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传媒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功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elra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日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汉字与古老的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习汉语与中华文化的热潮。“汉语热”不仅带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也给中国带来了一次重新树立形象的机会。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各种新媒体手段应运而生,新媒体平台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电视节目《汉语桥》为例,着重阐述电视传媒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实际功用。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电视传媒;文化
  作者简介:曹睿,沈阳大学文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1.电视传媒的优势
  1.1传播画面直观易懂、生动形象
  传统的纸质传媒如报纸、书籍等被称为“平面媒体”,它只能以文字的形势来进行文化传播,对读者的吸引力正在日趋衰减,人们只是单一的接收文字,而不能进行声音与文字结合。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传媒日渐发展,但是网络传媒会受到一切客观因素的影响,操作也有一定的难度。而电视传媒让观众直接看到事物的情景,将声音与画面结合起来,给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能达到时间上的同时性,空间上的同位性。
  1.2受众不受文化层次限制
  电视传媒的受众者不受年龄、身份、学历、国籍等的限制,它的覆盖面广,娱乐性强。从每天上学的学生,到早九晚五的上班族,再到中老年人,都是电视传媒的受众,它的观众不受任何文化程度的限制。
  1.3传播迅速,影响面大
  电视传媒与广播传媒一样,通过无线电把信号送达千家万户,是一种即时性的传播手段,传播迅速,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第一时间接受到信息的传播,得到最迅速直接的信息。
  2.“汉语桥”比赛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功用
  “汉语桥”是由国家汉办举办的大型中文比赛类电视节目,比赛共分为三项:“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汉语桥”比赛每年一届,主要是为在华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汉语能力和进行交流的平台,同时可以使各国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国情地貌,并通过这个平台来推广汉语。“汉语桥”以语言内容为主,采取比赛的形式进行,是对孔子学院教学成果的一种展示。
  2.1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汉语桥”比赛与以往传统的比赛形式不同,改变了死板生硬的风格,将“乐”与“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参赛选手在比赛中真正体会“寓教于乐”的思想内涵。同时,比赛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并融入大量具有特殊的中国文化,比如武术、歌曲、剪纸、绕口令等等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参赛者用自己的理解来展现内心的中国文化。这些中国符号的应用,使选手在心理上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心理,展现了中华文化别具一格的魅力。
  2.2改变传统的汉语推广形式
  从新中国在1950年接收的第一批留学生开始,便开展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比如派遣留学生、建设对外汉语师资队伍、海外教师派遣等一系列方式来推广汉语,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文化。这些形式几乎都为课堂教学,而“汉语桥”节目的开展,以电视传媒的形式,为汉语国际推广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改变了传统的方式方法。由于比赛的趣味性和大众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了解并积极参加“汉语桥”比赛。参赛选手通过参与比赛,切身來接触中国文化,并将自己了解的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改变了传统的中国人走出中国来进行汉语推广的局面,为汉语推广开辟了一个新的形式。
  2.3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在“汉语桥”比赛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可以在比赛中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首先,以电视传媒为平台的“汉语桥”比赛,是传播中国文化一个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平台,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收看电视节目,既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比如,在汉语桥比赛中有一段较为经典的“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片段,在播出后受到极大关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再次,参加“汉语桥”比赛的选手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在赛后回国都是一个个汉语传播的使者,他们在赛后将中华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也是一种极好的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式。
  “汉语桥”比赛作为电视传媒在汉语国际推广中一个典型又极具权威性的代表,成功地将电视传媒与汉语国际推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文化的传播方式不再拘泥于过去的单一性的传播,将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聚集到一起,将神秘的中国文化生动化,这种文化的推广方式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的,也一定会使神秘悠久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金嫣.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当代国内主流电视传媒的功用研究——以《快乐汉语》和第一季《成长汉语》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蒋吉敏.从电视教育节目角度谈汉语推广[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11.
