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也能种在旱地里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项革命性技术的诞生,彻底打破了千百年来水稻只能“浸泡”栽培的传统模式,是中国水稻生产史的突破。
  水稻种植过程能打破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方法吗?把水稻种在旱地里——这是不是“天方夜谭”?采用膜下滴灌水稻——是不是“异想天开”?
  
  平均亩产近500公斤
  
  2010年11月初,记者来到石河子垦区膜下滴灌旱地种植水稻400亩试验田。初冬的第一场雪已经落下,点缀在黑黝黝的土地上,斑斑驳驳。
  10月19日,试验田开机收割。据有关专家检测,水稻平均亩产近500公斤,个别区域产量突破700公斤,而且增长的空间还非常大,达到800公斤以上的产量是完全有可能的。
  与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不同,“膜下滴灌水稻”采用机械化播种,集铺膜、施肥、播种、打孔、滴灌带铺设于一体,减少了育秧、插秧、施肥、除草等诸多环节。在减轻劳动强度、解放生产力,节约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对粮食危机、实现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据了解,传统稻田亩耗水在2500立方米以上,滴灌水稻仅需750立方米左右,节水高达70%以上。而且,随需滴水、随水滴肥和随水滴药,不仅有效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还增强了水稻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介绍,这项革命性技术的诞生,彻底打破了千百年来水稻只能“浸泡”栽培的传统模式,是中国水稻生产史的突破。
  
  一场新的粮食革命
  
  水稻,顾名思义离不开水,除了收获时期,它一生都泡在水中。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水稻种植地,必定山水相连,池泽遍地,耕牛、农夫、阡陌,一幅田园风光。
  郭庆人任天业集团董事长以来,将自己20几年前一心想干成的“节水”理想变为现实:大约10年时间,膜下滴灌首先在农八师,继而在全兵团,再在全新疆以至于全国推广了1500多万亩。棉花、玉米、番茄、小麦、大豆等大宗作物施用,都获得了大幅度的增产增效,进而带来农业新一轮革命。
  唯有水稻尚未施用滴灌。水稻能否运用滴灌技术种在旱地里呢?郭庆人提议展开此项试验,并要求力争用较短的时间获得成功。
  起初,郭庆人只是单纯地觉得采用滴灌栽培水稻获得成功——大宗农作物的最后一道堡垒被攻克。滴灌节水就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试验的一步步深入让郭庆人的认识不断升华: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水领域中攻克最后一个堡垒的问题,而是要带来粮食生产新的革命;不仅要解决吃饱饭的问题,还要解决吃好饭的问题。
  2003年,天业农科所就展开了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攻关。此后,又与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河子中亚干旱农业环境研究所共同承担了“水稻膜下滴灌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先后在200多个品种中优选驯化出3个品种,于2008年机械直播20亩,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
  2009年,只选用一个品种,在“天业”生态园推广400亩,经自治区农科院、石河子大学、农垦科学院和农八师专家组鉴定:自动化控制膜下滴灌水稻,各阶段田间均无水层,平均亩产为739公斤,节水60%以上。
  如今,课题组制定出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水稻膜下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操作规程,已经获得水稻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发明专利。
  如果这项技术得到推广,那么,全世界如此广袤的干旱荒漠,是否也会成为稻米飘香的大粮仓?
  
