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哪种重要的哲学和宗教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都对中国人有着深深的影响。虽然它们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不同,但却都反映中国文化的特点。
  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
  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的统一。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文天祥视死如归,因为他以践履孔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義”的道德理想而无愧于天地之间。因此,对于儒家说,痛苦不在于如何死,而在于是否能作到“成仁”“取义”。在儒家的生死观念中,所感到痛苦的是“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道家的生死观:顺应自然,与道同体,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道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照道家看,生和死无非都是一种自然现象。老子讨论生死问题的言论较少,他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保存自己,这和他所主张的“无为”“寡欲”思想相关联。他还说:“死而不亡者寿”,王弼注说:“身没而道犹存。”照老子看,“道”是超越的永恒存在,而人的身体的存在是暂时的,如果人能顺应自然而同于道,那么得道的人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所以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即是“与道同体”,它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是对世俗的超越与升华。
  庄子讨论生死问题比较多,在《大宗师》中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进而庄子认为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所以《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如果死和生是相连属的,我对之有什么忧患呢?《至乐》载,庄子妻死,惠子往吊,见庄子“箕踞鼓盆而歌”,惠子不以为然,但庄子认为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所以“生之来也不可却,其去不能止”(《天运》)。
  西晋的玄学家郭象对庄子的生死观有一重要的解释,他说“夫死生之变,犹春秋冬夏四时行耳,故生死之状虽异,其于各安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谓生为生,而死者方自谓生者为死,则无生矣。生者方自谓死为死,而死者方自谓死为生,则无死矣。”这就是说,生和死只有相对意义,只是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
  对“生”说“生”是“生”,但对“死”说“生”是“死”,对于“生”说“死”是“死”,但对于“死”说“死”是“生”。因此,说“生”、说“死”只是从不同的立场上所持的不同看法,故应“生时安生,死时安死”,这样就可以在顺应自然中得到超生死,而与道同体了。
  那么道家在生死问题上以什么为苦呢?照道家看,以不能顺其自然为苦。在《应帝王》中有一个故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故事说明,一切应顺应自然,不可强求,虽出于好心,但破坏了其自然本性,则反受其害,这是庄子的忧虑。照庄子看,人往往喜欢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从而“苦心劳形,以危其真”,这样就会远离“道”,而陷入痛苦之中,故“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禅宗的生死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
  佛教认为,人世间是一大苦海,人生有不能逃避的“八苦”,即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聚。人之所以不能逃避这种种苦难,是由于“无名”(不觉悟)引起的。佛教的教义就是教人如何脱离苦海。要脱离苦海就要照佛教的一套来修行,出家和坐禅等等都是不可少的。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五六百年,在中国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个宗派,其中以禅宗影响最大。
  禅宗的真正缔造者是唐朝的和尚慧能,这个佛教宗派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慧能认为,佛性就是人的本心(或本性),明了人之本心,即洞见佛性,“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佛性”是什么?照慧能看,佛性就是每个人的内在生命本体。如果一个人能够自觉地把握其生命的内在本体,那么他就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成佛的境界。用什么方法达到这种超越生死成佛的境界呢?禅宗立了一直接简单的修行法门,它把这门法叫作“以无念为宗”,即以“无念”为其教门的宗旨。
  所谓“无念”,并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不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想,而是在接触事物时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不于境上生心”。因此,人并不需要离开现实生活,也不需要坐禅、读经、拜佛等等形式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照样可以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挑水砍柴无非妙道”。这种达到超越生死成佛境界,全在自己一念之悟,“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悟”只是一瞬间的事,这叫“顿悟”,瞬息间克服“无明”(对佛理的盲无所知)而达到永恒的超生死的境界,这就是禅宗所追求的“成佛”境界。
  中国的禅宗虽不否认在人生中有“生、老、病、死”等等之苦,但是只要自己不以些“苦”为“苦”,那就超越了“苦”,而“苦海”也就变成了“极乐世界”,这全在自己觉悟还是不觉悟。因此,人应该自自然然的生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切听任自然,无执无著,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超生死得佛道,并不要求在平常生活之外有什么特殊的生活,如有此觉悟,内在的平常心即成为超脱生死的道心。所以照禅宗看,人的痛苦是在于他的不觉悟(无明),苦在于无明之未能除,只要人克服其迷悟,就无所谓“苦”了。
