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崔星华先生相识,是在灯花璀璨的一个晚上。
一张小巧的桌子,两长条瘦瘦的软坐席,透过早被擦拭得纤尘不染的大玻璃窗,能够看到另一侧是花团锦簇的商场,那里有摩肩接踵的游人在边走边看。
我们就这样坐着,一边喝一种新加坡品牌的啤酒,一边兴之所来,谈周游列国。
崔星华就在我的身旁坐着,讲他的故事。他说他走了许多国家,美国、加拿大,还有日本,2005年就去了3次,今年4月,他还想去美国东海岸走走,看看,然后到法国巴黎、中国香港。
我突然对这位儒雅的新加坡人有了一种认识,到底是一个行走世界,想要看遍世界的旅行者,一言一行莫不与旅游有关。从他所说的往事里,我似乎听见了生活留下的笑声。
崔星华今年60开外,他的人生履历很长,他将其中的30多年光阴交给了新加坡的旅游事业。回首往事,他觉得旅游给了他很多很多,就像我们天天在说的生活,一页一页的日历随风飘去,留下的是回味,是积累,是财富。
杯里的啤酒,并没有见少,清澈、透明,我显然已经被崔星华的描述所吸引。我说,崔先生,我知道你原来读的是中文专业,我觉得有点奇怪,一个读中文的人,后来怎么涉足旅游业去了?
崔星华说,好。那我就先从我的履历说起。
一个爱做梦的人不可无梦
我家有13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九。父亲是在1998年从中国广东南海去新加坡的,他先到了广州,然后坐船。到了新加坡,开始当学徒,没有工资。后来慢慢起家,开了两家店,一家做裁缝,另一家做批发生意。他成了3、4所学校的董事。以前新加坡的华文学校都是私人办的,我父亲也捐钱办学,他还是一家医院的董事。那家医院,是免费给人看病的。他没有读过书,靠的是自己识字,但是他对我说,即使你读到博士,我也能供你。我一开始读的是新加坡的中文学校。新加坡的教学体制是,如果学生读中文学校,就不能进新加坡大学,因为那是英文大学。可是我很幸运,那年新加坡大学开始第一次招收中文学校的学生了,但学生入学第一年要读大学预科,合格了才可以升大学一年级。我读的是法律,这门学科很难,又没人指导,半年后我感觉不行,我不太适合英国的传统学校。我对父亲说,我要到国外去读书,父亲没有同意,让我去香港读。于是我就去了香港中文大学。读的是经济和工商管理。1967年,新加坡缺教师,我很想当教师,因为当教师薪水很高。这样,我又去香港大学读教育系。一年后,我在香港教了一年书,想回新加坡继续当教师。可情况又有了变化。新加坡是1965年独立的,1968年英国军队全部撤走了。新加坡人口不多,英国人没走的时候,很多人在英国军队里做事。英国军队一撤走,他们没事干了,失业了。政府决定发展旅游业,吸收失业人员就业。大酒店盖了起来,缺少管理人才。我开始转行了,学习旅游,晚上又去读成人教育,在课堂上听教授讲课,我觉得非常有兴趣。我对老师说,我想去读专门的旅游学校,其中有一个外籍教师很热情,推荐我去夏威夷,并且帮我写了一封推荐信,又说,像我这样的情况,只要读两年旅游专业就足够了。在这位教师的推荐下。我进了夏威夷旅游管理学院,读了1年9个月,我拿到了学位,在卡哈拉希尔顿大酒店当见习经理,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读书,毕业后回到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大酒店工作,当时这是新加坡最高级的一家大酒店。半年以后,我去了新加坡旅游局,这一去就是31年,直到退休。
崔星华说完了,我沉湎在他的语境中,心里说,31年倏忽而过,人生如梦。不料,心有灵犀一点通,崔星华说了一句还要经典的话:人生不可无梦。我就是个爱做梦的人!
