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清晰全面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开动脑筋,掌握数学知识。所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有效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拓展学生探究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关键词】情境 ; 有效 ; 数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48-01
《数学2011义教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创设,不僅能加强师生互动,在趣味盎然的探索过程中理解知识,获得情感体验,而且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1.创设有效情境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感性的、可见的,形象的、具体的,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的。真实可触的生活事件,不仅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还能有效的刺激学生的探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善学。
2.创设有效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丰富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学生在具体学习环境或场景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存在。通过最直观的情感体验与感受,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知识、思维和情感有效的融为一体,学生的智力活动也在情感中变化,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
3.创设有效情境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小学数学课本上以文字符号来呈现的数学知识都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是被简化的简单事件,对于小学生年龄特点来说,有些知识比较难以理解。通过情境展示,能更好的把握知识点中生成和变化的因素,找到问题解决的冲突点和关键点。
4.创设有效情境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多元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创设有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结合具体事例的不同客观情况,加强有效分析,提升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怎样创设有效情境为学生的探究天空增色添彩?
一、有效情境要贴近学生认知生活,让探究更真实。
《数学2011义教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教师注重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挖掘情境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源之水。
二、有效情境的目标导向要正确,让探究活动更明确。
教学活动的情境创设是教师给学生提供能够体现知识发现过程,以及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件或者场景。是为了教学内容服务,为了有效的课堂活动服务的,不是为了课堂的一时热闹。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教师创设了郊游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班级学生和小组情况进行水果和食品的准备和分发。学生形象思维容易受到“郊游要准备什么水果和食物”、“大家喜欢哪些零食”等与数学无关的问题上,这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思考的重点抽象出来,落在“班级一共多少人”、“水果总数是多少”、“怎样分”、“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等数学问题上来。教师结合数学的严密和抽象性,对创设的情境及时给予分析和提示,对情境中包含的问题给予关注,帮助学生准确捕捉情境中蕴含的问题解决目标。
三、有效情境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空,让探究活动更充分。
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恰如其分”的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生长适宜”的土壤环境。不同年龄段学生情境创设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教师要创设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度理解知识点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创设了寓娱乐的取糖情境。用口袋中的“分数”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从口袋中拿出几块花生糖,让同学们数一数有几粒。先请一位男生拿走总数的1/3,再请一位女生拿走剩下的1/3。“老师是不是很公平呢?”“不公平!”学生很快回答。男生拿走的是9粒花生糖的1/3是3粒糖果;而女生拿走的是剩下6粒花生糖的1/3只有2粒糖果。单位“1”不同,平均分的份数相同,但每一份的数量却是不同。寓探究于情境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我要学”、“我会学”、“我能学”的探究需求和获得成功的高度情感体验。
四、有效情境要具有思考价值,让探究活动更具实效。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和知识相对应问题的情境。这些不能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能有效的引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揭示在知识重点或难点之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经过艰苦、又趣味盎然的探索过程,真正理解知识的深刻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和满足感,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时,出示一张清晨阳光照射树林的图片。让学生从画面上感受清晨鸟语花香,再仔细观察画面中的阳光照射情况,提问:你能用数学眼光从这画面上找到“线”吗?这些“线”是由什么发出的?你能数的清这些“线”有多少条吗?你能量出这些“线”的长度吗?如果要画出其中的一条线,怎样画最合适?学生感受美好画面同时带着数学问题观察思考。接着教师有意的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抽象出“射线”,理解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同时还可以更深层次理解到“由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等蕴含其中的知识点。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但为学习新知有一定教学价值,而且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足够情感体验中开阔思维,挖掘其中蕴含的知识点。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来考虑,也不是越多越好。只有创设具有真实性、探索性的有效教学情境,才能为学生的探究活动画龙点睛,让教学活动更生动、美好。
参考文献
[1]吴正宪:《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2]钱守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作者简介:陆小琴,女,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宁德市第一批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荣获宁德市“优秀教师”、“优秀年段长”等多种光荣称号。执教课分别荣获省、市、县一等奖,指导教师课荣获市观摩课特等奖;撰写多篇文章被汇编发表。
【关键词】情境 ; 有效 ; 数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48-01
《数学2011义教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创设,不僅能加强师生互动,在趣味盎然的探索过程中理解知识,获得情感体验,而且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1.创设有效情境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感性的、可见的,形象的、具体的,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的。真实可触的生活事件,不仅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还能有效的刺激学生的探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善学。
2.创设有效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丰富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学生在具体学习环境或场景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存在。通过最直观的情感体验与感受,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知识、思维和情感有效的融为一体,学生的智力活动也在情感中变化,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
3.创设有效情境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小学数学课本上以文字符号来呈现的数学知识都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是被简化的简单事件,对于小学生年龄特点来说,有些知识比较难以理解。通过情境展示,能更好的把握知识点中生成和变化的因素,找到问题解决的冲突点和关键点。
4.创设有效情境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多元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创设有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结合具体事例的不同客观情况,加强有效分析,提升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怎样创设有效情境为学生的探究天空增色添彩?
