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心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作用分析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女性产前接受心理护理的应对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产科门诊构建档案的110例产妇为例,随机将这些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产妇产前采用常规教育方法。研究组在产前常规教育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褥期产妇的应对方式。结果:研究组经常采用的前5名应对策略皆为积极应对的方式,其采用率超过85%。而对照组经常采用应对策略一般都是自己安慰自己,该条目作为消极应对方法,其使用率约为52.73%,其他四项经常使用的应对策略为积极应对方法,其使用率低于50%。结论:产前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积极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前心理干预;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155
  应对属于个体对于外界外力事件的主要反应,作为利用转变人类的行为与认知,处理现存问题的适应流程之一,孕产期作为育龄妇女非常自然的一个生理流程,其在生理过后出现很大变化的同时,心理也会产生诸多变化,导致心理方面出现各种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情绪障碍,针对此类心理压力采取针对性应对对策至关重要[1]。为了深层研究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礎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产科门诊构建档案的110例产妇为例。取值标准为:孕周>30周;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正常。随机将这些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3-40岁,平均(35.4±5.2)岁。研究组年龄22-41岁,平均(35.5±5.3)岁。分娩方法:自然分娩25例,剖宫产75例。两组产妇基本资料并无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产前采用常规教育方法。研究组在产前常规教育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可以分成三次开展。第一次干预为产前讲述心理调适流程,讲述应对方式的价值,积极应对和不积极应对之间的差别,积极应对策略以及怎样选择相应策略来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第二次是对产时以及产后的心理调适流程、分娩期、缓解产褥期压力的策略等进行讲解;第三次对以上两次内容实施指导与探讨。干预后进行书面材料的颁发,并告知产妇心理存疑时需要以电话的方式咨询。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选用解压宁应对方式量表分析两组产妇的产褥期应对方式。该量表中的条目共有20个,将前13项评分加起来获得积极应对的分数,后7项评分加起来获得消极应对分数。经常采取计为3分,有时采用计分为2分,极少采用计分为1分,不采用计分为0分。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 x±s,采用t检验,(%)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产褥期妇女经常采用的前5名应对策略可见,研究组经常采用的前5名应对策略皆为积极应对的方式,其采用率大约超过85%,详见表1。而对照组经常采用应对策略一般都是自己安慰自己,该条目作为消极应对方法,其使用率约为52.73%,其他四项经常使用的应对策略为积极应对方法,其使用率低于50%,详见表2。
  3  讨论
  3.1产前心理干预方法
  采取常规一对一讲述、集中式授课、健康教育资源、提供热线电话等健康宣教方法。对授课方法以及利用卫生资源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此次研究使用小组干预方式,按照门诊时间实施分组,每周大约5对夫妻,在每次干预前一天以电话的方式联系对方,保证其可以准时到达,针对因特殊事件无法到达的产妇,应该随着下组共同接受干预,每次完成干预后进行相关资料的发放,并供应热线电话询问,最终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3.2心理干预可让产妇应对方式改善
  此次研究表明,研究组产妇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消极应对的分数明显比对照组低,说明心理干预能够方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积极改善。应对流程作为评价、情绪、应对单个循环部分,在特殊压力情况下,针对评估事件形成情绪并应对,应对相反容易对情景产生影响并再次评估。产前进行心理干预的开展,能够让孕产妇明确评估妊娠分娩事件,能够使其自身情绪压力维持,积极应对策略在产妇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时,偏向采用积极应对方法,再次推动孕产妇明确评估妊娠分娩事件,如此循环方式,才能保证孕产妇心理健康。
  3.3两组产褥期妇女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
  此次研究表明,研究组产褥期经常采用前5项应对方式中,采用最多为和人交流,诉说心中烦恼,依次为尽可能地见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向家人、朋友、同学寻找建议等等,均为积极应对,其使用率超过了85%,究其原因,心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孕产妇自我效能提升,自我效能较高者以为个体需要对自身健康负责,个体有能力转变本身健康情况,在处理生活中问题时能够坦然面对,作为消极应对方法,其采用率为52.73%,其他四类常用应对方式作为积极的应对策略,但其使用率低于50%。可能是因产褥期妇女没有接受心理干预所致的知识掌握程度不足,不善于自主采用缓解异常情绪的对策,就算采用应对方式也是一味选择,充分呈现产前心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改善作用[2]。
  总之, 产前心理干预有利于让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积极改善,还能辅助孕妇减轻负面心理,使其身体处在最佳状态,安全度过分娩期、妊娠期以及产褥期。
  参考文献:
  [1]毛继君. 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治疗对策研究[J].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7, 11(003):188.
  [2]许敏, 周晨, 黄慧,等. 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适应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 2018, v.34(09):85-8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本院70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2.86%)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声带
期刊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所具有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针对相应的危险感染因素构建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过程当中以回顾性的分析模式,对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共计482位患者临床资料共计482例进行研究。结果: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整体482位患者中共有106位患有医院感染,其自身所具有的感染率达到21.99%,而其中拥有口腔感染11位,拥有呼吸道感染52位而肛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护理工作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7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根据所选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给予其中一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临床常规护理,一共35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一共35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以本院于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2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措施,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种护理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3.54%,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67.74%,实验组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治疗颅脑损伤病症患者期间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49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且发生颅脑损伤的病症患者。在患者了解研究目的和治疗方法之后自愿签署知情告知书。按照所使用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配到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中25名,分配到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观察组中24名,分析两组患者在护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乳腺癌术后运动计划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计划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者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24%,观察者患者肩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良肢体位摆放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满意度。方法: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选取本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7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实验组采用良肢体位摆放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评分为(81.13±12.87)分,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在接收到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时,实施综合护理对其术后康复所产生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方法:从我院在2017年7月到2018年11月这段时间内诊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入院时间的先后进行均等分组,实施综合护理的称为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则是空白对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躯干活动、心理活
期刊
【摘要】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评价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但作为一项有创检查,DSA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如何预防和降低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决定脑血管造影成败的关键。术后护理分为术后常规护理和术后心理护理,同时也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对并发症进行相应护理。  【关键词】缺血性脑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工作,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就诊患者108例,使用随机抽取法,划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方面效果。结果: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护理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