这话说得我有点恍然。端起酒杯,听他继续往下说。
我现在住在澳大利亚,孩子在澳大利亚工作,他们的条件都不错。我虽然已经退休,虽然不再年轻,做了祖父,但是我觉得我的身体条件相当不错,还可以再干10年,15年。所以退休后我就开始周游列国。我这31年的旅游业经验,不与人分享,我觉得可惜。我在世界各国有许多朋友,办起事来很方便,这也是一种积累。也许,我可以帮助上海的旅游界做点儿事,为上海的旅游事业作一点贡献。退休前,有人间我,你为什么对中国这样感兴趣?我的回答是,很简单,我的祖上是从中国移民出去的,我是中国血统。中国在崛起,在发展,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不只我要去,我还希望我的孩子有机会也到中国去,为中国做点事。又有人对我说。你积累了那么多旅游业经验,那就到中国去吧。这样,我就来了,来到了中国,来到了上海。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人生苦短,“不可无梦”个爱做梦的人,的确不可无梦。
中国是一个潜在的旅游市场
崔星华来中国前,已经是新加坡旅游局负责亚洲区的首任署长了。在这个职位上,他工作了8年半。两年前来到中国。去了云南等地,相继在北京。成都,广州等开了办事处。
崔星华说,他和几个同事一起,做了一个规划。这事,他没有公开。所以,我不便多问。但是我想,他说的规划,主题恐怕还是旅游业。是开发上海,抑或中国的旅游市场?是指导,抑或接受旅游业同行的咨询?我只能在与他的对话中作些猜想了。
我看了一下崔星华给我的名片,除了亚洲区首任署长,那上面还写着:原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顾问、总署长兼首席代表、大洋洲总署长。
名片上还有一行字引起了我的兴趣:国际市场开发部高级专员。
我想请崔星华以一位旅游业专家的眼光说一说中国的旅游市场。崔星华说,中国要发展旅游业。很重要,也正逢其时,因为中国要奔小康。
崔星华说得颇有道理。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他在新加坡时计算过,旅客花一元钱,能创销3元、4元,甚至更多。比如说会展业吧。到中国开会或者参加会展,一个客人逗留的时间一般在5天到一个星期左右,要玩,要消费,逗留的时间越长,消费就越高。在新加坡,参加会展的人,比起普通游客,消费要高上3、4倍。普通游客逗留3天,平均消费700元新加坡币左右,会展人员的消费在2100多元。这还是有形的.如果算一算无形的,效益更加可观。通过会展.通过交流,将世界上高端科技和专门人才引进来,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旅游,离不开修路,离不开交通,离不开吃,离不开住,哪怕是小小的一张餐巾纸,旅游业一红火,它的消耗量也非常惊人,就说中国香港,一年四季,游客纷至沓来,这要消耗多少餐巾纸?少说也是一座森林、两座森林!这虽然有点儿牵涉到了人类的环保问题.但其中的商机无须多说。就拿中国的农村来说,浓郁的田园风光足于吸引外国游客去观光,这样,会为中国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增加他们的收入。
旅游创造的经济效益,真是不可小觑。这些年,中国在世界上买了许多民航飞机,估计到2020年,中国向世界买的民航飞机,不会是一个小数。中国是一个潜在 的旅游大国,旅游业的潜能真是大得很。
崔星华是第一届新加坡政府派出做研习课程的,他研究了中国的近代经济、人文、历史和贸易等问题,对于中国国情了然于胸。
从资源上说,中国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比如九寨沟、石林、黄山;有积淀深厚的历史景观,比如飞天敦煌、兵马俑、丝绸之路;也有为世界瞩目的人文景观,比如著名的万里长城。
说到万里长城,崔星华显然有点动情,说,能够与中国万里长城相比的,世界上也许只有埃及的金字塔!
