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的“疑罪从无”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疑罪从无”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刑事司法的重要证据法则,它来源于早期的“无罪推定”,是“无罪推定”的延伸。从字面上理解“疑”是指不信,因不信而猜度,或者指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所谓“疑罪”就是根据现有的证据对能否定罪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即对是否构成犯罪存在疑问。在刑事司法中,当出现这种既不能排除犯罪嫌疑,又无铁证定罪的两难境地下,从法律上推定为无罪的一种处理方式,这就叫“疑罪从无”。“疑罪从无”作为一项普遍的刑事司法原则,经历了“疑罪从轻”再到“疑罪从无”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在刑事司法领域,实行“疑罪从无”有着不可替代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疑罪 无罪推定 保障人权
  我国对“疑罪从无”、“无罪推定”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但近些年,立法机关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精神。该法第12条和第162条分别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做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除保留了前项规定,还规定了“由控方承担举证责任”、“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体现了“无罪推定”的基本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10月9日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再次强调“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不得降格做出“留有余地”的“判决”。“疑罪从无”之所以被再次强调,恰是因为其在践行过程中的不尽如人意。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阻力,主要表现在追求司法效率与司法公正上的失衡。如过分算计司法成本、命案必破等绩效观念。刑侦审讯中对口供的过分倚重,也留下了漏洞1。从而导致冤假错案时有发生,有些后果无法彌补。因此,让“疑罪从无”落到实处,刻不容缓。
  一、“疑罪从无”是人权保障、司法民主的必然要求
  尊重和保障人权、推行司法民主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也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该法的任务之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也进一步要求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落实“疑罪从无”原则。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为了打击犯罪而忽视人权,去片面追求惩罚犯罪,甚至刑讯逼供,这必将造成冤假错案。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疑罪从无”,才能落实保障人权,实现司法民主,提高案件质量,避免悲剧的发生。
  二、“疑罪从无”有助于提高司法人员办案水平、增强司法人员工作责任心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还包括“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疑罪从无”对于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作用是直观的、明显的。但它的适用在客观上,可能导致一些事实上有罪的人未能被追究,这在很多人看来,让一个具有“嫌疑”的人不受惩罚,显得不可思议,而对于司法人员来说,“疑罪从无”还会被视为伤及司法权威和效率。为了完成《刑事诉讼法》的前述任务和避免消极因素的产生,势必促使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自觉提高办案水平,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而且我国刑事诉讼中并未实行“一事不再理”原则,法院因证据不足宣告被告人无罪后,侦察机关仍可进行案件调查,经重新调查收集的证据,足以对被释放着定罪量刑时,可以再次指控,犯罪者将依法得到惩处,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不但不会落空,反而高质量的完成。所以,不能片面地将之等同于放纵犯罪。
  三、“疑罪从无”是社会秩序的保障
  法的秩序价值就是要通过依法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来实现,从而保障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但是,我们在追求法的秩序价值的过程中,绝不能为所欲为,毫无节制的进行,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即使是“犯罪嫌疑人”、“罪犯”同样属于公民的范畴,其合法权益当然在保护的范围内。我们不但要重视犯罪者是否得到追究和制裁,更要重视无辜者是否被冤枉,勒内·弗洛里奥说:“怀疑应该导致宣告无罪。因为,损毁一个无辜者的名誉,或者监禁一个无罪的人,要比释放一个罪犯更使人百倍地不安”,因此,我们应当看到,犯罪对社会秩序已经产生了破坏,但如果在证据不足仅凭怀疑的情况下,就定罪科刑,一旦伤及无辜,对秩序的伤害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样,谁能保证自己不招此横祸?“疑罪从无”虽然不能保证惩治每个坏人,但却能保证不冤枉一个好人。因此,“疑罪从无”最终不仅带给我们公平正义,还将带来安定的秩序。
  四、“疑罪从无”是防止冤假错案的最好选择
  近些年,媒体猛料爆出,如:“呼格吉勒图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人神共愤的冤假错案。“呼格”一个侠肝义胆的蒙古青年,本是报案人,却被误判为凶手,仅在案发后61天就被判处极刑,后终因“真凶出现”才真相大白。而“佘祥林、赵作海杀人案”均因“亡者归来”使案情水落石出。从相关报道可以看出,这些案件,当时均发现了疑点,但由于办案人在“疑罪从有”思想驱使下,盲目追求“办案效率”,最终酿成惨祸。实行“疑罪从无”可能发生“错放”,而实行“疑罪从有”则可能发生“错判”,无论是“错放”或者“错判”都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宁可放掉可能的坏人,也不能冤枉真正的无辜。况且前述我们已经提到,“错放”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补救,但“错判”的后果却不同,司法的公信力遭到质疑。这因此“疑罪从无”是我们防止冤假错案的最好选择。
其他文献
