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斋藏有胡适签名本一册。此论文抽印本,原为日本著名汉学家羽田亨题赠“胡先生教正”之自撰学术论文,后由适之先生“转赠援庵先生”。
胡适(字适之)与陈垣(字援庵),一位是留学名校的“洋博士”,另一个为学无师承的“士学者”,但他们却一同成为20世纪中国学界领军人物,且私交甚密。
1922年2月19日,胡博士前往北平平民中学(今北京市第四十一中)演讲,题目是《学生与社会》,陈垣时以教育部次长兼任该校校长(见刘乃和等著《陈垣年谱配图长编》,辽海出版社2000年10月版)。陈垣之孙陈智超所撰《胡适与陈垣》文中也如此记载:“19日,请胡适去平民中学演讲。”同年,胡适以北大教授身份兼署《国学季刊》编辑部主任,陈垣被礼聘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二人共同好友沈兼士则为《国学季刊》编委兼国学门主任。胡适任《国学季刊》编委会主任时,该刊曾相继刊发陈垣论文《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元西域人华化考》。由此推定,堪称同事的胡适与陈垣,识荆的最晚时间当在1922年,最初引荐人或为沈兼士。
查《陈垣年谱配图长编》知,1924年6月3日,胡适在《黄氏日记》卷86发现一篇摩尼教道士张希声所作《崇寿宫记》,可以补充陈垣《摩尼教入中国考》中材料不足,遂函告陈垣。翌日,陈垣即复胡适6月3日函,以示谢意。这是笔者所知现存胡、陈二人最早的往来书信。至于所见陈垣与胡适的最早合影,则是那帧摄于1924年9月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同仁照,像片中人物均为学界巨子:顾颉刚、沈兼士、董作宾、朱希祖、蒋梦麟、胡适、陈垣……
陈垣治学的一重要特征,即善于在繁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一般性规律,将之归纳成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类例,然后再简洁、系统地告知读者。对陈垣这位治学深邃而论证精密的学者,胡适甚为服膺,谦恭有加。
检《胡适日记》知,1926年7月,胡适乘火车沿西伯利亚铁路经莫斯科赴英国开会,途中他写了《介绍几部新出版的史学书》(首发1926年《现代评论》第4卷上),开头第一篇便是陈垣的《二十史朔闰表》。1930年,胡适在《<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序》(许国霖著)中则指出:“今有陈垣先生的《敦煌劫余录》流行于世,其考订之详,检查之便利,已远在巴黎伦敦诸目之上了。”
1934年,胡适为陈垣的《<元典章>校补释例》作序。对此,他在1934年9月11日的日记中谈到:“援庵嘱作他的《<元典章>校补释例》,我久已许他了。今早他送校样来,我细读一遍,晚上翻看王念孙(按,清代校勘学名家,号高邮)的《<淮南杂志>序》,俞樾(按,清代经学名家,号曲园)的《古书疑义举例》等,准备作一篇校勘学序文。”在《一九三四年的回忆》一文中,他颇为自得地讲到:“《说儒》之外,第二篇论学文字要数《<元典章>校补释例-序》,实在是一篇校勘学方法论。”
《元典章》,为元朝法令文书的分类汇编,由元代原始文牍资料组成,是考究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重要文献,但《四库全书》未收。历代抄本、刻本因抄写者、刻工识字能力所囿等诸多因素,错字多多。陈垣经多方探求,历时二十余载,搜集各种版本和抄本,然后自1930年5月始用两个多月时间以几种抄本对清末学者沈家本刻本《元典章》进行对校、互校,共觅得沈刻本《元典章》一万二千条谬误。而后,他由此万余条谬误中选出千余条,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再后分类归纳出四十二条误例,最终进行校补、释例,遂成《<元典章>校补释例》(参见《史学家陈垣传略》,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陈智超自选集》)。
对陈垣这部著作,胡适在《<元典章>校补释例·序》中作出高度评价:“援庵先生校《元典章》的工作,可以说是中国校勘学的第一伟大工作,也可以说是中国校勘学走上科学的路。”“他的释例,都是已证实了的通例,是校后归纳所得的说明,不是校前所假定的依据。”在序中,他感慨地谈到:“我和援庵先生作了几年邻居,得读《释例》最早,得益也最多。他知道我爱读他的书,所以要我写序,我也因为他这部书是中国校勘学的一部最重要的方法论,所以也不敢推辞。”胡适对此文可谓下了大功夫,正是由于他在文中从理论上首次阐明新校勘学的考据方法,该序也因此得以成为“校勘学方法论”。
