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跨文化交际面的不断增广,如何准确地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特有的表情包文化成为紧迫的话题,本文旨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以傅园慧表情包“洪荒之力”为例,通过探索丰富的文化内涵,分析其官方英译本及网络英译本,从而在表情包文化英译方面得到一定的启示,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表情包文化;跨文化交际;“洪荒之力”翻译
一、引言
“洪荒之力”作为网络新词,首次走红于2015年仙侠玄幻剧《花千骨》中,紧接着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使出“洪荒之力”,配上呆萌表情,饱受西方媒体关注。本文以“洪荒之力”为例,从其渊源出发,通过分析其官方英译本及网络英译本,探讨了表情包文化的英译策略,从而实现真实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二、表情包文化与“洪荒之力”
表情包是一种利用图片来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从1982年最早的ASCII字符组成的表情符号,1994年Unicode 字符编码,到后来1999年经典QQ表情,再到现如今的网民自制表情包,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多元。
“洪荒之力”虽为网络新词,但“洪荒”之意历史远久。“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荒”本义指长满野草的沼泽地,也有广大、久远之意(百度百科,2017)。从《千字文》排序“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来看,意思是天地一开始处于混沌状态,犹如一团玄奥浑浊之气。《辞海》 (1979) 解释“谓混沌、朦昧的状态,也指远古时代”。中国地震台网给出解释:“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状态,特指远古时代,地球形成之后的早期状态。就东西方上古神话传说来看,中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西有“诺亚方舟”。而宇宙混沌蒙昧的“洪荒”之态又与关乎宇宙起源的物理学“混沌理论”(chaos theory)以及现代宇宙学中最具影响的学说“大爆炸宇宙论”(the big bang theory)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虽然傅园慧口中的“洪荒之力”和“洪荒”的原义并无直接关系,但“洪荒”一词文化内涵及其丰富,上涉天文,下涉地理,关乎神话,关乎宇宙源起,而今,又成为广受追捧的表情包为人类个体使用,带有一种夸张和搞笑的语气。用来表达个人超乎想象的努力。
三、“洪荒之力”英译策略分析
在探索完“洪荒之力”丰富的本源后,笔者将从翻译方法出发,对8个官方媒体译文和5个网络译文进行分析。
(一)直译版本
主流媒体,包括CCTV、China Daily以及外国媒体BBC、澳大利亚新闻网采用直译法,将“洪荒之力”译为“prehistoric power”。主要體现的是“洪荒”的时间概念,即“史前”,对天文、地理内涵没有体现,也抹去了其奇幻色彩。更重要的是,该译本将其承载的表情包文化尽失。网络译本“power of chaos”虽然也为直译,但“chaos”与宇宙起源“混沌理论”有关,并且其背后还承载着古希腊神话混沌之神卡俄斯的文化内涵,与“洪荒之力”的神话色彩有所呼应,但对最重要的表情包文化表达欠缺。
(二) 意译版本
英国《每日邮报》翻译为“I have played my full potential, used all my strength”。该译本贴切的表达了傅园慧为比赛拼劲全力的语境,但没有在表情包层面实现一定的对等。而地震局给出的“ power of plate tectonics”也仅是从“洪荒”的地质内涵层面做了简单的意译。英国卫报、太阳报、等媒体译为“mystic energy/power”,也就是所谓的“神秘力量”具有魔力和宗教色彩,使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达到一定调和。@译者洛兵乔布斯在其微博上分享了他的译文“big bang power”,这一译法不仅表达出了“大爆炸宇宙论”,同时又让人联想到《生活大爆炸》,与“洪荒之力”出处异曲同工,将傅园慧的“逗萌”表情完美展现,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网络译文“suuuper power”也受到网友的追捧,看似随性,也没文化内涵,却夸张和诙谐。