  总观中国的儒道佛对生死问题的看法虽不相同,但是否其中也有共同点?照我看,儒道佛都不以生死为苦,而以其追求的目标未能达到为“苦”。儒家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为“苦”,即以不能实现其道德理想为“苦”;道家以“苦心劳形,以危其真”为“苦”,即以不能顺应自然为“苦”;禅宗以“于外著境,自性不明”为“苦”,即以执著外在的东西,而不能除去无明为苦。
  现代化社会,科学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把人作为自然人看,对人的生和死都可以或者大体可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但人们的生死观仍然是个大问题,因为它不仅是个科学问题,而且也是个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问题。由于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的不同,因此会形成不同的生死观,这大概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我们把中国古代儒道释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看法作为一种理论问题来讨论,这大概和其他理论问题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史记》《汉书》上有《循吏传》,也有《酷吏传》。一般来讲,“循吏”都是儒家门徒,治理地方,讲究教化,而“酷吏”,则是申韩之术的信奉者,崇尚严刑峻法,杀人不眨眼。但比较起来,反倒是“酷吏”比较清廉,不捞钱。“酷”的前提,是他们行得正。  原始的儒家学说,如果要讲其宗旨的话,讲究的是礼制秩序,君主也在这秩序之中,如果君主破坏了秩序,那么至少理论上也可以被当作独夫诛掉的。然而,申韩之术的法家学说中,君主
期刊
在我法国的住处,有一丛山茶花。它开花的时节通常在春天,某一年冬季的气候特别和暖,所以花开得早。深夜里一股冷风来袭,还夹带着霜冻。第二天行禅时,我发现那丛山茶上的幼蕾都死了。  几星期之后,天气转暖了。我在花園里漫步,看见那丛山茶又生出了新一批的花蕾。  我问它们:“你们和那些在霜冻里死亡的花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花儿们答道:“我们既不相同,也不相左——条件如果足够,我们就展露出来;条件不足,我们
期刊
国画大师齐白石,生于战乱,一生颠沛流离,却享有94岁高寿,算得上是老寿星了。他自身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延年的长寿秘诀。  生活的艰辛,磨炼了齐白石的意志。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消沉,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为他日后的长寿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齐白石从1902年开始他的第一次远游后,十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
期刊
“干渴”同“饥饿”类似。“干”,描述客观状态,人体内缺乏津液。“渴”,表示主观愿望,是想喝水的感觉。  简化字“干渴”的“干”源于繁体字“乾”,和易经八卦的“乾”同字异音。乾卦是纯阳无阴卦。“乾”是日照过长,干旱无雨,巫师祝咒乞雨的意思,引申为缺水、枯竭,与湿润相对。同义词有“燥”,“燥”是过度缺水,生火冒烟的意思;“涸”,是形容江河湖泽的水干了;“枯”,形容植物脱水。  “干”字古文之中也有,象
期刊
在西南联大过来的那批学者里,金岳霖先生是最具个性的人之一。一方面,他在专业领域成就非凡,以《论道》《逻辑》等经典名著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哲学研究界第一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日常的为人处事却常被一些人视为“迂阔”,客气一点的,称他“痴”“呆”。  某次,梁思成到金岳霖家做客,快到吃饭时间,金岳霖却无表示。梁思成问:“你请不请我吃饭?”金岳霖恍然大悟,忙叫厨师出外采购,但没给厨师拿钱,梁思成提醒他,金岳霖
期刊
斋堂旁边有株红梅,花比院里别的几棵开得格外大些,每年也都要晚开十来天左右。初一傍晚我从楼上经过,瞥见枝丫上已有几朵开繁了,想着近来阳光充足,应该很快就能开满整棵树。第二天吃过午饭,与王师兄走到树下,探着身子好不容易够着了几枝,有的花瓣被抖下来,落到我的混元巾上,她看了觉得好玩,拿了手机拍了照。手里还有一枝小梅花,看起来就像一根簪子,她又在我头上比划了几下。俩人抱着花枝,慢慢走回殿堂,天不是藍得出水
期刊
当下社会里,人人都成了大忙人,忙着赚钱、忙着上位、忙着成功,就连小小孩童,也响应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号召,忙着背起沉重的书包,奔向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忙,成了打在现代人身上的特定标签。  與“忙”截然相反的一种状态,则是闲。闲,不是无所事事的游手好闲,而是指能让人心情放松、精神愉悦的一份闲心和闲情。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从容和诗意,一种不追赶,不慌张,不急促,不紧迫的慢生活方式。  就如同李白曾经幽居在
期刊
燕子呢喃的时候,原野里,放眼望去,春天的野菜转眼间就是青青一片了。  其实,野菜就是喜欢生长在田垄和沟渠边的青菜,春天里格外水灵肥嫩,一棵棵藏在原野里,挖野菜时,仿佛深山尋宝一般,把野菜连根带泥挖起,回家后放清水里洗干净,或爆炒或凉拌,野菜就变成了难得的美味,吃起来非常过瘾。  野菜还可以烧汤,把排骨放进锅里煮到骨头发软时,汤呈白色,这时,把整棵的野菜用手撕碎扔进沸腾的排骨汤里,最享受的时刻就到了
期刊
明代著名诗人于谦写有一首《无题》的五言古体诗,开宗明义,劝告为官者应珍重自己的名节。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所以古志士,终身甘縕袍。  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  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褒。  苟图身富贵,朘剥民脂膏。  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  作诗寄深意,感慨心忉忉。  诗一开头,于谦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人的名声与节操重于泰山,一个人的物质享受轻于鸿毛。为官者应重名节,轻财帛。“縕
期刊
柳染一行青绿,花点几簇嫣红,是江南三月初萌的清,照眼的明,这样的时节,适合浅吟惠风里,适合放舟绿水前。但也有人无暇顾及这美景,譬如赶着采明前茶的女子,此时正是她们最忙碌的时节。  杭州有西湖,西湖则有十大名茶之首的龙井。龙井茶村这座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因为乾隆的盛赞,也因为狮峰山下十八株皇帝钦封的“御茶”而成为爱茶人的一个圣地。  茶若君子,味甘香清,最是受文人喜爱,惹得他们总是忍不住把茶写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