【摘要】:陆路交通承载着连接全国各地、保证交通顺畅的重任,而高速公路作为陆路交通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受到高速公路材料因素、行车载荷、气候因素、施工因素、地质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路面裂缝等公路病害问题。如果未能及时对裂缝路害进行处理,不仅会影响高速公路使用效果,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本文将针对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原因及常见的压浆法、裂缝检测技术等养护技术进行分析。  【
期刊
【摘要】:掌握一门外国语,是21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是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却不太理想。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一系列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兴趣 交际能力 有意注意  (一).大学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某学生英语高考笔试不错,口语却很糟;在交际活动中,有的学生心里想的挺不错,一到口头表达,就表达不完整;而且还
期刊
【摘要】:债的瑕疵履行制度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还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可以明确的是瑕疵履行与合同的履行行为是相互依存产生的,只要当债务人积极履行合同,才可能会存在履行瑕疵的问题。随着合同自由市场的不断发展,合同瑕疵履行制度在债法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系统对合同瑕疵履行制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瑕疵履行 积极侵权契约 履行利益 减价权  1、债的瑕疵履行的概述  有学者认为瑕疵是指合同
期刊
【摘要】: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发展历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矛盾和对立的现象,同时兼具和谐统一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地东方文化—日本文化。本文首先回顾日本的文化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对当代日本文化的特点进行浅析。  【摘要】:日本文化 发展历史 当代特点  1引言  日本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的绳文时代,以此经历了原初文化、封建社会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等历史发展
期刊
【摘要】:行政强制措施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的法律监督。当前,该项监督存在依据不足、监督刚性不够等问题。应通过补强依据、完善监督方式等措施健全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能。  【关键词】:行政强制措施 检察监督 完善建议  一、行政强制措施检察监督的正当性  一方面,从顶层设计上来说,《决定》表明了检察机关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开展法律监督的正
期刊
【摘要】:服装设计与工艺美术息息相关,两者都注重色彩运用与造型设计,但两者的创作材料与创作目的不尽相同。基于当代人们对服装形式美的追求,将工艺美术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不仅能够丰富服装设计元素,还能够创新服装设计理念,进而提升服装设计的艺术感与审美感。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工艺美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原则,提出工艺美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应用 服装设计 工艺美术  引言  随着人们对服装设计艺
期刊
【摘要】:如何办好一个企业一直是企业管理者时刻在思考问题,地铁企业也不例外,地铁企业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践行“科学发展”的手段。面对国内地铁行业的发展形势,地铁车辆专业化标准化班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借鉴各地企业的班组建设经验,笔者对地铁车辆专业化标准化建设作出以下探讨与思考,旨在对地铁企业相关者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关键词】:专业化标准化 班组建设 地铁车辆  一、
期刊
一、法律与婚姻  1、法律对待婚姻态度的转变  婚姻家庭并非自始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中而是出现于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家庭因其承担了繁衍、抚养、教育等各种社会功能而在维系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纷纭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家庭关系可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家庭的基础与本质是由特定的人以婚姻关系为根本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且需为所在社会的道德和法律所承认。婚姻关系之确立在阶级社会
期刊
【摘要】:法律是实现社会控制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晚清作为中国法律体系由传统形态向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晚清法律对中国近代法律改革有重要作用,通过了解晚清法律遭遇的重大转型变化,分析其重要的历史背景原因和一些影响及成就,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晚清法律 变化原因 成就  传统法律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文本上的成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的成文法典,而且构建了中
期刊
【摘要】:司法体制上的创新与改革对于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具有重要作用,它作为一个突破口,是我们经济腾飞社会进步不可忽视的一环。宪法价值得到回归是司法改革必须重视的首要因素,并且以此作为价值取向,来正确解决改革中的违宪与合理性矛盾,依照宪法来配置司法改革的权力,同时发挥出法院在宪法监督中的本来作用。  【关键词】:司法体制改革 宪法价值 法治 改革 国家监察委员会  当谈到依法治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