(三)音译意译糅合和音译释译糅合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等媒体采用了音译加释译,译作“hong huang zhi li, -a Chinese phrase interpreted as ‘primordial’or ‘mystical’powers.”此外,也有网友在微博上分享其版本“HongHuang power”。这两种翻译都不同成度的保留了汉语的韵味,但又加以解释以免引起读者困惑。从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来看,此译本很好地向西方世界传递了中国文化,但就跨文化交际来看,此类译本没有“The Force”、“big bang power” 等译文更加有力,尤其是在幽默的表情包文化的传递方面没有达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四、表情包跨文化翻译启示
通过对“洪荒之力”英译评析,“big bang power” 无论从其文化内涵还是幽默程度来看,达到了最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就如何更好地翻译表情包文化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抓住表情包文化的独有特征。网络表情包的三大特征:娱乐性,群体性,多义性。网络表情包具有明显的娱乐性,以调侃的态度掀起社会舆论的热潮,引起全民狂欢。其次,受众会根据表情包载体塑造身份认同,寻找群体归属感。最后,表情包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使用了隐喻、比喻、讽刺等修辞。
(二)培养译者跨文化意识,就译者而言,一定要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巧妙地把握中式幽默与西式幽默的差异所在,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不仅要译出表情包表达的主要内容,更要兼顾其搞笑的特性和文化内涵。
(三)考虑跨文化交际中接受者感受。译者一定要将目的语文化背景下读者的感受考虑在内,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表情包的幽默特性翻译出来。就幽默特性的翻译来看,方法多采用意译,策略多用异化策略,用读者更易接受西方幽默元素来代替东方幽默元素,从而实现功能对等是表情包翻译的最优选择。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 洪荒(汉语词语). 百度百科 [DB/OL]. 洪荒(汉语词语)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4%AA%E8%8D%92/2248
[3] 孙艺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J].中国翻译,2012,33(01):16-23+122.
[4] 杨晓宇.浅谈“洪荒之力”的走红[J].语文建设,2016(36):5-6.
[5] 张顺生,丁后银.话“洪荒之力”之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6,29(04):51-53+25.
作者简介:
张莉(1997.5—),女,汉族,甘肃临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表情包文化;跨文化交际;“洪荒之力”翻译
一、引言
“洪荒之力”作为网络新词,首次走红于2015年仙侠玄幻剧《花千骨》中,紧接着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使出“洪荒之力”,配上呆萌表情,饱受西方媒体关注。本文以“洪荒之力”为例,从其渊源出发,通过分析其官方英译本及网络英译本,探讨了表情包文化的英译策略,从而实现真实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二、表情包文化与“洪荒之力”
表情包是一种利用图片来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从1982年最早的ASCII字符组成的表情符号,1994年Unicode 字符编码,到后来1999年经典QQ表情,再到现如今的网民自制表情包,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多元。
“洪荒之力”虽为网络新词,但“洪荒”之意历史远久。“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荒”本义指长满野草的沼泽地,也有广大、久远之意(百度百科,2017)。从《千字文》排序“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来看,意思是天地一开始处于混沌状态,犹如一团玄奥浑浊之气。《辞海》 (1979) 解释“谓混沌、朦昧的状态,也指远古时代”。中国地震台网给出解释:“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状态,特指远古时代,地球形成之后的早期状态。就东西方上古神话传说来看,中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西有“诺亚方舟”。而宇宙混沌蒙昧的“洪荒”之态又与关乎宇宙起源的物理学“混沌理论”(chaos theory)以及现代宇宙学中最具影响的学说“大爆炸宇宙论”(the big bang theory)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虽然傅园慧口中的“洪荒之力”和“洪荒”的原义并无直接关系,但“洪荒”一词文化内涵及其丰富,上涉天文,下涉地理,关乎神话,关乎宇宙源起,而今,又成为广受追捧的表情包为人类个体使用,带有一种夸张和搞笑的语气。用来表达个人超乎想象的努力。
