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自古,制度就被用来规范、鞭笞人们的行为。工作主动性是高质高效完成工作的基础,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工作主动性差?制度建设与工作主动性有什么关联?又如何以制度建设来提高工作主动性,促进工作落实?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简要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原因、制度建设,主动性,工作落实
【中图分类号】D926.8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而在具体某一岗位开展相关工作,任何一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期望。在同一个工作平台有些人工作出色、做事积极、追求上进,而有的人态度消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因此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提高工作主动性,首先我们要清楚造成工作主动性差的原因,方可找到“治病”良方。
1 造成工作主动性差原因
1.1上级领导因素
一个部门、一个组织等都是一个团队,团队的氛围很大一部分由团队的领导直接决定。有些领导和气、体谅下属,但是要求严格,这样的领导往往在下属的心目中威望很高,下属也乐于与领导交流看法,从而主动、高效的完成工作;有的领导严肃、死板、对下属工作外的事从来不闻不问,工作上采取“高压”政策,这样的领导往往不得人心,下属是见了都想躲,工作虽然在“高压”手段下,也可以按时完成,但是完成的质量有限,整个团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起来纪律严明、领导有方,其实是中看不中用,内部能量缺乏。
1.2 个人心态
一个人的心态直接影响到他对任何一件事情的行为。在工作中,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每个人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不一样。在同一个团队中,有的人对自身要求很高,工作认真而积极主动,有的人死气沉沉、就像油快耗尽的发动机,缺乏动力。
1.3 工作成就感
每个人在岗位上,都希望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与尊重,这样才体现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满足成就感,这样团队的成员才会把团队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才能把个人的目标与团队的共同目标捆绑在一起,从而提高工作主动性,促进工作落实。
1.4 待遇
这里说的待遇不光指薪水,还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学习机会、个人可预见发展目标等。人在贡献自身的时候,也希望社会给予回报,或许我们团队不能在每个方面都满足个人的需求,但是团队应运用团队优势,尽可能的为成员争取应得的个人利益,解决好给予与被给予的问题。因此团队要一方面满足个人学习、工作、生活所需,一方面不断为员工设定前进的阶梯,让成员主动的去参与团队运作。
明确了影响工作主动性的原因,我们就要找出解决办法,而加强制度建设,让团队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是从根本上提高团队成员工作主动性的最有效方法。
2 从那些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以提高工作主动性、促进工作落实
2.1 建立完善沟通机制,营造和谐氛围
一个轻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我们主动、高效开展工作的基本环境要求,这个环境的状况由两种关系直接决定:领导与成员的关系;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是保持这两种关系和谐的最有效渠道。
这里需要区分的是正常的工作会议与这里讲的沟通体制。不可否认,我们平时的会议也是我们交流的一个渠道,但是这个时候会议的个体之间是一种完全的工作关系,精神集中、甚至紧张,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感;我们需要建立的沟通机制,是可以让领导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了解彼此思想动态、交流对待一些事物的看法、甚至自己遇到的问题及困难等等,在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的谈话对象。
这种制度如何建立、完善?最重要的是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把这种沟通渠道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制度。只有形成制度并认真执行,这个渠道才会畅通。
2.2明确责任,建立分工负责制度
上到各级领导,下到每位成员,每个人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这样的一个团队在应对每件事情的时候,才能做到人在其位,各司其职。同时要注意“分”与“合”的关系,每件工作的最后都是要“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产品的。
怎样才能建立完善的分工负责制度,明确每个人身上的责任?首先,在制度上要明确每位成员的“管辖范围”,越细越好,不能产生模糊的概念空间,谁都可以做,但又没规定谁做,这样的后果就是相互推脱,而且很容易产生矛盾、摩擦,不利于内部团结。其次,合理授权,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你已经下放权利让人去负责相应工作,那么你应该在把这件事情交代出去的时候把目的、意义、目标及要求做充分说明,也可以给他一些建议,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要随便去指责、找毛病,要充分发挥直接负责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尊重他的劳动与成果。再次,团队要有固定与机动两方面应对事件的机制。固定的工作上面已经将到了,要注重责任的分工,然后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就行了,但是计划始终没变化快,在当前社会团队的职能、工作范围变化较快的情况下,面对不在责任分工范围内的应急事件,需要有应急体制的支撑。
