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与新课程同行,必须学会关爱,学会给予,学会合作,学会“IT”,要以生为本,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实现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但教师角色转变应有度。
一、要关爱,但不是溺爱
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爱首先要尊重。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正在成长发育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十分脆弱,自尊心强,更需要同学之情、老师之爱。我们切不可认为只有规规矩矩上课才是好学生,对于好动的学生,动不动就批评、训斥,甚至嘲讽挖苦,极易给学生造成难以治愈的心理创伤。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差生都信心不足,有的甚至会自暴自弃,易产生自卑心理、厌学情绪,对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当教师的要用真挚的爱去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对生活的自信,同他们交流思想,建立感情,对他们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更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不同时期的表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断深化。
爱要有度,“溺爱”当然不行。要做到爱得有节、严得有度。“爱”到“恨”的程度更不行。“我是为了学生好”,而这样的“好心”却常常办出一些损害学生人格,甚至危害孩子健康和生命的事情。“恨铁不成钢”、“不打不成材”等陈腐观念,导致家庭和学校时常上演一出出教育的悲剧。实际上,“棍棒”只能造就奴隶,“棍棒”威慑之下培养出来的人,很难适应社会,应对未来。“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让我们时常想一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教师应有“好心”,但更要有一个好结果。
二、要给予,但不是放任自流
给予,当前最重要的是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主动发展的教育首先是具有选择性的。因此教师要学会给予,要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和余地,让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这个空间绝不仅仅是“时间”,教学仅仅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复习和作业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独立思维的过程。如果把已经还给学生的时间,再按教师的要求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依然是“傀儡”。给时间,还要给权利、给机会、给任务、给困难。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一书中讲得好: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但给予,不是放任自流。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该讲解时不讲解,该批评时不批评,该雕琢时不去雕琢,一味地放任自流,那么,“为了学生的发展”将是一纸空文,这也是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
三、要合作,但不是形式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孤军奋战。在新课程活动中,合作学习的要求以及综合课程的出现,首先对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之间密切合作,可以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减轻负担;示范合作,促进成长。其实,即使在以往,一个成功的教师,也必然得力于同校长、同事、家长,特别是同学生的密切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新课程特别要求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与教师具有同样独立人格的人。合作的作用在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
但是,合作不是形式。事实上,对“合作”的解释是: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与分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分组学习虽然是合作探究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但应该承认的是,分组并非合作的惟一手段。有的小组,合作只是形式,没有相互支持和配合,没有协调解决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自行其事,生生互动根本没有发生。同时,有些自制力低下的小组还会乱中取乐,甚至会给课堂带来混乱,起到负面影响。因此,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因“生”制宜。形式主义要不得。
四、要“IT”,但不是滥用
这里说的“IT”,是指信息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媒体的介入,我们应予以认可,它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力。但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观背后,有三点应注意:一是有的教师课件制作虽然专业和精良,从配音到动画设计让学生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但是,如果这些课件效果淡化了课堂的主题,甚至由“助手”变成了“主角”,就会违背了教者的初衷和本意。二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放”,眼花缭乱的场面的确让人觉得好看,但学生到底能获得多少?过去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变成了简单的人机对话。三是有些偏远地区,根本不具备条件,硬是东挪西借。更有甚者,本来不用电脑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却一定要将电脑牵进课堂,这恐怕也不是明智之举。
五、要以生为本,但不是放弃原则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实现,保护天性,弘扬个性,课堂上,面对学生随意讲话,不认真听课,教师只能听之任之,否则,随时都会被冠以“变相体罚”之名。都说“玉不琢,不成器”,面对学生一张张幼稚的脸庞,这些未曾雕琢的“天然璞玉”,教师只能将他们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精心地呵护着,生怕稍一疏忽又把他们刻划成“千人一面”,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了一些“爱迪生”。
所以,以生为本不等于放弃原则。无原则地尊重与赏识容易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一味地赏识和肯定还容易模糊学生的认知和视听,甚至会成为其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或“糖衣弹”。只有恰到好处地惩戒和批评,艺术地点拨,才能使学生顿开茅塞。
诚然,新课改以其破竹之势长驱直入,不以教师的困惑而停滞,不因暂时的逆境而驻足。但是,在课改的过程中,倾听“另类”的声音恰恰是一剂良药,它是课改的强心剂。课改中遇到困惑,这是无可厚非的,教师应该从困惑中竭力走出来,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把握角色转变之度,提高自身素质,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合格的人才。