  [3]成海萍.“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传播现象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
  [4]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250-262.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简子淇(1991.5-),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虚拟现实与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马克思韦伯曾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不知不觉中,诱惑时刻随之而来,想要的、不想要的东西会劈头盖脸砸向人类,就如同列车根本不知道前方是否有铁轨,但惯性的作
摘 要: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文学模式也兴起了,那就是城市文学。在写作模式上,城市文学主要以日常生活写作为主,表现城市社会里人们的生存状况,有的也展现了城市人精神面貌的“得与失”。同时,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它们的主导精神渐渐走向了对“肉欲”的描摹。本文主要对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和困境进行简单的论述和说明。  关键词:城市文学;困境;批判;发
摘 要:邝丽莎的代表作之一《上海女孩》以细腻动情的笔触讲述了一对上海摩登姐妹花在遭遇家庭变故从上海移民到美国华人街的传奇故事。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女主人公们遭受着来自父权制和西方霸权的压迫,就连移民到美国的路老头一家人也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和排挤,他们共同处于社会的边缘,在文化冲突中产生了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迷失与焦虑。本文拟结合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创伤体验理论对小说中的三代移民群体的身份重建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摘 要:通过对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的解读,了解特殊时代背景之下,特殊的台湾乡土文学。战争是一个时代中最能改写人命运的因素,它改写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某一代人,某一个巨大的人群的命运。台湾文学也区别于大陆其他省份的乡土文学作品,有其除地域特性之外,绝对特殊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有别于台湾本省作家的“外省人”作家,描绘出一个时代中特定人群的特殊生活以及心态。  关键词:台湾文学;乡土性;白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2  巴尔加斯·略萨是极具创造性的作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面对秘鲁社会的种种不堪现象,他用自己的笔揭露了秘鲁当权者腐败的灵魂,略萨曾被记者问起为什么会把他自己在军校的经历写进《城市与狗》的这部小说中,他说:“因为那是一种很痛苦的体验,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的童年的结束,意味
作者简介:梁靖晨(2001-),女,汉族,北京人,北京市一O一中学高中生。  书中“我们仨”的故事,六十年,难以从中找出几件里程碑似的事件可以概述。六十年的时光,恰如流水一般,飞逝,平静而又流畅,偶尔泛起波澜。与所有普通家庭一样,这个学者家庭也需操心柴米油盐,养家糊口,也会经历没房子住,借住他处,去年轻的朋友那里蹭饭的“困难时期”。我们也许把这看作真实、平淡,甚至有些不如意的生活。然而这个家庭,三
摘 要:现代美学在当代的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从古典美学的发展入手,从文学解释的角度,立足于当代文化,对西方当今的审美个体和审美经验的变化加以分析,论文认为,现代性思潮下的西方文学价值取向更加趋于多元化,呈现出一种建立在个体基础上的审美体系,在转型期的背景下,西方美学的思潮价值开始走向另一条更加具有包容性,也更有多元的层次结构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现代性;审美;文艺学;文学解释  [中图分类号]:B
摘 要:默尔索是加缪笔下经典的局外人形象,在荒诞的世界之中,他是一位勇敢的自我斗士,方鸿渐则是钱钟书《围城》中的经典形象,于人生的围城之中,他是一位延宕怯懦的悲剧知识分子,二者都是那个时代的局外人、空心人。同样是面对生活,两位主人公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这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原因,又体现了两位作家不同的取向。  关键词:默尔索;方鸿渐;局外人;生存  作者简介:李杰(1991.2-),男,湖南湘西人
摘 要:黑色喜剧片是喜剧片的一个流变类型。它在总体上有完整的喜剧构思,创造出喜剧性的人物和事件,以荒唐怪诞的犯罪故事为题材,通过描写荒诞失控的犯罪情节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影片。下文将以《两杆大烟枪》、《疯狂的石头》为例,对其视听语言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国度;黑色喜剧片;《两杆大烟枪》;《疯狂的石头》  作者简介:李慧儒(1990.4-),女,汉族,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表
摘 要:《梅丽迪安》是著名作家艾丽斯·沃克在1976年出版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故事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为背景展开。本文试图从新历史主义中“颠覆”和“遏制”两大研究角度来分析《梅丽迪安》,探究小说中人物对当时意识形态统治的不同回应以及注定的妥协。  关键词:颠覆;遏制;民权运动;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王晨芳(1992.8-),女,河南洛阳人,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2015级学术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