  创造奇迹的是一群年轻人
  
  从“水稻旱作”项目一开始,人们就向天业农科所的年轻人发出一个又一个问号和质疑——这几个小年轻能行吗?
  当人们的质疑还在继续的时候,新疆天业集团的年轻人向世人宣布:世界首例膜下滴灌种植水稻试验成功了!
  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天业农科所成立于1998年,是新疆唯一一家工业企业从事农业研究的机构,有科研人员23名,都是本科以上学历。
  这帮年轻人10年间已先后研发“膜下滴灌小麦”“膜下滴灌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有机大豆”“膜下滴灌有机棉花”等10余个膜下滴灌的成熟项目。其中5项是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项目。
  陈尹锋2003年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在人才交流会上被天业引进。陈尹锋充满朝气,尤其知道天业在全国推广膜下滴灌节水模式,感到这项工作极富挑战性,很合自己的理想,高高兴兴地来到天业,分在天业农科所。
  “天业”从上海一所大学聘请了一位水稻专家主持“膜下滴灌水稻栽培”课题,陈尹锋当助手,于2004年拉开实验的帷幕。
  这是全新的课题,一切都要从头学。
  膜下滴灌水稻栽培基本做法参照滴灌小麦的做法。一亩地:一半覆膜,一半不覆膜。
  真正做起来,陈尹锋感到压力巨大:一是面对全新的课题心中无底;二是社会上“异想天开”“胡整”的风凉话不绝于耳;三是天业领导对实验很重视,尤其郭庆人时不时地来看实验进展情况。
  水稻播种方式在新疆通常有3种:飞机播、机械播、插秧……他们选择了用手撒播。种子下地后,铺滴灌带,接着输水。
  水稻的出苗一般在10天左右,但是,从播种一个星期后,陈伊峰等人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往地里跑。习惯的动作也非常相似——慢慢地用手剖开土壤的表层,再用食指轻轻地寻找种子,生怕自己不小心把它们刚刚露头的小芽碰掉。
  看着稻种幼嫩的小芽在土壤里顽强地准备破土而出,他们只是暗暗惊喜,生怕话说早了以后不好收场。
  13天后,水稻苗破土而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成长起来。
  然而,水稻长到三四十厘米后,就再也不长了,而且,稻秧一直发黄,结下的稻粒也是瘪瘪的,几乎没有收成。
  收获季节,陈尹锋用架子车拉出了几车苗草混合的草。
  这时,风凉话铺天盖地而来,水稻专家受不了,回了上海,再也没有来。
  郭庆人来到农科所:“才一次失败嘛!科学史上一项发明失败几十次上百次的例子多得很。好好总结经验和教训,不要泄气!明年继续干。”
  陈尹锋反复琢磨,朦胧认识到:水稻所以是水稻,对水的需求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满足生长发育的生理需求;二是生长发育中水营造的环境和相对恒温——生态需求。膜下滴灌只满足了第一个需求,第二个需求却被剥夺了。品种是关键——什么样的水稻品种能够适应没有第二个需求呢?
  这年冬天,陈尹锋通过各种方式寻求不同品种的水稻种子,居然找到了40多个品种。
  第二年,试验田扩大为2亩,40多个品种。每天早晚观察、记录,到分蘖后就可以看出差异了,抽穗后差异越发明显,五分之二有产量,秋后有3个品种优势明显。
  第3年,农科所副所长阮明艳被派过来主持实验。4亩地,100个品种,分5种播期、5种密度、5种模式实验。到3叶期,部分出现叶片发黄。
  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如何控制密度、水肥。
  第3年的经验在第4年得到充分印证,而且找到了上一年3叶期叶片发黄的原因:苗期温度低所致,这时候要少放水;后期气温高多供水肥一人工适时有效控制水肥,与传统栽培的灌溉方式完全不同。这是技术上的突破,后来获得了国家专利。单产达到370公斤。
  这期间,郭庆人时不时地来到实验田观察,鼓励大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丧失信心。明年把实验面积扩大到20亩,要钱、要人,只管提出来。”
  第5年,20亩,1个品种。单产414公斤。“谢谢你们!我原想10年实现这个目标,你们5年就实现了,了不起啊!”年终表彰大会上,郭庆人对获得奖励的阮明艳说。
  兵团党委常委、石河子市党委书记宋志国说:“这是兵团乃至新疆农业技术史的一次革命,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发展规模化精准农业的必然选择!滴灌栽培水稻,尤其适于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如果在西北干旱地区推广滴灌水稻,对中国粮食供应将具有战略意义。”
其他文献
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靠人干出来的,没有掌握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人才为引领,政策再好。投资再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也实现不了。    新一轮援疆,到底新在哪里?从19省市援疆规划来看,“授人以渔”的人才援疆就是其中最大的新亮点。长期以来,人才与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制约着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为新疆大开发、大发展中的主要瓶颈。站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对人
期刊