《史讳举例》,为陈垣仿照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所撰的又一重头学术著作。1943年,时在美国的适之先生挥笔写就《读陈垣<史讳举例>论汉讳诸条》一文,予以品评、推介。随之,他写道:“援庵先生旧居米粮库一号,我居四号。我们作了多年的邻居,享受了多年的论文切磋之益,他的《<元典章>校补》,我曾替他写了万余字的长序。我们相隔几万里,不知何时才能重有聚首论文之乐,所以我很诚恳的把这两篇避讳的文字奉献给我的老朋友、老邻居陈援庵先生。”胡适所说的米粮库,在北京东城地安门景山后街。1930年11月,他由上海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即寓居于此。1932年8月,陈垣也自丰盛胡同十八号迁至米粮库。直至“七七事变”,两人在米粮库实做了近五年的邻居。
据顾廷龙笔谈,对上海合众图书馆藏全祖望(清代史学名家,号谢山)《水经注》稿本,胡适起初并不认同出自全氏手笔,经陈垣鉴定后方信之。1948年,举世瞩目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由胡适拟定的史学组四名候选人中,均为学界顶级人物:张元济、陈寅恪、傅斯年,还有一位,就是陈垣。由此来看,胡适推崇陈垣,已至无以复加程度。
至于陈垣,他也极为欣赏胡适之才情:“文成必先就正于伦(明)、胡(适)、陈(寅恪)诸公。”(1939年1月4日致子乐素家书)“惜胡、陈诸先生均离平,吾文遂无可请教之人矣!”(1940年1月7日致陈乐素家书)1933年元月,陈垣以谭家菜宴请法国大学者伯希和,曾特函请胡适作陪(胡适因故缺席)。
胡适小陈垣十一载,两人本应存“代际差别”,但他们之间不仅没有发生时下所谓的“代际冲突”乃至学术争胜,反而始终过从尤密,互为“推手”。揣度其是由,桑兵先生推断:“一则陈垣在世,且与胡适新派的关系甚好,胡不愿与之结怨:二则陈垣严守史学界域,所治中外关系史,为胡适不大熟悉,而且少有动气之作。”(见桑兵著《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十章《胡适与<水经注>案探源》)此外,笔者以为,还有一最为关键的原因,即此二人都对乾嘉考据学产生浓烈的兴趣,对乾嘉学者的治学理念、治学方法都备加推崇,且均视考据学、校勘学、避讳学等专门学科为治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这一点,也是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继而交好的最根本前提。
然而,对他们的密切往来,学界中人尤其旧派学者却大有不以为然者,认为陈垣屈尊近年少的胡适,有长他人志气之嫌,乃至有人竞面陈直抒胸臆,以示反感。据陈垣在《跋张尔田遗札》中回忆,1934年,《<元典章>校补释例》(胡适序)刻成。一日,在某宴会中,张尔田(字孟劬,著名学者)即对他讲:“君新出书极佳,何为冠以某序?(指胡适为序,按)吾一见即撕之矣。”(见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张尔田》)陈垣请胡适为序之原委, 依笔者浅见,正应桑兵教授所言陈垣“中正平和,左右逢源,取长补短”的秉性(参见桑兵著《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八章《陈垣与国际汉学界》),实无仰仗之意。至于张尔田如此深恶胡适之,据笔者推测,原因除新学与旧学相抵外,大抵与时任北大文学院长胡适解聘教授林损(字公铎,著名学者)一事有关。斯时,胡适正想方设法打破浙人在北大文学院的垄断,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改革,而林、张均为浙人。
据陈垣嫡孙陈智超对笔者讲,他所见胡与陈之间往来书信计三十五通,仅1933年4月里,就达八通之多,内容大都为学术商讨(陈智超编注的《陈垣来往书信集》录有十七通)。1948年12月13日,胡适再次致函陈垣:“这几天,天天想写信给先生,总不得闲暇,十二月七日的信到今天还没有奉答,千万请恕罪。”信中,胡适感谢陈垣将应邀参加17日北大校庆五十周年及讲演,另对他将自己关于杨守敬两札书写时间进行修正,一并深表谢忱(见《陈垣年谱配图长编》)。此函系胡、陈毕生最后一次论学通信。两天后,炮声隆隆中,胡适飞往南京,而陈垣则未听其言随之南飞,毅然留平。两人二十六年的交往就此终止了。
