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各版教材的争论与高考的指引
人教版教材必修一写道:“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岳麓版教材亦言:“节度使所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权力不断膨胀,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他们在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显而易见,以上两版教材更多地关注了藩镇和中央对立、割裂的一面。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第25题也考察了唐代藩镇的历史影响,但其侧重面在“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中外历史纲要(上)》的论述与以上两版教材有较大差异。其文曰:“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藩镇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纲要》的表述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区分藩镇的类型与作用,指明仅仅是有些(而非全部)藩镇形成割据;其二,注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强调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而非“中央集权”。
哪一种教材的论述更接近历史本相呢?
二、史事亲历者视角史料的重要性
克罗齐曾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1]在克罗齐看来,历史跟生活的关系是统一的,真历史指的是现实兴趣促使人们去思考的历史,它与人的思想精神密切相关。换言之,历史书写往往羼杂了著录者的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现实关怀等因素,史料也因之呈现出著录者生活时代的烙印。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往往“以根本不同于历史学家事后回顾和叙述历史的方式来理解和认知他们自身的经历”[2]。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3]这一核心素养强调了三个层面的要求:原则上论从史出、方法上辩证分析、结论上客观评判。要言之,历史解释须以史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为前提,并考虑人和事所处的环境,进而做出理性、节制而有分寸的论述。
史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要求我们关注史料的另面和史事的另面[4],因而对于经过著录者筛选的史料不可偏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访查史事亲历者视角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做出比较符合本相的论断。本文试以统编版教材“唐代藩镇”部分的教学为例,广泛搜罗藩镇史事亲历者视角的言行以及史事统计数据,在提取完整信息、发掘史料另面的基础上,呈现史事的另一面,对藩镇的历史作用做出客观的历史解释。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打破思维定势:数据史料呈现出的史事另面
安史之乱爆发后,因平叛需要,唐廷在内地遍设节度使。至此,藩镇林立的局面出现。在唐中后期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中,藩镇是否尽皆割据一方呢?
问题:根据表1,跋扈、叛逆的藩镇节帅任数何时超过恭顺的任数?根据表2,藩镇动乱中反叛中央的比例有多少?这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表格呈现数据,可以“使数据更加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赋予数值可视、可感受的效果,增加数据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实效性”[7]。
其次,由表1可知,跋扈、叛逆藩镇节帅直到僖宗时才急剧增长,昭宗时超越了恭顺节帅的任数。也就是说,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不过三十年。据此,学生能够得出藩镇对中央的态度具有时段性差异的结论,摆脱纯粹印证教科书的学习模式。
最后,由表2可知,虽然广德乾符年间藩镇动乱不断,但近九成封闭在内部,并不针对中央。藩镇动乱固然是常态,但动乱封闭性这一细节却揭示了史事的另一面——藩镇的内斗与内耗。
要言之,学生通过上述两表信息的提炼与解读,自然对“藩镇割据”之说产生疑问。
(二)唐人说唐事:藩镇历史亲历者视角下的叙事
1.亲历者的藩镇观念——回归历史现场
在多数人的历史认知里,“藩镇”和“割据”不可分离,似乎所有的藩镇都割据一方、对抗中央。这种认知以偏概全,不合乎历史事实,忽略了同一时段的地域性差异和同一地域的时段性差异。《新唐书·藩镇传》所列割据藩镇有魏博、镇冀、卢龙、淄青、横海、宣武、彰义、泽潞八个,远非天下藩镇全部;而所谓全国性的藩镇割据要到黄巢之乱以后,彼时“南则吴、浙、荆、湖、闽、广,西则岐、蜀,北则燕、晋,而梁盗据其中,自国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矣”[8]。由此可知,看待藩镇问题,不能脱离时空。所以笔者展示了如下材料:
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上之,总计天下方镇四十八……淄靑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户口外,(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皆被边,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皆藩镇世袭,故并不申户口,纳赋税。)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
——《資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末是岁条
天下无河北则不可,河北既虏,则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马无有也。……是天下一支兵去矣。河东、盟津、滑台、大梁、彭城、东平,尽宿厚兵,以塞虏冲,是六郡之师,严饰护疆,不可他使,是天下二支兵去矣。……咸阳西北,戎夷大屯……周秦单师,不能排辟,于是尽铲吴、越、荆楚之饶,以啖兵戍,是天下四支财去矣。
——《樊川文集》卷5《战论》
问题:李吉甫和杜牧将藩镇分成了哪几类?划分藩镇类别的标准是什么?
