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东师大教育学李政涛教授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老师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他所选择的人生道路、生活方式,包括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等都不一样。于是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都指向一点——形成实践智慧。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修炼教育智慧。作为政治教师,我在思考中得出作为政治老师要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一、修炼德行,使自己具有优良的道德品格
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的直接引导者,是学生行为、心理的模仿者,教师的思想先进则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先进,教师具有崇高的品德则学生容易培养崇高的品德。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优秀的个性品质,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例如:教师讲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自己却不顾学校的工作大局,为一己私利斤斤计较;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要求学生要加强公德意识,要有爱心,自己却心如磐石;教育学生要见义勇为,自己却懦弱无能……这样必然损害政治教师的形象,使学生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从而难以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政治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二、修炼品性,使自己具有博爱之心
有人说,“师爱无异于母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能都献给孩子的爱,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会产生或增大学习的动力。我们班有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经常打架斗殴,无事生非,早读课经常迟到。我曾多次找他谈话,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他无动于衷。一天晚上他突然生病发高烧,我听到消息后连忙把他送到医院,然后一直守在病床前,待他输完液又把他送回学校,给他倒水、送药、熬粥,直到病愈。从那以后,他变了,改掉恶习,发奋读书。他对我说:“老师,我再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您了。”可见,情感是育人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的心灵纽带,只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感情,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三、修炼职业道德,使自己具有敬业的精神
政治教师应培养对教学的热爱之情,培养乐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正如美国前总统约翰·甘乃迪所说:“一个人做他所要做的,无论任何所要承受的结果,无论任何阻难、危险与压力——这即是人类道德之本。”可见,政治教师具有崇高的事业心和荣誉感,会更好也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从而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四、修炼学识,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
李政涛教授认为:三流教师用惩罚,二流教师用语言,一流教师用眼神。教师在教学当中想要“用语言粘住学生”,教师就需积累渊博的知识,才能在具体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妙语连珠,旁征博引,用语言粘住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照本宣科的尴尬。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政治路线内容时,政治老师一方面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把握实际。
思想政治课教学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脉搏的跳动,会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扩展,综合素质不断发展,甚至在某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可能超过老师,因此政治教师决不能再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充当传声筒。应该不断地学习,使自己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和信息;同时要紧跟政治教学的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把理论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要把学生当成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实际状态成为教学的起点,成为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有利于学生健康主动发展的鲜活空气带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对学生实施德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包括自身的德行、品性、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等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的修炼,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课堂内外以其崇高的品德感染学生,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动;要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从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才能显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育人才有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袁 妮)
一、修炼德行,使自己具有优良的道德品格
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的直接引导者,是学生行为、心理的模仿者,教师的思想先进则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先进,教师具有崇高的品德则学生容易培养崇高的品德。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优秀的个性品质,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例如:教师讲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自己却不顾学校的工作大局,为一己私利斤斤计较;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要求学生要加强公德意识,要有爱心,自己却心如磐石;教育学生要见义勇为,自己却懦弱无能……这样必然损害政治教师的形象,使学生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从而难以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政治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二、修炼品性,使自己具有博爱之心
有人说,“师爱无异于母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能都献给孩子的爱,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会产生或增大学习的动力。我们班有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经常打架斗殴,无事生非,早读课经常迟到。我曾多次找他谈话,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他无动于衷。一天晚上他突然生病发高烧,我听到消息后连忙把他送到医院,然后一直守在病床前,待他输完液又把他送回学校,给他倒水、送药、熬粥,直到病愈。从那以后,他变了,改掉恶习,发奋读书。他对我说:“老师,我再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您了。”可见,情感是育人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的心灵纽带,只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感情,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三、修炼职业道德,使自己具有敬业的精神
政治教师应培养对教学的热爱之情,培养乐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正如美国前总统约翰·甘乃迪所说:“一个人做他所要做的,无论任何所要承受的结果,无论任何阻难、危险与压力——这即是人类道德之本。”可见,政治教师具有崇高的事业心和荣誉感,会更好也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从而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四、修炼学识,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
李政涛教授认为:三流教师用惩罚,二流教师用语言,一流教师用眼神。教师在教学当中想要“用语言粘住学生”,教师就需积累渊博的知识,才能在具体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妙语连珠,旁征博引,用语言粘住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照本宣科的尴尬。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政治路线内容时,政治老师一方面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把握实际。
思想政治课教学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脉搏的跳动,会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扩展,综合素质不断发展,甚至在某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可能超过老师,因此政治教师决不能再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充当传声筒。应该不断地学习,使自己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和信息;同时要紧跟政治教学的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把理论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要把学生当成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实际状态成为教学的起点,成为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有利于学生健康主动发展的鲜活空气带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对学生实施德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包括自身的德行、品性、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等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的修炼,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课堂内外以其崇高的品德感染学生,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动;要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从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才能显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育人才有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