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医疗犬在哪
浙江温州小伙吴起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时,养了一条名叫茜茜的哈士奇。茜茜独自在家,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的,可只要吴起陪着它,它便很听话。爱狗如命的吴起决定辞职,自己开宠物乐园,把事业和爱好结合起来。尽管父母知道后坚决反对,可吴起铁了心要做。吴起先后开了两家不同类型的宠物店,最后都经营惨淡,奋斗了几年身无分文,陪伴他的只有六条狗。
2011年年初,在朋友的支持下,吴起投资110万元,在南京市建邺区开了自己的宠物培训学校。为了更熟练地掌握驯狗技能,吴起拜访了香港、台湾、美国等地的宠物达人们,虚心向他们求教,回来后就在狗狗身上实践。长此以往,通过狗狗的叫声,吴起能大致猜出它们要表达的意思。随后,吴起带着自己训练的狗狗参加了多个电視节目。他和狗狗默契的配合,天衣无缝的表演,以及能听懂“狗语”的技能,令他逐渐成名。
2013年年底,一个30多岁的男人来到培训学校,对吴起说,自己家孩子很喜欢狗,也想养一条,但不知道孩子能不能跟狗狗和平相处,想让吴起带着狗去家里玩一玩。
第二天,吴起按照约定时间赶去,见到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才知道对方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吴起指挥狗狗去陪小男孩玩,小狗非常可爱地摇着尾巴跑到男孩腿边。在妈妈的带领下,小男孩摸了狗狗。瞬间,他就像发现了新世界,柔软的触感带给他很多美好的感觉。整个上午,因为有小狗的陪伴,小男孩竟然没摔东西,没发脾气,这可是从未有过的。
一次,吴起跟美国一个动物专家朋友说了这件事。朋友对他说:“在国外,有专门的医疗犬用来治疗自闭症孩子。相比于其他动物,小狗和人之间的互动性,更能打动人大脑的敏感神经,而且小狗一般都通人性,好控制。所以,目前只有医疗犬,其他动物代替不了。”吴起赶紧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国外动物辅助治疗机构对多名5岁~12岁中重度自闭症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有狗陪伴时,这些儿童更活跃,口语、身体语言更丰富。虽然不能彻底治愈自闭症,但是长期坚持,能更大程度地改善自闭症孩子的状况。可在中国却没有一条医疗犬,甚至没有这个概念。从那之后,医疗犬在吴起脑海中挥散不去。
孤单的世界里有了伴
没有先例可循,吴起决定自己尝试。他选择了温顺的边境牧羊犬Kity作为第一条医疗犬胚子来培养。要想成为医疗犬,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通过性情评估,必须温顺友善、镇定轻松,没有攻击倾向,乐于接受陌生人的接触。只有通过亚洲动物基金会的面试、考核,才具备资格。通过大半年的训练,Kity最终拿到了医疗犬的资格证书,同时,吴起也开始着手培训其他医疗犬。
为了让更多中国人接受和认识医疗犬,吴起开设了专门的讲座,并宣布无条件地帮助自闭症孩子。
2014年中旬,在南京打工的韦明杰夫妇向吴起求助。他们的三胞胎儿子中,老二斌斌和老三飞飞患有自闭症。自闭症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拥有自己的小世界。自闭症分为注意力缺失症、多动症、广发性发育障碍三类,表现形式也不一样。韦明杰夫妇的孩子就属于广发性发育障碍,无故哭闹,不喜欢交流,喜欢机械性模仿。
在两个孩子接受治疗的康复机构,吴起带来了医疗犬郎朗和Kity。见到吴起,孩子只是坐在一边,重复地做自己手里的事。吴起只能带着两只小狗在教室里玩,一会捡飞盘,一会跳跃,不亦乐乎。他观察发现,两个孩子开始偷瞄小狗了。
吴起趁机把小狗牵到他们面前。或许是发现小狗没有攻击性,两个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小狗身上。初步的熟识感建立之后,吴起发现两个孩子特别喜欢喂小狗吃东西。吴起便当着孩子的面,做了几十次用固定指令喂小狗的动作,希望孩子能看到并记住。一个多小时后,老二斌斌主动走过来夺去吴起手里的食盘,但不打招呼,也不说话,径直拿在手里玩耍。吴起猜测他可能是想喂小狗,便教他指令,可孩子哪能记住,只是拿着食盘往地上扔,然后捡起来,再往地上扔。担心孩子累着,两个小时后,吴起先带着小狗回去了。
