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体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与专业方向,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支撑点和平衡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说明了当前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从目前高等教育的阶梯分布情况看,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层次是介于普通本科高校和专科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之间。“各层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及生源特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较高深的理论知识,更注重理论运用,强化实践技能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独立学院学科专业汇总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说,“艺术设计属于实用美术范畴,集艺术、科学和技术的融合于一身”;“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是与社会生活、生产加工相对应的实践体验”,其具体的教学实验被赋予一定的开拓责任和引领义务。纵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设置,专业大纲与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当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育正从学术型模式的象牙塔中挣脱出来,步入重视技能训练、走实践性与应用性并重、融合各领域学科知识、培养为社会所需的实践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道路。
综上所述,要培养出能适应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要依据这一目标和要求进行设置和完善,应更加突出实践性的要求。
首先,可适当调整课程,关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例如,在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时,教师应适当穿插及强调其专业性,课程内容应该与其专业相融合,这样才能让专业基础课程真正意义上成为专业课的基础。还可适当增加对人文地域文化的课程开设,丰富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将地域文化元素转化为设计理念运用到设计作品中。
其次,可优化课程结构,可将课堂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课堂上可以分为教师讲授讲学、学生分组谈论、学生分组创作、学生分享总结经验等,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思考。这也是此项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部分。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学校应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可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科研课题、竞赛活动等,或者按照企业运作模式、虚拟项目,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完成相关任务,让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加强社会实际调研,适应市场需求。独立学院应改变和突破原有的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模式,让学生深入市场考察,紧密结合社会所需。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艺术设计环境当中,让他们用所学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创作,培养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并在實践中查找自己的能力与现实的差距,再加以针对性的学习与提高。只有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确保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接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对此,学校应设身处地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对设计的需求,灵活开设专业设计方向,使设计既具有个性也适应市场变化。
此外,例如建立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或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实际上是将设计思想、理念物化为具体形象,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更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创作能力,为此,学校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而建立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工作室的管理上可以实行导师负责制,在工作室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开展技能教学,或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课题设计等来带动实践教学。
再者,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性训练,实质上就是让教育走向市场,与社会接轨。要让学生在大学课堂上走出从理论到理论的学院式学习风格,由理论教学型教育向社会技能型教育转变。
为了让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更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课题相结合。例如不断拓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项目,用项目拉动实践教学。又如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各类设计公司不仅让学生完成专业实习,也可以让其他年级学生参与相关的设计、策划方案及其他市场应用或辅助工作,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设计经验。再如学院可以根据市场和社会热门意向,组织模拟创意、概念设计竞赛课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此外,组织学生参加竞赛,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收集各种创新与创意设计大赛及其他竞赛活动的信息,专业教师负责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参赛。
通过“专业特色课程、项目实践课程、专业学术报告”和“校外实习基地、企业赞助课程、校内实训工场”共同打造着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的社会生存能力。这极大地赋予了学生新的专业知识的认知维度和实践体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整合了认知性学习和社会性学习,从而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当下深化改革课程体系的语境中,真正实现在强化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之上实现应用型人才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通过“系列设计竞赛、院校交流、企业顶岗、跨学科公共课程学习”,拓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科视野和社会认知视角,为培养社会需要的设计实践型、专业管理型人才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形成院系学科专业独具个性特征的丰富多彩的知识传授模式。
最后,学校应采用开放式的师资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素质,也应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力量。为此,学院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申报、从事设计项目,并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到艺术设计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实际锻炼,以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聘请高校艺术设计类专家举办讲座,聘请企业设计专业人员为兼职教师,组成专业开放式教学指导组织。同时加强校际间、校企间的联系,不定期的举办研讨会,进行业务交流会,及时了解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材料和新工艺等信息。
总而言之,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项技能,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紧密相结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课堂上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训练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充分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专业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延保,李小梅.中国独立学院调查报告[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徐芬,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系专职教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女画家协会会员;长沙市花鸟画家协会理事;长沙画院院聘画家。