2.3 规范学习机制,提高个人业务能力
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有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个氛围的营造需要规范的学习计划与安排,并上升到体制。
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愿望,特别是在工作中感受到某方面知识不足的时候,我们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思维广度与高度,提高个人业务能力。或许可以认为自学也是一种好方法,但是自学往往是不连续、不系统的,一部分人可能会做得很好,但是大部分的需要团队给他安排一些学习的机会,这个学习机会可以是内部的相互学习,也可以是参与外界交流等形式的学习。因此一个团队每年,甚至每季度都要有具体的学习计划,并纳入年度的总体计划,形成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制度,将团队培养成学习型团队。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满足了成员的学习愿望和发展要求;另一方面相互学习其实也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有利于内部团结,最终实现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2.4 建立督查与审查制度
督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阶段性的工作进展和完成状况,增加负责相关工作的成员紧迫感,提高工作主动性,促进工作落实。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上级及时掌握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和团队的沟通,促进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保证工作的全面落实。督查的主要形式是汇报制度,因此一个团队必须建立定期的汇报制度,比如一个月的某一天、每个季度做季度督查汇报等,同时对于应急事件,需要建立不定期的、快速的汇报体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事件做出反应,解决问题。
审查制度,是团队阶段性目标实现情况的检查。在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的同时,我们应该将督查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当中,并提出相应的考核要求和办法,做到有专门的责任人在规定的时间对计划的工作进行审查。审查制度是保证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审查结果是团队成绩的体现,有利于满足团队的成就感,提高工作的主动性。
2.5 建立公平、完善的福利体制
人活在这个社会中,在向社会付出的同时,也需要这个社会给予基本对等的回报,来保证我们的生活需求,体现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因此,一个團队需要建立公平、完善的福利体制,处理好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
建立健全福利体制,公平是前提。公开、透明、细化的福利体制,可以让成员朝着规定的要求不断前进,积极工作,争取更高的福利待遇。完善的福利体制则是保证公平的手段,能让每一个成绩都有机会获得团队的认可。
关键词:原因、制度建设,主动性,工作落实
【中图分类号】D926.8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而在具体某一岗位开展相关工作,任何一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期望。在同一个工作平台有些人工作出色、做事积极、追求上进,而有的人态度消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因此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提高工作主动性,首先我们要清楚造成工作主动性差的原因,方可找到“治病”良方。
1 造成工作主动性差原因
1.1上级领导因素
一个部门、一个组织等都是一个团队,团队的氛围很大一部分由团队的领导直接决定。有些领导和气、体谅下属,但是要求严格,这样的领导往往在下属的心目中威望很高,下属也乐于与领导交流看法,从而主动、高效的完成工作;有的领导严肃、死板、对下属工作外的事从来不闻不问,工作上采取“高压”政策,这样的领导往往不得人心,下属是见了都想躲,工作虽然在“高压”手段下,也可以按时完成,但是完成的质量有限,整个团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起来纪律严明、领导有方,其实是中看不中用,内部能量缺乏。
1.2 个人心态
一个人的心态直接影响到他对任何一件事情的行为。在工作中,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每个人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不一样。在同一个团队中,有的人对自身要求很高,工作认真而积极主动,有的人死气沉沉、就像油快耗尽的发动机,缺乏动力。
1.3 工作成就感
每个人在岗位上,都希望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与尊重,这样才体现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满足成就感,这样团队的成员才会把团队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才能把个人的目标与团队的共同目标捆绑在一起,从而提高工作主动性,促进工作落实。
1.4 待遇
这里说的待遇不光指薪水,还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学习机会、个人可预见发展目标等。人在贡献自身的时候,也希望社会给予回报,或许我们团队不能在每个方面都满足个人的需求,但是团队应运用团队优势,尽可能的为成员争取应得的个人利益,解决好给予与被给予的问题。因此团队要一方面满足个人学习、工作、生活所需,一方面不断为员工设定前进的阶梯,让成员主动的去参与团队运作。
明确了影响工作主动性的原因,我们就要找出解决办法,而加强制度建设,让团队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是从根本上提高团队成员工作主动性的最有效方法。
2 从那些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以提高工作主动性、促进工作落实
