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定期展开活动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联想,将数学掌握的知识信息应用于活动实践中,累积经验并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基本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形成逻辑思维,对数学形成深刻的印象,目前小学生数学的知识量储备少,认知也较为浅薄,在基本活动中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基础能力展开互动,在学生能够自主理解的范畴内,通过基本活动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小学数学 教学 积累学生 活动经验 策略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5-0127-01
小学数学的知识逻辑性较强,仅通过概念化、理论化的教学,难以让学生形成对数学透彻的理解,学生始终停留在数学浅层面的信息上,难以形成数学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基础活动,深化展开数学的问题探究,拓展了数学的互动空间,学生在更加自由轻松的环境中,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的形式,展开基础活动,此时学生累积数学经验,能够逐渐在活动中摸索数学的规律,教师应积极探究更多的活动策略,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素质教育的变革。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小学数学应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与自己理解上不同的部分,据此让学生将思维从抽象转化为直观,在数学感性与理性的双重感知下,学生开始对数学形成了良好的探究意识,逐渐的树立健康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学生实践观察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通过问题的一系列质疑、分析、联想、总结、拓展等,让学生获得基礎的活动能力,在课后脱离教师的情境下,依然能够自主的通过观察联想建构脑海中的思维模型。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这部分知识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空间概念是较为欠缺的,如何在学生脑海中呈现长方体和特殊的长方体――立方体的形象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观察来实现。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呈现关于长方体、立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它的面、棱、顶点等特征,再来寻找其长、宽、高,然后再让学生总结特征并且尝试说明立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中,学生在直观地观察,这样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最后得出结论,收获了一定的知识。整个过程中学生增长了经验也发挥了主体地位。
2.鼓励学生敢于动手
基础活动中学生只看而不动手,他们始终难以融合到活动的场景中,对数学的兴趣也不高,只有亲自参与动手操作,才能够在劳动中发现很多新的问题,产生创新性的想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往往采取的是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这时,就可以采用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来让学生发现计算公式。在引导学生复习完长方形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给学生提供平行四边形的硬纸片,让学生们自己探索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长方形,学生在用切割法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得出结论,即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事实证明: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解决问题应该从哪里开始、应该选择怎样的方法,这样动手操作就成为探究问题的必然需求,学生在好奇之中去感受新知识,这远远比给学生一个公式要有意义得多,同时,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活力。
3.加强课前准备,丰富学生活动经验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是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去实践、去感受的。小学数学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不能轻视小学数学的重要性。老师要在教学开展之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备案工作,准备好教学道具,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动脑,让数学教学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可以灵活地设计实践动手操作课,活跃课堂气氛。例如: “认识人民币”,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50元、20元、10元、5元、1元的人民币,在课前分发给学生,然后老师摆出课本20元、钢笔5元、铅笔盒10元、书包50元等,“现在我是商店小老板,拿到钱的学生可以到我这来买东西”,很多学生意识里对人民币的样子熟悉,但是具体认识还不全面。拿着钱的学生不知道都能买到哪些东西,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买,教室就会出现各种现象:其中5元的学生跑去买书包,20元的学生拿着钱给老师买了钢笔就走了等,通过学生在商品购买过程中,老师引入课题,利用学生手中的真实人民币让大家认识并正确区分人民币的不同。
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思考是深化知识理解最有效的手段和举措,因此,引导学生们梳理和反思知识,能够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隐性数学活动经验。思考经验的获得是派生出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的重要渠道,这些成分对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5.结束语
总之,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鼓励学生活动的参与以及活动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张天孝.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小学教学教学版,2010(7):33-35
小学数学 教学 积累学生 活动经验 策略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5-0127-01
小学数学的知识逻辑性较强,仅通过概念化、理论化的教学,难以让学生形成对数学透彻的理解,学生始终停留在数学浅层面的信息上,难以形成数学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基础活动,深化展开数学的问题探究,拓展了数学的互动空间,学生在更加自由轻松的环境中,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的形式,展开基础活动,此时学生累积数学经验,能够逐渐在活动中摸索数学的规律,教师应积极探究更多的活动策略,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素质教育的变革。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小学数学应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与自己理解上不同的部分,据此让学生将思维从抽象转化为直观,在数学感性与理性的双重感知下,学生开始对数学形成了良好的探究意识,逐渐的树立健康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学生实践观察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通过问题的一系列质疑、分析、联想、总结、拓展等,让学生获得基礎的活动能力,在课后脱离教师的情境下,依然能够自主的通过观察联想建构脑海中的思维模型。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这部分知识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空间概念是较为欠缺的,如何在学生脑海中呈现长方体和特殊的长方体――立方体的形象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观察来实现。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呈现关于长方体、立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它的面、棱、顶点等特征,再来寻找其长、宽、高,然后再让学生总结特征并且尝试说明立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中,学生在直观地观察,这样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最后得出结论,收获了一定的知识。整个过程中学生增长了经验也发挥了主体地位。
2.鼓励学生敢于动手
基础活动中学生只看而不动手,他们始终难以融合到活动的场景中,对数学的兴趣也不高,只有亲自参与动手操作,才能够在劳动中发现很多新的问题,产生创新性的想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往往采取的是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这时,就可以采用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来让学生发现计算公式。在引导学生复习完长方形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给学生提供平行四边形的硬纸片,让学生们自己探索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长方形,学生在用切割法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得出结论,即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事实证明: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解决问题应该从哪里开始、应该选择怎样的方法,这样动手操作就成为探究问题的必然需求,学生在好奇之中去感受新知识,这远远比给学生一个公式要有意义得多,同时,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活力。
3.加强课前准备,丰富学生活动经验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是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去实践、去感受的。小学数学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不能轻视小学数学的重要性。老师要在教学开展之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备案工作,准备好教学道具,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动脑,让数学教学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可以灵活地设计实践动手操作课,活跃课堂气氛。例如: “认识人民币”,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50元、20元、10元、5元、1元的人民币,在课前分发给学生,然后老师摆出课本20元、钢笔5元、铅笔盒10元、书包50元等,“现在我是商店小老板,拿到钱的学生可以到我这来买东西”,很多学生意识里对人民币的样子熟悉,但是具体认识还不全面。拿着钱的学生不知道都能买到哪些东西,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买,教室就会出现各种现象:其中5元的学生跑去买书包,20元的学生拿着钱给老师买了钢笔就走了等,通过学生在商品购买过程中,老师引入课题,利用学生手中的真实人民币让大家认识并正确区分人民币的不同。
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思考是深化知识理解最有效的手段和举措,因此,引导学生们梳理和反思知识,能够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隐性数学活动经验。思考经验的获得是派生出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的重要渠道,这些成分对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5.结束语
总之,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鼓励学生活动的参与以及活动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张天孝.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小学教学教学版,2010(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