一、有效情境要贴近学生认知生活,让探究更真实。
《数学2011义教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教师注重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挖掘情境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源之水。
二、有效情境的目标导向要正确,让探究活动更明确。
教学活动的情境创设是教师给学生提供能够体现知识发现过程,以及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件或者场景。是为了教学内容服务,为了有效的课堂活动服务的,不是为了课堂的一时热闹。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教师创设了郊游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班级学生和小组情况进行水果和食品的准备和分发。学生形象思维容易受到“郊游要准备什么水果和食物”、“大家喜欢哪些零食”等与数学无关的问题上,这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思考的重点抽象出来,落在“班级一共多少人”、“水果总数是多少”、“怎样分”、“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等数学问题上来。教师结合数学的严密和抽象性,对创设的情境及时给予分析和提示,对情境中包含的问题给予关注,帮助学生准确捕捉情境中蕴含的问题解决目标。
三、有效情境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空,让探究活动更充分。
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恰如其分”的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生长适宜”的土壤环境。不同年龄段学生情境创设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教师要创设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度理解知识点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创设了寓娱乐的取糖情境。用口袋中的“分数”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从口袋中拿出几块花生糖,让同学们数一数有几粒。先请一位男生拿走总数的1/3,再请一位女生拿走剩下的1/3。“老师是不是很公平呢?”“不公平!”学生很快回答。男生拿走的是9粒花生糖的1/3是3粒糖果;而女生拿走的是剩下6粒花生糖的1/3只有2粒糖果。单位“1”不同,平均分的份数相同,但每一份的数量却是不同。寓探究于情境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我要学”、“我会学”、“我能学”的探究需求和获得成功的高度情感体验。
四、有效情境要具有思考价值,让探究活动更具实效。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和知识相对应问题的情境。这些不能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能有效的引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揭示在知识重点或难点之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经过艰苦、又趣味盎然的探索过程,真正理解知识的深刻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和满足感,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时,出示一张清晨阳光照射树林的图片。让学生从画面上感受清晨鸟语花香,再仔细观察画面中的阳光照射情况,提问:你能用数学眼光从这画面上找到“线”吗?这些“线”是由什么发出的?你能数的清这些“线”有多少条吗?你能量出这些“线”的长度吗?如果要画出其中的一条线,怎样画最合适?学生感受美好画面同时带着数学问题观察思考。接着教师有意的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抽象出“射线”,理解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同时还可以更深层次理解到“由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等蕴含其中的知识点。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但为学习新知有一定教学价值,而且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足够情感体验中开阔思维,挖掘其中蕴含的知识点。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来考虑,也不是越多越好。只有创设具有真实性、探索性的有效教学情境,才能为学生的探究活动画龙点睛,让教学活动更生动、美好。
参考文献
[1]吴正宪:《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2]钱守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作者简介:陆小琴,女,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宁德市第一批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荣获宁德市“优秀教师”、“优秀年段长”等多种光荣称号。执教课分别荣获省、市、县一等奖,指导教师课荣获市观摩课特等奖;撰写多篇文章被汇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