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典诵读”作为一项创新型读书活动,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普及。本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经典诵读现状与问题,给出提高经典诵读教学质量的措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经典诵读;实施策略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鼓励教师借助传统文化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现出中华民族奋斗意志与开拓进取的智慧,也是中华文化魅力所在。文化经典可以给学生提供生活与为人处世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虽然小学语文课程开展经典诵读有一段时间,但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无法保证足够诵读时间。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强调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但给予经典诵读的时间却有限,部分学校习惯在第一节课前安排5min的经典诵读。但这一活动经常受到教师教学活动或班主任晨训活动干扰,使得经典诵读情况不理想,无法保证经典诵读的时间;其次,诵读效果不理想。大部分师生觉得经典诵读就是学习古诗文。学生只是做到明白词句含义并背诵,但却无法从其中吸取精神营养,也无法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素质,也就谈不上实现经典诵读的教学目的。
二、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的策略
(一) 掌握诵读技巧,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经典诵读实施时要重视诵读过程并保证诵读时间,诵读过程中加深学生感悟与理解,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教师安排经典诵读时,安排时间、组织活动等基本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经典诵读技巧。教师围绕“物”,让学生掌握古人以物寓意、托物言情的表达方式。很多经典中借助同一物体表达不同的思想与感情,教师可以归纳描写对象相同与相似的经典诗文,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经典感悟能力,全面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如,古代有很多描写月亮的诗歌文章,如《静夜思》《水调歌头》《春江花月夜》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归纳总结起来。教师以“情”为线,联系与归纳感情基调相似的诗词篇目,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感情基调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诗人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等,让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经历,感受作者在描写愁上的差别。
(二) 以讀唤情,反复吟诵提高感悟
古代文人创作、学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诵读。通过对古典诗词文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情感,掌握一定写作技巧。古典诗词文教学时如果没有诵读,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不完整的,直接扼杀学生对语文美的感受。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典诗词文都很优秀,也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古典诗词文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值得学生反复诵读。
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一诗中,将自己辞官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与轻松心情蕴藏在平淡的语言中,让读者可以感受到自己淡泊名利的情怀,发自心底的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再如《行路难》中,诗人李白将自己内心的烦闷、失落及茫然,利用诗歌展现出来,读者阅读时与其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心绪变化。读到“长风破浪会有时”,也会对未来产生憧憬,觉得自己终有抱负实现的一天,对未来充满期待。此外,大多数古诗文均具有一个特点——节奏感强,与风格相近的音乐匹配程度高,选择合适的音乐还可以更加充分地表现古诗文的情感,帮助学生记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此特点,加以音乐引导学生,提高课堂活跃度。比如,《春江花月夜》《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
(三) 以读促写,提升学生文章感悟
古典诗词文语言或意蕴深厚、富有哲理,或清新亮丽、意境优美,或琅琅上口、韵味十足。文章写作时选择合适的古典诗词文语句,可以提高文章的内涵与韵味,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引用古典诗词文的能力,避免出现文不对题、指鹿为马的尴尬情况,我在课堂教学时引入“片段写作”的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也可以很快掌握引用古典诗词词的技巧。
如: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绕《牵挂》进行续写或再创作,预先提供例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深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徜徉恋情的牵挂……
接着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展开续写,将自己对“牵挂”的感悟表达出来。虽然古典诗词词化用训练存在一些难度,但如果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迅速掌握这些知识;再如,围绕《思念》为主题写小片段,也可以提供具体例句,将诗人对于思念的表述写出来:思念让诗圣感叹故乡的月亮圆、思念让李清照瘦比黄花、思念让南唐后主李煜悔不当初等,通过这些不同类似的表述,让学生对思念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指导学生完成后续写作。
三、 结语
总之,在我国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主动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保证学生有着充足的诵读时间,并给学生传授合适的诵读技巧与方法,夯实学生文化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苗璐.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18.
[2]吁婷.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江西教育,2019(6):42.
[3]魏海芳.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142.