设计意图:李吉甫将方镇视为州县之上的高级政区,并就其职能差异分列了西北被边、河北世袭、江南赋税倚办三种类型的方镇。杜牧根据地利物产将天下划分为河北虏区、六郡护疆区、咸阳西北兵戍区、吴越荆楚啖兵区。李、杜作为藩镇历史的局中人,在他们眼里,除了河北地区的藩镇割据一方外,其余藩镇皆各司其职,拱卫唐室。张国刚在杜牧之说的基础上,将藩镇形象地概括为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东南财源型四类。[9] “藩镇割据说”的产生盖源于宋人汲取唐末五代的教训,后人层累地历史书写造成了藩镇即割据的误解。要还原历史本相,还得回到历史现场,用唐人的话说唐朝的事,尽量消除历史的疏离感。
2.亲历者眼中河朔割据型藩镇的作用——发掘史料、史事另面
有唐一代,河北藩镇割据一方确为实情,但这是否意味着河北割据型藩镇始终与唐中央背道而驰呢?
僧孺对曰:“……且范阳得失,不系国家休戚……但因而抚之,俾扞奚、契丹不令入寇,朝廷所赖也。假以节旄,必自陈力,不足以逆顺治之。”
——《旧唐书》卷172《牛僧孺传》太和五年正月条
自用兵以来,河北三镇每遣使者至京师,李德裕常面谕之曰:“河朔兵力虽强,不能自立,须藉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
——《资治通鉴》卷248唐武宗会昌四年八月条
问题:牛僧孺如何看待范阳镇的地位和价值?李德裕又是如何看待河北三镇与唐廷的关系?
设计意图:牛僧孺认为范阳镇游离于中央之外,但作为东北雄藩,却能为唐廷抵御奚、契丹两蕃,使东北疆无虑。因此,无论范阳镇内部如何动乱,只需授以节旄、予以安抚,保持其对唐廷恭顺的态度。李德裕也认为河北藩镇兵力虽强,但缺乏政治合法性,必须在政治上依附中央、借助于朝廷的册封才能立足。牛、李政治上虽为死敌,但对河北藩镇之于国家形势的判断却有共通之处。即河北割据型藩鎮具有游离性与依附性双重特点,不宜将割据绝对化。[10]
以上我们从史料和史事的另面揭橥了河北藩镇的作用及其与中央的关系。通过对牛、李言语的解析,学生能够知晓即便是对中央离心力最大的河北藩镇,也需依赖中央的权威,客观上维护唐朝的统治。
(三)唇齿相依、力均相忌:“藩镇延续了唐朝统治”的解读
以上证据在在表明藩镇与中央的关系是动态的、复杂的,绝非对立一词所能涵盖。安史之乱以后,藩镇与唐王朝共存一百五十余年,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燕、赵、魏首乱唐制,专地而治,若古之建国,此诸侯之雄者,然皆恃唐为轻重。何则?假王命以相制则易而顺,唐虽病之,亦不得而外焉。故河北顺而听命,则天下为乱者不能遂其乱;河北不顺而变,则奸雄或附而起。……如是二百年,奸臣逆子专国命者有之,夷将相者有之,而不敢窥神器,非力不足,畏诸侯之势也。……故唐之弱者,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者,以河北之弱也。
——《宋史》卷442《尹源传》
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
问题:宋人尹源如何看待河北藩镇?今人张国刚又是如何看待河朔割据型以外的藩镇?