第二次面对郎朗和Kity的时候,两个孩子状态好了很多,竟然走上来就要拿食盘。吴起对他们说:“想要什么,必须说出来,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你需要什么?”憋了半天,斌斌开口道:“要。”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字,但最起码孩子开口说话了。韦明杰夫妇惊喜不已。
几次下来,两个孩子学会了喂小狗吃东西,虽然只会重复一个动作。据老师反映,两个孩子的注意力比以前好了很多。在随后的治疗中,通过独特的方式方法,吴起教会了两个孩子认识颜色和形状,让他们开口说话,学会试着与人交流。半年之后,夫妻俩要回去了,临走时表示要沿用吴起的方法,继续给孩子治疗。在后续的跟踪调查中,吴起得知两个孩子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特别是斌斌,现在很少发脾气了,而且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让医疗犬走得更远
渐渐地,吴起和他的医疗犬开始在全国各地奔走,只要有家庭求助,只要条件允许,吴起都会赶过去,而且一切都是自费。虽然公司盈余很少,但能让狗狗去帮助孩子,他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与此同时,培训学校里得到认证的医疗犬也有了十几条,它们由专门的培训师带领,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2016年年初,家住北京的王源、钟雅夫妇带着4岁的女儿嘟嘟过来治疗。他们偶然间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吴起和医疗犬的故事后,就想着带孩子来试试看。嘟嘟被确诊患有自闭症,主要表现为喜欢发脾气,扔东西,家里常常被她折腾得一片狼藉。夫妻俩带着孩子看了很多地方,可效果都不太好,几乎是绝望之下找到了吴起。他们不期望一条小狗便能把孩子的病治愈,只是希望能让孩子感受到片刻的快乐。
吴起想牵着嘟嘟去培训基地和狗狗玩,哪知道嘟嘟一下子甩开了他的手,开始大喊大叫起来。夫妻俩急坏了,抱着她安抚了半个多小时才安稳下来。为了不让孩子被打搅,吴起专门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场地,让医疗犬小迪陪着她玩。一段时间之后,嘟嘟一下子抓住了小迪的皮毛,疼得小迪嗷嗷叫。因为有培训师之前的训练,小迪完全没有攻击嘟嘟,一直忍着发出痛苦的哀鸣,直到吴起来解救它。夫妻俩不停地跟吴起道歉,吴起告诉他们:“在医疗犬训练中,有一项就是让小狗能应对病人突如其来的暴力动作,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能对病人有任何的攻击。”
小迪在吴起的安抚下,再次来到了嘟嘟身边陪她玩。一个多小时后,嘟嘟终于对小迪的接触不再排斥。在南京的一个多星期,王源夫妇每天都带嘟嘟来找小迪玩耍。
一天,小迪跑快了差点摔倒,嘟嘟见到后露出了一点笑容。王源夫妇很久没有看到女儿笑了,两人开心得不得了。直到现在,只要有空,他们都会带嘟嘟来找小迪玩。嘟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她可以给小迪喂食,给小迪发出一些简单的手势指令。
从2014年至今,吴起和他的医疗犬治疗了几百名自闭症孩子,这些孩子的情况大多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吴起说,虽然医疗犬不能治愈自闭症,但是作为前期的情绪安抚,对孩子注意力的改善培养却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有了这个基础,后续的康复治疗将会快很多。
2017年1月初,吴起受英国心理学会、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邀请,前往英国开展动物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目的是让更多的医疗犬去帮助自闭症患儿。