他们,为了稳定共和国的边境时局而组建。  他们,在边境一线已经为共和国站岗放哨了近半个世纪。  他们,一次次用血肉之躯将即将吞噬我方国土的洪水堵在界河外。  他们,用三代人的驻守为中华民族赢得55.5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  他们,是永不移动的界碑,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是200多万兵团人中的杰出代表。    面对弯曲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啊,我是哨兵,家是哨所
期刊
目前,霍尔果斯“特区”正围绕中哈铁路、高速公路对接,规划建设果蔬、建材、机电汽配等专业物流交易中心,与中亚及欧洲市场对接,引进国际化、专业化大型物流集团公司,加快发展国际采购、中转、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务。    霍尔果斯口岸喀拉苏河畔有一棵老杨树。退休以后,郭振发老人常常沿着亚欧路走到这棵老杨树旁,看看记忆中的“三角地”——上世纪90年代老联检大厅的所在地。随着又一个春天的来临,老杨树吐出新绿,霍尔
期刊
“给外墙穿件衣服,房子冬天实在是太冷了!”5月31日,家住自治区三建家属院的朱元奎老人决定请施工队给自家的外墙穿保温衣。    “80元/平方米,包工包料。”小区一家防护栏店老板陈海波信誓旦且地向朱元奎保证:做完外墙保温后,房子温度至少可提高两三度。  陈海波指着小区西区28号楼靠山墙的一面说:“那就是我们去年做的保温工程,保温效果好得很,不信你可以去问问。”  然而,就在朱元奎准备交订金做保温工
期刊
近几年,食品添加剂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多发。例如最近发生的台湾塑化剂事件,又是闹得人心惶惶。这让许多人谈虎色变,只要一说添加剂,就仿佛遇见怪兽一样。  实际上,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几乎没有一个食品领域没有添加剂,现代社会也已离不开添加剂这玩意儿。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可复制性。所谓工业,就是流水线生产。只要做一套模具,就能够原样生产出东西来。在食品领域怎样进行标准化生产?主要就是靠添加剂。有了食品添
期刊
一条能把石头变成世界上最美的玉石的河流到底是什么样的河流?和田河正足这种名气不大但能耐不小的河流。    新疆有众多的河流,养育着生机盎然的森林、草原、绿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哺育着人类的文明。但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我们的母亲之河,无时不在诉说着生命的严峻。伴随着河流,是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与生活故事。来吧,和我们一起倾听河流的诉说……  和田河确实算不上大河、名河,
期刊
cosplay作为一种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增长了参与者的多方面技能,所以越来越受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喜爱。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穿着造型各异的古装或者制服,在舞台上惟妙惟肖地演绎着事先编排好的故事情节,他们每一次出场,都会引来台下观众的一阵阵欢呼声和掌声。他们表演的是一种被称为cosplay的动漫角色真人秀,cosplay是英文costlume+play的缩
期刊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十几厘米的距离,几十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真的,有时候,把公交车靠边停几十厘米,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候,踩刹车稍微轻一点点。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关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首府人、车、路的矛盾日益凸显。  记者从3月17日结束的新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新疆每年机动车和驾驶人的总量分别以15%和17%的速度在递增,
期刊
13年来,他自愿扛起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其间,他和妻子双双下岗,为了生计,零下40多度的寒冬里,他摆起了露天抓饭摊……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没有将肩上的担子卸下,而是一路走来一路扛……究竟是什么赐予了他坚持的力量。是善良,是憨厚,是质朴,还是因为他真的很傻。  41岁的阿斯哈尔每天都要早起揉面、包包子、串羊肉串,因为他是一家小餐馆的老板兼服务员。  今年已经41岁的阿斯哈尔,乐观、爱笑。
期刊
他是驻守帕米尔高原的一名边防派出所所长,他的事迹曾经搬上了2010年公安部春节晚会的舞台,他的责任区在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陆路通道红其拉甫口岸的咽喉要道上,与他的“全家福”被135户牧民挂在家里——他就是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喀什边防支队科克牙尔边防派出所所长吾斯曼江·买买提。  2011年5月,是自治区第29个民族团结月,记者走近了吾斯曼江,感受他的世界、他的情怀。    从陌生到熟悉    帕米尔高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