设计意图:尹源主要从河北藩镇对于整个天下局势均衡的意义发言,张国刚则着眼于河北以外各藩镇与唐中央之间结成了紧密的合体以制约藩镇割据。
通过这两段材料,我们会发现帝国的空间结构正是由扮演着不同角色的各个藩镇地域板块所拼合起来,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使得唐帝国的机器得以正常运转,这也就是我们理解藩镇延续了唐朝统治的基础。
四、教学总结
通过上述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藩镇与唐中央保持着互动,唐中央赋予藩镇合法性,藩镇则因其地理空间特点回馈以御边、防遏、供给等职能,双方均无力打破功能性的结构(僖宗年间,黄巢起义的外力终将这一结构打破),力量平衡造就的均势延续着唐朝的统治。
据此,《纲要》的论述更为严谨周密,更接近历史的本相。因为它不仅关照了中央与藩镇对立、割裂的一面,还兼顾了两者部分与整体统一、联系的一面。历史解释最忌讳非此即彼的认知思维,因为它抹杀了历史的复杂性与关联性。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历史解释的最高要求是“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11]。以上教学过程以史事亲历者视角的史料为中心,力图在史料证据整体、全面的基础上,接近古人与史事所处的境界,做到论古必恕。在检验旧说的同时发展新说,使得历史的面向更加饱满。
【注释】
[1][意]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页。
[2][美]柯文著,杜继东译:《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8—49页。
[3][1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5、71页。
[4] 张耕华给中学历史史料教学提出两点建议——注意发掘史料的另面和史事的另面,尽可能多地搜寻多方的证据去验证历史陈述、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详参张耕华:《略论史料的另面与史事的另面——关于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的两点建议》,《历史教学》2020年第1期,第3、5、7页。
[5] 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第44—51页。
[6][9][10]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1、44—45、49页。
[7]李诗海,于少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数据史料呈现策略例谈》,《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第10期,第32页。
[8]《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0页。
人教版教材必修一写道:“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岳麓版教材亦言:“节度使所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权力不断膨胀,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他们在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显而易见,以上两版教材更多地关注了藩镇和中央对立、割裂的一面。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第25题也考察了唐代藩镇的历史影响,但其侧重面在“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中外历史纲要(上)》的论述与以上两版教材有较大差异。其文曰:“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藩镇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纲要》的表述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区分藩镇的类型与作用,指明仅仅是有些(而非全部)藩镇形成割据;其二,注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强调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而非“中央集权”。
哪一种教材的论述更接近历史本相呢?
二、史事亲历者视角史料的重要性
克罗齐曾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1]在克罗齐看来,历史跟生活的关系是统一的,真历史指的是现实兴趣促使人们去思考的历史,它与人的思想精神密切相关。换言之,历史书写往往羼杂了著录者的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现实关怀等因素,史料也因之呈现出著录者生活时代的烙印。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往往“以根本不同于历史学家事后回顾和叙述历史的方式来理解和认知他们自身的经历”[2]。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3]这一核心素养强调了三个层面的要求:原则上论从史出、方法上辩证分析、结论上客观评判。要言之,历史解释须以史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为前提,并考虑人和事所处的环境,进而做出理性、节制而有分寸的论述。
史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要求我们关注史料的另面和史事的另面[4],因而对于经过著录者筛选的史料不可偏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访查史事亲历者视角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做出比较符合本相的论断。本文试以统编版教材“唐代藩镇”部分的教学为例,广泛搜罗藩镇史事亲历者视角的言行以及史事统计数据,在提取完整信息、发掘史料另面的基础上,呈现史事的另一面,对藩镇的历史作用做出客观的历史解释。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打破思维定势:数据史料呈现出的史事另面
安史之乱爆发后,因平叛需要,唐廷在内地遍设节度使。至此,藩镇林立的局面出现。在唐中后期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中,藩镇是否尽皆割据一方呢?
