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拍到豹了!”电话里传来蒋进原惊喜的声音。
“确认吗?肯定不是豹猫?”宋大昭心跳加快。
“肯定是豹,华北豹。”蒋进原道。此时他正坐在109国道旁的一个小餐馆里,在电脑上查看刚从山上取回的相机存储卡。一组连续三帧的照片显示,2012年11月2日下午16时02分,一头美丽健壮的雄性金钱豹,神色凝重地走过积雪覆盖的山坡。
拍摄地点是距北京125公里的河北省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该保护区成立30年来,首次拍摄到野外活动的金钱豹。
有“预谋”的拍照
看完照片,蒋进原立即启程回京。回到北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照片发给一直等候着的宋大昭。
蒋进原和宋大昭,是受小五台山保护区委托,在山上放置红外触发相机的志愿者。他们对外的身份是: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简称“猫盟”)。
“猫盟”成立于2011年,前身是山西人王卜平创立的“三北猫科动物研究所”。而王卜平则是中国最先观察猫科动物野外行踪的人士,宋大昭和蒋进原将他称为“导师”。
王卜平最大的贡献是引入了先进的“红外触发监测相机”。这种相机可以长时间架设在山林中鸟兽出没之处,一旦有鸟兽经过红外侦测范围内,即可触发相机快门。相机兼具拍照和视频两种模式,视情况不同,可调成其中一种模式。通常,拍照模式下拍到的动物辨识度更高。此次在小五台山拍到华北豹的相机,即使用了拍照模式。
2012年,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猫盟”结成合作伙伴,由“猫盟”提供技术、器材和培训人员,对小五台山野生动物群落进行第一阶段的摸底调查。
蒋进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猫盟”当时就有一个潜藏的心愿:“希望在小五台山拍到华北豹。在若干年前,我们就认为小五台地区应该有大型猫科动物存在。无论从生境、食物丰富程度、地形以及老百姓的口传,均支持这一判断。”
10月2日开始,蒋进原和宋大昭等“猫盟”志愿者先后进山。10月6日,他们在选择的地点安装了总共50台红外触发观测相机,其中10台由“猫盟”赞助,其余40台由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购买。
并非“华南虎”
按预先定好的计划,4月28日下午17时,蒋进原和两位“猫盟”同伴前往小五台山,检查红外相机的收获。第二天天亮后,在护林员和保护区工作人员(负责摄像)陪同下到进山作业。因为积雪太深,同行的几个人在不到两千米处下撤,只有蒋进原最终爬到2050米高度。他在雪海里艰难跋涉了1个多小时,只前进了100米,无奈中也只好下撤。
此次进山,仅在1900米处找到一处红外触发相机存储卡。4月29日,蒋进原等人下到山脚时,已经是晚上19时许。他们连夜出山,在国道边的小饭馆里用电脑查看唯一的一张存储卡。
卡里的有效照片只有10余张,纪录到两只赤狐和一只豹猫。而华北豹的出现,让蒋进原觉得“跟中大奖一样”。共拍到连续3帧那只雄性野生豹照片,触发时间是2012年11月2日16点02分。
“看到这只豹子的影像时我激动得差点把桌子拍翻了!”蒋进原说。
5月1日,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官方微博发布了拍摄到野生华北豹的消息。随后,新华网和新浪新闻频道对此发现进行了报道。
但几年前“华南虎”的阴影远未散去,质疑随之而来。最合理的一条是:图片中的豹走在雪地上,却没有留下丝毫脚印,莫非是一张“年画豹”?
“质疑越多越好。”蒋进原对此并不以为意,“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质疑越多,新闻传播效果越好。”接着,他将豹子的照片发到了“色影无忌”和“绿野(户外)”网站。
果然,“反质疑”的声音随之在网上出现,有户外经验的人发帖表示:强劲冷风吹拂下,雪壳可以变得十分强大,就算豹子体重50公斤以上,它那厚厚的肉垫走在雪上,也不会留下一丁点脚印。
不断萎缩的生存环境
5月5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野生华北豹的新闻。国家林业局亦在官网上发布了这一消息。
“这是保护区成立30年来第一次监测到华北豹,所以我们很激动,30年的保护工作总算有成效。”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盼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金钱豹华北亚种过去在华北地区不稀罕,但是现在华北各省已经很少,只有山西省监测发现过,河北为首次监测到。金钱豹的出现说明本地食物链是完整的,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是良好的。
“这里距离首都北京仅125公里。”李盼威说,在离北京如此近的地方发现野生华北豹,让人对生态环境的好转抱有信心。一个地方有“大猫”生存,才说明那里的生态环境是完整的。
但是华北豹仅有的一些模糊数据,令人对这种生物的未来并不感到乐观。数据显示,近半个世纪以来,华北豹这种中国特产的豹种,生存领地在迅速萎缩。
华北豹(又称金钱豹、中国豹)曾广泛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北京、陕西、甘肃东南部和宁夏南部的广大地区。上世纪60年代,华北豹被视为害兽,遭大量捕杀,山西省60年代捕杀了1750只华北豹。目前甘肃、河南、宁夏、北京的华北豹已基本绝迹,河北和陕西有少数生存。
山西省是目前拥有野生华北豹数量最多的省,原因是山西拥有当前华北地区最好的森林环境,有数量众多的狍子和野猪,为豹提供充足的食物;加上山西的虎、狼、豺、亚洲黑熊、猞猁这些大中型食肉动物已经绝迹或基本绝迹,华北豹在山西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官方数据显示,山西省华北豹数量大致在1000只左右,目前中国华北豹数量可能不足1500只,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而按观测华北豹多年的“猫盟”研究者估算,华北豹目前总量已不足1000只,即便拥有华北豹最多的山西省,也只有200只~300只而已。
华北豹在1996年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易危(VU)级,2008年则降到近危(NT)级,距离濒危只有一步之遥。
“直到上世纪70、80年代,北京周边还有豹子出没,我见过怀柔村民出售豹子的皮张。”自幼在京郊长大的蒋进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被迅速割裂,导致很多大型猫科动物灭绝,或领地退缩。
仅仅十几年前,江西宜黄还有华南虎,然而,随着当地的山林开发和肆无忌惮的盗猎,华南虎在短短数年内宣告灭绝。蒋进原悲观地估计,照人类现在的发展模式来看,华北豹灭绝是迟早的事。
近些年,蒋进原一直对北京周边的白草畔和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观测,希望发现华北豹的踪影,但一无所获。他当时即判断,华北豹的领地已经退缩到河北境内的太行山。
小五台山为太行山脉主峰、河北最高峰,东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接壤,目前已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比如世界珍禽、中国特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等。
“小五台山开发强度不大,禁止伐木和禁猎20年来,山上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恢复。”蒋进原表示,小五台山环境保护良好的原因有几个,一是道路、输电线通道不多,二是保护区措施得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部分区域属于军管范围,外人难以入内。
由于小五台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山上积雪要到6月才会融化。放置在山上的50台红外触发相机,目前仅取回3台的数据,其中只有一部相机拍摄到华北豹,另外2台拍摄到一些狍子、野猪、野兔、雉鸡的视频,其中野猪和野兔的数量最多,它们都是华北豹的主食和副食。
“猫盟”对这个观测结果感到振奋。“华北豹处于食物链顶级,它的存在,说明小五台山上存在足够多的食物,供豹子生存繁衍。
“6月再上山取回剩余的相机存储卡,里面肯定还会发现华北豹的身影。”蒋进原对未来的新发现抱有十足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