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品德课程的核心是促进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课程理念,本文从生活、活动、体验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探讨品德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生活 活动 体验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孩子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由实验稿到2011年版,已有好几年了。作为本学科教师,本人也经历了从了解、实践到有所感悟这样一个过程。实践证明,品德课程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求,以更好促进孩子们用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社会。下面本人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谈谈品德课堂如何以“生活”为内容,以“活动”为形式,以“体验”为方法,使课堂教学真正高效和灵动起来。
一、以“生活”为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材料,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切感。”要使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应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出发点,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建立课程、教学、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补充生活中的活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亲近生活,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方面的发展。
如在教学《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勤俭持家是一种美德,并学习一些节约的方法。我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情况。学生以前没有留意过这些细节,很有兴趣,通过实际查询、记录,有的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零食的费用,有的留下了购物清单等等。在课上交流时,他们都谈到了一个星期花掉少则一两百元,多则上千元。我告诉他们,这些钱是那些贫困家庭半年的花费,他們就靠这些钱省吃俭用地过日子,是多么不容易啊!学生听了十分惊讶。我让他们谈谈感受,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没有用的,认识到平时用钱应做到合理支配,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这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教学,要比照本宣科深刻得多,学生从中对家庭多了一份责任感,对钱的支配趋于理性化,认识到我们可以为身边需帮助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现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采取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交流自己的相互认识及感受,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孩子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促进儿童的认知上全面发展,还应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以“活动”为载体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建议,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而《品德与社会》教材本身的活动性特点就很突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呈现形式,都突出强调要全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获得体验,以更好地提高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那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做”中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呢?
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与家人的照片,准备叙述一个发生在家中的难忘的故事。上课时,又请来一些家长代表,设计活动如下:让爸爸妈妈与孩子互相介绍各自的兴趣爱好,发现父母叙述得较多、较准,说说为什么?接着,请学生现场采访爸爸妈妈,并得出结论。再让学生讲讲照片中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到: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人付出了很多心血!这时,引导学生对家人说一些感谢的话,谢谢家人的关爱!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应该怎样报答家人。活动中不仅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用体验感知,用心灵感受,更重要的在与家人的交往、采访、调查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对家人加深了解,切实体会到家人的辛劳。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形成及人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三、以“体验”为方法
“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有效的教育”。我认为《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以情感体验为主线。
在教学《破碎的山河》时,我首先播放录像带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激起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接着关注探究过程,让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用心去了解,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思考。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两个体验活动,一处是体验祖国领土破碎的情形,让学生对清朝祖国版图进行三次勾画,通过三次勾画充分体验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被外国列强侵占瓜分变得支离破碎,疮痍满目的屈辱;另一处是对外国列强压迫下中国人民生活情景的体验,老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从电影、电视和书籍的了解进行想象,提出问题,在那样时代,老百姓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市民,站在公园门口,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从两个不同角度去充分感受中国人在外国列强为所欲为中而忍气吞声的屈辱。这种设计让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震撼,这样的体验使人刻骨铭心,学生爱国热情自然萌发,有效地实现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学生智力的发展,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完善都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实现,只有在体验中,学生才能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学生的体验而教”应成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的座右铭。
总之,让品德课程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融于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从体验中去感悟,使品德课堂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还要关注学生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真正地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中也学会做事。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版.
[2]《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实验小学)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生活 活动 体验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孩子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由实验稿到2011年版,已有好几年了。作为本学科教师,本人也经历了从了解、实践到有所感悟这样一个过程。实践证明,品德课程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求,以更好促进孩子们用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社会。下面本人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谈谈品德课堂如何以“生活”为内容,以“活动”为形式,以“体验”为方法,使课堂教学真正高效和灵动起来。
一、以“生活”为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材料,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切感。”要使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应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出发点,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建立课程、教学、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补充生活中的活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亲近生活,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方面的发展。
如在教学《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勤俭持家是一种美德,并学习一些节约的方法。我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情况。学生以前没有留意过这些细节,很有兴趣,通过实际查询、记录,有的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零食的费用,有的留下了购物清单等等。在课上交流时,他们都谈到了一个星期花掉少则一两百元,多则上千元。我告诉他们,这些钱是那些贫困家庭半年的花费,他們就靠这些钱省吃俭用地过日子,是多么不容易啊!学生听了十分惊讶。我让他们谈谈感受,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没有用的,认识到平时用钱应做到合理支配,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这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教学,要比照本宣科深刻得多,学生从中对家庭多了一份责任感,对钱的支配趋于理性化,认识到我们可以为身边需帮助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现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采取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交流自己的相互认识及感受,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孩子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促进儿童的认知上全面发展,还应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以“活动”为载体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建议,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而《品德与社会》教材本身的活动性特点就很突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呈现形式,都突出强调要全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获得体验,以更好地提高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那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做”中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呢?
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与家人的照片,准备叙述一个发生在家中的难忘的故事。上课时,又请来一些家长代表,设计活动如下:让爸爸妈妈与孩子互相介绍各自的兴趣爱好,发现父母叙述得较多、较准,说说为什么?接着,请学生现场采访爸爸妈妈,并得出结论。再让学生讲讲照片中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到: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人付出了很多心血!这时,引导学生对家人说一些感谢的话,谢谢家人的关爱!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应该怎样报答家人。活动中不仅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用体验感知,用心灵感受,更重要的在与家人的交往、采访、调查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对家人加深了解,切实体会到家人的辛劳。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形成及人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三、以“体验”为方法
“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有效的教育”。我认为《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以情感体验为主线。
在教学《破碎的山河》时,我首先播放录像带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激起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接着关注探究过程,让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用心去了解,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思考。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两个体验活动,一处是体验祖国领土破碎的情形,让学生对清朝祖国版图进行三次勾画,通过三次勾画充分体验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被外国列强侵占瓜分变得支离破碎,疮痍满目的屈辱;另一处是对外国列强压迫下中国人民生活情景的体验,老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从电影、电视和书籍的了解进行想象,提出问题,在那样时代,老百姓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市民,站在公园门口,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从两个不同角度去充分感受中国人在外国列强为所欲为中而忍气吞声的屈辱。这种设计让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震撼,这样的体验使人刻骨铭心,学生爱国热情自然萌发,有效地实现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学生智力的发展,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完善都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实现,只有在体验中,学生才能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学生的体验而教”应成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的座右铭。
总之,让品德课程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融于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从体验中去感悟,使品德课堂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还要关注学生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真正地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中也学会做事。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版.
[2]《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