浙江温州小伙吴起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时,养了一条名叫茜茜的哈士奇。茜茜独自在家,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的,可只要吴起陪着它,它便很听话。爱狗如命的吴起决定辞职,自己开宠物乐园,把事业和爱好结合起来。尽管父母知道后坚决反对,可吴起铁了心要做。吴起先后开了两家不同类型的宠物店,最后都经营惨淡,奋斗了几年身无分文,陪伴他的只有六条狗。
2011年年初,在朋友的支持下,吴起投资110万元,在南京市建邺区开了自己的宠物培训学校。为了更熟练地掌握驯狗技能,吴起拜访了香港、台湾、美国等地的宠物达人们,虚心向他们求教,回来后就在狗狗身上实践。长此以往,通过狗狗的叫声,吴起能大致猜出它们要表达的意思。随后,吴起带着自己训练的狗狗参加了多个电視节目。他和狗狗默契的配合,天衣无缝的表演,以及能听懂“狗语”的技能,令他逐渐成名。
2013年年底,一个30多岁的男人来到培训学校,对吴起说,自己家孩子很喜欢狗,也想养一条,但不知道孩子能不能跟狗狗和平相处,想让吴起带着狗去家里玩一玩。
第二天,吴起按照约定时间赶去,见到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才知道对方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吴起指挥狗狗去陪小男孩玩,小狗非常可爱地摇着尾巴跑到男孩腿边。在妈妈的带领下,小男孩摸了狗狗。瞬间,他就像发现了新世界,柔软的触感带给他很多美好的感觉。整个上午,因为有小狗的陪伴,小男孩竟然没摔东西,没发脾气,这可是从未有过的。
一次,吴起跟美国一个动物专家朋友说了这件事。朋友对他说:“在国外,有专门的医疗犬用来治疗自闭症孩子。相比于其他动物,小狗和人之间的互动性,更能打动人大脑的敏感神经,而且小狗一般都通人性,好控制。所以,目前只有医疗犬,其他动物代替不了。”吴起赶紧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国外动物辅助治疗机构对多名5岁~12岁中重度自闭症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有狗陪伴时,这些儿童更活跃,口语、身体语言更丰富。虽然不能彻底治愈自闭症,但是长期坚持,能更大程度地改善自闭症孩子的状况。可在中国却没有一条医疗犬,甚至没有这个概念。从那之后,医疗犬在吴起脑海中挥散不去。
孤单的世界里有了伴
没有先例可循,吴起决定自己尝试。他选择了温顺的边境牧羊犬Kity作为第一条医疗犬胚子来培养。要想成为医疗犬,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通过性情评估,必须温顺友善、镇定轻松,没有攻击倾向,乐于接受陌生人的接触。只有通过亚洲动物基金会的面试、考核,才具备资格。通过大半年的训练,Kity最终拿到了医疗犬的资格证书,同时,吴起也开始着手培训其他医疗犬。
为了让更多中国人接受和认识医疗犬,吴起开设了专门的讲座,并宣布无条件地帮助自闭症孩子。
2014年中旬,在南京打工的韦明杰夫妇向吴起求助。他们的三胞胎儿子中,老二斌斌和老三飞飞患有自闭症。自闭症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拥有自己的小世界。自闭症分为注意力缺失症、多动症、广发性发育障碍三类,表现形式也不一样。韦明杰夫妇的孩子就属于广发性发育障碍,无故哭闹,不喜欢交流,喜欢机械性模仿。
在两个孩子接受治疗的康复机构,吴起带来了医疗犬郎朗和Kity。见到吴起,孩子只是坐在一边,重复地做自己手里的事。吴起只能带着两只小狗在教室里玩,一会捡飞盘,一会跳跃,不亦乐乎。他观察发现,两个孩子开始偷瞄小狗了。
吴起趁机把小狗牵到他们面前。或许是发现小狗没有攻击性,两个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小狗身上。初步的熟识感建立之后,吴起发现两个孩子特别喜欢喂小狗吃东西。吴起便当着孩子的面,做了几十次用固定指令喂小狗的动作,希望孩子能看到并记住。一个多小时后,老二斌斌主动走过来夺去吴起手里的食盘,但不打招呼,也不说话,径直拿在手里玩耍。吴起猜测他可能是想喂小狗,便教他指令,可孩子哪能记住,只是拿着食盘往地上扔,然后捡起来,再往地上扔。担心孩子累着,两个小时后,吴起先带着小狗回去了。
