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摄像是指运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电视画面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通过实习过程,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并把理论用于实际操作。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它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如何开展实验教学一直是电视摄像实验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此方面,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借助校内外资源优势,在让学生充分了解电视摄像机构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办法鼓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电视摄像的实践活动,在电视摄像实验教学方面,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一、 成立电视摄像拆装实验室,为学生充分了解电视摄像机基本构件搭建良好平台
电视摄像课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升华。电视摄像技术涵盖了物理学、光学等知识,而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为文科生,感性思维活跃,理性思维不足,对电视摄像机的成像、补光原理大部分缺乏一个较为直观的、具体的认识。针对这一现象,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从实验经费中挤出一部分来专门用于购买电视台淘汰下来的电视摄像设备,利用这些设备成立一个拆装实验室。在开展电视摄像的实验教学前期,专门组织校内实验教师、校外电视摄像设备维修技师手把手地教授学生拆散和组装这些废旧的电视摄像设备,通过对这些设备反复地拆装练习,学生对电视摄像机的光圈、快门、感光片、滤色片等部件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直观、具体的认识,把这些从实践中得出的具体认识再应用到日后的实践过程中去,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层层相扣的循环,为日后实践课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调查显示,在具体的摄像实践方面,参与过拆装实验室课程练习的学生比那些没有进行过此方面训练的学生更容易上手,对摄像理念的把握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对于在摄像过程中出现的机器故障,这些学生也更懂得如何解决。实践证明,拆装实验是学生开始摄像实践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掌握好电视摄像这门课程的关键环节。
二、从实践中熟练技术,从案例中精通艺术,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技术指导与艺术引导相匹配,全面提高学生电视摄像素养
技术是艺术表现的基础,任何艺术性的创作,都必须而且只能建立在坚实深厚的技术功底上,只有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艺术创作。电视摄像技术是电视摄像方面的经验和技巧,而电视摄像艺术是摄像师运用摄像技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对生活中的各种形态和意识的集中概括,是通过电视画面而形象表现出来的。所以,只有先让学生学习摄像机基本功能键的操作方法,练习电视摄像的基本功,待他们完全掌握这些技术后,才能给他们讲摄像艺术。在技术方面,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通过大量的实践课让学生掌握摄像机各功能键的使用要领、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附在这种操作技术之上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让他们知道用何种拍摄方法来表现某种画面艺术效果,即如何用电视语言来表达思想和创意。例如,利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进行“推摄”,可以形成“视点不断前移”的艺术效果;又如在技术上采用广角镜头近摄,可以形成变形夸张的艺术效果。
在讲授摄像造型元素时,中心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让学生接触到各类题材的经典电视片,如电视纪录片《幼儿园》《舟舟的世界》《美丽中国》《再说长江》,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乡村爱情》;电影《贫民富翁》《十面埋伏》《天下无贼》等。通过观摩这些经典影片让学生懂得如何从技术上去实现造型元素的变化,从艺术上去理解其表现力。这些造型元素又是有机结合使用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在电视画面造型的创作过程中,共同完成画面构图、内容表达和信息传播的任务。比如在电视造型元素的联系中,不仅要讲清不同的景别、不同拍摄角度、不同的运动镜头、不同构图方式的拍摄方法,还要使同学们知道它们的功用,即它们所能呈现的艺术特点和形式,用艺术的语言去描绘电视画面。如用广角镜头拍摄远景画面时,选择侧光或侧逆光拍摄,可以突出画面层次,显示空间透视效果。远景景别的画面可以呈现辽阔、深远、壮观、有气势和较强抒情性的艺术特点。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拍摄矗立在幽雅环境中的图书馆大楼时,用仰角角度从“图书馆”几个字缓慢“拉摄”出来,落幅画面以高大雄壮的图书馆大楼为主体,用楼前花园的鲜花、绿叶作前景,以蓝天白云作背景,突出显示了南昌大学图书馆的雄伟气势与幽雅宁静氛围,表现了较好的学习环境。