1949年5月11日,陈垣《致胡适的公开信》发表于《人民日报》,他呼吁:“我们的研究,应扭转方向,努力为人民大众服务,不为反人民的统治阶级帮闲。”胡适读到老友这封信后,十分不快,于24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今天细想,陈垣先生大概不至于学习的那么快。”随即写出《跋陈垣给胡适的一封公开信》作为回应。在信中,他断言自以为很了解陈垣,对其思想转变如此之快,难以置信,且这封信以白话文写就,与陈以往文风迥然有别,故此信并非出自陈垣手笔。诚然,信是由陈垣与弟子刘乃和、柴德庚等人一起研究写成,但胡适并不知道此前陈垣曾“阅读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钻研三月,不知肉味”(陈智超著《史学家陈垣传略》),思想确已发生巨变,赘上一言,1952年12月2日,陈垣曾由北京致长沙杨树达一函云:“高邮岂足为君学?况我公居近韶山,法高邮何如法韶山?”(见杨树达著《积微翁回忆录》及《陈垣来往书信集》)陈垣此函内容,胡适也当不会得知,如若有知,他定会喟叹不已。
无论如何,1950年以后,动如参与商,两人天各一方,永无再度聚首之日,但彼此定难以释怀。胡适在谈论学术问题时常常会提到“援庵先生”(见耿云志《胡适年谱》,香港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而陈垣对胡适,因大陆“批胡”甚烈,缄口不提,亦合乎时情。至于思念之情,有无?几许?虽不得而知,但我想他是断断不会忘记这个曾与他有过频频文字交往的适之先生。
临了,谈谈题赠胡适此篇论文的作者羽田亨博士。羽田亨(1882—1955),20世纪日本学界一流学者,曾任京都大学教授、日本东方学会首届会长,他通晓多国语言文字,发表过多部有关中亚文学和历史学的论著(曾与伯希和合编过《敦煌遗书》),其中,《西域文化史》、《西域文明史》在国际汉学界影响深远。
1922年,羽田亨来华留学,与胡适在学术方面交往甚密,此论文单行本当为此际持赠。适之先生颇为推崇其才学,在《白话文学史》序言中曾谈到:“敦煌石室的唐五代写本的俗文学,经罗振玉先生,王国维先生,羽田亨博士,董康先生的整理,已有很多可供我们采用了。”在《<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序》中,胡适也多次提到并激赏羽田亨。陈垣与羽田亨亦为旧雨,1955年6月10日,他在北京饭店会见日本学者桑原武夫,寒暄数语后即问:“羽田先生何在?”当被告知“在我们来中国前的4月13日因癌症去世”时,老先生伤感不已(参见《陈垣年谱配图长编》)。
胡适(字适之)与陈垣(字援庵),一位是留学名校的“洋博士”,另一个为学无师承的“士学者”,但他们却一同成为20世纪中国学界领军人物,且私交甚密。
1922年2月19日,胡博士前往北平平民中学(今北京市第四十一中)演讲,题目是《学生与社会》,陈垣时以教育部次长兼任该校校长(见刘乃和等著《陈垣年谱配图长编》,辽海出版社2000年10月版)。陈垣之孙陈智超所撰《胡适与陈垣》文中也如此记载:“19日,请胡适去平民中学演讲。”同年,胡适以北大教授身份兼署《国学季刊》编辑部主任,陈垣被礼聘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二人共同好友沈兼士则为《国学季刊》编委兼国学门主任。胡适任《国学季刊》编委会主任时,该刊曾相继刊发陈垣论文《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元西域人华化考》。由此推定,堪称同事的胡适与陈垣,识荆的最晚时间当在1922年,最初引荐人或为沈兼士。
查《陈垣年谱配图长编》知,1924年6月3日,胡适在《黄氏日记》卷86发现一篇摩尼教道士张希声所作《崇寿宫记》,可以补充陈垣《摩尼教入中国考》中材料不足,遂函告陈垣。翌日,陈垣即复胡适6月3日函,以示谢意。这是笔者所知现存胡、陈二人最早的往来书信。至于所见陈垣与胡适的最早合影,则是那帧摄于1924年9月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同仁照,像片中人物均为学界巨子:顾颉刚、沈兼士、董作宾、朱希祖、蒋梦麟、胡适、陈垣……
陈垣治学的一重要特征,即善于在繁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一般性规律,将之归纳成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类例,然后再简洁、系统地告知读者。对陈垣这位治学深邃而论证精密的学者,胡适甚为服膺,谦恭有加。
检《胡适日记》知,1926年7月,胡适乘火车沿西伯利亚铁路经莫斯科赴英国开会,途中他写了《介绍几部新出版的史学书》(首发1926年《现代评论》第4卷上),开头第一篇便是陈垣的《二十史朔闰表》。1930年,胡适在《<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序》(许国霖著)中则指出:“今有陈垣先生的《敦煌劫余录》流行于世,其考订之详,检查之便利,已远在巴黎伦敦诸目之上了。”