问题:根据表1,跋扈、叛逆的藩镇节帅任数何时超过恭顺的任数?根据表2,藩镇动乱中反叛中央的比例有多少?这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表格呈现数据,可以“使数据更加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赋予数值可视、可感受的效果,增加数据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实效性”[7]。
其次,由表1可知,跋扈、叛逆藩镇节帅直到僖宗时才急剧增长,昭宗时超越了恭顺节帅的任数。也就是说,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不过三十年。据此,学生能够得出藩镇对中央的态度具有时段性差异的结论,摆脱纯粹印证教科书的学习模式。
最后,由表2可知,虽然广德乾符年间藩镇动乱不断,但近九成封闭在内部,并不针对中央。藩镇动乱固然是常态,但动乱封闭性这一细节却揭示了史事的另一面——藩镇的内斗与内耗。
要言之,学生通过上述两表信息的提炼与解读,自然对“藩镇割据”之说产生疑问。
(二)唐人说唐事:藩镇历史亲历者视角下的叙事
1.亲历者的藩镇观念——回归历史现场
在多数人的历史认知里,“藩镇”和“割据”不可分离,似乎所有的藩镇都割据一方、对抗中央。这种认知以偏概全,不合乎历史事实,忽略了同一时段的地域性差异和同一地域的时段性差异。《新唐书·藩镇传》所列割据藩镇有魏博、镇冀、卢龙、淄青、横海、宣武、彰义、泽潞八个,远非天下藩镇全部;而所谓全国性的藩镇割据要到黄巢之乱以后,彼时“南则吴、浙、荆、湖、闽、广,西则岐、蜀,北则燕、晋,而梁盗据其中,自国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矣”[8]。由此可知,看待藩镇问题,不能脱离时空。所以笔者展示了如下材料:
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上之,总计天下方镇四十八……淄靑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户口外,(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皆被边,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皆藩镇世袭,故并不申户口,纳赋税。)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
——《資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末是岁条
天下无河北则不可,河北既虏,则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马无有也。……是天下一支兵去矣。河东、盟津、滑台、大梁、彭城、东平,尽宿厚兵,以塞虏冲,是六郡之师,严饰护疆,不可他使,是天下二支兵去矣。……咸阳西北,戎夷大屯……周秦单师,不能排辟,于是尽铲吴、越、荆楚之饶,以啖兵戍,是天下四支财去矣。
——《樊川文集》卷5《战论》
问题:李吉甫和杜牧将藩镇分成了哪几类?划分藩镇类别的标准是什么?
设计意图:李吉甫将方镇视为州县之上的高级政区,并就其职能差异分列了西北被边、河北世袭、江南赋税倚办三种类型的方镇。杜牧根据地利物产将天下划分为河北虏区、六郡护疆区、咸阳西北兵戍区、吴越荆楚啖兵区。李、杜作为藩镇历史的局中人,在他们眼里,除了河北地区的藩镇割据一方外,其余藩镇皆各司其职,拱卫唐室。张国刚在杜牧之说的基础上,将藩镇形象地概括为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东南财源型四类。[9] “藩镇割据说”的产生盖源于宋人汲取唐末五代的教训,后人层累地历史书写造成了藩镇即割据的误解。要还原历史本相,还得回到历史现场,用唐人的话说唐朝的事,尽量消除历史的疏离感。
2.亲历者眼中河朔割据型藩镇的作用——发掘史料、史事另面
有唐一代,河北藩镇割据一方确为实情,但这是否意味着河北割据型藩镇始终与唐中央背道而驰呢?
僧孺对曰:“……且范阳得失,不系国家休戚……但因而抚之,俾扞奚、契丹不令入寇,朝廷所赖也。假以节旄,必自陈力,不足以逆顺治之。”
——《旧唐书》卷172《牛僧孺传》太和五年正月条
自用兵以来,河北三镇每遣使者至京师,李德裕常面谕之曰:“河朔兵力虽强,不能自立,须藉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
——《资治通鉴》卷248唐武宗会昌四年八月条
问题:牛僧孺如何看待范阳镇的地位和价值?李德裕又是如何看待河北三镇与唐廷的关系?