一、要关爱,但不是溺爱
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爱首先要尊重。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正在成长发育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十分脆弱,自尊心强,更需要同学之情、老师之爱。我们切不可认为只有规规矩矩上课才是好学生,对于好动的学生,动不动就批评、训斥,甚至嘲讽挖苦,极易给学生造成难以治愈的心理创伤。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差生都信心不足,有的甚至会自暴自弃,易产生自卑心理、厌学情绪,对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当教师的要用真挚的爱去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对生活的自信,同他们交流思想,建立感情,对他们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更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不同时期的表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断深化。
爱要有度,“溺爱”当然不行。要做到爱得有节、严得有度。“爱”到“恨”的程度更不行。“我是为了学生好”,而这样的“好心”却常常办出一些损害学生人格,甚至危害孩子健康和生命的事情。“恨铁不成钢”、“不打不成材”等陈腐观念,导致家庭和学校时常上演一出出教育的悲剧。实际上,“棍棒”只能造就奴隶,“棍棒”威慑之下培养出来的人,很难适应社会,应对未来。“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让我们时常想一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教师应有“好心”,但更要有一个好结果。
二、要给予,但不是放任自流
给予,当前最重要的是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主动发展的教育首先是具有选择性的。因此教师要学会给予,要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和余地,让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这个空间绝不仅仅是“时间”,教学仅仅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复习和作业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独立思维的过程。如果把已经还给学生的时间,再按教师的要求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依然是“傀儡”。给时间,还要给权利、给机会、给任务、给困难。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一书中讲得好: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但给予,不是放任自流。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该讲解时不讲解,该批评时不批评,该雕琢时不去雕琢,一味地放任自流,那么,“为了学生的发展”将是一纸空文,这也是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
三、要合作,但不是形式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孤军奋战。在新课程活动中,合作学习的要求以及综合课程的出现,首先对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之间密切合作,可以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减轻负担;示范合作,促进成长。其实,即使在以往,一个成功的教师,也必然得力于同校长、同事、家长,特别是同学生的密切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新课程特别要求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与教师具有同样独立人格的人。合作的作用在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
但是,合作不是形式。事实上,对“合作”的解释是: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与分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分组学习虽然是合作探究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但应该承认的是,分组并非合作的惟一手段。有的小组,合作只是形式,没有相互支持和配合,没有协调解决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自行其事,生生互动根本没有发生。同时,有些自制力低下的小组还会乱中取乐,甚至会给课堂带来混乱,起到负面影响。因此,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因“生”制宜。形式主义要不得。
四、要“IT”,但不是滥用
这里说的“IT”,是指信息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媒体的介入,我们应予以认可,它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力。但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观背后,有三点应注意:一是有的教师课件制作虽然专业和精良,从配音到动画设计让学生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但是,如果这些课件效果淡化了课堂的主题,甚至由“助手”变成了“主角”,就会违背了教者的初衷和本意。二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放”,眼花缭乱的场面的确让人觉得好看,但学生到底能获得多少?过去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变成了简单的人机对话。三是有些偏远地区,根本不具备条件,硬是东挪西借。更有甚者,本来不用电脑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却一定要将电脑牵进课堂,这恐怕也不是明智之举。
五、要以生为本,但不是放弃原则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实现,保护天性,弘扬个性,课堂上,面对学生随意讲话,不认真听课,教师只能听之任之,否则,随时都会被冠以“变相体罚”之名。都说“玉不琢,不成器”,面对学生一张张幼稚的脸庞,这些未曾雕琢的“天然璞玉”,教师只能将他们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精心地呵护着,生怕稍一疏忽又把他们刻划成“千人一面”,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了一些“爱迪生”。
所以,以生为本不等于放弃原则。无原则地尊重与赏识容易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一味地赏识和肯定还容易模糊学生的认知和视听,甚至会成为其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或“糖衣弹”。只有恰到好处地惩戒和批评,艺术地点拨,才能使学生顿开茅塞。
诚然,新课改以其破竹之势长驱直入,不以教师的困惑而停滞,不因暂时的逆境而驻足。但是,在课改的过程中,倾听“另类”的声音恰恰是一剂良药,它是课改的强心剂。课改中遇到困惑,这是无可厚非的,教师应该从困惑中竭力走出来,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把握角色转变之度,提高自身素质,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