作者简介:
魏春健,山东省青岛市,青岛鞍山二路小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经典诵读;实施策略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鼓励教师借助传统文化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现出中华民族奋斗意志与开拓进取的智慧,也是中华文化魅力所在。文化经典可以给学生提供生活与为人处世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虽然小学语文课程开展经典诵读有一段时间,但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无法保证足够诵读时间。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强调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但给予经典诵读的时间却有限,部分学校习惯在第一节课前安排5min的经典诵读。但这一活动经常受到教师教学活动或班主任晨训活动干扰,使得经典诵读情况不理想,无法保证经典诵读的时间;其次,诵读效果不理想。大部分师生觉得经典诵读就是学习古诗文。学生只是做到明白词句含义并背诵,但却无法从其中吸取精神营养,也无法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素质,也就谈不上实现经典诵读的教学目的。
二、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的策略
(一) 掌握诵读技巧,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经典诵读实施时要重视诵读过程并保证诵读时间,诵读过程中加深学生感悟与理解,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教师安排经典诵读时,安排时间、组织活动等基本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经典诵读技巧。教师围绕“物”,让学生掌握古人以物寓意、托物言情的表达方式。很多经典中借助同一物体表达不同的思想与感情,教师可以归纳描写对象相同与相似的经典诗文,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经典感悟能力,全面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如,古代有很多描写月亮的诗歌文章,如《静夜思》《水调歌头》《春江花月夜》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归纳总结起来。教师以“情”为线,联系与归纳感情基调相似的诗词篇目,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感情基调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诗人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等,让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经历,感受作者在描写愁上的差别。
(二) 以讀唤情,反复吟诵提高感悟
古代文人创作、学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诵读。通过对古典诗词文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情感,掌握一定写作技巧。古典诗词文教学时如果没有诵读,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不完整的,直接扼杀学生对语文美的感受。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典诗词文都很优秀,也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古典诗词文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值得学生反复诵读。
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一诗中,将自己辞官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与轻松心情蕴藏在平淡的语言中,让读者可以感受到自己淡泊名利的情怀,发自心底的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再如《行路难》中,诗人李白将自己内心的烦闷、失落及茫然,利用诗歌展现出来,读者阅读时与其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心绪变化。读到“长风破浪会有时”,也会对未来产生憧憬,觉得自己终有抱负实现的一天,对未来充满期待。此外,大多数古诗文均具有一个特点——节奏感强,与风格相近的音乐匹配程度高,选择合适的音乐还可以更加充分地表现古诗文的情感,帮助学生记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此特点,加以音乐引导学生,提高课堂活跃度。比如,《春江花月夜》《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
(三) 以读促写,提升学生文章感悟
古典诗词文语言或意蕴深厚、富有哲理,或清新亮丽、意境优美,或琅琅上口、韵味十足。文章写作时选择合适的古典诗词文语句,可以提高文章的内涵与韵味,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引用古典诗词文的能力,避免出现文不对题、指鹿为马的尴尬情况,我在课堂教学时引入“片段写作”的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也可以很快掌握引用古典诗词词的技巧。
如: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绕《牵挂》进行续写或再创作,预先提供例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深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徜徉恋情的牵挂……
接着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展开续写,将自己对“牵挂”的感悟表达出来。虽然古典诗词词化用训练存在一些难度,但如果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迅速掌握这些知识;再如,围绕《思念》为主题写小片段,也可以提供具体例句,将诗人对于思念的表述写出来:思念让诗圣感叹故乡的月亮圆、思念让李清照瘦比黄花、思念让南唐后主李煜悔不当初等,通过这些不同类似的表述,让学生对思念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指导学生完成后续写作。
三、 结语
总之,在我国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主动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保证学生有着充足的诵读时间,并给学生传授合适的诵读技巧与方法,夯实学生文化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苗璐.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18.
[2]吁婷.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江西教育,2019(6):42.
[3]魏海芳.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142.
作者简介:
魏春健,山东省青岛市,青岛鞍山二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