第二次面对郎朗和Kity的时候,两个孩子状态好了很多,竟然走上来就要拿食盘。吴起对他们说:“想要什么,必须说出来,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你需要什么?”憋了半天,斌斌开口道:“要。”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字,但最起码孩子开口说话了。韦明杰夫妇惊喜不已。
几次下来,两个孩子学会了喂小狗吃东西,虽然只会重复一个动作。据老师反映,两个孩子的注意力比以前好了很多。在随后的治疗中,通过独特的方式方法,吴起教会了两个孩子认识颜色和形状,让他们开口说话,学会试着与人交流。半年之后,夫妻俩要回去了,临走时表示要沿用吴起的方法,继续给孩子治疗。在后续的跟踪调查中,吴起得知两个孩子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特别是斌斌,现在很少发脾气了,而且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让医疗犬走得更远
渐渐地,吴起和他的医疗犬开始在全国各地奔走,只要有家庭求助,只要条件允许,吴起都会赶过去,而且一切都是自费。虽然公司盈余很少,但能让狗狗去帮助孩子,他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与此同时,培训学校里得到认证的医疗犬也有了十几条,它们由专门的培训师带领,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2016年年初,家住北京的王源、钟雅夫妇带着4岁的女儿嘟嘟过来治疗。他们偶然间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吴起和医疗犬的故事后,就想着带孩子来试试看。嘟嘟被确诊患有自闭症,主要表现为喜欢发脾气,扔东西,家里常常被她折腾得一片狼藉。夫妻俩带着孩子看了很多地方,可效果都不太好,几乎是绝望之下找到了吴起。他们不期望一条小狗便能把孩子的病治愈,只是希望能让孩子感受到片刻的快乐。
吴起想牵着嘟嘟去培训基地和狗狗玩,哪知道嘟嘟一下子甩开了他的手,开始大喊大叫起来。夫妻俩急坏了,抱着她安抚了半个多小时才安稳下来。为了不让孩子被打搅,吴起专门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场地,让医疗犬小迪陪着她玩。一段时间之后,嘟嘟一下子抓住了小迪的皮毛,疼得小迪嗷嗷叫。因为有培训师之前的训练,小迪完全没有攻击嘟嘟,一直忍着发出痛苦的哀鸣,直到吴起来解救它。夫妻俩不停地跟吴起道歉,吴起告诉他们:“在医疗犬训练中,有一项就是让小狗能应对病人突如其来的暴力动作,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能对病人有任何的攻击。”
小迪在吴起的安抚下,再次来到了嘟嘟身边陪她玩。一个多小时后,嘟嘟终于对小迪的接触不再排斥。在南京的一个多星期,王源夫妇每天都带嘟嘟来找小迪玩耍。
一天,小迪跑快了差点摔倒,嘟嘟见到后露出了一点笑容。王源夫妇很久没有看到女儿笑了,两人开心得不得了。直到现在,只要有空,他们都会带嘟嘟来找小迪玩。嘟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她可以给小迪喂食,给小迪发出一些简单的手势指令。
从2014年至今,吴起和他的医疗犬治疗了几百名自闭症孩子,这些孩子的情况大多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吴起说,虽然医疗犬不能治愈自闭症,但是作为前期的情绪安抚,对孩子注意力的改善培养却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有了这个基础,后续的康复治疗将会快很多。
2017年1月初,吴起受英国心理学会、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邀请,前往英国开展动物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目的是让更多的医疗犬去帮助自闭症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