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语教育最终目的应是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少数民族能融合到主流社会中去。它是解决“国家一体”与“民族文化多元化”冲突的有效手段。双语教育的实施有效的整合了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构建多元文化认知结构,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国家认同自觉意识不断提高。本文侧重点在于分析基于文化视角下双语教育实施的必要性研究,强调双语教育的实施對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双语教育;认知结构;国家认同
“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即在由有多元文化的群体组成的社会中共存的意义。这种多样性,不仅在于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在于它们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新变化提供了资源。”[1]语言本身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智慧的集中凝聚,以时间为基本轴线,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双语现象的出现,是各民族间经济、政治、文化等相互融合的结果。伴随着国家认识到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独特性时,开始重视民族教育时,双语教育成为民族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育的实施,一方面为了促进国家的政治统一,维护国家稳定,另一方面为了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接受主流社会文化的熏陶,使受教育者成为“双文化人”,提高进入主流社会的生存能力,最终实现该少数民族的和谐进步和发展繁荣。
一、整合多元文化教育
双语教育是指以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使用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2]民族双语教育,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使用其本族语言和主流语(族际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学系统。民族双语教育是双语教育中的一种形式,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计的双语教育形式。[3]
(一)多元文化融合促进学校教育方式的改变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校也同时存在不同民族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或者大部分的学生都属于同一个少数民族。语言是这些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载体,共同的语言能够使他们更好的交流与融合,所以,学校应该给予学生们一个学习共同语言的平台和途径。社会交际语(汉语)成为全校学生共同学习的通用语。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还有一个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传承文化的基础。所以借助少数民族本族语来学习更多的本族文化以及借助本族语辅助课程的学习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学校推行双语教育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双语教育的实施也使得学校传统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变。
(二)文化传承的需求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文化离不开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学校和学校教育就是以文化贡献为基本使命的社会文明实体,教师就是文化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的承担者。作为传播壮汉文化的主要群体,对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均应该有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的职责。双语教育是两种文化的传播,是教会学习者认识、接受和欣赏不同的文化、种族、差异等,是使儿童和青少年在他們发展的关键期形成在民主、平等与公平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责任心和公共性。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必须要有文化传承的意识和知识、能力的储备,即“双文化教师”。有基于内在价值观的文化判断力,有基于多元文化素养的文化变通力,这是专业化双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所以,双语教育对于文化传承的不断需求本身就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化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构建多元文化认知结构
(一)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后,壮文推行使用工作得到恢复,广西开始进行壮文进校实验,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工作。在壮汉双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壮汉双语教育呈现出过渡性、母语递减性、保留性以及多种模式实验并存性等基本特征。
由于壮族地区交际语言的使用情况不同,所以根据划分的不同类型区,采用不同类型的双语教育模式。其中采用最广泛的属于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其中“以壮为主”是前提、基础,“壮汉结合,以壮促汉”是方法、手段,“壮汉兼通”是目标。[4]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主要集中运用于以壮语为主要交际语言的壮族农村地区的学前预备班和小学阶段,在学前预备班教学以壮语、壮文为主,壮族儿童熟练掌握壮文声、韵、调和拼音方法,具备壮文音节的直呼能力。到小学阶段使用同一内容壮汉两种文字版本教材,由同一位教师按“先壮后汉”进行壮文课和汉文课教学,壮汉互为辅助。利用母语优势和壮语文教学功能,促进汉语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经过双语同步教学达到小学毕业生壮语文和汉语文能力水平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二)同步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多元文化认知结构
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较为科学的处理了学校教学用语和学生语言基础的关系,符合儿童语言、文字的习得规律,也使学生逐渐构建起壮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两种文化认知的结构。壮汉双语教学在课堂上交叉进行,符合该地区的学校社会语言生态环境,较好的处理了学生在上学前语言环境下形成的“认知结构”与上学后在学校由于汉语作为教学媒介和内容的完全陌生的“文化模式”之间的矛盾,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因短时间内难以做到“顺应”,也无法被“同化”而造成的失败情感和对学校学习文化的恐慌,最终导致学生学业的失败的问题,同时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认知结构的构建,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民族的文化。
三、国家认同自觉意识的提高
从本质上看,中国是一个自成多元生存空间的地理区域,不同的少数民族因发展出不同的文化而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适应和生存,但却同样承认并接受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演变。国家认同实际上就是对国家符号与国家共同体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接纳而产生的自豪感、对自己所属的族群和集体无意识的承认而产生的归属感、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政治身份认可而产生的忠诚感。在多民族国家的语境中,国家认同源于公民对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价值观、信念、国家主权的认同。[5]
双语教育的实施,是两种文化基因在教育场域的传承。双语教育通过“双文化教师”和“双文化教材”,使少数民族学生从进入学校这个教育场域开始,便开始体验周围人看待社会的积极的态度,同时为自己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那么,这些生命个体就会形成同样积极的态度,逐渐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受跨文化的教育者能够达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统一,但这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阻碍的两种文化的全盘接受。每种文化都有自身的价值观走向,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前进,就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博弈,文化间的不断弥合促进民族文化的变迁。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发展中的威胁,其蕴含着多样性文化生命的存在。作为双语教育的功能,并不是去消除这种差异的存在,而是以理解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甚至是保护这种差异为教育目的,以达到受教育者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自觉意识的提高。
注释:
[1][美].P·K.博克著,余兴安、彭振云等译. 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中译本序言4.