还有没有呢?还有。中国50多个民族,无论是景点,还是民俗,都是了不起的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业如何更具竞争力
周围有人在走动,但这没有影响我和崔星华的谈兴。隔着大玻璃窗,我看了一眼商场,那里,仍然是灯光灿烂,游人如潮。
崔星华的眼光不错,生活水准提高了,人们想到了休闲,想到了漫游。商场,真是一扇 望人间万象的窗口,它在悄然印证旅游市场的潮起潮落和兴衰。
我和崔星华的对话没有中断。我要请这位来自新加坡的旅游业行家谈一谈中国旅游业的现状,谈一谈中国旅游业如何与国际接轨。
崔星华依然是那样的儒雅.那样的笑容满面.那样的侃侃而说,娓娓道来。
30多年来,有一半时间崔星华常驻国外,对国际旅游市场比较熟悉。中国,是他一直关注的国家之一。
他说了一句比较时髦的话.走出去,引进来。但他转换了一下语气,引进来,中国做得很成功,特别是引进外资,很不错了。可是,资金不是中国现在惟一需要的,中国还需要人才,还需要科技.还需要管理。如金融管理人才,会计师。律师,尤其是管理人才。在硬件方面,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很成熟了。但是,在软件上呢,还需要花大力气。旅游业是一种服务业,他说他在新加坡培训服务人员时,问他们,你们有没有一种服务心态,如果没有,那就不要从事这个行业。欧美经济当初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那是因为有一种刺激力在推动它。在美国,吃完东西,账单里有15%的服务费,服务得越好,服务费越多。中国目前还不可能到这种程度。但服务业的确非常重要,要加紧步伐,赶上去。
怎样将旅游业搞上去,怎样使这个行业在世界上更具有竞争力?这需要一定的学识。国外的游客到中国来,有一个看法,景点不错,人文不错,民俗不错,但是服务水准跟不上,许多地方还跟不上他们的要求。现在的消费者,需求越来越高,如果到了一个地方,住的是五星级酒店,服务却只有三星级,他会有什么感想?不满足。一个人不满足,会影响一大片。如果不满足的是一位专家,影响就更大了。
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旅游市场,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发.比如说丝绸之路、敦煌、大西北、大西南,这些地方要是一开发,潜力了不得!笼统地说,中国的旅游业,无论是景点,还是民俗,现在的知名度还只是停留在海外的华侨和华人这个层面,那些老外,除非对中国有兴趣,一般都不知道中国的旅游业。所以,中国许多名胜古迹的知名度还不很高,要推广,要普及。
但是,如果说得公允一些,中国的确要与世界接轨,不过,世界也必须了解中国。
崔星华举了个让我忍俊不禁的例子:有些美国人的地理知识实在太差,他们到现在还以为新加坡是美国的一部分。我有时候到美国去,特别是到了美国的中部地区.那里的美国人问我,你们新加坡人是不是还住在树上?这些美国人,真是博学多才,居然有这样大不周全的地方!
中国,幅员辽阔,崔星华看好中国的旅游市场。我在思索着他的话。崔星华说,以后5年,或者10年,我相信中国会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发展旅游事业,像西方一些国家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这个行业。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的旅游资源,历史的,自然的,人文的,我要研究的,正是这样的一个大市场。
上海旅游市场要抓住商机
旅游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如果细分,我觉得可以划分为参展、休闲、购物、观光等门类。可是崔星华说,这还不够,旅游业还应该包括健康、医疗和教育等门类。
新加坡现在的医药设备和医药科技,在亚洲地区是颇负盛名的,那里的心脏科,脑科在世界上也很有名,周边地区的一些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甚至连远东地区的一些国家,都会去新加坡治病。在印尼,有些富有的华人,一当身体不适,就去新加坡的伊丽莎白医院,这是一家非常著名的私人专科医院。他们去新加坡,并不是独身前往,而是将儿携女,全家人一起去,有的人还约了亲朋好友同往。在伊丽莎白医院对面,有一家文华大酒店,来看病的印尼华人,一租就是几十间房,为这家酒店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澳大利亚每年在教育事业上所赚的外汇达30多亿澳元,那里的教育事业同样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崔星华如此这般,一一说来,他给我有一种如数家珍的感觉。对于旅游业,他真的是情有独钟,梦牵魂绕,难怪退休后,他仍然心心念念地想着这个行业。30多年的行旅生涯,使他大面积。大范围地接触了世界,他去过美国,去过英国,去过欧洲大陆,在澳大利亚一住就是15年。他是新加坡旅游局第一任亚洲署长,执掌新加坡对中东、印度大陆、巴基斯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还有中国香港和台湾和地区的旅游业务,除了非洲、俄罗斯、东欧他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崔星华说.基本上都跑过了。
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旅游业,崔星华别具只眼,自然有精到的见解和剖析。
我对崔星华说.以你的观点,说说上海.说说上海的旅游市场如何?崔星华直率地说,从国外来到上海的人,据我了解,大部分是来做生意,办展会、找商机的.很少有人单纯是来观光游玩的,因为上海本身的景点并不很多。当然,他们到了上海,也想看一看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这座城市。除了做生意、办展会,他们会去上海的一些周边城市,比如杭州、苏州等地游玩,这都是商机,会给上海带来收益,上海现在虽然有不少五星级酒店,但还是不够,要发展,要不然,世博会一开,就捉襟见肘了。
崔星华是新加坡籍人,他具有中国血统,我在与他的对话中,能够感受到他的那一份中国情,能够感受到他的那一颗中国心。
上海,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这是他寻梦的地方,他要将自己的经验和才智贡献给上海。
人生如梦,说的是年华易逝.流年不再。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崔星华说,人生不可无梦。
这是一个寻梦人的心声。上海,梦开始的地方。我在心里为这样一个执着于旅游梦境,游走不息的有志者祝福。
一张小巧的桌子,两长条瘦瘦的软坐席,透过早被擦拭得纤尘不染的大玻璃窗,能够看到另一侧是花团锦簇的商场,那里有摩肩接踵的游人在边走边看。
我们就这样坐着,一边喝一种新加坡品牌的啤酒,一边兴之所来,谈周游列国。
崔星华就在我的身旁坐着,讲他的故事。他说他走了许多国家,美国、加拿大,还有日本,2005年就去了3次,今年4月,他还想去美国东海岸走走,看看,然后到法国巴黎、中国香港。
我突然对这位儒雅的新加坡人有了一种认识,到底是一个行走世界,想要看遍世界的旅行者,一言一行莫不与旅游有关。从他所说的往事里,我似乎听见了生活留下的笑声。
崔星华今年60开外,他的人生履历很长,他将其中的30多年光阴交给了新加坡的旅游事业。回首往事,他觉得旅游给了他很多很多,就像我们天天在说的生活,一页一页的日历随风飘去,留下的是回味,是积累,是财富。
杯里的啤酒,并没有见少,清澈、透明,我显然已经被崔星华的描述所吸引。我说,崔先生,我知道你原来读的是中文专业,我觉得有点奇怪,一个读中文的人,后来怎么涉足旅游业去了?