1934年,胡适为陈垣的《<元典章>校补释例》作序。对此,他在1934年9月11日的日记中谈到:“援庵嘱作他的《<元典章>校补释例》,我久已许他了。今早他送校样来,我细读一遍,晚上翻看王念孙(按,清代校勘学名家,号高邮)的《<淮南杂志>序》,俞樾(按,清代经学名家,号曲园)的《古书疑义举例》等,准备作一篇校勘学序文。”在《一九三四年的回忆》一文中,他颇为自得地讲到:“《说儒》之外,第二篇论学文字要数《<元典章>校补释例-序》,实在是一篇校勘学方法论。”
《元典章》,为元朝法令文书的分类汇编,由元代原始文牍资料组成,是考究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重要文献,但《四库全书》未收。历代抄本、刻本因抄写者、刻工识字能力所囿等诸多因素,错字多多。陈垣经多方探求,历时二十余载,搜集各种版本和抄本,然后自1930年5月始用两个多月时间以几种抄本对清末学者沈家本刻本《元典章》进行对校、互校,共觅得沈刻本《元典章》一万二千条谬误。而后,他由此万余条谬误中选出千余条,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再后分类归纳出四十二条误例,最终进行校补、释例,遂成《<元典章>校补释例》(参见《史学家陈垣传略》,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陈智超自选集》)。
对陈垣这部著作,胡适在《<元典章>校补释例·序》中作出高度评价:“援庵先生校《元典章》的工作,可以说是中国校勘学的第一伟大工作,也可以说是中国校勘学走上科学的路。”“他的释例,都是已证实了的通例,是校后归纳所得的说明,不是校前所假定的依据。”在序中,他感慨地谈到:“我和援庵先生作了几年邻居,得读《释例》最早,得益也最多。他知道我爱读他的书,所以要我写序,我也因为他这部书是中国校勘学的一部最重要的方法论,所以也不敢推辞。”胡适对此文可谓下了大功夫,正是由于他在文中从理论上首次阐明新校勘学的考据方法,该序也因此得以成为“校勘学方法论”。
《史讳举例》,为陈垣仿照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所撰的又一重头学术著作。1943年,时在美国的适之先生挥笔写就《读陈垣<史讳举例>论汉讳诸条》一文,予以品评、推介。随之,他写道:“援庵先生旧居米粮库一号,我居四号。我们作了多年的邻居,享受了多年的论文切磋之益,他的《<元典章>校补》,我曾替他写了万余字的长序。我们相隔几万里,不知何时才能重有聚首论文之乐,所以我很诚恳的把这两篇避讳的文字奉献给我的老朋友、老邻居陈援庵先生。”胡适所说的米粮库,在北京东城地安门景山后街。1930年11月,他由上海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即寓居于此。1932年8月,陈垣也自丰盛胡同十八号迁至米粮库。直至“七七事变”,两人在米粮库实做了近五年的邻居。
据顾廷龙笔谈,对上海合众图书馆藏全祖望(清代史学名家,号谢山)《水经注》稿本,胡适起初并不认同出自全氏手笔,经陈垣鉴定后方信之。1948年,举世瞩目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由胡适拟定的史学组四名候选人中,均为学界顶级人物:张元济、陈寅恪、傅斯年,还有一位,就是陈垣。由此来看,胡适推崇陈垣,已至无以复加程度。
至于陈垣,他也极为欣赏胡适之才情:“文成必先就正于伦(明)、胡(适)、陈(寅恪)诸公。”(1939年1月4日致子乐素家书)“惜胡、陈诸先生均离平,吾文遂无可请教之人矣!”(1940年1月7日致陈乐素家书)1933年元月,陈垣以谭家菜宴请法国大学者伯希和,曾特函请胡适作陪(胡适因故缺席)。
胡适小陈垣十一载,两人本应存“代际差别”,但他们之间不仅没有发生时下所谓的“代际冲突”乃至学术争胜,反而始终过从尤密,互为“推手”。揣度其是由,桑兵先生推断:“一则陈垣在世,且与胡适新派的关系甚好,胡不愿与之结怨:二则陈垣严守史学界域,所治中外关系史,为胡适不大熟悉,而且少有动气之作。”(见桑兵著《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十章《胡适与<水经注>案探源》)此外,笔者以为,还有一最为关键的原因,即此二人都对乾嘉考据学产生浓烈的兴趣,对乾嘉学者的治学理念、治学方法都备加推崇,且均视考据学、校勘学、避讳学等专门学科为治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这一点,也是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继而交好的最根本前提。