基金项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校级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
关键词: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从目前高等教育的阶梯分布情况看,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层次是介于普通本科高校和专科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之间。“各层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及生源特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较高深的理论知识,更注重理论运用,强化实践技能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独立学院学科专业汇总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说,“艺术设计属于实用美术范畴,集艺术、科学和技术的融合于一身”;“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是与社会生活、生产加工相对应的实践体验”,其具体的教学实验被赋予一定的开拓责任和引领义务。纵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设置,专业大纲与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当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育正从学术型模式的象牙塔中挣脱出来,步入重视技能训练、走实践性与应用性并重、融合各领域学科知识、培养为社会所需的实践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道路。
综上所述,要培养出能适应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要依据这一目标和要求进行设置和完善,应更加突出实践性的要求。
首先,可适当调整课程,关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例如,在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时,教师应适当穿插及强调其专业性,课程内容应该与其专业相融合,这样才能让专业基础课程真正意义上成为专业课的基础。还可适当增加对人文地域文化的课程开设,丰富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将地域文化元素转化为设计理念运用到设计作品中。
其次,可优化课程结构,可将课堂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课堂上可以分为教师讲授讲学、学生分组谈论、学生分组创作、学生分享总结经验等,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思考。这也是此项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部分。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学校应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可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科研课题、竞赛活动等,或者按照企业运作模式、虚拟项目,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完成相关任务,让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加强社会实际调研,适应市场需求。独立学院应改变和突破原有的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模式,让学生深入市场考察,紧密结合社会所需。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艺术设计环境当中,让他们用所学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创作,培养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并在實践中查找自己的能力与现实的差距,再加以针对性的学习与提高。只有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确保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接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对此,学校应设身处地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对设计的需求,灵活开设专业设计方向,使设计既具有个性也适应市场变化。
此外,例如建立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或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实际上是将设计思想、理念物化为具体形象,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更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创作能力,为此,学校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而建立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工作室的管理上可以实行导师负责制,在工作室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开展技能教学,或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课题设计等来带动实践教学。
再者,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性训练,实质上就是让教育走向市场,与社会接轨。要让学生在大学课堂上走出从理论到理论的学院式学习风格,由理论教学型教育向社会技能型教育转变。
为了让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更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课题相结合。例如不断拓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项目,用项目拉动实践教学。又如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各类设计公司不仅让学生完成专业实习,也可以让其他年级学生参与相关的设计、策划方案及其他市场应用或辅助工作,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设计经验。再如学院可以根据市场和社会热门意向,组织模拟创意、概念设计竞赛课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此外,组织学生参加竞赛,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收集各种创新与创意设计大赛及其他竞赛活动的信息,专业教师负责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参赛。
通过“专业特色课程、项目实践课程、专业学术报告”和“校外实习基地、企业赞助课程、校内实训工场”共同打造着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的社会生存能力。这极大地赋予了学生新的专业知识的认知维度和实践体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整合了认知性学习和社会性学习,从而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当下深化改革课程体系的语境中,真正实现在强化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之上实现应用型人才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通过“系列设计竞赛、院校交流、企业顶岗、跨学科公共课程学习”,拓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科视野和社会认知视角,为培养社会需要的设计实践型、专业管理型人才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形成院系学科专业独具个性特征的丰富多彩的知识传授模式。
最后,学校应采用开放式的师资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素质,也应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力量。为此,学院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申报、从事设计项目,并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到艺术设计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实际锻炼,以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聘请高校艺术设计类专家举办讲座,聘请企业设计专业人员为兼职教师,组成专业开放式教学指导组织。同时加强校际间、校企间的联系,不定期的举办研讨会,进行业务交流会,及时了解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材料和新工艺等信息。
总而言之,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项技能,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紧密相结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课堂上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训练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充分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专业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延保,李小梅.中国独立学院调查报告[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徐芬,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系专职教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女画家协会会员;长沙市花鸟画家协会理事;长沙画院院聘画家。
基金项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校级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