技术必须与艺术相结合,在处理画面造型、塑造视觉形象、完善画面构图的过程中寓艺术的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扬技术的优势于艺术表现之中。比如说技术上要求调焦清晰准确,主题形象鲜明真切,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从画面氛围、艺术美感等角度出发,运用虚焦画面及焦点的虚实、实虚转换等技术手段传达特定内容。再比如,我们总是强调白平衡的重要性,但为了在艺术上取得某种令人满意的效果,将有意识地使摄像机的白平衡失调。在指导学生拍摄夕阳时,在技术上有意识的使白平衡偏红,这样就能拍到落日熔金的辉煌艺术画面了;而拍摄傍晚夜景时,又可使白平衡偏蓝,以艺术地表现冷偏蓝的夜景气氛。
三、 利用校内外媒介资源,为学生搭建实战平台,在实战中磨练学生技能,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战水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充分检验学生的实践水平,展示学生的摄像素养,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媒介资源,为学生寻找各种各样的实战机会,在实战中磨练学生技能,在实战中弥补差距,全面提高学生实战水平。在校内,利用南昌大学电视台的节目资源,让学生自备摄像机与校电视台记者共同参与《校园新闻》等节目的制作,同一题材,两套不同版本,通过这种拍摄制作练习,学生就能把自己制作的《校园新闻》与电视台记者拍的《校园新闻》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在校外,充分利用江西电视台的媒体资源,让学生跟随电视台记者、摄像师进行各类题材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近距离地观看和实践电视制作流程,直观、具体地感受到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从而进一步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期,全面培养学生真正能参与实战的过硬水平。
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快速掌握拍摄技巧,现代传媒中心电视摄像实验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多看、多练,优劣对比,找出差距。对于学生在校内外电视台拍摄的素材,教师都要一一观看、比较,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看谁拍的好与差,好在什么地方,差在哪里,最后再由教师或是电视台资深的摄像师、编导给予现场点评。中心教师在观摩讨论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效果,利用大屏幕投影把同学们拍摄的镜头画面进行播放,拍摄的有什么问题,一目了然,非常直观。这样,比在小屏幕电视机上播放时,画面晃动不太明显的镜头,在大屏幕上被放大了,同学们一眼就能体察到自己拍摄中“晃动不稳”的缺点。对于拍摄较好的镜头画面,老师及时指出并对拍摄者给予表扬。
四、 在进行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强化和提高学生作为一名电视摄像记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
新闻记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是搞好新闻工作的根基,是成为一名合格新闻记者的前提条件,一个缺乏新闻责任感、基本素养不高的记者即便摄像技术再好,摄像艺术再通透也是很难胜任电视记者这一职业的。而新闻责任感、新闻基本素养是根源于大学专业学习的。因此,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在积极动员学生参与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就非常注重学生新闻责任感、新闻基本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电视摄像的实践练习中,中心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待成一名真正的电视工作者,严格按照电视新闻规律办事,以高度的新闻责任感来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用镜头传播新闻信息。与此同时,中心特别强调在拍摄日常的新闻活动时,电视摄像记者在报道时间方面应特别注意:时间对于电视摄像记者的要求不是准时而是提前,跟文字记者不同的是,电视摄像记者必须在每次新闻活动前半小时或是一小时到场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如校正好摄像机的白平衡,摆好机位,有必要时补充光源等。否则,即便是准时到场也很有可能因为摄像机准备不充分而耽搁或是错过重要的电视新闻信息,由此导致的结果轻则受到严厉处分,重则丢掉饭碗,损坏自己的声誉,丧失以后在此行业发展的机会。
此外,除了时间观念方面的培养外,耐心、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电视摄像记者同样重要。在电视新闻的拍摄过程中,只有耐心,摄像记者才能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镜头;只有认真、细致,电视摄像记者才不至于丢三落四,才能保证整个摄像过程有序进行。耐心、认真、细致都是作为一个电视摄像记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若缺乏这些基本素养,在拍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因为某个按钮没把握好,整个画面色调失衡或是拍摄完后磁带丢了一盒等问题,在平日练习中,这些情形看似问题不大,但在真正的电视摄像报道中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引发重大的拍摄事故,其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在平日的电视实践中,中心都以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时时向学生灌输这些基本素养,反复强调这些素养的重要性,经常督促指导学生在拍摄时间、操作技巧、素材保管等方面力争做到最好,以平日中“一万次”的练习来防止实战中“万一”的发生。
电视摄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不断摸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应社会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实践方法,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应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作为一个电视摄像记者的新闻责任感和基本素养,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电视摄像人才。