然而,对他们的密切往来,学界中人尤其旧派学者却大有不以为然者,认为陈垣屈尊近年少的胡适,有长他人志气之嫌,乃至有人竞面陈直抒胸臆,以示反感。据陈垣在《跋张尔田遗札》中回忆,1934年,《<元典章>校补释例》(胡适序)刻成。一日,在某宴会中,张尔田(字孟劬,著名学者)即对他讲:“君新出书极佳,何为冠以某序?(指胡适为序,按)吾一见即撕之矣。”(见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张尔田》)陈垣请胡适为序之原委, 依笔者浅见,正应桑兵教授所言陈垣“中正平和,左右逢源,取长补短”的秉性(参见桑兵著《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八章《陈垣与国际汉学界》),实无仰仗之意。至于张尔田如此深恶胡适之,据笔者推测,原因除新学与旧学相抵外,大抵与时任北大文学院长胡适解聘教授林损(字公铎,著名学者)一事有关。斯时,胡适正想方设法打破浙人在北大文学院的垄断,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改革,而林、张均为浙人。
据陈垣嫡孙陈智超对笔者讲,他所见胡与陈之间往来书信计三十五通,仅1933年4月里,就达八通之多,内容大都为学术商讨(陈智超编注的《陈垣来往书信集》录有十七通)。1948年12月13日,胡适再次致函陈垣:“这几天,天天想写信给先生,总不得闲暇,十二月七日的信到今天还没有奉答,千万请恕罪。”信中,胡适感谢陈垣将应邀参加17日北大校庆五十周年及讲演,另对他将自己关于杨守敬两札书写时间进行修正,一并深表谢忱(见《陈垣年谱配图长编》)。此函系胡、陈毕生最后一次论学通信。两天后,炮声隆隆中,胡适飞往南京,而陈垣则未听其言随之南飞,毅然留平。两人二十六年的交往就此终止了。
1949年5月11日,陈垣《致胡适的公开信》发表于《人民日报》,他呼吁:“我们的研究,应扭转方向,努力为人民大众服务,不为反人民的统治阶级帮闲。”胡适读到老友这封信后,十分不快,于24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今天细想,陈垣先生大概不至于学习的那么快。”随即写出《跋陈垣给胡适的一封公开信》作为回应。在信中,他断言自以为很了解陈垣,对其思想转变如此之快,难以置信,且这封信以白话文写就,与陈以往文风迥然有别,故此信并非出自陈垣手笔。诚然,信是由陈垣与弟子刘乃和、柴德庚等人一起研究写成,但胡适并不知道此前陈垣曾“阅读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钻研三月,不知肉味”(陈智超著《史学家陈垣传略》),思想确已发生巨变,赘上一言,1952年12月2日,陈垣曾由北京致长沙杨树达一函云:“高邮岂足为君学?况我公居近韶山,法高邮何如法韶山?”(见杨树达著《积微翁回忆录》及《陈垣来往书信集》)陈垣此函内容,胡适也当不会得知,如若有知,他定会喟叹不已。
无论如何,1950年以后,动如参与商,两人天各一方,永无再度聚首之日,但彼此定难以释怀。胡适在谈论学术问题时常常会提到“援庵先生”(见耿云志《胡适年谱》,香港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而陈垣对胡适,因大陆“批胡”甚烈,缄口不提,亦合乎时情。至于思念之情,有无?几许?虽不得而知,但我想他是断断不会忘记这个曾与他有过频频文字交往的适之先生。
临了,谈谈题赠胡适此篇论文的作者羽田亨博士。羽田亨(1882—1955),20世纪日本学界一流学者,曾任京都大学教授、日本东方学会首届会长,他通晓多国语言文字,发表过多部有关中亚文学和历史学的论著(曾与伯希和合编过《敦煌遗书》),其中,《西域文化史》、《西域文明史》在国际汉学界影响深远。
1922年,羽田亨来华留学,与胡适在学术方面交往甚密,此论文单行本当为此际持赠。适之先生颇为推崇其才学,在《白话文学史》序言中曾谈到:“敦煌石室的唐五代写本的俗文学,经罗振玉先生,王国维先生,羽田亨博士,董康先生的整理,已有很多可供我们采用了。”在《<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序》中,胡适也多次提到并激赏羽田亨。陈垣与羽田亨亦为旧雨,1955年6月10日,他在北京饭店会见日本学者桑原武夫,寒暄数语后即问:“羽田先生何在?”当被告知“在我们来中国前的4月13日因癌症去世”时,老先生伤感不已(参见《陈垣年谱配图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