三、“洪荒之力”英译策略分析
在探索完“洪荒之力”丰富的本源后,笔者将从翻译方法出发,对8个官方媒体译文和5个网络译文进行分析。
(一)直译版本
主流媒体,包括CCTV、China Daily以及外国媒体BBC、澳大利亚新闻网采用直译法,将“洪荒之力”译为“prehistoric power”。主要體现的是“洪荒”的时间概念,即“史前”,对天文、地理内涵没有体现,也抹去了其奇幻色彩。更重要的是,该译本将其承载的表情包文化尽失。网络译本“power of chaos”虽然也为直译,但“chaos”与宇宙起源“混沌理论”有关,并且其背后还承载着古希腊神话混沌之神卡俄斯的文化内涵,与“洪荒之力”的神话色彩有所呼应,但对最重要的表情包文化表达欠缺。
(二) 意译版本
英国《每日邮报》翻译为“I have played my full potential, used all my strength”。该译本贴切的表达了傅园慧为比赛拼劲全力的语境,但没有在表情包层面实现一定的对等。而地震局给出的“ power of plate tectonics”也仅是从“洪荒”的地质内涵层面做了简单的意译。英国卫报、太阳报、等媒体译为“mystic energy/power”,也就是所谓的“神秘力量”具有魔力和宗教色彩,使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达到一定调和。@译者洛兵乔布斯在其微博上分享了他的译文“big bang power”,这一译法不仅表达出了“大爆炸宇宙论”,同时又让人联想到《生活大爆炸》,与“洪荒之力”出处异曲同工,将傅园慧的“逗萌”表情完美展现,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网络译文“suuuper power”也受到网友的追捧,看似随性,也没文化内涵,却夸张和诙谐。
(三)音译意译糅合和音译释译糅合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等媒体采用了音译加释译,译作“hong huang zhi li, -a Chinese phrase interpreted as ‘primordial’or ‘mystical’powers.”此外,也有网友在微博上分享其版本“HongHuang power”。这两种翻译都不同成度的保留了汉语的韵味,但又加以解释以免引起读者困惑。从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来看,此译本很好地向西方世界传递了中国文化,但就跨文化交际来看,此类译本没有“The Force”、“big bang power” 等译文更加有力,尤其是在幽默的表情包文化的传递方面没有达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四、表情包跨文化翻译启示
通过对“洪荒之力”英译评析,“big bang power” 无论从其文化内涵还是幽默程度来看,达到了最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就如何更好地翻译表情包文化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抓住表情包文化的独有特征。网络表情包的三大特征:娱乐性,群体性,多义性。网络表情包具有明显的娱乐性,以调侃的态度掀起社会舆论的热潮,引起全民狂欢。其次,受众会根据表情包载体塑造身份认同,寻找群体归属感。最后,表情包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使用了隐喻、比喻、讽刺等修辞。
(二)培养译者跨文化意识,就译者而言,一定要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巧妙地把握中式幽默与西式幽默的差异所在,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不仅要译出表情包表达的主要内容,更要兼顾其搞笑的特性和文化内涵。
(三)考虑跨文化交际中接受者感受。译者一定要将目的语文化背景下读者的感受考虑在内,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表情包的幽默特性翻译出来。就幽默特性的翻译来看,方法多采用意译,策略多用异化策略,用读者更易接受西方幽默元素来代替东方幽默元素,从而实现功能对等是表情包翻译的最优选择。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 洪荒(汉语词语). 百度百科 [DB/OL]. 洪荒(汉语词语)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4%AA%E8%8D%92/2248
[3] 孙艺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J].中国翻译,2012,33(01):16-23+122.
[4] 杨晓宇.浅谈“洪荒之力”的走红[J].语文建设,2016(36):5-6.
[5] 张顺生,丁后银.话“洪荒之力”之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6,29(04):51-53+25.
作者简介:
张莉(1997.5—),女,汉族,甘肃临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