参考文献
①孟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74—102
②任金州、高波:《电视摄像》〔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4—290
③赫伯特·泽特尔(美):《摄像基础(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36—81
一、 成立电视摄像拆装实验室,为学生充分了解电视摄像机基本构件搭建良好平台
电视摄像课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升华。电视摄像技术涵盖了物理学、光学等知识,而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为文科生,感性思维活跃,理性思维不足,对电视摄像机的成像、补光原理大部分缺乏一个较为直观的、具体的认识。针对这一现象,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从实验经费中挤出一部分来专门用于购买电视台淘汰下来的电视摄像设备,利用这些设备成立一个拆装实验室。在开展电视摄像的实验教学前期,专门组织校内实验教师、校外电视摄像设备维修技师手把手地教授学生拆散和组装这些废旧的电视摄像设备,通过对这些设备反复地拆装练习,学生对电视摄像机的光圈、快门、感光片、滤色片等部件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直观、具体的认识,把这些从实践中得出的具体认识再应用到日后的实践过程中去,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层层相扣的循环,为日后实践课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调查显示,在具体的摄像实践方面,参与过拆装实验室课程练习的学生比那些没有进行过此方面训练的学生更容易上手,对摄像理念的把握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对于在摄像过程中出现的机器故障,这些学生也更懂得如何解决。实践证明,拆装实验是学生开始摄像实践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掌握好电视摄像这门课程的关键环节。
二、从实践中熟练技术,从案例中精通艺术,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技术指导与艺术引导相匹配,全面提高学生电视摄像素养
技术是艺术表现的基础,任何艺术性的创作,都必须而且只能建立在坚实深厚的技术功底上,只有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艺术创作。电视摄像技术是电视摄像方面的经验和技巧,而电视摄像艺术是摄像师运用摄像技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对生活中的各种形态和意识的集中概括,是通过电视画面而形象表现出来的。所以,只有先让学生学习摄像机基本功能键的操作方法,练习电视摄像的基本功,待他们完全掌握这些技术后,才能给他们讲摄像艺术。在技术方面,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通过大量的实践课让学生掌握摄像机各功能键的使用要领、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附在这种操作技术之上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让他们知道用何种拍摄方法来表现某种画面艺术效果,即如何用电视语言来表达思想和创意。例如,利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进行“推摄”,可以形成“视点不断前移”的艺术效果;又如在技术上采用广角镜头近摄,可以形成变形夸张的艺术效果。
在讲授摄像造型元素时,中心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让学生接触到各类题材的经典电视片,如电视纪录片《幼儿园》《舟舟的世界》《美丽中国》《再说长江》,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乡村爱情》;电影《贫民富翁》《十面埋伏》《天下无贼》等。通过观摩这些经典影片让学生懂得如何从技术上去实现造型元素的变化,从艺术上去理解其表现力。这些造型元素又是有机结合使用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在电视画面造型的创作过程中,共同完成画面构图、内容表达和信息传播的任务。比如在电视造型元素的联系中,不仅要讲清不同的景别、不同拍摄角度、不同的运动镜头、不同构图方式的拍摄方法,还要使同学们知道它们的功用,即它们所能呈现的艺术特点和形式,用艺术的语言去描绘电视画面。如用广角镜头拍摄远景画面时,选择侧光或侧逆光拍摄,可以突出画面层次,显示空间透视效果。远景景别的画面可以呈现辽阔、深远、壮观、有气势和较强抒情性的艺术特点。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拍摄矗立在幽雅环境中的图书馆大楼时,用仰角角度从“图书馆”几个字缓慢“拉摄”出来,落幅画面以高大雄壮的图书馆大楼为主体,用楼前花园的鲜花、绿叶作前景,以蓝天白云作背景,突出显示了南昌大学图书馆的雄伟气势与幽雅宁静氛围,表现了较好的学习环境。
技术必须与艺术相结合,在处理画面造型、塑造视觉形象、完善画面构图的过程中寓艺术的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扬技术的优势于艺术表现之中。比如说技术上要求调焦清晰准确,主题形象鲜明真切,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从画面氛围、艺术美感等角度出发,运用虚焦画面及焦点的虚实、实虚转换等技术手段传达特定内容。再比如,我们总是强调白平衡的重要性,但为了在艺术上取得某种令人满意的效果,将有意识地使摄像机的白平衡失调。在指导学生拍摄夕阳时,在技术上有意识的使白平衡偏红,这样就能拍到落日熔金的辉煌艺术画面了;而拍摄傍晚夜景时,又可使白平衡偏蓝,以艺术地表现冷偏蓝的夜景气氛。