崔星华说,好。那我就先从我的履历说起。
一个爱做梦的人不可无梦
我家有13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九。父亲是在1998年从中国广东南海去新加坡的,他先到了广州,然后坐船。到了新加坡,开始当学徒,没有工资。后来慢慢起家,开了两家店,一家做裁缝,另一家做批发生意。他成了3、4所学校的董事。以前新加坡的华文学校都是私人办的,我父亲也捐钱办学,他还是一家医院的董事。那家医院,是免费给人看病的。他没有读过书,靠的是自己识字,但是他对我说,即使你读到博士,我也能供你。我一开始读的是新加坡的中文学校。新加坡的教学体制是,如果学生读中文学校,就不能进新加坡大学,因为那是英文大学。可是我很幸运,那年新加坡大学开始第一次招收中文学校的学生了,但学生入学第一年要读大学预科,合格了才可以升大学一年级。我读的是法律,这门学科很难,又没人指导,半年后我感觉不行,我不太适合英国的传统学校。我对父亲说,我要到国外去读书,父亲没有同意,让我去香港读。于是我就去了香港中文大学。读的是经济和工商管理。1967年,新加坡缺教师,我很想当教师,因为当教师薪水很高。这样,我又去香港大学读教育系。一年后,我在香港教了一年书,想回新加坡继续当教师。可情况又有了变化。新加坡是1965年独立的,1968年英国军队全部撤走了。新加坡人口不多,英国人没走的时候,很多人在英国军队里做事。英国军队一撤走,他们没事干了,失业了。政府决定发展旅游业,吸收失业人员就业。大酒店盖了起来,缺少管理人才。我开始转行了,学习旅游,晚上又去读成人教育,在课堂上听教授讲课,我觉得非常有兴趣。我对老师说,我想去读专门的旅游学校,其中有一个外籍教师很热情,推荐我去夏威夷,并且帮我写了一封推荐信,又说,像我这样的情况,只要读两年旅游专业就足够了。在这位教师的推荐下。我进了夏威夷旅游管理学院,读了1年9个月,我拿到了学位,在卡哈拉希尔顿大酒店当见习经理,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读书,毕业后回到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大酒店工作,当时这是新加坡最高级的一家大酒店。半年以后,我去了新加坡旅游局,这一去就是31年,直到退休。
崔星华说完了,我沉湎在他的语境中,心里说,31年倏忽而过,人生如梦。不料,心有灵犀一点通,崔星华说了一句还要经典的话:人生不可无梦。我就是个爱做梦的人!