[2][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5.
[3]韦兰明. 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4:38.
[4]韦兰明. 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4:103.
[5]孙杰远.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因与教育场域[J].教育研究,2013(12).
【关键词】:多元文化;双语教育;认知结构;国家认同
“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即在由有多元文化的群体组成的社会中共存的意义。这种多样性,不仅在于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在于它们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新变化提供了资源。”[1]语言本身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智慧的集中凝聚,以时间为基本轴线,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双语现象的出现,是各民族间经济、政治、文化等相互融合的结果。伴随着国家认识到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独特性时,开始重视民族教育时,双语教育成为民族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育的实施,一方面为了促进国家的政治统一,维护国家稳定,另一方面为了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接受主流社会文化的熏陶,使受教育者成为“双文化人”,提高进入主流社会的生存能力,最终实现该少数民族的和谐进步和发展繁荣。
一、整合多元文化教育
双语教育是指以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使用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2]民族双语教育,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使用其本族语言和主流语(族际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学系统。民族双语教育是双语教育中的一种形式,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计的双语教育形式。[3]
(一)多元文化融合促进学校教育方式的改变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校也同时存在不同民族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或者大部分的学生都属于同一个少数民族。语言是这些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载体,共同的语言能够使他们更好的交流与融合,所以,学校应该给予学生们一个学习共同语言的平台和途径。社会交际语(汉语)成为全校学生共同学习的通用语。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还有一个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传承文化的基础。所以借助少数民族本族语来学习更多的本族文化以及借助本族语辅助课程的学习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学校推行双语教育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双语教育的实施也使得学校传统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变。
(二)文化传承的需求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文化离不开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学校和学校教育就是以文化贡献为基本使命的社会文明实体,教师就是文化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的承担者。作为传播壮汉文化的主要群体,对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均应该有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的职责。双语教育是两种文化的传播,是教会学习者认识、接受和欣赏不同的文化、种族、差异等,是使儿童和青少年在他們发展的关键期形成在民主、平等与公平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责任心和公共性。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必须要有文化传承的意识和知识、能力的储备,即“双文化教师”。有基于内在价值观的文化判断力,有基于多元文化素养的文化变通力,这是专业化双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所以,双语教育对于文化传承的不断需求本身就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化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构建多元文化认知结构
(一)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后,壮文推行使用工作得到恢复,广西开始进行壮文进校实验,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工作。在壮汉双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壮汉双语教育呈现出过渡性、母语递减性、保留性以及多种模式实验并存性等基本特征。
由于壮族地区交际语言的使用情况不同,所以根据划分的不同类型区,采用不同类型的双语教育模式。其中采用最广泛的属于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其中“以壮为主”是前提、基础,“壮汉结合,以壮促汉”是方法、手段,“壮汉兼通”是目标。[4]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主要集中运用于以壮语为主要交际语言的壮族农村地区的学前预备班和小学阶段,在学前预备班教学以壮语、壮文为主,壮族儿童熟练掌握壮文声、韵、调和拼音方法,具备壮文音节的直呼能力。到小学阶段使用同一内容壮汉两种文字版本教材,由同一位教师按“先壮后汉”进行壮文课和汉文课教学,壮汉互为辅助。利用母语优势和壮语文教学功能,促进汉语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经过双语同步教学达到小学毕业生壮语文和汉语文能力水平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二)同步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多元文化认知结构
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较为科学的处理了学校教学用语和学生语言基础的关系,符合儿童语言、文字的习得规律,也使学生逐渐构建起壮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两种文化认知的结构。壮汉双语教学在课堂上交叉进行,符合该地区的学校社会语言生态环境,较好的处理了学生在上学前语言环境下形成的“认知结构”与上学后在学校由于汉语作为教学媒介和内容的完全陌生的“文化模式”之间的矛盾,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因短时间内难以做到“顺应”,也无法被“同化”而造成的失败情感和对学校学习文化的恐慌,最终导致学生学业的失败的问题,同时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认知结构的构建,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民族的文化。
三、国家认同自觉意识的提高
从本质上看,中国是一个自成多元生存空间的地理区域,不同的少数民族因发展出不同的文化而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适应和生存,但却同样承认并接受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演变。国家认同实际上就是对国家符号与国家共同体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接纳而产生的自豪感、对自己所属的族群和集体无意识的承认而产生的归属感、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政治身份认可而产生的忠诚感。在多民族国家的语境中,国家认同源于公民对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价值观、信念、国家主权的认同。[5]
双语教育的实施,是两种文化基因在教育场域的传承。双语教育通过“双文化教师”和“双文化教材”,使少数民族学生从进入学校这个教育场域开始,便开始体验周围人看待社会的积极的态度,同时为自己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那么,这些生命个体就会形成同样积极的态度,逐渐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受跨文化的教育者能够达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统一,但这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阻碍的两种文化的全盘接受。每种文化都有自身的价值观走向,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前进,就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博弈,文化间的不断弥合促进民族文化的变迁。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发展中的威胁,其蕴含着多样性文化生命的存在。作为双语教育的功能,并不是去消除这种差异的存在,而是以理解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甚至是保护这种差异为教育目的,以达到受教育者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自觉意识的提高。
注释:
[1][美].P·K.博克著,余兴安、彭振云等译. 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中译本序言4.
[2][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5.
[3]韦兰明. 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4:38.
[4]韦兰明. 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4:103.
[5]孙杰远.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因与教育场域[J].教育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