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泽东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深刻地阐述了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的辩证关系,并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不仅如此,还把人们体质的强弱当做是关乎民族素质和富国强民的头等大事,这是何等的远见卓识。今天,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体育之研究》,对做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调整体育教学思路,很有帮助。
【关键词】体育 身体素质 教育方针
中图分类号:G80
毛泽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早在百年前就深刻地指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提倡之者,不得其本,久而无效。长是不改,弱且加甚。夫命中致远,外部之事,结果之事也。体力充实,内部之事,原因之事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在这里,毛泽东指出了体育锻炼的关键在于自觉性;人们体质的强弱,既关乎健康水平和国计民生,更是关乎民族素质及富国强民的头等大事。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身居陋室,心系庙堂,胸怀全国,放眼世界。我们今天重温这篇体育专著,倍感亲切,回味无穷,意义深远。
第一、释体育
“自有生民以来,智识有愚闇,无不知自卫其生者。而考其内容,皆先精究生理,详于官体之构造,脉络之运行,何方发达为早,何部较有偏缺,其体育即准此为程序,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由此言之,体育者,人类自其养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毛泽东认为自有人类以来,体育就伴随着人的成长而存在,也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有规律,使人体发展均衡的特定活动。而这些活动就是以人体的内部结构为准则,遵循人体发展的自然法则,有目的、有意识、有系统的锻炼。从而使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达到人体的全面发展和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社会活动。毛泽东高屋建瓴地对体育作出了最为准确、最具前瞻性的全面阐述,是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方针。
第二、体育在吾人之位置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中学之年,身体之发育尚未完成,乃今培之者少而倾之者多,发育不将有中止之势乎?观其意,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毛泽东再度关注体育,正说明了学校体育课的设置很不科学,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和中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课程的设置上都要符合他们的实际,才能收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反之则“蹂躏其身”。他认为,体育才是第一位的,身体强壮了学问和道德的增进才会收效更多,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以战略家的眼光,早就看到了学校体育的种种不利因素。而今天,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各种补习班的增多,学生课业量的增大,更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这也与早年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学生每天应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相悖的,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深的忧虑与思考。
第三、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
在这篇专著中,毛泽东以伟人的目光雄视天下,学贯古今,指出当时体育存在的各种弊端,他说:“三育并重,然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略于体。及其弊也。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室内光线不足,则目力受害不小;桌椅长短不合,削趾适履,则躯干受亏;其余类此者尚多,不能尽也。”
八十年代的教育方针是,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要想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和繁荣富强,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决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这样的青年于家于国都是没有希望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德、智、体三育并重。现在,我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提高了,生活条件虽然更好了,但在某些学校也有教室光线不足、桌椅高低不均、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等,如不改善這些不利因素,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是对我们的社会和国家不负责任。
第四、体育之效
“前既言之,体育之效,则强筋骨也。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此盖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
毛泽东在强调体育之效的同时,又进一步地说明,筋骨者,是人的身体;知识感情和意志,是人的心理。身体和心理都舒适了,就达到了智力和体力高度协调发展,体育就是有这么神奇的功效。所以说,体育的功效就是养心与养身,亦即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更提倡: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一人锻炼,一身强,全民锻炼,一国强。新时期细细体会国家领导人的体育功效之论,历经时代的考验与洗礼,越发彰显国家领导人的聪敏智慧,越发深入国人之心。现阶段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更加诠释了国家领导人关心人民健康水平的现实意义,这既是国人之幸,更是国家之幸。
作者简介:劉文清,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长春市劳动模范,多次在全省和长春市的教学比赛中获优胜奖,近年来,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教研文章和论文三十余篇。
【关键词】体育 身体素质 教育方针
中图分类号:G80
毛泽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早在百年前就深刻地指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提倡之者,不得其本,久而无效。长是不改,弱且加甚。夫命中致远,外部之事,结果之事也。体力充实,内部之事,原因之事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在这里,毛泽东指出了体育锻炼的关键在于自觉性;人们体质的强弱,既关乎健康水平和国计民生,更是关乎民族素质及富国强民的头等大事。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身居陋室,心系庙堂,胸怀全国,放眼世界。我们今天重温这篇体育专著,倍感亲切,回味无穷,意义深远。
第一、释体育
“自有生民以来,智识有愚闇,无不知自卫其生者。而考其内容,皆先精究生理,详于官体之构造,脉络之运行,何方发达为早,何部较有偏缺,其体育即准此为程序,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由此言之,体育者,人类自其养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毛泽东认为自有人类以来,体育就伴随着人的成长而存在,也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有规律,使人体发展均衡的特定活动。而这些活动就是以人体的内部结构为准则,遵循人体发展的自然法则,有目的、有意识、有系统的锻炼。从而使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达到人体的全面发展和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社会活动。毛泽东高屋建瓴地对体育作出了最为准确、最具前瞻性的全面阐述,是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方针。
第二、体育在吾人之位置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中学之年,身体之发育尚未完成,乃今培之者少而倾之者多,发育不将有中止之势乎?观其意,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毛泽东再度关注体育,正说明了学校体育课的设置很不科学,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和中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课程的设置上都要符合他们的实际,才能收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反之则“蹂躏其身”。他认为,体育才是第一位的,身体强壮了学问和道德的增进才会收效更多,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以战略家的眼光,早就看到了学校体育的种种不利因素。而今天,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各种补习班的增多,学生课业量的增大,更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这也与早年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学生每天应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相悖的,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深的忧虑与思考。
第三、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
在这篇专著中,毛泽东以伟人的目光雄视天下,学贯古今,指出当时体育存在的各种弊端,他说:“三育并重,然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略于体。及其弊也。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室内光线不足,则目力受害不小;桌椅长短不合,削趾适履,则躯干受亏;其余类此者尚多,不能尽也。”
八十年代的教育方针是,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要想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和繁荣富强,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决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这样的青年于家于国都是没有希望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德、智、体三育并重。现在,我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提高了,生活条件虽然更好了,但在某些学校也有教室光线不足、桌椅高低不均、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等,如不改善這些不利因素,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是对我们的社会和国家不负责任。
第四、体育之效
“前既言之,体育之效,则强筋骨也。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此盖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
毛泽东在强调体育之效的同时,又进一步地说明,筋骨者,是人的身体;知识感情和意志,是人的心理。身体和心理都舒适了,就达到了智力和体力高度协调发展,体育就是有这么神奇的功效。所以说,体育的功效就是养心与养身,亦即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更提倡: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一人锻炼,一身强,全民锻炼,一国强。新时期细细体会国家领导人的体育功效之论,历经时代的考验与洗礼,越发彰显国家领导人的聪敏智慧,越发深入国人之心。现阶段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更加诠释了国家领导人关心人民健康水平的现实意义,这既是国人之幸,更是国家之幸。
作者简介:劉文清,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长春市劳动模范,多次在全省和长春市的教学比赛中获优胜奖,近年来,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教研文章和论文三十余篇。