这话说得我有点恍然。端起酒杯,听他继续往下说。
我现在住在澳大利亚,孩子在澳大利亚工作,他们的条件都不错。我虽然已经退休,虽然不再年轻,做了祖父,但是我觉得我的身体条件相当不错,还可以再干10年,15年。所以退休后我就开始周游列国。我这31年的旅游业经验,不与人分享,我觉得可惜。我在世界各国有许多朋友,办起事来很方便,这也是一种积累。也许,我可以帮助上海的旅游界做点儿事,为上海的旅游事业作一点贡献。退休前,有人间我,你为什么对中国这样感兴趣?我的回答是,很简单,我的祖上是从中国移民出去的,我是中国血统。中国在崛起,在发展,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不只我要去,我还希望我的孩子有机会也到中国去,为中国做点事。又有人对我说。你积累了那么多旅游业经验,那就到中国去吧。这样,我就来了,来到了中国,来到了上海。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人生苦短,“不可无梦”个爱做梦的人,的确不可无梦。
中国是一个潜在的旅游市场
崔星华来中国前,已经是新加坡旅游局负责亚洲区的首任署长了。在这个职位上,他工作了8年半。两年前来到中国。去了云南等地,相继在北京。成都,广州等开了办事处。
崔星华说,他和几个同事一起,做了一个规划。这事,他没有公开。所以,我不便多问。但是我想,他说的规划,主题恐怕还是旅游业。是开发上海,抑或中国的旅游市场?是指导,抑或接受旅游业同行的咨询?我只能在与他的对话中作些猜想了。
我看了一下崔星华给我的名片,除了亚洲区首任署长,那上面还写着:原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顾问、总署长兼首席代表、大洋洲总署长。
名片上还有一行字引起了我的兴趣:国际市场开发部高级专员。
我想请崔星华以一位旅游业专家的眼光说一说中国的旅游市场。崔星华说,中国要发展旅游业。很重要,也正逢其时,因为中国要奔小康。
崔星华说得颇有道理。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他在新加坡时计算过,旅客花一元钱,能创销3元、4元,甚至更多。比如说会展业吧。到中国开会或者参加会展,一个客人逗留的时间一般在5天到一个星期左右,要玩,要消费,逗留的时间越长,消费就越高。在新加坡,参加会展的人,比起普通游客,消费要高上3、4倍。普通游客逗留3天,平均消费700元新加坡币左右,会展人员的消费在2100多元。这还是有形的.如果算一算无形的,效益更加可观。通过会展.通过交流,将世界上高端科技和专门人才引进来,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旅游,离不开修路,离不开交通,离不开吃,离不开住,哪怕是小小的一张餐巾纸,旅游业一红火,它的消耗量也非常惊人,就说中国香港,一年四季,游客纷至沓来,这要消耗多少餐巾纸?少说也是一座森林、两座森林!这虽然有点儿牵涉到了人类的环保问题.但其中的商机无须多说。就拿中国的农村来说,浓郁的田园风光足于吸引外国游客去观光,这样,会为中国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增加他们的收入。
旅游创造的经济效益,真是不可小觑。这些年,中国在世界上买了许多民航飞机,估计到2020年,中国向世界买的民航飞机,不会是一个小数。中国是一个潜在 的旅游大国,旅游业的潜能真是大得很。
崔星华是第一届新加坡政府派出做研习课程的,他研究了中国的近代经济、人文、历史和贸易等问题,对于中国国情了然于胸。
从资源上说,中国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比如九寨沟、石林、黄山;有积淀深厚的历史景观,比如飞天敦煌、兵马俑、丝绸之路;也有为世界瞩目的人文景观,比如著名的万里长城。
说到万里长城,崔星华显然有点动情,说,能够与中国万里长城相比的,世界上也许只有埃及的金字塔!
还有没有呢?还有。中国50多个民族,无论是景点,还是民俗,都是了不起的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业如何更具竞争力
周围有人在走动,但这没有影响我和崔星华的谈兴。隔着大玻璃窗,我看了一眼商场,那里,仍然是灯光灿烂,游人如潮。
崔星华的眼光不错,生活水准提高了,人们想到了休闲,想到了漫游。商场,真是一扇 望人间万象的窗口,它在悄然印证旅游市场的潮起潮落和兴衰。
我和崔星华的对话没有中断。我要请这位来自新加坡的旅游业行家谈一谈中国旅游业的现状,谈一谈中国旅游业如何与国际接轨。
崔星华依然是那样的儒雅.那样的笑容满面.那样的侃侃而说,娓娓道来。
30多年来,有一半时间崔星华常驻国外,对国际旅游市场比较熟悉。中国,是他一直关注的国家之一。
他说了一句比较时髦的话.走出去,引进来。但他转换了一下语气,引进来,中国做得很成功,特别是引进外资,很不错了。可是,资金不是中国现在惟一需要的,中国还需要人才,还需要科技.还需要管理。如金融管理人才,会计师。律师,尤其是管理人才。在硬件方面,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很成熟了。但是,在软件上呢,还需要花大力气。旅游业是一种服务业,他说他在新加坡培训服务人员时,问他们,你们有没有一种服务心态,如果没有,那就不要从事这个行业。欧美经济当初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那是因为有一种刺激力在推动它。在美国,吃完东西,账单里有15%的服务费,服务得越好,服务费越多。中国目前还不可能到这种程度。但服务业的确非常重要,要加紧步伐,赶上去。