2.1 建立完善沟通机制,营造和谐氛围
一个轻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我们主动、高效开展工作的基本环境要求,这个环境的状况由两种关系直接决定:领导与成员的关系;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是保持这两种关系和谐的最有效渠道。
这里需要区分的是正常的工作会议与这里讲的沟通体制。不可否认,我们平时的会议也是我们交流的一个渠道,但是这个时候会议的个体之间是一种完全的工作关系,精神集中、甚至紧张,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感;我们需要建立的沟通机制,是可以让领导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了解彼此思想动态、交流对待一些事物的看法、甚至自己遇到的问题及困难等等,在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的谈话对象。
这种制度如何建立、完善?最重要的是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把这种沟通渠道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制度。只有形成制度并认真执行,这个渠道才会畅通。
2.2明确责任,建立分工负责制度
上到各级领导,下到每位成员,每个人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这样的一个团队在应对每件事情的时候,才能做到人在其位,各司其职。同时要注意“分”与“合”的关系,每件工作的最后都是要“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产品的。
怎样才能建立完善的分工负责制度,明确每个人身上的责任?首先,在制度上要明确每位成员的“管辖范围”,越细越好,不能产生模糊的概念空间,谁都可以做,但又没规定谁做,这样的后果就是相互推脱,而且很容易产生矛盾、摩擦,不利于内部团结。其次,合理授权,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你已经下放权利让人去负责相应工作,那么你应该在把这件事情交代出去的时候把目的、意义、目标及要求做充分说明,也可以给他一些建议,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要随便去指责、找毛病,要充分发挥直接负责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尊重他的劳动与成果。再次,团队要有固定与机动两方面应对事件的机制。固定的工作上面已经将到了,要注重责任的分工,然后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就行了,但是计划始终没变化快,在当前社会团队的职能、工作范围变化较快的情况下,面对不在责任分工范围内的应急事件,需要有应急体制的支撑。
2.3 规范学习机制,提高个人业务能力
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有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个氛围的营造需要规范的学习计划与安排,并上升到体制。
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愿望,特别是在工作中感受到某方面知识不足的时候,我们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思维广度与高度,提高个人业务能力。或许可以认为自学也是一种好方法,但是自学往往是不连续、不系统的,一部分人可能会做得很好,但是大部分的需要团队给他安排一些学习的机会,这个学习机会可以是内部的相互学习,也可以是参与外界交流等形式的学习。因此一个团队每年,甚至每季度都要有具体的学习计划,并纳入年度的总体计划,形成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制度,将团队培养成学习型团队。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满足了成员的学习愿望和发展要求;另一方面相互学习其实也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有利于内部团结,最终实现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2.4 建立督查与审查制度
督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阶段性的工作进展和完成状况,增加负责相关工作的成员紧迫感,提高工作主动性,促进工作落实。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上级及时掌握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和团队的沟通,促进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保证工作的全面落实。督查的主要形式是汇报制度,因此一个团队必须建立定期的汇报制度,比如一个月的某一天、每个季度做季度督查汇报等,同时对于应急事件,需要建立不定期的、快速的汇报体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事件做出反应,解决问题。
审查制度,是团队阶段性目标实现情况的检查。在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的同时,我们应该将督查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当中,并提出相应的考核要求和办法,做到有专门的责任人在规定的时间对计划的工作进行审查。审查制度是保证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审查结果是团队成绩的体现,有利于满足团队的成就感,提高工作的主动性。
2.5 建立公平、完善的福利体制
人活在这个社会中,在向社会付出的同时,也需要这个社会给予基本对等的回报,来保证我们的生活需求,体现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因此,一个團队需要建立公平、完善的福利体制,处理好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
建立健全福利体制,公平是前提。公开、透明、细化的福利体制,可以让成员朝着规定的要求不断前进,积极工作,争取更高的福利待遇。完善的福利体制则是保证公平的手段,能让每一个成绩都有机会获得团队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