设计意图:牛僧孺认为范阳镇游离于中央之外,但作为东北雄藩,却能为唐廷抵御奚、契丹两蕃,使东北疆无虑。因此,无论范阳镇内部如何动乱,只需授以节旄、予以安抚,保持其对唐廷恭顺的态度。李德裕也认为河北藩镇兵力虽强,但缺乏政治合法性,必须在政治上依附中央、借助于朝廷的册封才能立足。牛、李政治上虽为死敌,但对河北藩镇之于国家形势的判断却有共通之处。即河北割据型藩鎮具有游离性与依附性双重特点,不宜将割据绝对化。[10]
以上我们从史料和史事的另面揭橥了河北藩镇的作用及其与中央的关系。通过对牛、李言语的解析,学生能够知晓即便是对中央离心力最大的河北藩镇,也需依赖中央的权威,客观上维护唐朝的统治。
(三)唇齿相依、力均相忌:“藩镇延续了唐朝统治”的解读
以上证据在在表明藩镇与中央的关系是动态的、复杂的,绝非对立一词所能涵盖。安史之乱以后,藩镇与唐王朝共存一百五十余年,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燕、赵、魏首乱唐制,专地而治,若古之建国,此诸侯之雄者,然皆恃唐为轻重。何则?假王命以相制则易而顺,唐虽病之,亦不得而外焉。故河北顺而听命,则天下为乱者不能遂其乱;河北不顺而变,则奸雄或附而起。……如是二百年,奸臣逆子专国命者有之,夷将相者有之,而不敢窥神器,非力不足,畏诸侯之势也。……故唐之弱者,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者,以河北之弱也。
——《宋史》卷442《尹源传》
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
问题:宋人尹源如何看待河北藩镇?今人张国刚又是如何看待河朔割据型以外的藩镇?
设计意图:尹源主要从河北藩镇对于整个天下局势均衡的意义发言,张国刚则着眼于河北以外各藩镇与唐中央之间结成了紧密的合体以制约藩镇割据。
通过这两段材料,我们会发现帝国的空间结构正是由扮演着不同角色的各个藩镇地域板块所拼合起来,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使得唐帝国的机器得以正常运转,这也就是我们理解藩镇延续了唐朝统治的基础。
四、教学总结
通过上述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藩镇与唐中央保持着互动,唐中央赋予藩镇合法性,藩镇则因其地理空间特点回馈以御边、防遏、供给等职能,双方均无力打破功能性的结构(僖宗年间,黄巢起义的外力终将这一结构打破),力量平衡造就的均势延续着唐朝的统治。
据此,《纲要》的论述更为严谨周密,更接近历史的本相。因为它不仅关照了中央与藩镇对立、割裂的一面,还兼顾了两者部分与整体统一、联系的一面。历史解释最忌讳非此即彼的认知思维,因为它抹杀了历史的复杂性与关联性。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历史解释的最高要求是“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11]。以上教学过程以史事亲历者视角的史料为中心,力图在史料证据整体、全面的基础上,接近古人与史事所处的境界,做到论古必恕。在检验旧说的同时发展新说,使得历史的面向更加饱满。
【注释】
[1][意]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页。
[2][美]柯文著,杜继东译:《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8—49页。
[3][1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5、71页。
[4] 张耕华给中学历史史料教学提出两点建议——注意发掘史料的另面和史事的另面,尽可能多地搜寻多方的证据去验证历史陈述、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详参张耕华:《略论史料的另面与史事的另面——关于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的两点建议》,《历史教学》2020年第1期,第3、5、7页。
[5] 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第44—51页。
[6][9][10]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1、44—45、49页。
[7]李诗海,于少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数据史料呈现策略例谈》,《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第10期,第32页。
[8]《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