怎样将旅游业搞上去,怎样使这个行业在世界上更具有竞争力?这需要一定的学识。国外的游客到中国来,有一个看法,景点不错,人文不错,民俗不错,但是服务水准跟不上,许多地方还跟不上他们的要求。现在的消费者,需求越来越高,如果到了一个地方,住的是五星级酒店,服务却只有三星级,他会有什么感想?不满足。一个人不满足,会影响一大片。如果不满足的是一位专家,影响就更大了。
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旅游市场,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发.比如说丝绸之路、敦煌、大西北、大西南,这些地方要是一开发,潜力了不得!笼统地说,中国的旅游业,无论是景点,还是民俗,现在的知名度还只是停留在海外的华侨和华人这个层面,那些老外,除非对中国有兴趣,一般都不知道中国的旅游业。所以,中国许多名胜古迹的知名度还不很高,要推广,要普及。
但是,如果说得公允一些,中国的确要与世界接轨,不过,世界也必须了解中国。
崔星华举了个让我忍俊不禁的例子:有些美国人的地理知识实在太差,他们到现在还以为新加坡是美国的一部分。我有时候到美国去,特别是到了美国的中部地区.那里的美国人问我,你们新加坡人是不是还住在树上?这些美国人,真是博学多才,居然有这样大不周全的地方!
中国,幅员辽阔,崔星华看好中国的旅游市场。我在思索着他的话。崔星华说,以后5年,或者10年,我相信中国会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发展旅游事业,像西方一些国家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这个行业。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的旅游资源,历史的,自然的,人文的,我要研究的,正是这样的一个大市场。
上海旅游市场要抓住商机
旅游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如果细分,我觉得可以划分为参展、休闲、购物、观光等门类。可是崔星华说,这还不够,旅游业还应该包括健康、医疗和教育等门类。
新加坡现在的医药设备和医药科技,在亚洲地区是颇负盛名的,那里的心脏科,脑科在世界上也很有名,周边地区的一些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甚至连远东地区的一些国家,都会去新加坡治病。在印尼,有些富有的华人,一当身体不适,就去新加坡的伊丽莎白医院,这是一家非常著名的私人专科医院。他们去新加坡,并不是独身前往,而是将儿携女,全家人一起去,有的人还约了亲朋好友同往。在伊丽莎白医院对面,有一家文华大酒店,来看病的印尼华人,一租就是几十间房,为这家酒店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澳大利亚每年在教育事业上所赚的外汇达30多亿澳元,那里的教育事业同样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崔星华如此这般,一一说来,他给我有一种如数家珍的感觉。对于旅游业,他真的是情有独钟,梦牵魂绕,难怪退休后,他仍然心心念念地想着这个行业。30多年的行旅生涯,使他大面积。大范围地接触了世界,他去过美国,去过英国,去过欧洲大陆,在澳大利亚一住就是15年。他是新加坡旅游局第一任亚洲署长,执掌新加坡对中东、印度大陆、巴基斯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还有中国香港和台湾和地区的旅游业务,除了非洲、俄罗斯、东欧他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崔星华说.基本上都跑过了。
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旅游业,崔星华别具只眼,自然有精到的见解和剖析。
我对崔星华说.以你的观点,说说上海.说说上海的旅游市场如何?崔星华直率地说,从国外来到上海的人,据我了解,大部分是来做生意,办展会、找商机的.很少有人单纯是来观光游玩的,因为上海本身的景点并不很多。当然,他们到了上海,也想看一看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这座城市。除了做生意、办展会,他们会去上海的一些周边城市,比如杭州、苏州等地游玩,这都是商机,会给上海带来收益,上海现在虽然有不少五星级酒店,但还是不够,要发展,要不然,世博会一开,就捉襟见肘了。
崔星华是新加坡籍人,他具有中国血统,我在与他的对话中,能够感受到他的那一份中国情,能够感受到他的那一颗中国心。
上海,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这是他寻梦的地方,他要将自己的经验和才智贡献给上海。
人生如梦,说的是年华易逝.流年不再。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崔星华说,人生不可无梦。
这是一个寻梦人的心声。上海,梦开始的地方。我在心里为这样一个执着于旅游梦境,游走不息的有志者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