语的句位实现及功能分析[J],《语言研究》第3期
[7]王寅,2005,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研究》 第1期
[8]杨永林,李鸣,2004,社会文化,词语为镜——社会文化因素与语言使用关系研究[J],《外语研究》第1期
[9]于根元,夏中华,赵俐等,2002,《语言能力及其分化——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