三、 利用校内外媒介资源,为学生搭建实战平台,在实战中磨练学生技能,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战水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充分检验学生的实践水平,展示学生的摄像素养,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媒介资源,为学生寻找各种各样的实战机会,在实战中磨练学生技能,在实战中弥补差距,全面提高学生实战水平。在校内,利用南昌大学电视台的节目资源,让学生自备摄像机与校电视台记者共同参与《校园新闻》等节目的制作,同一题材,两套不同版本,通过这种拍摄制作练习,学生就能把自己制作的《校园新闻》与电视台记者拍的《校园新闻》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在校外,充分利用江西电视台的媒体资源,让学生跟随电视台记者、摄像师进行各类题材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近距离地观看和实践电视制作流程,直观、具体地感受到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从而进一步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期,全面培养学生真正能参与实战的过硬水平。
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快速掌握拍摄技巧,现代传媒中心电视摄像实验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多看、多练,优劣对比,找出差距。对于学生在校内外电视台拍摄的素材,教师都要一一观看、比较,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看谁拍的好与差,好在什么地方,差在哪里,最后再由教师或是电视台资深的摄像师、编导给予现场点评。中心教师在观摩讨论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效果,利用大屏幕投影把同学们拍摄的镜头画面进行播放,拍摄的有什么问题,一目了然,非常直观。这样,比在小屏幕电视机上播放时,画面晃动不太明显的镜头,在大屏幕上被放大了,同学们一眼就能体察到自己拍摄中“晃动不稳”的缺点。对于拍摄较好的镜头画面,老师及时指出并对拍摄者给予表扬。
四、 在进行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强化和提高学生作为一名电视摄像记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
新闻记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是搞好新闻工作的根基,是成为一名合格新闻记者的前提条件,一个缺乏新闻责任感、基本素养不高的记者即便摄像技术再好,摄像艺术再通透也是很难胜任电视记者这一职业的。而新闻责任感、新闻基本素养是根源于大学专业学习的。因此,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在积极动员学生参与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就非常注重学生新闻责任感、新闻基本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电视摄像的实践练习中,中心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待成一名真正的电视工作者,严格按照电视新闻规律办事,以高度的新闻责任感来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用镜头传播新闻信息。与此同时,中心特别强调在拍摄日常的新闻活动时,电视摄像记者在报道时间方面应特别注意:时间对于电视摄像记者的要求不是准时而是提前,跟文字记者不同的是,电视摄像记者必须在每次新闻活动前半小时或是一小时到场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如校正好摄像机的白平衡,摆好机位,有必要时补充光源等。否则,即便是准时到场也很有可能因为摄像机准备不充分而耽搁或是错过重要的电视新闻信息,由此导致的结果轻则受到严厉处分,重则丢掉饭碗,损坏自己的声誉,丧失以后在此行业发展的机会。
此外,除了时间观念方面的培养外,耐心、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电视摄像记者同样重要。在电视新闻的拍摄过程中,只有耐心,摄像记者才能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镜头;只有认真、细致,电视摄像记者才不至于丢三落四,才能保证整个摄像过程有序进行。耐心、认真、细致都是作为一个电视摄像记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若缺乏这些基本素养,在拍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因为某个按钮没把握好,整个画面色调失衡或是拍摄完后磁带丢了一盒等问题,在平日练习中,这些情形看似问题不大,但在真正的电视摄像报道中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引发重大的拍摄事故,其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在平日的电视实践中,中心都以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时时向学生灌输这些基本素养,反复强调这些素养的重要性,经常督促指导学生在拍摄时间、操作技巧、素材保管等方面力争做到最好,以平日中“一万次”的练习来防止实战中“万一”的发生。
电视摄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不断摸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应社会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实践方法,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应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作为一个电视摄像记者的新闻责任感和基本素养,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电视摄像人才。
参考文献
①孟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74—102
②任金州、高波:《电视摄像》〔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4—290
③赫伯特·泽特尔(美):《摄像基础(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